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復習篇【寒假計劃】2023年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寒假作業 5.2 預防犯罪 導學案(學生版+ 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復習篇【寒假計劃】2023年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寒假作業 5.2 預防犯罪 導學案(學生版+ 教師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 八年級上冊 復習篇
課節 5.2 預防犯罪 單元 第二單元 遵守社會規則
學 習 目 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增強法治觀念,增強防范意識,杜絕不良行為,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遵紀守法的人。 過程和方法: 能夠判斷犯罪行為,能夠明辨是非,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 知識與技能: 了解刑法與刑罰,認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遠離犯罪
重點 杜絕不良行為,從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強自我防范
難點 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刑罰的種類
知 識 結 構
1、刑法的作用和內容:
(1)作用: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2)內容:它明確規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
2、犯罪的含義:
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
3、犯罪的基本特征:
嚴重社會危害性(最本質特征)、刑事違法性(法律標志)、應受刑罰處罰性(必然法律后果)
4、刑罰的含義:
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
5、刑罰的種類:
(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
6、青少年應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
①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
③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
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7、刑事責任年齡:
①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②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③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1.下列選項中,對如圖漫畫理解正確的是( )
A.犯罪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B.違法行為都應受到刑罰處罰
C.刑罰是對違法犯罪分子最嚴厲的法律制裁
D.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對刑法的認識。D:漫畫中刑法對犯罪分子進行制裁,表明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D符合題意;AC:說法正確,但與漫畫主旨無關,應排除;B:錯誤,只有犯罪行為才會受到刑罰處罰;故本題選D。
2.復習“違法行為及其法律責任”的專題時,小凱所在的小組收集到了以下案例。其中適合在如圖所示的法庭審理的案件是( )

A.李某駕駛電動自行車時未按照規定佩戴安全頭盔,被交警警告
B.村民黎某因燒荒引發山火,被依法判處拘役五個月,緩刑十個月
C.某藥企因生產銷售劣藥受到沒收劣藥、沒收違法所得15804元、罰款20000元的處罰
D.張某因發表、轉推侮辱、詆毀袁隆平院士的推文,被人民法院依法判處在國家級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對違法行為及其法律責任的相關知識。B: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題干所示的是刑事案件的法庭審理示意圖,村民黎某因燒荒引發山火,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應受刑罰處罰,村民黎某的行為是刑事違法行為,故B符合題意;A:李某駕駛電動自行車時未按照規定佩戴安全頭盔,被交警警告,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故A不符合題意;C:某藥企因生產銷售劣藥受到沒收劣藥、沒收違法所得15804元、罰款20000元的處罰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故C不符合題意;D:張某因發表、轉推侮辱、詆毀袁隆平院士的推文,被人民法院依法判處在國家級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
3.依據下框信息,我們可以推斷出( )
判決書(摘要) 本院認為,依照……之規定,判決如下:被告人羅某用無人機拍攝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的畫面,已構成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十萬元。
A.判決書中的“本院”為人民檢察院 B.該判決的依據為《軍事設施保護法》
C.羅某的行為已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D.判決書中有期徒刑和罰金均為主刑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犯罪特征。C:羅某用無人機拍攝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的畫面,已構成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十萬元,可以看出羅某的行為是犯罪行為,具有 嚴重的社會危害性,C說法正確;A:判決書中的“本院”為人民法院,A錯誤;B:該判決的依據為憲法或是《軍事設施保護法》等,B錯誤;D:有期徒刑為主刑,罰金為附加刑,D錯誤;故本題選C。
4.下面有關犯罪理解正確的是( )
①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②觸犯了刑法
③預防犯罪就要杜絕不良行為 ④應受刑法處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對犯罪的特征、預防犯罪的認識和把握。①②: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①②說法正確;③:預防犯罪需要杜絕不良行為,避免沾染不良習氣,防患于未然,③說法正確;④:犯罪應受到刑罰處罰,刑法是規定什么行為是犯罪和應當判處什么刑罰的一部法律,不是一種處罰,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
5.最近,某校開展了“模擬法庭”活動。活動后,受邀法官和同學們一起交流:
同學A:我扮演的是被告,一名7歲的學生,因好奇心不懂法而販毒。整個庭審過程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當“審判長”宣判“判處被告拘役六個月,緩刑一年時”,我深刻地感受到違法是要付出慘痛代價的。 受邀法官:在本次“庭審”中,大家會發現少年審判中有一個特殊環節——法庭教育。被告的“老師”和“父母”,要協助法官進行幫教,達到教育、改造和挽救的目的。
學校開展此次“模擬法庭”活動的意義有( )
