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高一政治期末考試易錯點匯總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易錯易混點土地 變成私有,標志著私有制的確立在 奴隸 社會,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封建土地所有制 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基礎封建國家的顯著特征: 君主專制 、 等級森嚴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 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家私人占有 ,這也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問題和沖突的總根源。空想社會主義 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三大工人運動 標志著工人階級獨立登上歷史舞臺《唯物史觀》 、 《剩余價值學說》 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它們實現了著社會主義由 空想 到 科學 的飛躍。十月革命 實現了著社會主義由 理論 到 現實 的飛躍。10、1921中國共產黨誕生,從此奮斗有了 主心骨 ,在領導民主主義革命的革命過程中,走出了 農村 包圍 城市 、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1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①實現了從封建專制到 人民民主 的飛躍。②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③為從新民主主義向 社會主義 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④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 發展 方向。⑤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最為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指的是 社會主義改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不包括 (包括或者不包括)毛澤東思想改革開放以來,黨和人民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 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鄧小平理論成功 開創 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 21世紀 ;(32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由之路、實現 途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行動指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根本制度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強大精神力量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是 十明確 、 十四堅持 、 十三方面成就;其中,最核心關鍵內容、“四梁八柱”是指 十明確 ;基本方略、“路線圖和方法論”是指 十四堅持 ;黨的四個偉大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 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國夢的本質是 國家富強 、 民族振興 、 人民幸福必修二《經濟與社會》易錯易混點1、 生產資料所有制 是生產關系的核心,是經濟制度的基礎,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方式。同一個社會可以有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其中, 占支配地位 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著一個社會的基本性質和發展方向。公有 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這是就全國而言的,不是每個行業、每個部門都有占絕對優勢。3、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發揮 主導 作用。公有制在國民經濟中居于 主體 地位。4、鞏固、發展—— 公有制 經濟;鼓勵、引導、支持—— 非公有制 經濟。5、“三權分置”改革:所有權——集體所有;承包權——農戶;經營權——其他經營主體。其中,所有權、承包權 沒有 變化,流轉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的說法均錯誤。6、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 市場 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7、非公有制經濟和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地位是 不平等 的,公有制經濟是主體非公有制經濟和公有制經濟在市場經濟或競爭中的地位是 平等 的8、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 決定 作用;同時要 更好 發揮政府作用9、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的優勢10、財政收支、稅收、國債等屬于 財政 政策;貨幣、存款貸款等屬于 貨幣 政策11、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地 市場體系 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 基礎12、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是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13、實現 共同富裕 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目標14、 發展 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15、創新——解決的是發展 動力 問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把創新擺在核心位置)協調——解決發展 不平衡 問題;(注意區分材料強調的是城鄉還是區域)綠色——解決人與自然 和諧共生 問題;開放——解決發展 內外聯動 聯動問題;共享——解決社會 公平正義 問題。(強調人民)16、 “三農“”” 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17、 實體經濟 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是筑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根基。18、 供給側關鍵詞有——資本、土地、技術、勞動者等生產要素、創新、企業、進口…需求側關鍵詞有——消費、投資(政府財政支出)、出口19、按勞分配只存在于 公有制 經濟中,但公有制經濟中還可以存在其他分配方式20、公有制經濟中員工的工資、獎金、津貼是按 按勞 分配;非公有制經濟中員工的工資、獎金、津貼是按 勞動要素分配。21、農民承包土地所得收入屬于 按勞 分配;流轉土地經營權(租出去)屬于按 土地要素 分配。22、按要素參與分配,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但在一定程度上會 擴大 收入差距。23、按勞分配、按要素分配所得都屬于 初次 (初次還是再)分配;財產稅、所得稅、社保、補貼等都屬于 再 分配。(再分配主要由政府主導)24、先效率后公平和先公平后效率的說法均 錯誤 。25、 調節 過高收入; 擴大 中等收入; 取締 非法收入。26、購買保險能夠規避風險,即在發生相關問題時能減少自己的損失,不是避免損失。27、社會保險指的是五險(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是社會保障體系的 核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