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高考歷史部編版一輪復習考點精講 第16講 國家出路的探索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 課件+學案(2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高考歷史部編版一輪復習考點精講 第16講 國家出路的探索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 課件+學案(2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43張PPT)
第六單元 晚清時期——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
第16講 國家出路的探索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
一、太平天國運動
1.醞釀
(1)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提出了“①________”的主張。
(2)馮云山號召民眾加入②__________,團結了許多窮苦農民。
2.過程:金田起義、定都南京、③__________、天京陷落。
3.綱領
(1)《④______________》
A.內容: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的主張。
B.意義: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農民追求社會財富平均的理想。
拜上帝
拜上帝會
天京變亂
天朝田畝制度
(2)《⑤__________》:提出了新的社會經濟政策,試圖回答農民革命應當向何
處去的問題。
4.失敗原因:農民階級的歷史局限性,缺乏科學思想理論的指導,沒有先進階級的領導。
5.影響: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引起政治和⑥__________的變化;湘淮系官僚
集團崛起,中央權力下移。
資政新篇
權力結構
二、洋務運動
1.背景
(1)經過兩次鴉片戰爭,統治階級中的一些當權人物看到了歐美國家的船堅炮利。
(2)統治階級內部形成了“⑦________”。代表人物:奕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
棠、張之洞。
2.目的:⑧_____________。
洋務派
“自強”“求富”
3.內容
舉措 實施
創辦近代工業 軍事工業(官辦) 創辦⑨__________________、福州船政
局、天津機器局等
民用企業(官督商辦) 開辦上海輪船招商局、上海機器織布
局、⑩__________等
籌劃海防 建成了以 __________為代表的新式海軍
創辦近代教育 開辦了培養翻譯和軍事人才的學校
江南機器制造總局
開平煤礦
北洋艦隊
4.評價
(1)進步性:洋務新政引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機器生產技術,是中國早期 ________
的嘗試。
(2)局限性:抵抗外敵侵略的目的未能達到;只是引進資本主義國家新的軍事和生產技術,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礎上修修補補。
現代化
三、戊戌維新運動
1.“公車上書”
(1)背景:《 __________》簽訂后,中國的民族危機加深。
(2)概況:康有為、梁啟超組織了聯合各省舉人的“ __________”,但未送達光
緒皇帝。
(3)影響:拉開了 __________運動的序幕。
2.“百日維新”
(1)時間: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2)標志:光緒帝頒布“ __________”詔書。
(3)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方面。
馬關條約
公車上書
維新變法
明定國是
3.變法失敗:9月21日,慈禧太后將光緒皇帝囚禁。變法期間的改革措施,除 ___
_________得以保留外,均被廢止。
4.歷史意義:對于推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新思想的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舊式官僚體制。
5.失敗原因:守舊勢力仍很強大,維新派缺乏可靠的社會基礎,沒有嚴密的組織,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實權的皇帝身上。
京師大學堂
四、晚清選官制度的變革
1.廢除科舉制度
(1)背景:隨著西學的傳播和 __________的開展,科舉制度發生一系列變化。
(2)變化
A.戊戌變法時:加設經濟特科,選拔經時濟變之才;廢八股,改試策論,以時務策
命題。戊戌變法失敗后,恢復舊制。
B.清末新政時:通令各省書院一律改為大學堂,各府、州、縣學改為中小學堂,并
多設蒙養學堂。1905年 ________被廢除。
洋務運動
科舉制
2.改革傳統選官制度
(1)設立學堂選官制度。1904年年初,清政府頒布《 ______________》,統一
全國學制,學堂選官制度由此正式設立。
(2)確立了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規定每年舉行一次歸國留學生考試,考試結果分最優、優、中三等,分別賜予進士、舉人出身,再分配相應官職。
奏定學堂章程
五、義和團運動
1.背景:《馬關條約》簽訂后,西方列強掀起了 __________的狂潮,民族危機日益
加劇;德國強占膠州灣,進一步刺激了山東民眾。
2.興起:以“ __________”為口號的反洋教斗爭蔓延到山東、直隸很多州縣農村。
3.各方態度:各國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締義和團;慈禧太后采用“ ______”義和團的
辦法,企圖對義和團加以控制利用。
4.結果: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剿殺。
5.評價:具有強烈的 __________傾向,也存在明顯的盲目排外行為;無法阻止中
國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淵,但展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犧牲精神。
瓜分中國
扶清滅洋
招撫
反帝愛國
[基礎判斷]
1.在社會經濟主張方面,《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都體現出反封建的特征。
( )
正確
