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2024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八年級 道德與法治 參考答案1-14(道德與法治):ABADD CDAAD BCCB15.(1)【答案】(1)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2分(2)①因為網絡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②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③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也出現了一些虛假的不良的信息、工作和生活。所以嘉嘉爸爸說網絡既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也綁架了我們的生活。(言之有理即可,每點2分,共4分)(3)①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在無聊信息上浪費時間。②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色情。③抵制不良信息等等。(言之有理即可,每點2分,共4分)16.(1)①國家安全是實現國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關系人民幸福、社會發展進步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②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障。③國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3分(2)①要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樹立國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②要認真學習有關國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法治意識。③要積極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定義務,不斷增強防范意識、提高防范能力,善于識別危害國家安全的各種偽裝,為維護國家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4分(3)示例:①增強國家安全意識,保障國家長治久安。②國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③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從我做起。④維護國家安全是公民的神圣義務。4分 17.(共12分)(1)小聰應該:積極參與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2分理由: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 2分(2)小聰應該:告訴媽媽這是電信詐騙,不要回復,必要時報警;2分理由:網絡信息良莠不齊,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謹防上當受騙。 2分(3)小聰應該:自覺遵守秩序,并勸導同學要自覺排隊有序上車;2分理由:社會生活需要秩序,秩序來源于規則,公民要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并提醒幫助他人遵守規則。 2分【備注分析】(1)情境一:材料中媽媽的說法沒有認識到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意義。小明應該積極參與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依據教材知識,理由從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等方面來回答。(2)情境二:網絡中“…你中獎了”,“你是…幸運用戶”之類的信息,一般屬于詐騙信息,應該予以堅決拒絕;本小題需從網絡信息良莠不齊,我們要學會自我保護的角度等方面來回答。(3)情境三:小明的正確做法從自己遵守秩序,并勸導同學要自覺排隊有序上車方面來回答。理由從社會生活需要秩序,秩序來源于規則,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并提醒幫助他人遵守規則等方面來回答。八年級 歷史 參考答案及評分說明18-31:CBABB DBACA DCDD32.(10分)(1)第一階段: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文化(或民主、科學);(2分) 第二階段:馬克思主義。(2分)(2)原因:在五四運動中親眼看到工人階級表現出來的偉大力量。(2分)影響:促成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基礎。(2分)(3)青春年少;社會地位一般;志向遠大;熱愛祖國;團結實干;時代的先鋒;等等。(每點1分,答出兩點即可,共2分)33.(12分)(1)背景: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允許外國在華投資辦廠;戊戌變法后,清政府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的狂潮)民族危機加劇,部分愛國人士奉行“實業救國”。(回答兩點即可,每點2分,共4分)困難:資金和原料問題。(2分)(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統治和封建帝制,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鼓勵發展實業;愛國企業家苦心經營,靈活運作;(以上任答2點即可,每點2分,共4分)“一戰”期間歐洲列強忙于戰事,無暇顧及中國,暫時放松了對華的經濟侵略等。(2分)34.【答案示例1】觀點:中國共產黨堅持抗戰,促進了抗日戰爭的勝利。論述:1945年4月,中共召開七大,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 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聲明,號召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簽署投降書。