①讓學生認識到違反法律就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②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法律給予未成年人的特權
③讓學生認識到法律的規范和保護作用,用法律約束自身行為
④讓學生防微杜漸,預防違法犯罪,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犯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的作用、預防違法犯罪。①②:違反法律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犯罪就要承擔刑事責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未成年人沒有特權,未成年人違法也要承擔法律責任,①②說法錯誤;③④:在“模擬法庭”中一名7歲的學生因好奇心不懂法而販毒,被判處被告拘役六個月,緩刑一年,說明法律通過制裁違法犯罪行為,對公民的行為進行約束,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這體現了法律具有規范和保護作用;從這個案例中,我們認識到犯罪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最兇險的陷阱,我們要防微杜漸,增強法治觀念,預防違法犯罪,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
6.黃某等人勾結快遞公司內部員工,將竊取到的物流信息,販賣給境外詐騙分子,非法獲利2500余萬元。經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后,人民法院對此案件進行審理,對黃某作出判決。你認為下列哪一項判決符合要求?( )
A.公開道歉賠償損失 B.警告罰款拘留拘役
C.有期徒刑輔以罰金 D.有期徒刑驅逐出境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正確認識違法行為的類別、刑罰的種類。A:公開道歉賠償損失屬于民事責任,題文中的黃某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屬于犯罪行為,應該承擔刑事責任,A說法錯誤;B:警告、罰款、拘留屬于行政處罰,B說法錯誤;C:題文中的黃某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屬于犯罪行為,應該承擔刑事責任,如有期徒刑輔以罰金,C說法正確;D:黃某屬于中國國籍,不能驅逐出境,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
7.2023年1月3日,安徽省宿州市陳某酒后駕車,在路上被執勤交警當場查獲,經鑒定,陳某血樣中的乙醇含量為203.88mg/100ml,屬醉酒后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最終人民法院給予陳某判處拘役二個月,緩刑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的處罰。陳某的行為( )
①是對生命健康不負責任的表現
②嚴重危害了社會公共安全
③觸犯刑法,屬于刑事違法行為
④必須要承擔行政法律責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犯罪行為。①②③:材料中的陳某醉駕屬于犯罪行為,觸犯了刑法,嚴重威脅社會公共安全,也是對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不負責任的表現,故①②③正確;④:陳某屬于醉駕行為,觸犯了刑法的相關規定,要承擔刑事法律責任,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
8.小成爸爸因違規停車被交警罰款200元;小李騎車擦傷小王家的私家車,小李賠償小王800元;小明把小李打傷被判拘役3個月,并處罰金10000元。上述三個違法行為承擔的法律責任分別是( )
A.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刑事責任
B.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C.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
D.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對違法行為的分類及法律責任的理解。ABCD:小成爸爸違規停車,違法行政法律法規,是行政違法行為,應承擔行政責任;小李騎車擦傷小王家的私家車,侵犯他人財產權,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應承擔民事責任;小明把小李打傷被判拘役3個月,并處罰金10000元,受到了刑罰處罰,是犯罪行為,應承擔刑事責任;A說法正確;BC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
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案例一 朱某在學校操場拾到蘇某丟失的手表,拒絕歸還。蘇某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朱某限期歸還手表。
案例二 李某等人在體育館觀看比賽時,起哄、打鬧,向場內投擲礦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標語。工作人員多次勸阻無效,最終公安機關給予李某等人警告處罰。
(1)請運用所學知識分別判斷案例一中朱某、案例二中李某等人的違法行為類型。
案例三 陳某因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2)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案例三中陳某違法行為的性質及判斷依據。
【答案】(1)案例一中朱某為民事違法行為;案例二中李某為行政違法行為。
(2)案例三中陳某為刑事違法行為。陳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性。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問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調用違法行為的分類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問題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法院判決朱某限期歸還手表→可鏈接民事違法行為。
關鍵詞②:公安機關給予李某等人警告處罰→可鏈接行政違法行為。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小問1:
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問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調用違法行為的分類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問題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可鏈接刑事違法行為。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小問2:
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問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調用犯罪行為的特征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問題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可鏈接犯罪行為的特征。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漫畫中販賣信息者的行為屬于哪種違法行為?