【詳解】《天朝田畝制度》試圖在小農經濟的基礎上消滅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在生產力落后的情況下實行公有共享和絕對平均主義,體現農民運動反封建的屬性。《資政新篇》作為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主張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從發展私有制的角度反封建。
2.太平天國運動以宗教為旗幟。源于西方基督教思想的拜上帝教是其構建的唯一意
識形態,運動缺乏先進思想理論的指導。( )
錯誤
【詳解】洪秀全創立了拜上帝教,是太平天國立國的精神支柱。運動初期,太平軍所到之處毀學宮、拆孔廟、查禁孔孟“妖書”,但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撐這個具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農民政權。太平天國后期便由反孔轉變為尊孔。
3.洋務派打著“中體西用”的旗號興辦洋務。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中體西用”的思
想有其合理性。( )
正確
【詳解】以“西用”維護“中體”,洋務派的思想有其明顯的局限性。但在當時中國封建頑固勢力異常強大的情況下,“中體西用”的思想可以減少阻力,為西學的傳入創造條件。應把評價對象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進行歷史的評價。
4.19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出現,近代民族工業產生。( )
錯誤
【詳解】民族工業是中國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由中國人創辦的使用機器生產的工業。洋務運動創辦的軍用、民用企業都應屬于民族工業。1865年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的創建,揭開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歷史。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資本主義民族工業產生。
5.近代推動資產階級維新運動從理論轉向實踐的最主要因素是甲午戰爭后民族資本
主義的初步發展。( )
錯誤
【詳解】維新變法運動的首要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當時嚴峻的民族形勢——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決定了維新運動由理論轉入實踐階段。
6.時代背景造成了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斗爭目標的差異,但階級屬性導致二
者同樣的結局。( )
正確
【詳解】太平天國運動時值19世紀中期,階級矛盾是社會最主要的矛盾,故以反封建為主;義和團運動發生在19世紀末期,列強掀起瓜分狂潮,民族矛盾成為最主要矛盾,故以反帝為主。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是兩次運動失敗的相同根源。
7.八國聯軍侵華時,清政府對外宣戰,東南督撫卻與列強議和。東南督撫的“賣國行
徑”,使義和團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 )
正確
【詳解】東南督撫與列強的勾結,破壞了東南各省人民反帝斗爭的發展,同時有利于帝國主義集中兵力鎮壓義和團,免除了列強在撲殺北方義和團時的南顧之憂。
[概念闡釋]
1.中國近代工業
中國近代工業包含使用機器生產的外資企業、洋務企業和民族資本主義企業以及后來的官僚資本主義企業,最早產生于19世紀四五十年代。
2.官督商辦
清政府利用私人資本創辦近代民用工業的一種重要的組織形式,也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資本發展近代新式工礦企業的重要經濟形式之一。即由商人出資,政府委派官員來管理。洋務派早期創設的民用企業大都采用這種形式。但官督商辦企業名義上商辦實則官營的性質,最終導致了它的失敗。
[視野拓展]
1.《資政新篇》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它反映了鴉片戰爭后部分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它為后來中國資產階級改良思想家發展資本主義的經濟思想開了先河,堪稱中國第一個近代化綱領。
2.洋務派引進西方科學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中國經濟的近代化由此發端。同時洋務派還籌劃海防,并創辦新式學堂和派遣留學生出國學習,使中國的國防近代化和教育近代化也開始起步。
3.《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把西學中有關政治的學說與儒家經史相融合,托古改制,傳播西學,為維新變法提供了合乎傳統文化價值的理論依據。
[命題提醒]
本講是高考的重要考查點,要能夠從思想和政治兩個層面梳理各階級、各個派別為挽救民族危機所作的探索和實踐活動,用唯物史觀分析努力的結果和意義。
培優磨尖課
主觀題突破
選擇題突破
主觀題突破
層級一 信息提取:義和團運動失敗的必然性
材料 義和團運動的爆發是鴉片戰爭之后幾十年間,①列強殖民侵略和西方教會恃強擴張的必然結果。雖然義和團運動失敗了,但其中蘊含的中國人民反抗欺壓、抵御外侮的精神,為后來者提供了寶貴的精神支持,也迫使列強認識到中國民眾“含有無限蓬勃的生氣”。義和團是華北民間各種拳(刀)會與秘密教門的多元融混,其組織和活動形式中不可避免地摻入“降神附體”“刀槍不入”等帶有宗教神秘主義色彩的因素。
②苦難中的民眾只能從最熟悉的民俗傳統和宗教信仰中尋求組織力量與精神支撐。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列強用鐵路、電線等現代文明成果充當侵略中國的工具。未將工具和運用工具的人加以明確區分是義和團的不足。
——摘編自彭淑慶《義和團運動不應被“污名化”》
【提取信息】根據材料,說明義和團運動失敗的必然性。
【教你提取】
①→從客觀外力因素來看;
②→從主觀階級因素來看。
試答:中國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帝國主義勢力的強大且相互勾結。
層級二 歷史解析:劉錫鴻和郭嵩燾關于洋務運動的主張
材料 對于洋務運動,當時的人頗有批評,以下看法較具代表性。
劉錫 鴻 中國空虛不在無船無炮,而在無人無財,此皆政教之過也;西洋技巧文字,似
不可紛紛講求,致群鶩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飭紀綱,而惟騖心于兇器
之末,何歟?
