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預習篇【寒假計劃】2024年七年級歷史寒假作業8.金與南宋的對峙 學生版 教師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預習篇【寒假計劃】2024年七年級歷史寒假作業8.金與南宋的對峙 學生版 教師版(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歷史七年級下冊 預習篇
8.金與南宋的對峙
一、女真族的崛起
1.生活概況:居住在黑龍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過著游牧漁獵的生活。
2.統一:11世紀末,完顏部首領阿骨打統一了女真各部。
3.金的建立:1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權,國號大金,都城會寧。
4.統治措施: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軍政體制,頒行女真文字,發展生產,勢力迅速壯大。
二、金滅遼及北宋
1.滅遼:1125年,遼被金滅亡。
2.滅宋:1127年,金軍攻破開封,北宋滅亡。
三、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1127年,趙構(宋高宗)稱帝,后來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2.岳飛抗金:
(1)背景:南宋初年,金軍幾次南下,南宋軍民奮起抵抗。
(2)岳飛抗金:岳飛統率的岳家軍在郾(yǎn)城大敗金軍主力,并乘勝追擊,迫使金軍后撤,在率軍北伐中收復大片失地。
(3)結果:
在有望收復中原之際,宋高宗和權臣秦檜害怕抗金力量壯大,危及他們的統治,便向金軍求和,下令岳飛班師,并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
問題思考:人們為什么尊崇和懷念岳飛?P40
①金軍南下攻宋,燒殺搶掠,給人民帶來災難。岳飛抗金,保衛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衛了中原地區較高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是正義的。
②岳飛領導的“岳家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屢敗金軍,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
③岳飛抗金戰功卓著,卻遭投降派的誣陷而被害,更得到人民的深切同情。
因此,岳飛受到人民的永久懷念。
3.宋金議和:
(1)內容: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
(2)影響: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后來,金遷都燕京,改名為中都。南宋統治者滿足于現狀,偏安江南一隅。
(3)評價:
消極:議和是南宋以屈辱條約換來的和平,加重了百姓的負擔,加劇了南宋的財政危機;
積極:從中華民族發展史看,和議后形成的對峙局面,為雙方贏得了相對安定的和平局面,促進了雙方經濟文化交流和邊境地區的發展,推動了民族間交融。
1.陸游(1125—1210)的《示兒》詩中寫道:“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生活的時代,統治我國中原地區的少數民族是( )
A.契丹族 B.黨項族 C.鮮卑族 D.女真族
【答案】D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1115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稱帝,建立金政權,后定都會寧,1127年,金滅北宋后,趙構逃往南方建立南宋。南宋建立之后,金軍不斷南下進攻,南宋軍民抗金,D項正確;916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稱皇帝,建立契丹政權,定都上京,后來改國號為遼,1125年被金所滅,與陸游的時代(1125——1210)不相符合,排除A項;1038年,黨項族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定都興慶,史稱西夏,與北宋并立,陸游的時代(1125——1210)是南宋,南宋主要抗金,排除B項;鮮卑族是繼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排除C項。故選D項。
2.他所帶的軍隊軍紀嚴明,“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他立志北伐收復中原,最終卻被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他”是( )
A.岳飛 B.黃巢 C.鐵木真 D.文天祥
【答案】A
【詳解】根據材料“秦檜”結合所學可知,秦檜是南宋人。岳飛是抗金名將,最終被奸臣泰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A項正確;黃巢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排除B項;鐵木真統一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權,排除C項;文天祥抗元犧牲,排除D項。故選A項。
3.南宋疆域大約為北宋疆域的2/3,喪失了秦嶺、淮河以北的土地。導致南宋疆域明顯減少的直接原因是( )
A.澶淵之盟的簽訂 B.宋金聯兵攻遼
C.宋夏和約的訂立 D.宋金和議的達成
【答案】D
【詳解】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1141年岳飛被害后,宋金達成和議,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南宋偏安江南,疆域比北宋大大縮小。因此南宋疆域明顯減少的直接原因是宋金和議的達成,D項正確;其余條沒有涉及分界線的問題,排除ABC項。故選D項。
