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第3節 醛和酮 糖類和核酸 課時11.了解醛和酮的同分異構現象,能對醛和酮進行命名;2.了解常見的幾種簡單的醛和酮的結構、物理性質和用途;3.了解醛、酮的結構特點和異同,能夠預測醛、酮可能發生的化學反應及它們在化學性質上的異同;4.理解醛、酮的主要化學性質,并從反應條件、生成物種類等角度對比醛、酮性質上的差異;5.知道醛、酮與羧酸、醇等烴的衍生物之間的相互轉化。聯想 · 質疑聯想 · 質疑福爾馬林是 35%~ 45%的甲醛水溶液,通常用來保存某些動物標本。丙酮是一種重要的有機溶劑,它在工業上常作為原料制造塑料和涂料。甲醛和丙酮分別屬于哪類有機化合物?它們的結構和性質是怎樣的?一、常見的醛和酮1.醛和酮的結構醛和酮都是分子中含有羰基的化合物。—C—O羰基醛酮羰基碳原子分別與氫原子和烴基(或氫原子)相連。羰基碳原子相連的兩個基團均為烴基,烴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官能團:醛基官能團:酮羰基—C—HO(R`)—C—(R`)O—CHO①選含醛基或羰基且最長的碳鏈做主鏈。②從靠近醛基或羰基的一端開始編號。③醛基碳是一號碳,支鏈以取代基的形式標明位號寫在名稱前面。酮分子中的羰基碳必須標明其位號。2.飽和一元醛和飽和一元酮通式:CnH2nOCnH2nO分子中碳原子數相同的飽和一元醛和飽和一元酮互為同分異構體。交流 · 研討交流 · 研討下表列出了分子式為 C5H10O 的醛和酮的部分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請寫出屬于醛、酮的其他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完成下表。CH3CH3CHCH2CHO|⑤CH3CH3CCHO||CH3⑥CH3CH3CH—C—CH3|||O⑦④和⑦①和②和⑤和⑥①②⑤⑥和③④⑦同碳原子數的脂肪烯醇和烯醚……3.常見的醛和酮強烈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氣體甲醛HCHO易溶于水空氣甲醛速測劑比色色階CH3CHO乙醛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液體易溶于水,可由乙醇氧化而得。CHO苯甲醛有苦杏仁氣味的液體工業上稱其為苦杏仁油丙酮CH3—C—CH3O有特殊氣味的無色液體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做有機溶劑視黃醛人體內缺乏維生素 A 會導致夜盲癥。這是因為維生素 A 在人體內很容易被氧化成視黃醛,而視黃醛的缺乏是引起視覺障礙的主要原因。二、醛、酮的化學性質請分析醛的結構特點,推測醛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H—C—C—HOHH官能團:是否含不飽和鍵:鍵的極性:基團之間的相互影響:醛基碳氧雙鍵碳氧雙鍵、碳氫單鍵δ+δ-交流 · 研討交流 · 研討—C—OR2R1α1.羰基的加成反應羰基上的不飽和鍵在一定條件下可與H2、HX、HCN、氨及氨的衍生物、醇類等發生加成反應。CH3—C—HOδ+δ-+ H—CNδ+δ-催化劑CH3—C—CNOHH【舉一反三】試寫出乙醛與 RNH2和乙醛與 CH3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3—C—HO+ H—NHR催化劑CH3—C—NHROHHCH3—C—HO+ H—OCH3催化劑CH3—C—OCH3OHH醛或酮與氫氰酸加成,反應產物的分子比原來的醛分子或酮分子多了一個碳原子。CCCC這類加成反應在有機合成中可以增長碳鏈。當室內空氣中甲醛含量為 0.1 mg·m-3時,就會有異味并引起人的不適感;食用含有甲醛的食品,也會使人中毒。當甲醛進入人體后,其分子中的羰基會與這些氨基發生反應,使得核酸或蛋白質大分子的結構發生改變;輕者導致人體出現病變,重者可造成一些重要基因突變而導致癌癥發生。2.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醛醇羧酸氧化還原氧化還原常見的氧化劑氧氣、酸性KMnO4溶液、臭氧、銀氨溶液和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等。常見的還原劑氫氣、氫化鋁鋰(LiAlH4)和硼氫化鈉(NaBH4)等。弱氧化劑活動 · 探究活動 · 探究醛的氧化反應葡萄糖能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產生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淀,這其實就是葡萄糖分子中醛基發生的氧化反應。請設計實驗驗證醛基的還原性。【實驗目的】【實驗用品】乙醛,0.5%酸性KMnO4溶液,銀氨溶液,10%NaOH溶液,2%CuSO4溶液;試管,燒杯,膠頭滴管,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試管夾等。很容易被空氣中的物質氧化[銀氨溶液的配制和使用]在一支潔凈的試管中,加入1mL2% AgNO3溶液,邊振蕩邊滴加2%氨水,直至最初產生的沉淀恰好消失,便得到銀氨溶液,其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Ag(NH3)2]OH。銀氨溶液與醛的反應需要在 60 ~70 ℃的水浴中進行。AgNO3+NH3·H2O=AgOH↓+NH4NO3AgOH+2NH3·H2O=Ag(NH3)2OH+2H2O(1)氧化反應視頻在試管內壁形成光亮的銀鏡。【實驗現象】CH3CHO+2Ag(NH3)2OH 2Ag↓+CH3COONH4+3NH3+H2O Ag(NH3)2OHAgCH3CHOCH3COONH4銀鏡反應【反應方程式】試管內壁必須光滑、潔凈;實驗的銀氨溶液應現配現用,銀氨溶液不能久置,氨水不能太濃,否則會生成易爆炸的物質;必須用水浴加熱;加熱時不能振蕩和搖動試管;剩液及時處理,防止產生爆炸性物質;試管用稀硝酸洗滌【實驗中注意的事項】Ⅱ.配制銀氨溶液時可以向稀氨水中逐滴加AgNO3稀溶液嗎?