——《劉光祿遺稿》
郭嵩 燾 西洋立國以政教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異而歲不同;(中國
專注于造船、制器、練兵)考求洋人末務而忘其本,自以為安。
——《倫敦與巴黎日記》
【探究問題】劉錫鴻和郭嵩燾都批判洋務運動舍本逐末,但他們的主張并不相同。根據材料,對此加以分析。
【教你探究】圍繞洋務運動的時代特征,調動相關知識予以分析。
試答:劉錫鴻:認為西方技藝是“末”,中國的綱常倫理是“本”;主張整飭綱常倫理,反對洋務派專注于學習西方技藝的做法。郭嵩燾:認為西方技術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維新全面學習西方,國力增強;反對洋務派只學習西方科技,主張不僅學習西方科技還要學習西方制度。
層級三 開放寫作:對“少年中國”的理解
材料 1900年,梁啟超發表《少年中國說》一文,提出:“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也;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
“少年中國”這一文化意象或者類似隱喻得到廣泛傳播。1908年出版的小說《新紀元》,描繪了1999年的中國,稱“這個少年新中國,并不是從前老大帝國可比”。1917年,李大釗發表《新中華民族主義》提出,少年的責任“不在保持老大中華之茍延殘喘,而在促進少年中華之投胎復活”,呼吁中華少年為“中華民族更生再造”而奮斗。
1919年,李大釗、王光祈等人發起成立少年中國學會,以“本科學的精神,為社會的活動,以創造少年中國”為宗旨,創辦了《少年中國》作為會刊。會員并無統一的信仰。惲代英提出“聯合世界革命勢力(蘇俄,各弱小民族革命黨,各國共產黨),促進農民、工人為本身利益而奮斗的覺悟,且與國內各階級反帝國主義的力量合作,以求得到中國民族的獨立解放”。胡適根據實驗主義,強調討論“少年中國”應基于科學的方法、實驗的態度。王光祈傾向無政府主義,設計了集泛勞動主義、新村主義、無政府主義之大成的“菜園新村”的構想。
——據朱俊瑞、吳秋華《少年中國與青春中華:20世紀初知識分子對中國形象的重 構》等整理
【寫作題目】談談你對“少年中國”這一文化現象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邏輯嚴密,條理清晰。)
【教你寫作】
先審題,明要求 提取信息,評析現象
再讀材料,定信息 時空定位 中國近代
關系定位 近代救亡圖存的斗爭
后解讀并評析 解讀材料 不同階級不同人群的救亡探索
評析現象 用材料中的史實說明中國各個階層進行救亡圖存的 斗爭與探索的背景和意義
試答:示例
20世紀初,梁啟超提出“少年中國”并廣泛流行,“少年中國”成為進步知識分子追求民族復興的目標。不同群體實現“少年中國”的途徑和方式也各不相同。
近代中國由于西方列強的侵略,民族危機日益加深。面對專制統治和經濟的落后,中國各個階層進行了救亡圖存的斗爭與探索,獨立、富強的“少年中國”成為不同階層知識分子的追求。西方各種思潮以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成為不同社會群體的思想武器。
“少年中國”這一現象反映了近代知識分子對民族復興的期望。這一現象的出現,有利于促進民族覺醒與思想解放,推動了中國近代社會變革。
選擇題突破
樣題透析
(2021·山東·6)近代一位外國人這樣評價戊戌變法:“如果認為維新是要從頂端而不是
從基礎上開始的話,在這一張變法的清單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條條都很健全,
條條都打中一個顯著的弊端,并且條條都是可以付諸實施的;但是這種以上諭變法的
整套結構就是一個倒置的金字塔。”他認為變法的缺陷在于( )。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變法措施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動員 D.沒有得到廣泛的社會支持
D
·考法
情境設置 文字材料
聚焦考點 對戊戌變法的評價
素養立意 時空觀念、歷史解釋
問題 要求 “他認為變法的缺陷”
易錯 排查 A、B、C三項均不符合設問要求 材料“如果認為維新是要從頂端而不是從基礎上開始的話,在這一張變法的清單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說明自上而下的變法方式并不是戊戌變法的缺陷,排除A項;材料不是強調變法措施問題,排除B項;缺乏充分的思想動員是變法存在缺陷的原因,而不是變法的缺陷,排除C項
·解法
合理 推論 材料強調的是“以上諭變法的整套結構就是一個倒置的金字塔”,也就是說上諭
變法缺乏足夠的社會基礎,變法沒有得到廣泛的社會支持,故選D項
(續表)
類題精練
1.(2022·廣東·6)
主張
張之洞 儲鐵宜急,勘路宜緩……前六七年積款積鐵,后三四年興工修造(鐵
路)……豈有地球之上獨中華之鐵皆是棄物
李鴻章 籌劃開礦,煉成鐵條(鋼軌),器款甚巨,豈能各省同開?……日本鐵
路日增,至今工料皆用土產,惟鋼軌等項仍購西洋
上表反映二人爭論的問題是( )。
A.洋務運動要不要借鑒明治維新 B.興辦煉鐵業可否舉借外債
C.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孰重孰輕 D.修筑鐵路與煉鐵孰先孰后
D
1889年張之洞與李鴻章的爭論
[解析] 材料中張之洞認為目前應以儲鐵為主,修路等事宜可暫緩,而李鴻章認為開礦煉鐵花費巨大,不能大范圍開展,可以效仿日本,先買西洋鋼軌以修建鐵路,因此二人爭論的焦點是修筑鐵路與煉鐵孰先孰后的問題,故D項正確;李鴻章在爭論中借用日本發展鐵路方法,并不能說明要借鑒明治維新,排除A項;張之洞的言論中沒有涉及外債問題,排除B項;開礦煉鐵與筑鐵軌均屬于民用工業,排除C項。
