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2張PPT)高三化學有機化學命題特點與復習策略報告C O N T E N T S目錄01學習高考文件 明確命題要求04提升教研水平 構建高效課堂02研究高考真題 探索規律趨勢03結合學生學情 精準復習備考1.2023年高考全國卷命題基本原則和總體思路2023年高考化學全國卷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加強對學生的價值引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試題命制遵循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加強教考銜接,引導依標教學。試卷依據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突出關鍵能力考查,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充分發揮高考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 ———— 教育部教育考試院一、學習高考文件 明確命題要求2.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內涵2019年11月,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明確了“一核四層四翼”。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這三個方面回答了“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些教育的根本問題。“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回答“為什么考”的問題;“四層”為高考的考查內容,即“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回答“考什么”的問題;“四翼”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回答“怎么考”的問題。主題4 :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及其應用(必修第二冊)【學業要求】1. 能辨識常見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的碳骨架和官能團。能概括常見有機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鍵類型。能描述甲烷、乙烯、乙炔的分子結構特征,并能搭建甲烷和乙烷的立體模型。能寫出丁烷和戊烷的同分異構體。2. 能描述乙烯、乙醇、乙酸的主要化學性質及相應性質實驗的現象,能書寫相關的反應式,能利用這些物質的主要性質進行鑒別。3. 能列舉合成高分子、油脂、糖類、蛋白質等有機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應用,并結合這些物質的主要性質進行簡單說明。4. 能從有機化合物及其性質的角度對有關能源、材料、飲食、健康、環境等實際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和評價。能妥善保存、合理使用常見有機化學品。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學業水平要求模塊3 有機化學基礎本課程模塊設置了有機化合物的組成與結構、烴及其衍生物的性質與應用、生物大分子及合成高分子3個主題。通過本課程模塊的學習,引導學生建立“組成、結構決定性質”的基本觀念,形成基于官能團、化學鍵與反應類型認識有機化合物的一般思路,了解測定有機化合物結構、探究性質、設計合成路線的相關知識,發展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學業要求】1. 能辨識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團,判斷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的飽和程度、鍵的類型,分析鍵的極性;能依據有機化合物分子的結構特征分析簡單有機化合物的某些化學性質。2. 能辨識同分異構現象,能寫出符合特定條件的同分異構體,能舉例說明立體異構現象。3. 能說出測定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的常用儀器分析方法,能結合簡單圖譜信息分析判斷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結構。主題1 :有機化合物的組成與結構主題2 :烴及其衍生物的性質與應用【學業要求】1. 能寫出烴及其衍生物的官能團、簡單代表物的結構簡式和名稱;能夠列舉各類有機化合物的典型代表物的主要物理性質。2. 能描述和分析各類有機化合物的典型代表物的重要反應,能書寫相應的反應式。3. 能基于官能團、化學鍵的特點與反應規律分析和推斷含有典型官能團的有機化合物的化學性質。根據有關信息書寫相應的反應式。4. 能綜合應用有關知識完成推斷有機化合物、檢驗官能團、設計有機合成路線等任務。5. 能參與環境保護等與有機化合物性質應用相關的社會性議題的討論,并作出有科學依據的判斷、評價和決策。主題3 :生物大分子及合成高分子【學業要求】1. 能對單體和高分子進行相互推斷,能分析高分子的合成路線,能寫出典型的加聚反應和縮聚反應的反應式。2. 