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導學案一、學習目標知道唐太宗和“貞觀之治”,知道唐玄宗和“開元盛世”,初步認識唐朝興盛的原因。能通過文字和視頻資料,理解“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出現的原因。能對比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治國方略的相似之處。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知道唐朝興盛之路的形成。教學難點:理解唐朝盛世出現的原因。三、學習過程2022課標:通過了解“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知道唐朝興盛的原因。【基礎梳理】(一)唐朝的建立與“貞觀之治”1.唐朝建立: 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定都 。2.“貞觀之治”:(1)即位:626年, 即位,即唐太宗,次年改年號為“ ”。(2)原因:①以史為鑒: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訓,勤于政事,虛心 ,從善如流,任用敢于直言的 。②善于用人:廣納賢才,知人善任,朝中人才濟濟,如 、杜如晦。③勇于革新:政治上:進一步完善 制;制定法律,減省刑罰;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 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嚴格考查各級官吏的政績。經濟上: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 生產。(3)表現: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國力增強,文教昌盛,歷史上稱之為“ ”。(二)女皇帝武則天1.歷史地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稱帝,改國號為 。2.統治措施:(1)政治上:打擊 的官僚貴族。(2)文化上: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 制度,擴大了統治基礎。(3)經濟上:繼續推行 以來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重視發展生產。3.統治局面:社會經濟持續發展,人口持續增長,邊疆得到鞏固和開拓,為后來“開元盛世”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三)“開元盛世”1.背景:唐玄宗即位以后,穩定政局,勵精圖治,重用賢能,如 和宋璟。2.改革:整頓 ,裁減冗員;發展經濟,改革 ;注重文教,編修經籍。3.盛世:唐玄宗在位的 ,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的國力強大,進入鼎盛時期,史稱“ ”。【合作探究】 歸納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治國的具體措施,比較他們治國方略的相似之處。唐太宗 武則天 唐玄宗政治經濟用人形成局面【課后測評】1. 公元617年,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事件莫過于“晉陽起兵”。它就像一記劈裂天空的絢麗閃電,一舉刺破隋帝國的茫茫黑夜;又像是一道穿越濃云的熠熠曙光,瞬間照亮了大唐王朝的清晨。“晉陽起兵”后建立唐朝的是( )A.楊堅 B.楊廣 C.李淵 D.李世民2.貞觀時期,唐太宗對大臣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這番話反映出( )A.唐太宗虛心納諫,完善法制 B.唐太宗重視教育,培養人才C.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D.唐太宗勤政愛民,心存百姓3. 唐朝的興盛是有原因的,其中很多措施一脈相承,不斷發展,被歷任統治者重視。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在治國措施中的共同點是( )A.抗擊匈奴 B.開鑿大運河C.創立考試選官制度 D.重用人才4.“載初元年二月,策問貢人于洛城殿……殿前試人自此始。”“殿前試人”這一考試制度形式的開創者是( )A.隋文帝 B.隋煬帝 C.唐太宗 D.武則天5.毛澤東曾評價說:“唐玄宗前期會做皇帝。”這一評價的主要依據是( )①任用宋璟為相 ②整頓吏治 ③發展經濟 ④注重文教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6.唐朝是我國詩歌的黃金年代,唐詩風格多樣,題材廣泛,展示了廣闊的生活畫卷。下列詩句最能反映“開元盛世”景象的是( )A.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B.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C.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四)課后反思【答案】【基礎梳理】(一)唐朝的建立與“貞觀之治”1.618;長安;2.(1)李世民;貞觀;(2)①納諫;魏征;②房玄齡;③三省六部;進士科;農業;(3)貞觀之治。(二)女皇帝武則天1.周;2.(1)敵對;(2)殿試;(3)貞觀。(三)“開元盛世”1.姚崇;2.吏治;稅制;3.前期;開元盛世。【合作探究】唐太宗 武則天 唐玄宗政治 完善三省六部制;減省刑罰 抑制舊士族,打擊敵對官僚貴族 整頓吏治,裁減冗員經濟 減輕人民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繼續推行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重視發展生產 發展經濟,改革稅制用人 增加科舉考試科目;嚴格考察各級官吏的政績 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 重用賢能,重視官吏考核形成局面 “貞觀之治” —— “開元盛世”【課后測評】1.C 2.D 3.D 4.D 5.A 6.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