2.(2022·山東·6)19世紀60~90 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務新政,創辦一批近代企業;1901年
清政府開始實行“新政”,積極振興商務,獎勵實業。這些舉措表明兩次“新政”在目的
上的相同之處是( )。
A.求富救國 B.實業救國
C.以商救國 D.富民救國
A
[解析] 洋務運動創辦一批近代企業,清末新政振興商業、獎勵實業,都是通過求富的方式來挽救統治危機的,即求富救國,故選A項;實業救國是19世紀末民族資產階級宣揚的、以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作為救國救民的主要途徑的一種思想,排除B項;洋務派的目的是“以兵強國、以商求富”,排除C項;清政府的措施不是為了富民,而是為了挽救統治危機,排除D項。
創新衍練
[新情境]歷史漫畫
1.(2022·山東省高三12月測評)某學習小組為研究中國近代重大事件,搜集到以下圖片。
據此可知( )。
D
A.地主階級主動融入世界
B.學習西方先進制度以圖富強
C.傳統華夷觀念徹底打破
D.地主階級被動學習以挽救危機
[解析] 根據圖片可知,一個身穿朝服的官員認為有了槍炮就可以富國強民,由此可知該圖片反映的是地主階級一些官員為挽救危機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故選D項;由于列強入侵,統治危機加劇了,清政府被迫向西方學習,故“主動融入世界”的說法錯誤,排除A項;根據圖片可知該官員主張學習西方先進器物,排除B項;由于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對西方的認識增加,傳統的華夷觀念逐漸被打破,“徹底打破”的說法錯誤,排除C項。
[新視角]聚焦變化
2.(2022·山東濟南1月檢測)鴉片戰爭以后,國人先后提出了建立海軍抵抗侵略的海防
思想、“師夷長技以制夷”和“中體西用”思想。這些思想的提出( )。
A.順應了中國近代工業化的需要
B.推動了近代中國國家出路的探索
C.標志著近代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
D.基于國人對世界形勢的深刻認識
B
[解析] 根據材料“鴉片戰爭以后,國人先后提出了建立海軍抵抗侵略的海防思想、‘師夷長技以制夷’和‘中體西用’思想”可知,鴉片戰爭中中國的戰敗已經讓部分開明知識分子覺醒,他們意圖強化海防、學習西方來增強國力,故選B項;“海防思想”“師夷長技以制夷”“中體西用”等思想的主觀目的都是維護封建統治,而不是順應工業化建設的客觀需要,排除A項;民族意識覺醒主要體現在下層群眾對民族存亡的關心,排除C項;“師夷長技以制夷”和“中體西用”的思想都未看清西方領先世界的主要因素——國家制度,排除D項。
3.(2022·山東青島二模)太平天國運動初期不允許閱讀《四書》《五經》,見之即毀。
定都南京后,允許誦習刪改后的儒家經典。這一變化旨在( )。
A.推進北伐戰爭 B.維護政權穩定
C.調整革命策略 D.應對國際形勢
B
[解析] 據材料“太平天國運動初期不允許閱讀《四書》《五經》,見之即毀。定都南京后,允許誦習刪改后的儒家經典”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統治階層全面否定儒學,定都南京后,允許誦習刪改后的儒家經典,這是為了減少與知識分子階層的對立,維護政權穩定,故選B項;太平軍北伐屬于軍事行動,與對儒學的態度改變沒有直接關聯,故“推進北伐戰爭”與材料不符,排除A項;材料僅涉及太平天國的領導階層對儒學的態度發生變化,沒有明確革命策略的調整,故“調整革命策略”與材料不符,排除C項;材料僅涉及太平天國的領導階層對儒學的態度發生變化,沒有明確國際形勢變化,故“應對國際形勢”與材料不符,排除D項。
[新視角]史學研究
4.(2022·山東·5)1863年,學者張斯桂在為《萬國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說:“間嘗觀天下
大局,中華為首善之區。四海會同,萬國來王,遐畿勿可及已。此外諸國,一春秋時大列
國也。……今美利堅教師丁韙良翻譯此書,其望我中華之曲體其情而俯從其議也。
……則是書亦大有裨于中華用。儲之以備籌邊之一助云爾。”這反映了當時部分
中國人( )。
D
A.否定傳統宗藩體制
B.力主融入國際社會
C.倡導采用西方外交制度
D.主張選擇性吸收國際法原則
[解析] 根據材料“則是書亦大有裨于中華用。儲之以備籌邊之一助云爾”可知,學者張斯桂認為《萬國公法》對中國外交有益,主張選擇性吸收國際法原則,D項正確;A項與材料“中華為首善之區、四海會同、萬國來王,遐畿勿可及已,此外諸國,一春秋時大列國也”不符,排除;材料未體現當時部分中國人力主融入國際社會,排除B項;材料只是強調選擇性吸收國際法原則,而非倡導采用西方外交制度,排除C項。第16講 國家出路的探索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
一、太平天國運動
1.醞釀
(1)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提出了“①    ”的主張。
(2)馮云山號召民眾加入②    ,團結了許多窮苦農民。
2.過程:金田起義、定都南京、③    、天京陷落。
3.綱領
(1)《④         》
A.內容: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的主張。
B.意義: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農民追求社會財富平均的理想。
(2)《⑤    》:提出了新的社會經濟政策,試圖回答農民革命應當向何處去的問題。
4.失敗原因:農民階級的歷史局限性,缺乏科學思想理論的指導,沒有先進階級的領導。
5.影響: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引起政治和⑥    的變化;湘淮系官僚集團崛起,中央權力下移。