4.岳飛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率軍北伐,從金軍手中收復了許多失地。其中岳飛率領“岳家軍”大敗金軍騎兵主力的地點在( )
A.臨安 B.開封 C.澶州 D.郾城
【答案】D
【詳解】據所學可知,南宋初年,金軍幾次大舉南下,南宋軍民奮起抵抗。岳飛等抗金將領率軍北伐,從金軍手中收復許多失地。岳飛率領的“岳家軍”在郾城大敗金軍主力,并乘勝追擊,迫使金軍后撤,D項正確;臨安、開封、澶州都不是“岳家軍”大敗金軍騎兵主力的地點,排除ABC項。故選D項。
5.《滿江紅》中“靖康恥,尤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靖康之恥”中涉及哪些皇帝( )
A.宋徽宗、宋高宗 B.宋高宗、宋欽宗
C.宋徽宗、宋欽宗 D.宋太宗、宋高宗
【答案】C
【詳解】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靖康恥”為”靖康之恥“簡稱,發生于北宋皇帝宋欽宗靖康年間(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除了燒殺搶掠之外,更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后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朝,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靖康之恥導致北宋的滅亡,深深刺痛漢人的內心,因此涉及宋徽宗、宋欽宗,C項正確;其余三項皇帝不正確,排除ABD項。故選C項。
6.據統計,北宋和遼之間戰爭持續40余年,而和平維持100多年;北宋和西夏之間大規模戰爭不過10年,和平也持續100多年;南宋和金之間打了大約14年的仗,和平持續了近100年。這表明兩宋時期( )
A.漢族政權間混戰不斷 B.國家統一是歷史主流
C.和平依然是時代主流 D.王朝并立且政權對峙
【答案】C
【詳解】根據材料“北宋和遼之間戰爭持續40余年,而和平維持100多年;北宋和西夏之間大規模戰爭不過10年,和平也持續100多年;”結合所學可知,北宋與遼、西夏之間時戰時和,而和平的時間長,民族之間以和為主;根據材料“南宋和金之間打了大約14年的仗,和平持續了近100年。”結合所學可知,南宋與金之間,時戰時和,而和平是時代的主流。依據以上所述,題干材料表明兩宋時期和平依然是時代主流,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漢族政權間的混戰,排除A項;材料不能體現統一的主流,排除B項;王朝并立且政權對峙,不是題干材料表達的主旨,排除D項。故選C項。
7.據《金史》記載,金太祖阿骨打命完顏希尹仿契丹文和漢字制女真字。“女真大字”于天輔三年(1119年)頒行。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又制新字,稱為“女真小字”。傳世的女真文主要是一種與方塊漢字相似的單文。由此可見金政權在發展中( )
A.注重文學藝術創新 B.注重借鑒漢族文化
C.徹底放棄游牧生活 D.仿漢制定官制律令
【答案】B
【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仿契丹文和漢字制女真字”可知,金政權借鑒漢字創制女真字,這說明金政權在發展中注重借鑒漢族文化,B項正確;文字改革不能體現注重文學藝術創新,材料沒有相關內容能說明金政權徹底放棄游牧生活、仿漢制定官制律令,排除ACD項。故選B項。
8.下列有關岳飛的評價,錯誤的是( )
A.岳家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
B.岳飛主張抗金,但被投降派殺害
C.岳飛是著名的抗元英雄
D.岳飛堅持抗金,符合廣大人民的意愿
【答案】C
【詳解】本題是逆向選擇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宋初年,金軍幾次大舉南下,南宋軍民奮起抵抗。岳飛等抗金將領率軍北伐,從金軍手中收復許多失地。岳飛統率的“岳家軍”在郾城大敗金軍主力,并乘勝追擊,迫使金軍后撤。因此,岳飛是南宋抗金名將,而非抗元英雄,C項符合題意,選擇C項;岳家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A項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宋高宗和權臣秦檜害怕抗金力量壯大,危及他們的統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飛班師,并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C項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岳飛堅持抗金,有效的遏制了金統治者發動的掠奪性戰爭,使南方地區相對穩定,符合廣大人民的意愿,D項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C項。
9.下圖目錄反映的時代特征是( )
第6課 北宋的政治 第7課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 第8課 金與南宋的對峙
A.兩宋歷史短暫 B.少數民族崛起
C.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 D.民族政權并立
【答案】D
【詳解】依據目錄信息“北宋的政治”“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金與南宋的對峙”分析可知,這反映的是宋、遼、西夏、金時期的相關史實,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征是民族政權的并立,D項正確;目錄體現不出兩宋歷史短暫,排除A項;目錄包括少數民族政權和漢人建立的政權,不僅僅是少數民族的崛起,排除B項;遼宋夏金時期不是大一統王朝,排除C項。故選D項。