歷史表明,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徹底的抗戰,在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決定性因素。示例觀點2:抗日戰爭的勝利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示例觀點3:“雙十協定”是國民黨的假和平。評分標準9-10分 觀點明確,史論結合緊密,材料充分,論證嚴謹,表述準確6-8分 觀點比較明確,史論結合比較緊密,材料比較充分,論證比較嚴謹,表述比較準確3-5分 觀點不夠明確,史論結合不夠緊密,材料不夠充分,論證不夠嚴謹,表述不夠準確0-2分 觀點不明確,史論結合不緊密,材料不充分,論證不嚴謹,表述不準確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8頁,全卷34小題,考試時間10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清將自己的學投·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春指定的位置,并將考號條形3.1-14小題為道德與法治選擇題,1831小題為歷史選擇題,每小題途出答案后,用2B鉛碼粘貼在答題卷上指定的位置,筆起答題春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涂黑。如密設動,用糧皮擦千凈后,再選涂其他容案標號。答在試4,非選擇題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卷上對應的答題區城內。答在試題卷上無效。題卷上無效。5.考生必須保持卷面些潔。考試結束后,只交答題卷。道德與法治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進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3年,許多學校組織學生開展了“研學旅行”活動,學生們在游玩中感悟歷史文化,在體驗中學習本領,在思考中增強愛家、愛國情感。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學習不僅局限于學校,研學旅行也是一種學習②研學旅行有利于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磨煉意志口此活動注重提高實我技能,不能提升知識水平④學生只有參加社會實踐,才能養成親社會行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①2.下面是小文寫的一篇周末日記,針對小文的煩惱,你的建議是2023年11月12日周日晴今天,本打算花半小時上網看新聞,不知不覺半天過去了。結果,作業沒時間寫了,約好的羽毛球賽也忘記了,好煩府!A.傳播網絡正能量,制裁網絡犯罪B.學會“信息節食”,提高媒介素養C。需格守道德底線,遵守網絡法規D.學會辨析網絡信息,抵制不良誘惑3.近期“第平”成為一個網絡熱詞,“躺平”是指人在面對壓力時,內心再無波瀾,主動放棄,不做任何努力而無所作為。我們不能做“躺平”青年,因為①人世間所有的美好夢想,都是通過勞動實現的②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相應的貴任③作為社會的一員,每個人首先要對社會負責任④勞動創造財富,每次勞動都能夠獲得很多成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八年極期末測道法、歷史試題卷第1頁(共8頁)4教育部等部門印發《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引導激勵青少年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讀書。下列古語最能體現“普讀書”的是B.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A.學而不厭。海人不倦D.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5,圖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間關系的有效方法。下列關系描述正確的是C.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主刑規則國家利益濟安全家專多6.也許,你開心熱聊的電話正在被竊聽:也許,你無心推送的朋友園正在被利用:也許,你隨手D.擺放的文件正在被盜取…國家安全不是遙遠的諜戰片,而是于咫尺間無處不在。對此認識正確的是A.我們還是學生,國家安全高我們很遠B.只要國防強大,就能維護國家的安全C.國家安全無小事,每個公民義不容辭D.危言聳聽莫在意,人人做好自己的事7.右側漫畫《入罪新規》帶給我們的深刻警示是■A.沉迷網絡有害,必須學會“信息節食”B.傳播網絡遙言,一定會遭到刑法嚴懲C.謠言止于智者,需學會辨析網絡信息D.格守網絡規則,應理性參與網絡生活8某地突發山火。兒子(消防員)告訴姐姐:“我去救火,別告訴咱爸。”父親(村民)告訴女兒:“我去救火,別告訴你弟。”這對父子奔赴同一火場時的留言讓人們感受到A.舍小家為大家、勇于擔責的家國情懷B.責任雖然相同,但履責的行為卻不同C.承擔社會責任,一定要放棄家庭貴任D.只要勇于擔貴,就能獲得相應的回報9.今年4月15日是第八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其主題是: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夯實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社會基礎。國家安全與我們息息相關,國家安全就在身邊。下列行為中,可能危及國家安全的是①在跨境電商平臺上購買境外異類寵物②向國外網友炫耀自己攀握的內部數據③隨意將快遞包裝盒丟棄到小區垃圾桶④開啟手機支付軟件中的免密支付功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據統計,目前我國已有27個省份完成本地計劃生育條例的修訂,刷除了“超生即開除”的相關規定。對此認識正確的是①計劃生有的基本國策已經改變②規則就是規則,是不進行能改變的③規則不適應時需要調整和完善④規則應符合人民利益和社會發展要求A.①②B.②0C.①③D.③④入年紙期末監測道法、歷史試題卷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北省咸寧市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pdf 湖北省咸寧市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