二、洋務運動
1.背景
(1)經過兩次鴉片戰爭,統治階級中的一些當權人物看到了歐美國家的船堅炮利。
(2)統治階級內部形成了“⑦    ”。代表人物: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2.目的:⑧         。
3.內容
舉措 實施
創辦近代工業 軍事工業(官辦) 創辦⑨       、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等
民用企業 (官督商辦) 開辦上海輪船招商局、上海機器織布局、⑩    等
籌劃海防 建成了以    為代表的新式海軍
創辦近代教育 開辦了培養翻譯和軍事人才的學校
  4.評價
(1)進步性:洋務新政引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機器生產技術,是中國早期    的嘗試。
(2)局限性:抵抗外敵侵略的目的未能達到;只是引進資本主義國家新的軍事和生產技術,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礎上修修補補。
三、戊戌維新運動
1.“公車上書”
(1)背景:《    》簽訂后,中國的民族危機加深。
(2)概況:康有為、梁啟超組織了聯合各省舉人的“    ”,但未送達光緒皇帝。
(3)影響:拉開了    運動的序幕。
2.“百日維新”
(1)時間: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2)標志:光緒帝頒布“    ”詔書。
(3)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方面。
3.變法失敗:9月21日,慈禧太后將光緒皇帝囚禁。變法期間的改革措施,除    得以保留外,均被廢止。
4.歷史意義:對于推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新思想的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舊式官僚體制。
5.失敗原因:守舊勢力仍很強大,維新派缺乏可靠的社會基礎,沒有嚴密的組織,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實權的皇帝身上。
四、晚清選官制度的變革
1.廢除科舉制度
(1)背景:隨著西學的傳播和    的開展,科舉制度發生一系列變化。
  (2)變化
A.戊戌變法時:加設經濟特科,選拔經時濟變之才;廢八股,改試策論,以時務策命題。戊戌變法失敗后,恢復舊制。
B.清末新政時:通令各省書院一律改為大學堂,各府、州、縣學改為中小學堂,并多設蒙養學堂。1905年   被廢除。
2.改革傳統選官制度
(1)設立學堂選官制度。1904年年初,清政府頒布《    》,統一全國學制,學堂選官制度由此正式設立。
(2)確立了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規定每年舉行一次歸國留學生考試,考試結果分最優、優、中三等,分別賜予進士、舉人出身,再分配相應官職。
[基礎判斷]
1.在社會經濟主張方面,《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都體現出反封建的特征。 (  )
正確 【詳解】《天朝田畝制度》試圖在小農經濟的基礎上消滅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在生產力落后的情況下實行公有共享和絕對平均主義,體現農民運動反封建的屬性。《資政新篇》作為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主張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從發展私有制的角度反封建。
2.太平天國運動以宗教為旗幟。源于西方基督教思想的拜上帝教是其構建的唯一意識形態,運動缺乏先進思想理論的指導。 (  )
錯誤 【詳解】洪秀全創立了拜上帝教,是太平天國立國的精神支柱。運動初期,太平軍所到之處毀學宮、拆孔廟、查禁孔孟“妖書”,但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撐這個具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農民政權。太平天國后期便由反孔轉變為尊孔。
3.洋務派打著“中體西用”的旗號興辦洋務。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中體西用”的思想有其合理性。 (  )
正確 【詳解】以“西用”維護“中體”,洋務派的思想有其明顯的局限性。但在當時中國封建頑固勢力異常強大的情況下,“中體西用”的思想可以減少阻力,為西學的傳入創造條件。應把評價對象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進行歷史的評價。
4.19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出現,近代民族工業產生。 (  )
錯誤 【詳解】民族工業是中國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由中國人創辦的使用機器生產的工業。洋務運動創辦的軍用、民用企業都應屬于民族工業。1865年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的創建,揭開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歷史。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資本主義民族工業產生。