10.按下圖的編制思路,其空白處應為( )

A.契丹族 B.黨項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答案】C
【詳解】根據圖片信息“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115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金,都城會寧,C項正確;916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建立遼,都城上京臨潢府,與圖片信息“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不符,排除A項;1038年黨項族首領元昊建立西夏,都城興慶,與圖片信息“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不符,排除B項;1206年,鐵木真統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權(蒙古國),與圖片信息“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
11.兩宋的版圖遠不如漢唐時期,當時有許多政權與兩宋并立,他們與兩宋共同成為祖國大家庭的重要部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它是我國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到9世紀后期,它已經有了農耕、冶鐵和紡織等產業,并開始建筑房屋、城邑。
材料二 它生活在我國西北地區,原屬羌族的一支。唐朝時,它集中到甘肅東部、陜西北部一帶,與中原文化的接觸漸多,社會生產有所發展。
材料三 當金軍攻到黃河岸邊時,防守黃河南岸的軍隊全都望風而逃。金軍將領感嘆道:“南朝可謂無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輩豈能渡哉!”
材料四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人從宋后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
(1)材料一中的“它”是指哪一民族?該民族建立了哪一政權?這個政權的建立者是誰?
(2)材料二中的“它”是指哪一民族?該民族建立了哪一政權?這個政權的建立者是誰?
(3)材料三中的“南朝”指哪一政權?該政權是如何滅亡的?該政權滅亡后,金軍幾次大舉南下,當時在郾城大敗金軍主力的抗金名將是誰?
(4)材料三中的詩句表達了人們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契丹族;契丹(遼)耶律阿保機。
(2)黨項族;西夏;元昊。
(3)北宋;1127年,金軍攻破開封,北宋滅亡。岳飛。
(4)表達了人們對岳飛抗金的崇敬,對秦檜之流謀殺岳飛的憤慨。(意思接近即可)
【詳解】(1)民族:據材料可知,是我國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到9世紀后期,它已經有了農耕、冶鐵和紡織等產業,并開始建筑房屋、城邑。結合所學可推斷此民族是契丹族。
政權:據所學可知,契丹族建立契丹(遼)政權。
建立者:據所學可知,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可汗,916年始建年號,建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即耶律阿保機。
(2)民族:據材料可知,生活在我國西北地區,原屬羌族的一支,可推斷是黨項族。
政權:據所學可知,黨項族建立了政權西夏。
建立者:據所學可知,1038年黨項族首領元昊建立西夏政權。
(3)政權:據材料“南朝可謂無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輩豈能渡哉!”可知,該政權是北宋,金滅北宋。
時間:據所學可知,1127年,金軍攻破開封,北宋滅亡。
抗金名將:據所學可知,北宋滅亡后,金軍幾次大舉南下,當時在郾城大敗金軍主力的抗金名將是岳飛。
(4)據材料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人從宋后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可知,該詩句表達了人們對岳飛抗金的崇敬,對秦檜之流謀殺岳飛的憤慨。(意思接近即可)
1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
——尺帶珠丹致唐朝皇帝
材料二 大宋皇帝謹致誓書于大契丹皇帝闕下,共遵成信,虔奉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臣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摘編自《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五十八)》
材料三 從整體來考察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的發展規律,不難看出,既有階段性的友好,也有階段性的戰爭。在和好階段,雙方都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好局面,盡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維持較長時間的和好;在戰爭階段內,也有一些謀求和好的活動。
——摘編自崔明德《中國民族關系十講》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與哪個民族的友好關系?反映唐朝與這個民族“和同為一家”的另一史實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國歷史上的哪一事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一歷史事件產生的積極影響是什么?