(2)有期徒刑屬于哪一類刑罰?
(3)請從國家和個人兩個角度分析,如何減少或杜絕漫畫中販賣個人信息現象的發生?
【答案】(1)刑事違法行為或犯罪。
(2)主刑。
(3)國家:嚴厲打擊收集、出售他人個人信息等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
個人:增強法律意識和道德素質,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或尊重他人的隱私權,不做侵犯他人隱私權的事。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預防犯罪的有關知識,從道理說明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出售客戶個人信息→可鏈接犯罪行為;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學生,需要運用預防犯罪的有關知識,從道理說明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出售客戶個人信息受到刑罰處罰→可鏈接主刑;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初中學生陳某在七年級時經常曠課逃學,玩電腦游戲,屢教不改。升入八年級后,他仍沉迷于上網,為了去網吧,花完零用錢就偷家里的錢,后來發展到偷別人的手機和學校的電腦零部件去賣,結果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到了九年級,陳某結交了一些社會閑雜人員,經常一起惹是生非,在一次聚眾斗毆中將他人打成重傷,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
(1)上述案例中,陳某哪些行為屬于一般違法行為?哪些行為屬于犯罪行為?
(2)法院對陳某的制裁屬于哪種法律制裁?法院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
(3)陳某從一般違法發展到犯罪的過程給我們哪些警示?
【答案】(1)①偷別人的手機和學校的電腦零部件屬于一般違法行為。
②將他人打成重傷是犯罪。
(2)①刑事制裁或刑罰。
②法院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保衛國家的安全,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是為了遏制、教育犯罪分子,使其懸崖勒馬,同時對某些有不良行為的人也是一種震懾。
(3)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②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
③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
④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 需要運用違法行為的分類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偷別人的手機和學校的電腦零部件→可鏈接一般違法行為;
關鍵詞②:將他人打成重傷→可鏈接犯罪行為;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 需要運用刑罰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可鏈接刑事制裁或刑罰;
關鍵詞②:法院這樣做的目的→可鏈接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遏制、教育犯罪分子,使其懸崖勒馬+對某些有不良行為的人也是一種震懾。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3)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 需要運用預防犯罪的有關知識,從警示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陳某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可鏈接預防犯罪的要求;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 八年級上冊 復習篇
課節 5.2 預防犯罪 單元 第二單元 遵守社會規則
學 習 目 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增強法治觀念,增強防范意識,杜絕不良行為,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遵紀守法的人。 過程和方法: 能夠判斷犯罪行為,能夠明辨是非,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 知識與技能: 了解刑法與刑罰,認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遠離犯罪
重點 杜絕不良行為,從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強自我防范
難點 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刑罰的種類
知 識 結 構
1、刑法的作用和內容:
(1)作用:刑法是懲治 、保護 的有力武器。
(2)內容:它明確規定了 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 。
2、犯罪的含義:
犯罪是具有 、觸犯了 、應當受到 的行為。
3、犯罪的基本特征:
嚴重 性(最本質特征)、 性(法律標志)、 性(必然法律后果)
4、刑罰的含義:
刑罰又稱為 、 ,是指 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
5、刑罰的種類:
(1)主刑: 。
(2)附加刑: 。
6、青少年應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
①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 ,遠離犯罪。
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 。
③我們應增強 ,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
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 ,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7、刑事責任年齡:
①已滿 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②已滿 周歲不滿 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③已滿 周歲不滿 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1.下列選項中,對如圖漫畫理解正確的是( )
A.犯罪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B.違法行為都應受到刑罰處罰