5.近代推動資產階級維新運動從理論轉向實踐的最主要因素是甲午戰爭后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  )
錯誤 【詳解】維新變法運動的首要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當時嚴峻的民族形勢——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決定了維新運動由理論轉入實踐階段。
6.時代背景造成了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斗爭目標的差異,但階級屬性導致二者同樣的結局。 (  )
正確 【詳解】太平天國運動時值19世紀中期,階級矛盾是社會最主要的矛盾,故以反封建為主;義和團運動發生在19世紀末期,列強掀起瓜分狂潮,民族矛盾成為最主要矛盾,故以反帝為主。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是兩次運動失敗的相同根源。
7.八國聯軍侵華時,清政府對外宣戰,東南督撫卻與列強議和。東南督撫的“賣國行徑”,使義和團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 (  )
正確 【詳解】東南督撫與列強的勾結,破壞了東南各省人民反帝斗爭的發展,同時有利于帝國主義集中兵力鎮壓義和團,免除了列強在撲殺北方義和團時的南顧之憂。
【答案】①拜上帝 ②拜上帝會 ③天京變亂 ④天朝田畝制度 ⑤資政新篇 ⑥權力結構 ⑦洋務派 ⑧“自強”“求富”
⑨江南機器制造總局 ⑩開平煤礦 北洋艦隊 現代化 馬關條約 公車上書 維新變法 明定國是 京師大學堂 洋務運動 科舉制 奏定學堂章程 
[概念闡釋]
1.中國近代工業
中國近代工業包含使用機器生產的外資企業、洋務企業和民族資本主義企業以及后來的官僚資本主義企業,最早產生于19世紀四五十年代。
2.官督商辦
清政府利用私人資本創辦近代民用工業的一種重要的組織形式,也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資本發展近代新式工礦企業的重要經濟形式之一。即由商人出資,政府委派官員來管理。洋務派早期創設的民用企業大都采用這種形式。但官督商辦企業名義上商辦實則官營的性質,最終導致了它的失敗。
[視野拓展]
1.《資政新篇》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它反映了鴉片戰爭后部分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它為后來中國資產階級改良思想家發展資本主義的經濟思想開了先河,堪稱中國第一個近代化綱領。
2.洋務派引進西方科學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中國經濟的近代化由此發端。同時洋務派還籌劃海防,并創辦新式學堂和派遣留學生出國學習,使中國的國防近代化和教育近代化也開始起步。
3.《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把西學中有關政治的學說與儒家經史相融合,托古改制,傳播西學,為維新變法提供了合乎傳統文化價值的理論依據。
3.各方態度:各國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締義和團;慈禧太后采用“    ”義和團的辦法,企圖對義和團加以控制利用。
4.結果: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剿殺。
5.評價:具有強烈的    傾向,也存在明顯的盲目排外行為;無法阻止中國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淵,但展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犧牲精神。
【答案】 ①拜上帝 ②拜上帝會 ③天京變亂 ④天朝田畝制度 ⑤資政新篇 ⑥權力結構 ⑦洋務派 ⑧“自強”“求富”
⑨江南機器制造總局 ⑩開平煤礦 北洋艦隊 現代化 馬關條約 公車上書 維新變法 明定國是 京師大學堂 洋務運動 科舉制 奏定學堂章程 瓜分中國 扶清滅洋 招撫 反帝愛國
[命題提醒]
本講是高考的重要考查點,要能夠從思想和政治兩個層面梳理各階級、各個派別為挽救民族危機所作的探索和實踐活動,用唯物史觀分析努力的結果和意義。
【培優磨尖課】
主觀題突破
層級一 信息提取:義和團運動失敗的必然性
材料 義和團運動的爆發是鴉片戰爭之后幾十年間,①列強殖民侵略和西方教會恃強擴張的必然結果。雖然義和團運動失敗了,但其中蘊含的中國人民反抗欺壓、抵御外侮的精神,為后來者提供了寶貴的精神支持,也迫使列強認識到中國民眾“含有無限蓬勃的生氣”。義和團是華北民間各種拳(刀)會與秘密教門的多元融混,其組織和活動形式中不可避免地摻入“降神附體”“刀槍不入”等帶有宗教神秘主義色彩的因素。②苦難中的民眾只能從最熟悉的民俗傳統和宗教信仰中尋求組織力量與精神支撐。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列強用鐵路、電線等現代文明成果充當侵略中國的工具。未將工具和運用工具的人加以明確區分是義和團的不足。
——摘編自彭淑慶《義和團運動不應被“污名化”》
【提取信息】根據材料,說明義和團運動失敗的必然性。
【教你提取】
①→從客觀外力因素來看;
②→從主觀階級因素來看。
試答:中國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帝國主義勢力的強大且相互勾結。
層級二 歷史解析:劉錫鴻和郭嵩燾關于洋務運動的主張
  材料 對于洋務運動,當時的人頗有批評,以下看法較具代表性。