(3)根據材料三指出,宋朝的民族關系有何特點?
(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當今我們應當怎樣處理民族關系?
【答案】(1)民族:藏族;史實:文成公主入藏
(2)事件:澶淵之盟;影響: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著和平局面。
(3)特點:既有階段性的友好,也有階段性的戰爭。
(4)遵循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詳解】(1)民族:由材料“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金城公主入藏,反映了唐朝與藏族的友好關系;史實:唐太宗時,文成公主入藏,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2)事件:由材料“大宋皇帝謹致誓書于大契丹皇帝闕下……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遼宋之間的澶淵之盟。宋真宗時,遼軍大舉攻宋,打退遼軍。之后,遼與宋議和,遼軍撤回,宋朝給遼歲幣,這次盟約稱“澶淵之盟”;影響:結合所學可知,澶淵之盟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著和平局面。
(3)特點:由材料“從整體來考察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的發展規律,不難看出,既有階段性的友好,也有階段性的戰爭。”可知,宋朝民族關系的特點是既有階段性的友好,也有階段性的戰爭。
(4)怎樣處理民族關系:綜合上述材料,我們應當遵循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來處理民族關系。
1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岳飛墓內部場景:1996年,岳飛墓被國家教委等六部門列為百家“全國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岳飛像:他曾說:“文臣不愛錢,武將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
材料二:趙構重建的宋朝史稱南宋,是北宋政權的延續。趙構即位時金與南宋烽煙四起,朝中主和主戰兩派針鋒相對互不相讓……公元1126年金兵南犯,岳飛目睹其殘暴義憤填膺,毅然告別母親妻兒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抗金斗爭中(后背刺有母親姚氏的“盡忠報國”四字)……轉戰半月殺敵數千乘勝收復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敗金軍主力,名震天下,在戰爭中岳飛領導的軍隊紀律嚴明英勇善戰,因而贏得了岳家軍的美稱……至此,金朝對南宋的政策出現了從消滅到議和的重大轉變。
(1)據材料和所學知識總結人們尊崇和懷念岳飛的主要原因。
(2)據材料二談談這一時期的民族關系。
(3)據所學說出金與南宋議和的政治意義。
【答案】(1)從岳飛個人看:他精忠報國、治軍嚴明、作戰勇敢;從岳飛抗金的作用看:他的軍事活動使南方人民免受戰爭災難,保護了人民的財產生命安全,符合人民利益。(從兩方面作答即可)
(2)有戰有和。
(3)宋金對峙局面形成或使得南宋政權得以延續。
【詳解】(1)原因:根據題干材料“岳飛像:他曾說:文臣不愛錢,武將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可知,岳飛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領導的軍隊作戰勇敢,紀律嚴明,深受人民的愛戴,被稱為“岳家軍”。他從金軍收復了建康,后又在1140年郾城大敗金軍騎兵主力,收復許多失地。從岳飛個人看:他精忠報國、治軍嚴明、作戰勇敢;從岳飛抗金的作用看:他的軍事活動使南方人民免受戰爭災難,保護了人民的財產生命安全,符合人民利益。
(2)關系:根據材料二“趙構重建的宋朝史稱南宋,是北宋政權的延續。趙構即位時金與南宋烽煙四起,朝中主和主戰兩派針鋒相對互不相讓……公元1126年金兵南犯,岳飛目睹其殘暴義憤填膺,毅然告別母親妻兒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抗金斗爭中,……轉戰半月殺敵數千乘勝收復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敗金軍主力,名震天下,在戰爭中岳飛領導的軍隊紀律嚴明英勇善戰,因而贏得了岳家軍的美稱……至此,金朝對南宋的政策出現了從消滅到議和的重大轉變。”可知,宋與遼、西夏、金有戰有和,時戰時和。宋朝民族關系呈現出的基本特點是有戰有和。
