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二節 體驗化學探究第1課時1756年,瓦特來到格拉斯哥大學當一名儀器修理工。在修理的過程中,他發現了紐可門蒸汽機存在的一些問題。在修好紐可門蒸汽機之后,瓦特便經常思考如何改進現有的蒸汽機。瓦特不斷改進其他零配件,使蒸汽機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1776年,瓦特制造出第一臺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以后又經過一系列重大改進,使之成為“萬能的原動機”。他開辟了人類利用能源新時代,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1736— 1819)為什么說科學始于問題?因為沒有問題,科學發展就走到了盡頭?;瘜W科學就是在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向前發展的。1.能認識到科學探究是人們獲取科學知識、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途徑;能說出科學探究的過程;2.認識到提出問題和做出猜想對科學探究的重要性,能用事實來驗證猜想與假設。化學探究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更重要。1、閱讀課本第9-10頁,體現化學探究的特點:提出問題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提出問題的關鍵。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敏銳觀察深入思考2、觀察蠟燭發生變化的順序是什么?點燃前點燃蠟燭熄滅蠟燭探究一:燃燒時的蠟燭【活動1】觀察燃著的蠟燭,請描述蠟燭燃燒時產生的現象。(1)燭芯周圍蠟燭由固態變成液態,逐漸凝固附著在燭體上。(2)發出黃光,放出熱量,產生火焰,且火焰分為三層,最外層最明亮。蠟燭燃燒火焰分為三層,外焰最明亮,內焰最暗,請設計實驗方案解釋原因。操作現象結論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約1S后取出火柴梗兩端碳化明顯,中間碳化不明顯外焰溫度最高,內焰溫度最低【活動2】蠟燭燃燒生成哪些物質?請設計實驗方案驗證。操作現象結論分別取一個干冷的燒杯和一個用澄清石灰水潤濕內壁的燒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干冷燒杯內壁有水霧出現,澄清石灰水潤濕的內壁的燒杯出現渾濁蠟燭燃燒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活動3】蠟燭燃燒實驗現象描述時,小明將現象描述為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你覺得這說法正確嗎?請說明理由。不正確,因為現象是通過感官感知到的,如顏色變化、發光、放熱、生成沉淀、產生氣體等,描述現象時不能出現產物的名稱,產物的名稱要通過現象分析推理才能得到。[思考交流]探究二:熄滅的蠟燭【活動1】觀察蠟燭熄滅時有什么現象產生,用火柴去點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蠟燭能否重新燃燒?請你描述觀察到的現象。現象:蠟燭重新燃燒點燃白煙,蠟燭為什么會重新燃燒?蠟燭燃燒的整個過程發生了什么變化?固態石蠟 液態石蠟 石蠟蒸汽點燃蠟燭:熔化汽化石蠟蒸汽 石蠟固體小顆粒熄滅蠟燭:凝華[思考交流]探究三:提出問題怎樣才能發現和提出更多有價值的問題?要時刻保持一顆好奇心;學會質疑,不輕信現成的結論;善于變換角度看問題;善于觀察;善于從生活實際中發現和提出問題;有了問題,如何尋找答案呢?探究四:科學探究的方法一天晚上,小紅在房間里看書,忽然,電燈熄滅了。電燈為什么會熄滅呢?[情景展示]1、小區可能停電了?證明:推開窗戶,發現其他樓層都亮著燈。結論1:小區沒停電,問題出在自己家里。2、保險絲可能燒斷了?證明:走到另一個房間,打開開關,電燈亮了結論2:保險絲沒斷,問題出在燈上3、可能接觸不良?證明:擰動燈泡,發現電燈仍然不亮。結論3:接觸沒問題,問題出在燈泡上。4、燈泡可能壞了?證明:換了一個新燈泡,燈亮了。結論4:燈泡壞了。小紅思考:為什么燈泡壞了?她仔細觀察了燈泡,發現燈絲斷了。爸爸告訴她:燈泡通電后,燈絲會發熱,如果這時燈泡晃動,燈絲就很容易斷裂;另外燈泡使用時間長,燈絲會變細,也容易斷裂。小紅終于明白電燈熄滅的原因了。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收集證據獲得結論反思與評價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你能說說小紅是怎樣進行探究的嗎?[思考交流]科學探究的步驟1.用于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物質是( )A.水 B.白酒C.食鹽水 D.澄清的石灰水D2.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的生成物主要有( )A.只有水 B.只有二氧化碳C.水和二氧化碳 D.大量灰燼C3.點燃一支蠟燭,在其燃燒的火焰中平放入一根火柴梗,約1秒后取出,可觀察到的現象是火柴梗上( )A.接觸外焰的部分被燒得最黑B.接觸內焰的部分被燒得最黑C.接觸焰心的部分被燒得最黑D.被均勻地燒黑A4.婷婷在探究蠟燭燃燒的過程中,發現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被熏黑,你認為她的做法中不合適的是( )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的現象查找資料,了解石蠟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質是什么認為與本實驗無關,不予理睬詢問老師或同學,討論生成的黑色物質的原因C點燃前點燃中對蠟燭及燃燒的探究點燃后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并進行實驗結論與解釋反思與交流科學探究的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