劉錫鴻 中國空虛不在無船無炮,而在無人無財,此皆政教之過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紛紛講求,致群鶩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飭紀綱,而惟騖心于兇器之末,何歟 ——《劉光祿遺稿》
郭嵩燾 西洋立國以政教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異而歲不同;(中國專注于造船、制器、練兵)考求洋人末務而忘其本,自以為安。 ——《倫敦與巴黎日記》
【探究問題】劉錫鴻和郭嵩燾都批判洋務運動舍本逐末,但他們的主張并不相同。根據材料,對此加以分析。
【教你探究】圍繞洋務運動的時代特征,調動相關知識予以分析。
試答:劉錫鴻:認為西方技藝是“末”,中國的綱常倫理是“本”;主張整飭綱常倫理,反對洋務派專注于學習西方技藝的做法。郭嵩燾:認為西方技術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維新全面學習西方,國力增強;反對洋務派只學習西方科技,主張不僅學習西方科技還要學習西方制度。
層級三 開放寫作:對“少年中國”的理解
材料 1900年,梁啟超發表《少年中國說》一文,提出:“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也;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
“少年中國”這一文化意象或者類似隱喻得到廣泛傳播。1908年出版的小說《新紀元》,描繪了1999年的中國,稱“這個少年新中國,并不是從前老大帝國可比”。1917年,李大釗發表《新中華民族主義》提出,少年的責任“不在保持老大中華之茍延殘喘,而在促進少年中華之投胎復活”,呼吁中華少年為“中華民族更生再造”而奮斗。
1919年,李大釗、王光祈等人發起成立少年中國學會,以“本科學的精神,為社會的活動,以創造少年中國”為宗旨,創辦了《少年中國》作為會刊。會員并無統一的信仰。惲代英提出“聯合世界革命勢力(蘇俄,各弱小民族革命黨,各國共產黨),促進農民、工人為本身利益而奮斗的覺悟,且與國內各階級反帝國主義的力量合作,以求得到中國民族的獨立解放”。胡適根據實驗主義,強調討論“少年中國”應基于科學的方法、實驗的態度。王光祈傾向無政府主義,設計了集泛勞動主義、新村主義、無政府主義之大成的“菜園新村”的構想。
——據朱俊瑞、吳秋華《少年中國與青春中華:20世紀初知識分子對中國形象的重構》等整理
【寫作題目】談談你對“少年中國”這一文化現象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邏輯嚴密,條理清晰。)
【教你寫作】
先審題,明要求 提取信息,評析現象
再讀材料,定信息 時空定位 中國近代
關系定位 近代救亡圖存的斗爭
后解讀 并評析 解讀材料 不同階級不同人群的救亡探索
評析現象 用材料中的史實說明中國各個階層進行救亡圖存的斗爭與探索的背景和意義
試答:示例
20世紀初,梁啟超提出“少年中國”并廣泛流行,“少年中國”成為進步知識分子追求民族復興的目標。不同群體實現“少年中國”的途徑和方式也各不相同。
近代中國由于西方列強的侵略,民族危機日益加深。面對專制統治和經濟的落后,中國各個階層進行了救亡圖存的斗爭與探索,獨立、富強的“少年中國”成為不同階層知識分子的追求。西方各種思潮以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成為不同社會群體的思想武器。
“少年中國”這一現象反映了近代知識分子對民族復興的期望。這一現象的出現,有利于促進民族覺醒與思想解放,推動了中國近代社會變革。
【選擇題突破】
【樣題透析】
(2021·山東·6)近代一位外國人這樣評價戊戌變法:“如果認為維新是要從頂端而不是從基礎上開始的話,在這一張變法的清單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條條都很健全,條條都打中一個顯著的弊端,并且條條都是可以付諸實施的;但是這種以上諭變法的整套結構就是一個倒置的金字塔。”他認為變法的缺陷在于(  )。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變法措施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動員
D.沒有得到廣泛的社會支持
情境設置 文字材料
聚焦考點 對戊戌變法的評價
素養立意 時空觀念、歷史解釋
問題 要求 “他認為變法的缺陷”
易錯 排查 A、B、C三項均不符合設問要求 材料“如果認為維新是要從頂端而不是從基礎上開始的話,在這一張變法的清單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說明自上而下的變法方式并不是戊戌變法的缺陷,排除A項;材料不是強調變法措施問題,排除B項;缺乏充分的思想動員是變法存在缺陷的原因,而不是變法的缺陷,排除C項
合理 推論 材料強調的是“以上諭變法的整套結構就是一個倒置的金字塔”,也就是說上諭變法缺乏足夠的社會基礎,變法沒有得到廣泛的社會支持,故選D項
【類題精練】
1.(2022·廣東·6) 1889年張之洞與李鴻章的爭論
主張
張之洞 儲鐵宜急,勘路宜緩……前六七年積款積鐵,后三四年興工修造(鐵路)……豈有地球之上獨中華之鐵皆是棄物
李鴻章 籌劃開礦,煉成鐵條(鋼軌),器款甚巨,豈能各省同開 ……日本鐵路日增,至今工料皆用土產,惟鋼軌等項仍購西洋
上表反映二人爭論的問題是(  )。
A.洋務運動要不要借鑒明治維新
B.興辦煉鐵業可否舉借外債
C.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孰重孰輕
D.修筑鐵路與煉鐵孰先孰后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張之洞認為目前應以儲鐵為主,修路等事宜可暫緩,而李鴻章認為開礦煉鐵花費巨大,不能大范圍開展,可以效仿日本,先買西洋鋼軌以修建鐵路,因此二人爭論的焦點是修筑鐵路與煉鐵孰先孰后的問題,故D項正確;李鴻章在爭論中借用日本發展鐵路方法,并不能說明要借鑒明治維新,排除A項;張之洞的言論中沒有涉及外債問題,排除B項;開礦煉鐵與筑鐵軌均屬于民用工業,排除C項。
