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4章 認識化學變化第2節 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第1課時)滬教版九年級化學【學習目標】2. 能用微粒的觀點說明質量守恒的本質原因。1. 探究、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木柴燃燒最后只剩下灰燼難道物質從世界上消失了嗎?酒精充分燃燒最后連灰燼都沒有留下思考與交流: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反應物的質量總和 生成物的質量總和等于大于小于?提出問題: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加熱金屬汞1673年,波義耳在一個敞口的容器中加熱金屬,結果發現反應后容器中物質的質量增加了。一、質量守恒定律的探索歷程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加熱金屬汞1774年,拉瓦錫在密閉容器中用45份質量的氧化汞加熱分解,得到了41.5份質量的汞和3.5份質量的氧氣。一、質量守恒定律的探索歷程1. 現象:產生藍色沉淀,天平示數不變2. 原理:硫酸銅+氫氧化鈉→硫酸鈉+氫氧化銅CuSO4 + NaOH → Na2SO4+ Cu(OH)201 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3. 天平示數不變的原因:反應前物質的總質量 = 反應后物質的總質量02 鹽酸與碳酸鈉粉末反應1. 現象:固體粉末溶解,有大量的氣泡產生2. 原理:碳酸鈉+鹽酸 → 氯化鈉+二氧化碳+水3. 天平示數變小的原因:02 鹽酸與碳酸鈉粉末反應Na2CO3+ HCl → NaCl + CO2 + H2O開放體系反應生成的CO2氣體逸散到空氣中了在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化學變化中,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候,必須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失敗成功實驗反思: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1. 內容: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二、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2. 理解注意點:(1)定律是一切化學反應必須遵守的一個定律,但物理變化不屬于此定律;(2)定律研究的僅是指“質量”,不能任意擴展到其他物理量;(3)守恒的量是“總質量”,不是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二、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1)水結成冰前后,質量保持不變,這符合質量守恒定律。(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1L氫氣和1L氧氣反應能生成2L水。(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1g氫氣和1g氧氣反應能生成2g水。×交流討論: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變化前變化中變化后分解重組從微觀看:原子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目不變原子的質量不變從宏觀看:元素種類不變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質量不變元素質量不變二、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水分解微觀示意圖3. 成立的原因:化學反應過程六不變兩個一定改變兩個可能改變微觀宏觀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質量不變元素種類不變宏觀微觀物質的種類分子的種類元素的化合價分子的數目定律成立的原因元素總質量不變二、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點石成金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水變為油思考與交流:用質量守恒定律揭穿下列騙局。1.(2023·江蘇揚州)O2通過臭氧發生器轉化為O3,反應前后發生變化的是( )A.原子總數 B.分子種類C.元素種類 D.物質的總質量B中考鏈接:2.(2023·遼寧營口)根據下圖所示的實驗回答問題:實驗中,依據反應前后天平測定結果 (填“能”或“不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不能3.(2023·廣東廣州)關于下列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①:滴有濃硫酸的部位變黑,說明濃硫酸有腐蝕性B.實驗②:試管壁發燙,說明物質溶解過程伴隨熱量變化C.實驗③:反應后總質量減小,說明該反應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D.實驗④:氨氣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說明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大A中考鏈接:4.(2023·吉林)化學興趣小組用氣密性良好的不同裝置進行下列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1)實驗一:稱量裝置和藥品的總質量為m1保持裝置密閉。使紅磷燃燒,待裝置冷卻后。再次稱量裝置和藥品的總質量為m2,m1與m2的大小關系是:m1 m2;=中考鏈接:4.(2023·吉林)化學興趣小組用氣密性良好的不同裝置進行下列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1)實驗二:將氣球中的碳酸鈉粉末倒入稀鹽酸后,觀察到的現象是 ,白色固體消失,氣球癟縮,受浮力影響電子天平示數減小;產生氣泡,氣球膨脹,電子天平示數減小中考鏈接:4.(2023·吉林)化學興趣小組用氣密性良好的不同裝置進行下列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3)為克服實驗二中氣球受浮力的影響。在實驗三中利用硬塑料紙改進實驗裝置,用電子天平稱量裝置和藥品的總質量,接下來的實驗操作為 ,待反應結束后,再次稱量裝置和藥品的總質量,電子天平示數不變;(4)化學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其微觀原因是 。中考鏈接:傾斜瓶子,使稀鹽酸和碳酸鈉混合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個數和質量都不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