Ⅰ.1mol醛基最多可以與多少Ag(NH3)2OH反應?生成多少Ag?CH3CHO+2Ag(NH3)2OH 2Ag↓+CH3COONH4+3NH3+H2O 1mol ~ 2mol ~ 2mol不可以,配制銀氨溶液是向AgNO3稀溶液中逐滴加稀氨水,直到最初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為止,順序不能顛倒。思考與交流b.乙醛的氧化:在上述藍色濁液中加入0.5ml乙醛溶液,加熱至沸騰。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視頻有紅色(Cu2O)沉淀生成【實驗現象】【步驟】a.配制新制的Cu(OH)2懸濁液:在試管里加入2mL10%NaOH溶液,滴入2%CuSO4溶液4~6滴,振蕩。【反應方程式】CH3CHO+2Cu(OH)2+NaOH CH3COONa+Cu2O↓+3H2O 【注意】必須使用新制的Cu(OH)2,久置的Cu(OH)2易發生變質;堿一定要過量,否則生成乙酸。1mol ~ 2mol加熱時須將混合溶液加熱至沸騰。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屬于強氧化劑,故乙醛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思考]乙醛能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甲醛 可以看成有兩個醛基。①被銀氨溶液氧化②被新制Cu(OH)2堿性懸濁液氧化H—C—HO[試一試]寫出甲醛分別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和銀氨溶液反應的方程式嗎?HCHO+4[Ag(NH3)2]OH 4Ag↓+(NH4)2CO3+6NH3+2H2O HCHO+4Cu(OH)2+2NaOH 2Cu2O↓+Na2CO3+6H2O 醛的還原性較強比酮容易發生氧化反應。空氣中的氧氣就能氧化醛,而酮一般需很強的氧化劑(如KMnO4(H+)溶液、溴水等)才能被氧化。銀氨溶液和新制Cu(OH)2懸濁液常用于鑒別有機化合物分子中是否含有醛基。(2)還原反應醛、酮中都含羰基,都能發生還原反應,還原產物一般是醇,化學反應的通式分別為: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 屬于醛。( )(2)甲醛和乙醛都是無色液體,不溶于水。( )(3)乙醛既能發生氧化反應又能發生還原反應。( )(4)甲醛的水溶液稱為福爾馬林,可用于浸制生物標本。( )(5)1 mol HCHO與足量銀氨溶液充分反應,可生成4 mol Ag。( )【練一練】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乙醛與苯甲醛互為同系物B.苯乙醛的結構簡式:C.醛類既能被氧化為羧酸,又能被還原為醇D.完全燃燒等物質的量的乙醛和乙醇,消耗氧氣的質量相等CCH2COH3.某學生做乙醛還原性的實驗,取1 mol·L-1的硫酸銅溶液2 mL和0.4 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4 mL,在一個試管中混合后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熱至沸騰,無磚紅色沉淀,實驗失敗的原因是( )A.氫氧化鈉的量不夠B.硫酸銅的量不夠C.乙醛溶液太少D.加熱時間不夠A4.科學家研制出多種新型殺蟲劑代替DDT,化合物A是其中的一種,其結構如下。下列關于A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化合物A的分子式為C15H22O3B.與FeCl3溶液發生反應后溶液顯紫色C.1 mol A最多可以與2 mol Cu(OH)2反應D.1 mol A最多與1 mol H2發生加成反應A5.不能由醛或酮加氫還原制得的醇是( )A.CH3CH2OHB.CH3CH2CH(OH)CH3C.(CH3)3CCH2OHD.(CH3)3COHD6.醛類因易被氧化為羧酸,而易使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褪色。向乙醛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已知檸檬醛的結構簡式為若要檢驗其中的碳碳雙鍵,能否直接加入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經常使用的實驗方法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性KMnO4溶液紫紅色褪去能使得溴水褪色的有機物——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有機物——含醛基物質中碳碳雙鍵的檢驗流程若要檢驗其中的碳碳雙鍵,能否直接加入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經常使用的實驗方法是什么?如:R—CH=CH—CHO R—CH=CH—COOH 褪色KMnO4(H+)或溴水水浴加熱銀氨溶液H+不能,因為醛基也會使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褪色應先用銀氨溶液將醛基氧化成羧基,再滴加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若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說明檸檬醛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烯烴、炔烴、酚、醛烯烴、炔烴、酚、醛、苯的同系物、醇羰基醛酮官能團通式官能團通式常見的醛常見的酮化學性質化學性質加成反應還原反應加成反應還原反應氧化反應強氧化劑(KMnO4(H+)溶液、溴水等)氧化反應氧氣、銀氨溶液、新制Cu(OH)2懸濁液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