(3)意義: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140年南宋與金達成和議,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宋金對峙局面形成或使得南宋政權得以延續。
14.民族關系是指各民族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相互關系。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宋)岳飛《滿江紅》
材料三:宋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之間戰爭頻繁,屢戰不勝,和遼、西夏、金議和。這使得宋和其他少數民族政權之間保持了長時間的友好交往。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①②分別代表的政權名稱,并總結圖中該歷史階段的特征。
(2)根據材料二,“靖康恥”是指什么歷史事件?“胡虜”、“匈奴”指的是哪一少數民族?結合學所知識,分析我國人民紀念岳飛的原因。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一例宋與少數民族政權議和的事例。
(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宋與少數民族政權關系的認識。
【答案】(1)政權:①遼;②金;歷史階段特征:政權分立、民族交融。
(2)“靖康恥”:北宋滅亡,宋徽宗、宋欽宗被金軍俘虜;“胡虜”、“匈奴”:女真族;原因:岳飛抗金,精忠報國,維護人民群眾利益。
(3)議和示例:宋與遼的“澶淵之盟”。
(4)認識:議和對宋代政府來說是屈辱政治,歲幣加重了百姓負擔。但議和后宋與少數民族政權保持和平局面,促進經濟文化交流,促進民族交融。(言之有理即可)
【詳解】(1)政權:根據所學知識,北宋、遼、夏政權同時存在構成民族政權并立,故①遼;根據所學知識,1125年,金滅遼,1127年,金滅北宋,同年,南宋建立,因此西夏、金、南宋并立,②金。
特征:根據所學知識,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特征是政權分立、民族交融。
(2)事件:根據所學知識,靖康恥指金滅北宋,北宋兩位皇帝被俘事件;
民族:根據所學知識,岳飛南宋著名愛國將領,抗金英雄,“胡虜”、“匈奴”指金朝的創立者女真族;
原因:根據所學知識,岳飛抗金保護了人民的利益和財產,受到人們的愛戴。
(3)事例:根據所學知識,宋與少數民族政權議和的事例有:宋與遼的“澶淵之盟”,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著和平局面。
(4)認識:此題為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可從宋對待少數民族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來談,例如:議和對宋代政府來說是屈辱政治,歲幣加重了百姓負擔。但議和后宋與少數民族政權保持和平局面,促進經濟文化交流,促進民族交融。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歷史七年級下冊 預習篇
8.金與南宋的對峙
一、女真族的崛起
1.生活概況:居住在黑龍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過著游牧漁獵的生活。
2.統一:11世紀末,完顏部首領阿骨打統一了女真各部。
3.金的建立:1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權,國號大金,都城會寧。
4.統治措施: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軍政體制,頒行女真文字,發展生產,勢力迅速壯大。
二、金滅遼及北宋
1.滅遼:1125年,遼被金滅亡。
2.滅宋:1127年,金軍攻破開封,北宋滅亡。
三、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1127年,趙構(宋高宗)稱帝,后來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2.岳飛抗金:
(1)背景:南宋初年,金軍幾次南下,南宋軍民奮起抵抗。
(2)岳飛抗金:岳飛統率的岳家軍在郾(yǎn)城大敗金軍主力,并乘勝追擊,迫使金軍后撤,在率軍北伐中收復大片失地。
(3)結果:
在有望收復中原之際,宋高宗和權臣秦檜害怕抗金力量壯大,危及他們的統治,便向金軍求和,下令岳飛班師,并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
問題思考:人們為什么尊崇和懷念岳飛?P40
①金軍南下攻宋,燒殺搶掠,給人民帶來災難。岳飛抗金,保衛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衛了中原地區較高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是正義的。
