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什么是面積(教案)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數學北師大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什么是面積(教案)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數學北師大版

資源簡介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學設計——什么是面積
一、 教材分析
本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認識面積》的第一課時。本課教學是在學生已經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已經學習了24個計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學好這部分內容,不僅有利于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為以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比較等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
2. 在實際操作中體驗、感知,使學生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面積大小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觀察、思維能力。
3. 結合具體情境,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與興趣。
三、教學重點
掌握面積的概念,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四、教學難點
掌握比較兩個面積大小的方法。
五、教具準備
課件、學具袋(若干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兩個面積相近的平面圖形)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教師談話引入新課。
2. 課件出示教科書第78頁“練一練”第4題的場景,請學生仔細觀察。教師提問:你發現了什么?
3.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評價總結。
4. 教師再問:哪個物體的面比較大?哪個物體的面比較?。?br/>5. 教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面積的知識。(板書課題:認識面積)
【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師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學生帶入一個生動、具體的學習情境中,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知的學習上。教師抓住學生迫切求知的心理,巧設問題,以景引路,激活了學生思維,使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欲望,從而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合作探究,認識面積概念
1. 觀察情景圖,初步感知面積概念。
(1)請學生摸一摸數學書的封面和文具盒蓋的面,說說有什么感覺。(都是平平的)
(2)請學生觀察一下這兩個面哪個大?哪個???你是怎么知道的?從而引出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并結合學生的回答及時板書:大小 面積。
(3)請學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有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適時的肯定和補充)并請學生指出這些面的面積。
【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師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說一說等活動,使學生初步感知物體表面的面積概念。特別是通過觀察情景圖中的黑板面和國旗面、教室地面和籃球場地面等兩組對比鮮明的實物表面,讓學生在觀察和比較中體會“面”有大小之分,從而引出面積概念。這樣的教學安排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多種感官的協同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2. 動手操作,進一步理解面積概念。
(1)教師談話引入:請同桌的同學互相比較一下手帕和數學書封面的大小。你是怎么知道的?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引出:要知道這些平面圖形的大小,需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并板書:測量。
(2)請學生自學課本第79頁中間部分的內容,并思考: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每個面積單位有多大?邊長是多少?同桌互相說一說。然后請學生回答問題,教師板書:常見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及時追問:1平方厘米有多大?你能用手比劃一下嗎?誰知道1平方米有多大?請上來給大家展示一下。(在學生展示的同時教師可結合實際讓學生感受一下1平方米究竟有多大)1平方分米又是多大?也來比劃一下。這樣直觀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面積單位大小的認識和理解。教師啟發思考: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是準確測量平面圖形面積的基礎。
【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學是在第一環節的基礎上進行的,主要是通過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建立起有關面積單位的概念,知道測量平面圖形的面積需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來進行測量。同時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和直觀感知,使學生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面積大小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這樣的教學安排不僅培養了學生自學能力,而且使學生的觀察、思維和操作能力得到了和諧的發展。
3. 合作探究,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
(1)教師談話引入:剛才我們學習了什么是面積以及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接下來我們進一步研究怎樣比較兩個平面圖形的大小。請同桌的兩位同學互相合作,從學具袋中拿出兩個面積接近的三角形或圓形紙片,用合適的面積單位測量并比較它們面積的大小。
(2)學生同桌合作進行測量和比較活動,并嘗試記錄比較結果。
(3)教師巡視指導,并參與學生的活動。
(4)請學生匯報交流測量和比較的結果。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總結并板書:用面積單位測量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是先把每個平面圖形劃分成若干個面積單位,然后數一數每個平面圖形所含的面積單位數量,數量多的面積就大。同時請學生思考一下:如果要比較的平面圖形太大或太多,用面積單位來測量和比較它們的面積大小合適嗎?為什么?請學生自由回答,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總結:確實不太合適,因為這樣既麻煩又容易出錯。因此我們需要找一種簡便的方法來比較面積的大小,那就是觀察法。請學生說一說平時我們比較兩個平面圖形面積大小時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并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重疊法、觀察法、數方格法等。
(5)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比較一下學具袋中兩個面積接近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并交流比較結果。教師巡視,參與學生的活動,并了解學生在比較面積大小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困難的。
(6)請學生交流匯報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和結果。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進行總結和板書:重疊法、觀察法、數方格法等。特別是對用“數方格法”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要予以肯定和表揚,從而樹立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學是在學生初步掌握了面積概念和面積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師緊密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自學、觀察、操作和交流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體驗感悟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這樣既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又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鞏固練習,拓展深化
1. 做一做第1題:先估計下面每組中哪個圖形的面積大一些,然后在下面的方格紙中量一量。并請學生進行匯報交流。在交流中注意引導學生發現:兩個完全一樣的圖形拼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新的圖形,新圖形的面積是原來兩個圖形面積的和。
2. 做一做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連線,再請學生回答是如何判斷的,從而引導學生發現:兩個圖形相等,它們的面積也一定相等。
3. 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在括號里打“√”,錯誤的在括號里打“×”。)
(1)一個長方形長5厘米,寬3厘米,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15平方厘米。( )
(2)邊長是5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25平方分米。( )
(3)一個正方形的邊長增加2厘米,它的面積增加4平方厘米。( )
(4)兩個圖形的周長相等,它們的面積也一定相等。( )
4. 拓展題:你知道“龜兔賽跑”的故事嗎?烏龜和兔子約定從同一地點出發朝相反方向跑?,F在有一塊長方形土地和一塊正方形土地,它們的周長相等。如果長方形土地的長是80米,寬是60米,那么請你算一算正方形土地的邊長是多少米?
【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學是在學生掌握了什么是面積以及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師緊密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活動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鞏固、深化所學知識。特別是拓展題的設計旨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他們勇于探索的精神。在練習中注意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展。
七、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說給大家聽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始县| 鸡东县| 榆中县| 大姚县| 眉山市| 湖南省| 滦南县| 湘西| 大田县| 沧州市| 舒城县| 开封县| 虎林市| 辽中县| 北川| 施甸县| 南昌市| 克拉玛依市| 基隆市| 松溪县| 东港市| 分宜县| 康马县| 循化| 丰台区| 马山县| 景谷| 博湖县| 临汾市| 太仆寺旗| 涡阳县| 望江县| 涞水县| 玉溪市| 广南县| 崇义县| 福泉市| 海淀区| 乐陵市| 合川市| 合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