2.(2022·山東·6)19世紀60~90 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務新政,創辦一批近代企業;1901年清政府開始實行“新政”,積極振興商務,獎勵實業。這些舉措表明兩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處是(  )。
A.求富救國 B.實業救國
C.以商救國 D.富民救國
【答案】 A
【解析】 洋務運動創辦一批近代企業,清末新政振興商業、獎勵實業,都是通過求富的方式來挽救統治危機的,即求富救國,故選A項;實業救國是19世紀末民族資產階級宣揚的、以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作為救國救民的主要途徑的一種思想,排除B項;洋務派的目的是“以兵強國、以商求富”,排除C項;清政府的措施不是為了富民,而是為了挽救統治危機,排除D項。
【創新衍練】
[新情境]歷史圖片
1.(2022·山東省高三12月測評)某學習小組為研究中國近代重大事件,搜集到以下圖片。據此可知(  )。
A.地主階級主動融入世界
B.學習西方先進制度以圖富強
C.傳統華夷觀念徹底打破
D.地主階級被動學習以挽救危機
【答案】 D
【解析】 根據圖片可知,一個身穿朝服的官員認為有了槍炮就可以富國強民,由此可知該圖片反映的是地主階級一些官員為挽救危機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故選D項;由于列強入侵,統治危機加劇了,清政府被迫向西方學習,故“主動融入世界”的說法錯誤,排除A項;根據圖片可知該官員主張學習西方先進器物,排除B項;由于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對西方的認識增加,傳統的華夷觀念逐漸被打破,“徹底打破”的說法錯誤,排除C項。
[新視角]聚焦變化
2.(2022·山東濟南1月檢測)鴉片戰爭以后,國人先后提出了建立海軍抵抗侵略的海防思想、“師夷長技以制夷”和“中體西用”思想。這些思想的提出(  )。
A.順應了中國近代工業化的需要
B.推動了近代中國國家出路的探索
C.標志著近代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
D.基于國人對世界形勢的深刻認識
【答案】 B
【解析】 根據材料“鴉片戰爭以后,國人先后提出了建立海軍抵抗侵略的海防思想、‘師夷長技以制夷’和‘中體西用’思想”可知,鴉片戰爭中中國的戰敗已經讓部分開明知識分子覺醒,他們意圖強化海防、學習西方來增強國力,故選B項;“海防思想”“師夷長技以制夷”“中體西用”等思想的主觀目的都是維護封建統治,而不是順應工業化建設的客觀需要,排除A項;民族意識覺醒主要體現在下層群眾對民族存亡的關心,排除C項;“師夷長技以制夷”和“中體西用”的思想都未看清西方領先世界的主要因素——國家制度,排除D項。
3.(2022·山東青島二模)太平天國運動初期不允許閱讀《四書》《五經》,見之即毀。定都南京后,允許誦習刪改后的儒家經典。這一變化旨在(  )。
A.推進北伐戰爭 B.維護政權穩定
C.調整革命策略 D.應對國際形勢
【答案】 B
【解析】 據材料“太平天國運動初期不允許閱讀《四書》《五經》,見之即毀。定都南京后,允許誦習刪改后的儒家經典”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統治階層全面否定儒學,定都南京后,允許誦習刪改后的儒家經典,這是為了減少與知識分子階層的對立,維護政權穩定,故選B項;太平軍北伐屬于軍事行動,與對儒學的態度改變沒有直接關聯,故“推進北伐戰爭”與材料不符,排除A項;材料僅涉及太平天國的領導階層對儒學的態度發生變化,沒有明確革命策略的調整,故“調整革命策略”與材料不符,排除C項;材料僅涉及太平天國的領導階層對儒學的態度發生變化,沒有明確國際形勢變化,故“應對國際形勢”與材料不符,排除D項。
[新視角]史學研究
4.(2022·山東·5)1863年,學者張斯桂在為《萬國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說:“間嘗觀天下大局,中華為首善之區。四海會同,萬國來王,遐畿勿可及已。此外諸國,一春秋時大列國也。……今美利堅教師丁韙良翻譯此書,其望我中華之曲體其情而俯從其議也。……則是書亦大有裨于中華用。儲之以備籌邊之一助云爾。”這反映了當時部分中國人(  )。
A.否定傳統宗藩體制
B.力主融入國際社會
C.倡導采用西方外交制度
D.主張選擇性吸收國際法原則
【答案】 D
【解析】 根據材料“則是書亦大有裨于中華用。儲之以備籌邊之一助云爾”可知,學者張斯桂認為《萬國公法》對中國外交有益,主張選擇性吸收國際法原則,D項正確;A項與材料“中華為首善之區、四海會同、萬國來王,遐畿勿可及已,此外諸國,一春秋時大列國也”不符,排除;材料未體現當時部分中國人力主融入國際社會,排除B項;材料只是強調選擇性吸收國際法原則,而非倡導采用西方外交制度,排除C項。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强县| 和龙市| 舞钢市| 巢湖市| 北宁市| 林芝县| 曲阳县| 瑞昌市| 余姚市| 灵寿县| 聂拉木县| 府谷县| 南汇区| 桂林市| 崇文区| 乌兰察布市| 儋州市| 罗平县| 泊头市| 安新县| 静海县| 开阳县| 三江| 乐亭县| 宜州市| 阿荣旗| 天镇县| 南充市| 文成县| 贡嘎县| 金溪县| 东乌珠穆沁旗| 大宁县| 茶陵县| 疏勒县| 额济纳旗| 阿图什市| 平定县| 湟中县| 平南县| 临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