②岳飛領導的“岳家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屢敗金軍,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
③岳飛抗金戰功卓著,卻遭投降派的誣陷而被害,更得到人民的深切同情。
因此,岳飛受到人民的永久懷念。
3.宋金議和:
(1)內容: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
(2)影響: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后來,金遷都燕京,改名為中都。南宋統治者滿足于現狀,偏安江南一隅。
(3)評價:
消極:議和是南宋以屈辱條約換來的和平,加重了百姓的負擔,加劇了南宋的財政危機;
積極:從中華民族發展史看,和議后形成的對峙局面,為雙方贏得了相對安定的和平局面,促進了雙方經濟文化交流和邊境地區的發展,推動了民族間交融。
1.陸游(1125—1210)的《示兒》詩中寫道:“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生活的時代,統治我國中原地區的少數民族是( )
A.契丹族 B.黨項族 C.鮮卑族 D.女真族
2.他所帶的軍隊軍紀嚴明,“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他立志北伐收復中原,最終卻被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他”是( )
A.岳飛 B.黃巢 C.鐵木真 D.文天祥
3.南宋疆域大約為北宋疆域的2/3,喪失了秦嶺、淮河以北的土地。導致南宋疆域明顯減少的直接原因是( )
A.澶淵之盟的簽訂 B.宋金聯兵攻遼
C.宋夏和約的訂立 D.宋金和議的達成
4.岳飛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率軍北伐,從金軍手中收復了許多失地。其中岳飛率領“岳家軍”大敗金軍騎兵主力的地點在( )
A.臨安 B.開封 C.澶州 D.郾城
5.《滿江紅》中“靖康恥,尤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靖康之恥”中涉及哪些皇帝( )
A.宋徽宗、宋高宗 B.宋高宗、宋欽宗
C.宋徽宗、宋欽宗 D.宋太宗、宋高宗
6.據統計,北宋和遼之間戰爭持續40余年,而和平維持100多年;北宋和西夏之間大規模戰爭不過10年,和平也持續100多年;南宋和金之間打了大約14年的仗,和平持續了近100年。這表明兩宋時期( )
A.漢族政權間混戰不斷 B.國家統一是歷史主流
C.和平依然是時代主流 D.王朝并立且政權對峙
7.據《金史》記載,金太祖阿骨打命完顏希尹仿契丹文和漢字制女真字。“女真大字”于天輔三年(1119年)頒行。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又制新字,稱為“女真小字”。傳世的女真文主要是一種與方塊漢字相似的單文。由此可見金政權在發展中( )
A.注重文學藝術創新 B.注重借鑒漢族文化
C.徹底放棄游牧生活 D.仿漢制定官制律令
8.下列有關岳飛的評價,錯誤的是( )
A.岳家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
B.岳飛主張抗金,但被投降派殺害
C.岳飛是著名的抗元英雄
D.岳飛堅持抗金,符合廣大人民的意愿
9.下圖目錄反映的時代特征是( )
第6課 北宋的政治 第7課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 第8課 金與南宋的對峙
A.兩宋歷史短暫 B.少數民族崛起
C.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 D.民族政權并立
10.按下圖的編制思路,其空白處應為( )

A.契丹族 B.黨項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11.兩宋的版圖遠不如漢唐時期,當時有許多政權與兩宋并立,他們與兩宋共同成為祖國大家庭的重要部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它是我國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到9世紀后期,它已經有了農耕、冶鐵和紡織等產業,并開始建筑房屋、城邑。
材料二 它生活在我國西北地區,原屬羌族的一支。唐朝時,它集中到甘肅東部、陜西北部一帶,與中原文化的接觸漸多,社會生產有所發展。
材料三 當金軍攻到黃河岸邊時,防守黃河南岸的軍隊全都望風而逃。金軍將領感嘆道:“南朝可謂無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輩豈能渡哉!”
