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華一家親(九上第七課))構框架·明體系夯基礎·抓重點考點1 促進民族團結課標導航 核心素養具備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能夠以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捍衛國家主權。(責任意識) 內容要求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維護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意義。(法治教育)1. 我國各民族的分布格局: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九上P91)★2.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及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九上P91)(1)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2)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一目了然3. 我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表現(九上P91)(2019.27)(1)社會地位平等:在我國,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異,都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2)法律地位平等: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4. 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九上P92、96)(1)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2)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3)我國各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壓力,直面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4)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5)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5. 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原因(九上P93~95)(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經濟社會狀況得到很大改善,民族地區為國家建設作出了應有貢獻。(2)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3)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加快社會事業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關廣大民族地區人民群眾的福祉。(4)沒有各民族文化的發展,就沒有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6. 國家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舉措及其成效(九上P94~95)(2021.17)領域 舉措 成效經濟 進一步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支持力度,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通過輸入技術、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 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駛上了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民生 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教材新表述】 民族關系更加融洽,社會更加和諧穩定,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文化 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少數民族文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7. 教材 探究與分享 促進民族團結,青少年應該怎么做?(九上P96)(1)學習相關民族政策、法律法規和基本知識,積極履行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2)在學校與各民族同學平等友好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增進友誼。(3)不說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話,不做不利于民族團結的事,敢于同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作斗爭。(4)了解民族文化,努力學習,立志成才,積極為民族地區的發展建言獻策,為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作貢獻。考點2 維護祖國統一課標導航 核心素養能夠在生活和學習中自覺維護國家主權、尊嚴和利益。(政治認同) 內容要求1.認識國家主權的內涵,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知道維護國家安全是每個公民的義務,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法治教育)2.認識國家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前提和基本保證,理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重要意義,自覺維護國家統一。(法治教育)1. 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分裂的原因及做法(九上P97~99)(1)原因:①分裂會導致社會動蕩、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各族人民就會遭殃;②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③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④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2)做法:①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②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尤其要堅決反對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動;③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更自覺地維護國家安全。2. 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后果(九上P98~99)(1)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2)一切分裂祖國的活動都必將遭到全體中國人堅決反對。★3. “一國兩制”的基本內容、地位及“一國”與“兩制”的關系(九上P99)(1)基本內容:“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簡稱“一國兩制”。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享有高度的自治權。(2)地位: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3)“一國”與“兩制”的關系:“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于“一國”并統一于“一國”之內。4. 香港、澳門的回歸對“一國兩制”的實施有何重要(現實)意義?(九上P100~101)(1)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2)香港、澳門回歸以來,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5. 如何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九上P100)(2020.19)(1)必須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教材新表述】(2)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教材新表述】(3)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特別行政區社會大局穩定。(4)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5)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6. 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政治基礎、基本方針和有利條件(九上P102)(1)政治基礎:一個中國原則。(2)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3)有利條件:①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②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7. 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必要性(重要性)(九上P102)(1)我國憲法規定,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2)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8. 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我們應該怎樣做?(九上P102~103)(1)國家:①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②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③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夯實和平統一的基礎。(2)兩岸同胞:①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實現心靈契合,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②要多走動、多交流、多溝通,增進理解、信任,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固核心·攻易錯·練評析核心觀點速記1. 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重要性)2. 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3. 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4. 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重要性)易錯知識判斷1. 我國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香港特別行政區接受中央統一領導。(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兩岸同文同種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2023宿遷12②)(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港人治港”/“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廣東5年真題子母題命題點1 促進民族團結1. (2021廣東17)2016年至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貴州、云南、青海三個多民族省份貧困人口累計減少1 560萬人。28個人口較少民族全部實現整族脫貧,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這說明我國( )A. 產生了新型的民族關系 B. 解決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C. 促進了各民族共同繁榮 D. 消除了民族地區之間的差別命題點2 維護祖國統一2. (2020廣東19)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票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 7月1日在香港生效。這( )A. 表明了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高的權力機關 B. 體現了我國重視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經濟建設C. 有利于保障香港“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 D. 表明我國開始貫徹“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中華一家親易錯知識判斷1.√2. × 改正: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3. √4. × 改正: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5. × 改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廣東5年真題子母題1. C 【解析】考查點:各民族共同繁榮。解題思路:國家致力于解決少數民族貧困問題,有利于各民族實現共同繁榮,C正確;材料并未涉及新型民族關系,A排除;我國當前還未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B說法錯誤,排除;D中“消除”說法絕對,排除。2. C 【解析】考查點:維護祖國統一。解題思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保障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安全,也保證了“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C正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高權力機關,A說法錯誤,排除;B在材料中未體現,排除;D中“開始貫徹”與實際不符,排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