能列舉典型糖類物質,能說明單糖、二糖和多糖的區別與聯系,能探究葡萄糖的化學性質,能描述淀粉、纖維素的典型性質。3. 能辨識蛋白質結構中的肽鍵,能說明蛋白質的基本結構特點,能判斷氨基酸的縮合產物、多肽的水解產物。能分析說明氨基酸、蛋白質與人體健康的關系。4. 能辨識核糖核酸、脫氧核糖核酸中的磷酯鍵,能基于氫鍵分析堿基的配對原理。能說明核糖核酸、脫氧核糖核酸對于生命遺傳的意義。5. 能舉例說明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的組成和結構特點,能列舉重要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說明它們在材料領域中的應用。6. 能參與營養健康、材料選擇與使用、垃圾處理等社會性議題的討論,并作出有科學依據的判斷、評價和決策。四層:“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物質轉化與應用反應變化與規律化學語言與概念實驗原理與方法物質結構與性質如實驗式、分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鍵線式等,是使用化學專業術語的基礎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常見有機化合物與官能團的檢驗、分離、提純,實驗數據的處理與分析,簡單有機合成綜合實驗等。宏觀辨識:有機化學反應的條件;微觀探析:反應過程的成鍵與斷鍵等方面知識官能團為代表的系列有機物的性質及其轉化關系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和官能團結構,重點是分子結構、官能團和性質之間的關系必備知識基本事實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原理四層:“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知識獲取能力:主要包括語言解碼、符號理解、閱讀理解、信息搜索、信息整理能力等思維認知能力:形象思維、抽象思維、歸納概括、演繹推理、批判性思維能力等實踐操作能力:實驗設計、數據處理、信息轉化、動手操作、應用寫作、語言表達能力等---“考什么”思維認知能力:形象思維、抽象思維、歸納概括、演繹推理、批判性思維能力等“關鍵能力”:學生對所學知識、技能、方法、觀念的運用能力,強調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交流與合作等學生適應未來不斷變化發展社會的至關重要的能力。優良的思維品質是關鍵能力的核心要素。1.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研究的本質2.變化的觀念與平衡思想是化學學科的特征3.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是化學化學研究的方法和思維核心4.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是化學研究的手段和實踐基礎5. 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是化學研究的追求和價值立場精神價值層面實踐認識層面理性認識層面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四層:“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考什么”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其應用的基礎自然科學。學科素養反映核心價值,是在復雜情境中對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的綜合運用學科社會價值學科本質價值學科育人價值展示中國傳統文化,弘揚愛國主義情懷??疾閷W生對我國古代的陶瓷制造、火藥使用、傳統中藥等古代科技文明和近現代化學領域重大科研成果的了解,展示中華優秀科技成果對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貢獻,激發學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認識化學科學在材料、能源、食品、醫藥、科技等領域的應用對人類進步和發展的貢獻,秉承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綠色化學觀念,能對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展現科學研究的過程,讓學生領悟科學家的思維方法以及嚴謹求實、不畏艱難、勇于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展示化學在新理論的創立、新材料的研制、新藥物的合成、新能源的開發等方面的巨大成果,激發學習興趣是學科育人價值在精神品質方面的體現。四層:“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與其大量做題,不如抽出時間認真研究往年的試題,往年的試題是精雕細磨的產物,它反映了對考試內容的深思熟慮、對設問和答案的準確拿捏、對學生水平的客觀判斷。研究這些試題,就如同和試題制作者對話。-----教育部考試中心研究員、命題中心主任 劉芃《考試文集》研究高考題,才能預測高考題,高考題就是最好的復習資料。認真研究歷年高考題不難找出命題軌跡,從而把握試題難度,把高考備考與高考無縫對接。-----原高考化學命題組長、南京大學段康寧教授二.研究高考真題 探索規律趨勢高考模式、形式不管如何變化,高考化學學科的“魂”肯定不變,加強研究新高考與老高考的關系,把好新高考的“脈”。