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到實驗室去: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和性質1750年,英國物理學家布萊克在石灰石煅燒前后分別稱其重量,發現煅燒后減輕了44%,他斷定這是因為有氣體從中放出的緣故。由于這種氣體是固定在石灰石中的,他就將它命名為“固定空氣”。但是很快他又發現石灰石中加入酸后也會產生這種“固定空氣”的氣。大家知道這是什么氣體嗎?1. 學會組裝實驗裝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氣體。2. 通過實驗進一步學習二氧化碳的性質。一、制取與收集二氧化碳1.實驗室里用 (主要成分是 )和 ( )反應來制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稀鹽酸HCl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2.應選擇 型氣體發生裝置制取二氧化碳, (向上排空氣法/向下排空法/排水法)收集氣體固液不加熱向上排空氣法二、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1.CO2的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二氧化碳是一種 色 味的 體;密度比空氣 ;二氧化碳 于水。無無氣大能溶2.CO2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穩定/不穩定)且沒有 ,它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與水反應生成 ,可以用 檢驗二氧化碳。穩定毒性碳酸澄清石灰水探究一:制取與收集二氧化碳[動手實驗][思考交流]1.結合課本內容,說一說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驟是?①連(連接裝置)②查(檢查裝置氣密性)按自上而下、從左到右的順序安裝實驗裝置。組裝好后向分液漏斗中加少量水,當水到分液漏斗下口時,看水是否繼續下流,下流則說明沒密封好;將分液漏斗的活塞關閉,將導氣管的出口浸沒在水中,雙手緊握錐形瓶。如果水中出現氣泡,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向錐形瓶中裝入石灰石(或大理石)。打開分液漏斗活塞。③裝(大理石或石灰石)④加(稀鹽酸)⑤收(二氧化碳)⑥驗(檢驗收集的氣體)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鹽酸。[思考交流]2.選用氣體發生裝置的依據是什么?選用氣體收集裝置的依據是什么?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且反應條件是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且易溶于水[思考交流]3.如何確定二氧化碳已經收集滿了?將燃著的小木條伸到燒杯口,小木條熄滅,則說明收集滿了。探究二: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動手實驗]1.驗證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CO2在托盤天平兩邊各放一只250 mL的燒杯,調節天平平衡。然后向其中一只燒杯中慢慢傾倒集氣瓶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實驗操作:(1)設計實驗方案比較二氧化碳和空氣的密度二氧化碳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實驗結論:天平向傾倒二氧化碳一端傾斜實驗現象:(2)設計實驗方案檢驗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A中加入適量的蒸餾水,迅速擰緊瓶蓋,振蕩,觀察現象。實驗操作:二氧化碳溶于水實驗結論:塑料瓶變癟實驗現象:[動手實驗]2.驗證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向上述盛有二氧化碳水溶液的塑料瓶A中滴入1~2滴紫色石蕊試液,擰緊瓶蓋,振蕩,觀察現象。實驗操作:(1)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應實驗現象:實驗結論:(2)二氧化碳與碳酸鈣反應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B中倒入適量澄清石灰水,振蕩,觀察現象。實驗操作: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可以與澄清石灰水反應實驗現象:實驗結論:(3)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將準備好的兩支蠟燭放入500 mL燒杯中,分別點燃。然后慢慢倒入塑料瓶C中的二氧化碳氣體,觀察現象實驗操作:下面的蠟燭先熄滅,上面的蠟燭后熄滅CO2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且不支持燃燒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思考交流]1.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結合本實驗說明為什么二氧化碳氣體是優良的滅火劑?二氧化碳氣體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思考交流]2. 通過比較、歸納實驗室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兩個實驗,總結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選擇反應物應考慮的問題選擇氣體發生裝置的依據選擇氣體收集裝置的依據檢驗和驗滿氣體的依據反應條件的難易程度,是否便于收集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決定氣體的密度和氣體的溶解性決定考慮氣體本身的性質,結合性質做出選擇C1..檢驗集氣瓶中是否收集滿二氧化碳的正確方法是( )A.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內B.用燃著的木條伸入瓶內C.用燃燒的木條放在瓶口D.加澄清的石灰水振蕩2.實驗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驟:①連接好裝置;②向試管中小心放入幾小塊石灰石;③向試管中小心注入適量稀鹽酸;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⑤收集產生的氣體;①用燃燒的木條檢驗集氣瓶是否收集滿CO2。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C.①③②④⑤⑥ D.③①②④⑤⑥B3.電解水實驗中我們認識了氫氣,它是自然界密度最小的氣體,難溶于水。實驗室常用金屬鋅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制氫氣的發生裝置是否可用制二氧化碳的裝置,為什么?用什么方法收集?可以,因為該反應物狀態為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為常溫。用排水集氣法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二氧化碳的性質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和性質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