C.刑罰是對違法犯罪分子最嚴厲的法律制裁
D.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2.復習“違法行為及其法律責任”的專題時,小凱所在的小組收集到了以下案例。其中適合在如圖所示的法庭審理的案件是( )

A.李某駕駛電動自行車時未按照規定佩戴安全頭盔,被交警警告
B.村民黎某因燒荒引發山火,被依法判處拘役五個月,緩刑十個月
C.某藥企因生產銷售劣藥受到沒收劣藥、沒收違法所得15804元、罰款20000元的處罰
D.張某因發表、轉推侮辱、詆毀袁隆平院士的推文,被人民法院依法判處在國家級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
3.依據下框信息,我們可以推斷出( )
判決書(摘要) 本院認為,依照……之規定,判決如下:被告人羅某用無人機拍攝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的畫面,已構成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十萬元。
A.判決書中的“本院”為人民檢察院 B.該判決的依據為《軍事設施保護法》
C.羅某的行為已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D.判決書中有期徒刑和罰金均為主刑
4.下面有關犯罪理解正確的是( )
①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②觸犯了刑法
③預防犯罪就要杜絕不良行為 ④應受刑法處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最近,某校開展了“模擬法庭”活動。活動后,受邀法官和同學們一起交流:
同學A:我扮演的是被告,一名7歲的學生,因好奇心不懂法而販毒。整個庭審過程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當“審判長”宣判“判處被告拘役六個月,緩刑一年時”,我深刻地感受到違法是要付出慘痛代價的。 受邀法官:在本次“庭審”中,大家會發現少年審判中有一個特殊環節——法庭教育。被告的“老師”和“父母”,要協助法官進行幫教,達到教育、改造和挽救的目的。
學校開展此次“模擬法庭”活動的意義有( )
①讓學生認識到違反法律就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②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法律給予未成年人的特權
③讓學生認識到法律的規范和保護作用,用法律約束自身行為
④讓學生防微杜漸,預防違法犯罪,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黃某等人勾結快遞公司內部員工,將竊取到的物流信息,販賣給境外詐騙分子,非法獲利2500余萬元。經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后,人民法院對此案件進行審理,對黃某作出判決。你認為下列哪一項判決符合要求?( )
A.公開道歉賠償損失 B.警告罰款拘留拘役
C.有期徒刑輔以罰金 D.有期徒刑驅逐出境
7.2023年1月3日,安徽省宿州市陳某酒后駕車,在路上被執勤交警當場查獲,經鑒定,陳某血樣中的乙醇含量為203.88mg/100ml,屬醉酒后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最終人民法院給予陳某判處拘役二個月,緩刑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的處罰。陳某的行為( )
①是對生命健康不負責任的表現
②嚴重危害了社會公共安全
③觸犯刑法,屬于刑事違法行為
④必須要承擔行政法律責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小成爸爸因違規停車被交警罰款200元;小李騎車擦傷小王家的私家車,小李賠償小王800元;小明把小李打傷被判拘役3個月,并處罰金10000元。上述三個違法行為承擔的法律責任分別是( )
A.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刑事責任
B.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C.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
D.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
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案例一 朱某在學校操場拾到蘇某丟失的手表,拒絕歸還。蘇某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朱某限期歸還手表。
案例二 李某等人在體育館觀看比賽時,起哄、打鬧,向場內投擲礦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標語。工作人員多次勸阻無效,最終公安機關給予李某等人警告處罰。
(1)請運用所學知識分別判斷案例一中朱某、案例二中李某等人的違法行為類型。
案例三 陳某因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2)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案例三中陳某違法行為的性質及判斷依據。
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漫畫中販賣信息者的行為屬于哪種違法行為?
(2)有期徒刑屬于哪一類刑罰?
(3)請從國家和個人兩個角度分析,如何減少或杜絕漫畫中販賣個人信息現象的發生?
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初中學生陳某在七年級時經常曠課逃學,玩電腦游戲,屢教不改。升入八年級后,他仍沉迷于上網,為了去網吧,花完零用錢就偷家里的錢,后來發展到偷別人的手機和學校的電腦零部件去賣,結果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到了九年級,陳某結交了一些社會閑雜人員,經常一起惹是生非,在一次聚眾斗毆中將他人打成重傷,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
(1)上述案例中,陳某哪些行為屬于一般違法行為?哪些行為屬于犯罪行為?
(2)法院對陳某的制裁屬于哪種法律制裁?法院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
(3)陳某從一般違法發展到犯罪的過程給我們哪些警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藁城市| 乌兰县| 新巴尔虎右旗| 辽宁省| 绩溪县| 夏邑县| 武宣县| 嘉黎县| 泽库县| 高陵县| 甘泉县| 淮滨县| 阳原县| 尼勒克县| 喀什市| 衢州市| 黑河市| 湖口县| 淮北市| 吴旗县| 东乌珠穆沁旗| 英德市| 渝中区| 米林县| 稻城县| 化州市| 邵武市| 尚志市| 五大连池市| 平邑县| 新余市| 车致| 桃江县| 静乐县| 赫章县| 衡水市| 和林格尔县| 长沙县| 安多县| 嵩明县| 蒲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