近幾年,新高考還處于摸索階段,會有一定的變化,還要多研究對比浙江、北京、山東等新高考改革已經實行的地區高考試題的特點,揣摩命題的新動向。二.研究高考真題 探索規律趨勢2021年-2023年湖北高考化學有機題2021年-2023年湖北高考化學有機題2023年全國各地高考化學有機題2023年全國各地高考化學有機題2023年全國各地高考化學有機題2023年全國各地高考化學有機題2021年-2023年高考化學有機題特點1、試題有濃濃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氣息2、關注化學與生命、化學與健康、化學與環保3、關注化學與技術、當代科技凸顯學科價值4、重視實驗探究,注重有機實驗5、以有機化學為載體,與其他版塊知識的融合,突出綜合性的考查1、試題有濃濃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氣息1、試題有濃濃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氣息2、關注化學與生命、化學與健康、化學與環保2、關注化學與生命、化學與健康、化學與環保2、關注化學與生命、化學與健康、化學與環保2、關注化學與生命、化學與健康、化學與環保2、關注化學與生命、化學與健康、化學與環保2、關注化學與生命、化學與健康、化學與環保2、關注化學與生命、化學與健康、化學與環保3、關注化學與技術、當代科技凸顯學科價值3、關注化學與技術、當代科技凸顯學科價值3、關注化學與技術、當代科技凸顯學科價值3、關注化學與技術、當代科技凸顯學科價值3、關注化學與技術、當代科技凸顯學科價值4、重視實驗探究,注重有機實驗4、重視實驗探究,注重有機實驗4、重視實驗探究,注重有機實驗4、重視實驗探究,注重有機實驗4、重視實驗探究,注重有機實驗4、重視實驗探究,注重有機實驗4、重視實驗探究,注重有機實驗4、重視實驗探究,注重有機實驗5、以有機化學為載體,與其他版塊知識的融合,突出綜合性的考查5、以有機化學為載體,與其他版塊知識的融合,突出綜合性的考查5、以有機化學為載體,與其他版塊知識的融合,突出綜合性的考查5、以有機化學為載體,與其他版塊知識的融合,突出綜合性的考查5、以有機化學為載體,與其他版塊知識的融合,突出綜合性的考查5、以有機化學為載體,與其他版塊知識的融合,突出綜合性的考查試題特點:學術探索情境,,將陌生有機結構和性質隱藏在有機合成路線圖中,要求學生依據合成方法, 獨立獲取信息并加工信息,加強了反應機理的探究,弱化了合成路線考查。難點:α-H的取代反應、依據合成路線理解陌生成環方式、產率計算方法、反應機理探究。創新點:用反應機理的探究替代有機合成路線讓反應機理廣泛開花。建議:重點信息也應該有所積累,如馬氏規則(包括反馬氏條件為過氧化物)、扎伊采夫規則、雙烯合成、醛醛加成(包括羥醛縮合)、臭氧鋅水氧化、酯還原等等,今年高考試卷沒有給信息條件,所以考生對經??疾榈膬热菀e累。試題的特點、難點、和創新點三、結合學生學情 精準復習備考1、以反應條件、反應類型和官能團三線并舉正逆思考,有機物往往是高起點但落點低,克服畏懼心理。2、強化官能團的結構、性質、鑒別、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反應類型的判斷。拓展常見斷鍵與成鍵方式(介紹各種官能團的α-H的斷鍵方式),善于捕捉題中信息,做到靈活遷移。3、結合核磁共振氫譜、紅外光譜、X射線衍射測定物質結構,重點突破酯類、硝基和酰胺類同分異構體的數目判斷與書寫,培養思維的有序性、縝密性。4、根據標注已知信息或題干隱含信息分類訓練有機化合物的合成路線。5、加強與物質結構和化學實驗基礎的融合,如手性碳、順反異構、立體異構;有機化合物分離提純的基本實驗操作6、分析診斷學生學情,點對點精準備,考打造高效課堂7、強化基礎知識的鞏固落實,整合全備課組的智慧,對于一輪復習資料合理的刪減和補充8、重視教材內容的復習,新舊教材的對比,新教材增加知識節點,資料卡片、科學史話、方法引導、課后習題等內容的再梳理。四、提升教研水平 構建高效課堂高三化學組基本情況簡介學生及班型:總人數700+,共12個班。宏志班(1,物化生) 重點班(6,物化生4+物化政2)平行班(4,物化生2+物化政2) 復讀班(1)教師及工作安排趙辛毅:宏志班1+重點班1王君武:平行班1徐應雄:重點班2王曉玲:重點班2景金華:平行班1王雷:重點班1+平行班1李展志:復讀班1+平行班1+備課組長四、提升教研水平 構建高效課堂扎實開展一輪復習。9月份完成“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復習,10月份完成“非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復習,11月份完成“化學反應與能量”復習,元月統考前完成“有機化合物的復習,3月中旬結束一輪復習。堅持全組統一進度,突出重點,適當取舍。一輪復習整體時間安排四、提升教研水平 構建高效課堂每周扎實開展教研會進行總結、計劃,對疑問部分商討解決策略;堅持每周一輪復習內容的初備課,由一位老師講解復習的重要內容其他老師提問或補充;堅持每周周練內容的再討論和閱卷問題的集中反饋。四、提升教研水平 構建高效課堂每周堅持周練堅持每周周練,精選討論試題和組卷,以復習內容為主周練和整體高考范圍的重點內容板塊滾動訓練。網上統一閱卷并劃線分析。參加了每月聯考,并對成績進行了認真分析和總結,發現和兄弟學校之間的差距,討論考試中出現的知識薄弱點。堅持每日一練,強化基礎鞏固和易錯點的滾動訓練。配合年級培優方案,落實臨界生輔導。越是忙碌,越要注意身體?。?!祝大家身體健康,心情愉快!!敬請各位專家指正! 謝謝!南漳縣第一中學 李展志2023.12.1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