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6.2 金屬的化學性質第1課時黃金飾品中的假貨常常魚目混珠,社會上有些不法分子時常以黃銅冒充黃金進行詐活動。因為黃銅(銅、鋅合金)單純從顏色、外型上看,與黃金極為相似,所以很難區(qū)分,現(xiàn)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方案鑒別真假黃金。學習目標1.了解鎂、鐵、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2.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酸的反應 。3.理解置換反應的概念。學習目標重點探究任務一:探究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回顧金屬跟氧氣的反應,回答問題[活動1](1)鎂跟氧氣的反應常溫:點燃:化學方程式:Mg表面容易形成一層氧化膜鎂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2Mg + O2 === 2MgO點燃重點探究(2)鐵跟氧氣的反應常溫:點燃:化學方程式:純鐵不易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反應Fe在純氧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放出大量的熱3Fe+2O2 ==== Fe3O4點燃重點探究(3)銅跟氧氣的反應高溫:化學方程式:銅跟氧氣在加熱時反應,生成黑色的氧化銅2Cu+O2 ==== 2CuO點燃重點探究(4)金不能跟氧氣反應金在高溫下也不與氧氣發(fā)生反應。重點探究1.與氧氣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表示金屬的活潑性有何不同?[問題]結論:越活潑的金屬,越容易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也越劇烈。即:活潑性Mg>Fe>Cu>Au1.Mg在常溫下就能與氧氣反應。2.Fe、Cu在常溫下不能與氧氣反應,但在高溫時能與氧氣反應。3.Au即使在高溫時不能與氧氣反應。重點探究2.鋁在常溫下跟鐵一樣能與氧氣反應,為什么鋁制品不易生銹而鐵制品卻容易生銹呢?鋁在常溫下跟氧氣發(fā)生反應(4Al+3O2=2Al2O3),在其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Al2O3),從而阻止鋁的進一步氧化,而鐵跟氧氣反應后生成的氧化鐵疏松多孔,不能阻止氧氣與鐵的進一步反應,所以鋁制品不易生銹而鐵制品卻容易生銹。重點探究任務二:探究金屬與酸的反應觀察金屬與酸的反應,記錄實驗現(xiàn)象并寫出化學方程式。[活動1]重點探究稀鹽酸 化學方程式鎂鋅鐵銅大量氣泡,反應最快很多氣泡,反應快產生氣泡,反應較快沒有氣泡,不反應Mg+2HCl = MgCl2+H2↑Zn+2HCl = ZnCl2+H2↑Fe+2HCl = FeCl2+H2↑/重點探究鋁、鐵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而銅不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說明鋁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它們能夠置換算中的氫,是活潑金屬。 為什么鋁和鐵能跟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而銅卻不能呢?[問題]重點探究 判斷金屬活動性的方法:1. 利用金屬與氧氣反應進行金屬活動性的判斷。相同條件下,金屬與氧氣反應越容易,金屬的活動性就越強。2.利用金屬與酸的反應進行金屬活動性的判斷。相同條件下,與相同質量分數(shù)的酸反應,越活潑的金屬反應越快。小結重點探究任務三:置換反應1.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類別(如單質、化合物)角度分析,以下反應有什么特點?將這一類反應與化合反應、分解反應進行比較。[活動1]單質單質化合物化合物Mg + 2HCl = MgCl2 + H2↑Zn + 2HCl = ZnCl2 + H2↑Fe + 2HCl = FeCl2 + H2↑重點探究特點: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兩種物質,且都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表達式:A+BC =B+AC)上述反應中,都是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我們把這類反應叫作置換反應。重點探究[思考]從反應前后化合價角度分析,這些反應有什么特點?為什么?置換反應前后一定有化合價的變化當堂檢測1.現(xiàn)有甲、 乙、 丙三種金屬,分別與空氣和氧氣反應,現(xiàn)象如下表所示:甲 乙 丙空氣 劇烈燃燒 變黑 變黑氧氣 更劇烈燃燒 變黑 劇烈燃燒據以上信息, 這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順序是 ( )。A. 甲、 丙、 乙 B. 甲、 乙、 丙C. 乙、 丙、 甲 D. 丙、 乙、 甲A當堂檢測2.下列同組金屬都能跟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并放出氫氣的是 ( )A. Au、Cu、Pt B. Fe、Pb、SnC. Mg、Zn、Fe D. Al、Hg、CuC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化合反應:反應物為兩種或多種,生成物只有一種B.置換反應:反應物為兩種或多種,生成物只有一種C.分解反應:反應物為一種,而生成物有兩種或多種D.置換反應: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B當堂檢測4.下列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 4Fe+3O2 ====2Fe2O3B. Fe +H2SO4====FeSO4+H2↑C. Fe +MgSO4====FeSO4+MgD. Cu+2HCl====CuCl2+H2↑B課堂小結金屬的化學性質高溫時:鐵、銅不與氧反應:金常溫下:鎂鎂、鋅、鐵可反應,銅不能反應與酸反應與氧氣反應置換反應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