材料四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人從宋后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
(1)材料一中的“它”是指哪一民族?該民族建立了哪一政權?這個政權的建立者是誰?
(2)材料二中的“它”是指哪一民族?該民族建立了哪一政權?這個政權的建立者是誰?
(3)材料三中的“南朝”指哪一政權?該政權是如何滅亡的?該政權滅亡后,金軍幾次大舉南下,當時在郾城大敗金軍主力的抗金名將是誰?
(4)材料三中的詩句表達了人們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1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
——尺帶珠丹致唐朝皇帝
材料二 大宋皇帝謹致誓書于大契丹皇帝闕下,共遵成信,虔奉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臣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摘編自《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五十八)》
材料三 從整體來考察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的發展規律,不難看出,既有階段性的友好,也有階段性的戰爭。在和好階段,雙方都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好局面,盡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維持較長時間的和好;在戰爭階段內,也有一些謀求和好的活動。
——摘編自崔明德《中國民族關系十講》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與哪個民族的友好關系?反映唐朝與這個民族“和同為一家”的另一史實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國歷史上的哪一事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一歷史事件產生的積極影響是什么?
(3)根據材料三指出,宋朝的民族關系有何特點?
(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當今我們應當怎樣處理民族關系?
1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岳飛墓內部場景:1996年,岳飛墓被國家教委等六部門列為百家“全國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岳飛像:他曾說:“文臣不愛錢,武將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
材料二:趙構重建的宋朝史稱南宋,是北宋政權的延續。趙構即位時金與南宋烽煙四起,朝中主和主戰兩派針鋒相對互不相讓……公元1126年金兵南犯,岳飛目睹其殘暴義憤填膺,毅然告別母親妻兒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抗金斗爭中(后背刺有母親姚氏的“盡忠報國”四字)……轉戰半月殺敵數千乘勝收復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敗金軍主力,名震天下,在戰爭中岳飛領導的軍隊紀律嚴明英勇善戰,因而贏得了岳家軍的美稱……至此,金朝對南宋的政策出現了從消滅到議和的重大轉變。
(1)據材料和所學知識總結人們尊崇和懷念岳飛的主要原因。
(2)據材料二談談這一時期的民族關系。
(3)據所學說出金與南宋議和的政治意義。
14.民族關系是指各民族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相互關系。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宋)岳飛《滿江紅》
材料三:宋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之間戰爭頻繁,屢戰不勝,和遼、西夏、金議和。這使得宋和其他少數民族政權之間保持了長時間的友好交往。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①②分別代表的政權名稱,并總結圖中該歷史階段的特征。
(2)根據材料二,“靖康恥”是指什么歷史事件?“胡虜”、“匈奴”指的是哪一少數民族?結合學所知識,分析我國人民紀念岳飛的原因。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一例宋與少數民族政權議和的事例。
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宋與少數民族政權關系的認識。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川县| 黄山市| 博罗县| 瑞昌市| 阳城县| 聂荣县| 江川县| 呈贡县| 剑河县| 阜宁县| 陕西省| 巨野县| 海伦市| 通许县| 阿图什市| 长春市| 肥西县| 体育| 红河县| 六安市| 商水县| 中牟县| 方城县| 韶关市| 修水县| 延寿县| 义乌市| 合水县| 多伦县| 安西县| 丹东市| 绥阳县| 鄂托克前旗| 太湖县| 宾川县| 改则县| 荔波县| 佛山市| 兖州市| 万安县| 集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