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第十九單元 二戰后——世界多元文明的競爭與發展第47講 當代世界發展的特點與主要趨勢一、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一)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1.美國霸權地位的加強(1)背景:冷戰結束和兩極格局的消失;美國希望建立由美國主導的①__________。(2)行動:“9·11”事件之后,美國迅速展開②__________;2001年發動了阿富汗戰爭;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單極世界反恐行動2.世界多極化趨勢繼續發展國家和地區 表現歐盟 繼續向政治和經濟一體化邁進;是世界上最大的③________________;主張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歐盟的獨特作用俄羅斯 擁有可以與美國匹敵的軍事力量,推行多極化外交日本 保持經濟大國的同時,將追求④__________________作為國家的長遠戰略目標中國 進一步改革開放,堅持和平發展,積極開展多邊外交,推動建設相互尊重、⑤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型國際關系發展中國家 總體實力增強,成為推動世界多極化的重要力量區域性國際組織政治乃至軍事大國公平正義、合作共贏(二)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1.經濟全球化(1)發展歷程時期 表現起源 ⑥______________和資本主義在西歐的興起工業革命時期 世界市場擴大,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迅速發展第二次世界大 戰后 建立了⑦______________組織、世界銀行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進一步促進了經濟全球化進程新航路的開辟國際貨幣基金時期 表現20世紀70年代 以來 以⑧__________為代表的新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量20世紀90年代 跨國公司迅猛發展,國際投資迅速增加,世界貿易組織的誕生,把貿易、投資和服務的國際化提高到新的水平21世紀 隨著以互聯網、⑨__________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成為強勁的時代潮流(2)主要問題:增加了發展中國家經濟失控的風險;出現了所謂“逆全球化”現象。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續表2.區域經濟集團化(1)歐洲聯盟:⑩________________最高的區域組織。(2)北美自由貿易區: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區域性經濟集團。(3)東南亞國家聯盟:東南亞地區以 __________為基礎的政治、經濟、安全一體化合作組織(4)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經濟一體化程度經濟合作(三)社會信息化和文化多樣性1.社會信息化(1)趨勢:21世紀, ____________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正在使人類社會發生極其深刻的變化。(2)問題:如何保衛自己的信息安全,成為各國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2.文化的多樣性(1)表現: ____________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不同歷史文化背景的人們,共同創造了豐富多彩的世界。(2)挑戰:在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過程中,文化多樣性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3)應對:各國都在努力維護自己的文化特性,維系自己的文化根脈。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性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1. ____________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平的保障,兩者相輔相成。2.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1)發展問題: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依然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日益嚴重。(2)和平與安全問題: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等 ________________持續蔓延; __________和極地資源爭奪等日趨激烈; ____________________依然存在。和平與發展南北差距和貧富分化非傳統安全威脅海洋權益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3.在合作共贏中促進全球共同發展(1)傳統的 ______________: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仍發揮全球治理的作用;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機制,加強國際協調,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心和正在解決的問題。(2)全球治理的新現象: ____________;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成立;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新開發銀行成立。全球治理機制二十國集團(3)中國方案內 容 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倡導構建 ________________,進一步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依 據 基于中國對當今世界 ____________大勢的準確把握;源自中華文明“以和為貴”“協和萬邦”的和平思想與和諧理念意 義 是為推動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給出的一個可供選擇的、理性可行的行動方案;是為了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實 踐 通過實施共建“ __________”倡議、設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設立絲路基金等具體措施,使自己的發展惠及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平與發展一帶一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基礎判斷]1.兩極格局下,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長期對峙,造成世界市場分裂,經濟全球化進程受阻。( )錯誤【詳解】全球化沒有受阻,但兩大陣營對峙的局面妨礙了經濟全球化的進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和關貿總協定的簽署,推動了戰后經濟全球化的進程。2.英國于1961年和1967年兩度申請加入歐共體,均遭到法國總統戴高樂否決,最終于1973年加入。這一現象揭示出區域經濟集團具有排他性。( )錯誤【詳解】經濟區域集團的排他性,表現為對區域外的國家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英國申請加入歐共體被拒,不屬于區域集團化的排他性。3.1960年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成員國通過相互支持,統一行動,逐步贏得了同西方石油公司協商決定原油標價和石油稅率的權利,提高了自己的石油收入。這反映出新興國家努力應對國際經濟舊秩序。( )正確【詳解】新興國家努力應對國際經濟舊秩序,這有利于維護自身的利益,并沖擊了傳統的以歐美為主導的國際經濟舊秩序。4.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的準確含義是發達國家成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發展中國家卻在其中處于被動和劣勢的地位。( )錯誤【詳解】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指的是在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的同時,加劇了全球經濟競爭中的利益失衡。5.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是中國在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方面的理論和實踐創新。中國政府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努力始于改革開放新時期。( )正確【詳解】中國政府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努力是以國內工作重心的轉移以及國際形勢的變化為背景的。[概念闡釋]非傳統安全非傳統安全問題主要包括:經濟安全(既屬于傳統安全也屬于非傳統安全)、金融安全、生態環境安全、資源安全、恐怖主義、武器擴散、信息安全、疾病蔓延、跨國犯罪、走私販毒、非法移民、海盜、洗錢等。非傳統安全問題不僅是某個國家存在的個別問題,而且是關系到其他國家或全人類利益的問題。[圖解歷史]經濟全球化[視野拓展]1.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的出現,根源在于世界經濟力量結構的多極化發展趨勢。多極化是一種趨勢,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到目前為止,多極化并沒有定型為某一基本的政治新格局。2.當今世界文化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和原因(1)威脅:“文化霸權”或“文化殖民”。(2)原因:全球化,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命題提醒]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多極化是本講考查的重點,尤其要注意關注它們的表現和經濟全球化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培優磨尖課主觀題突破選擇題突破主觀題突破層級一 信息提取: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的背景材料 自《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簽訂以來,多邊貿易體系對全球國際貿易和經濟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從1986年烏拉圭回合開始,①多邊貿易談判難度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經濟體開始轉向區域自由貿易協定。1991年以來,全球范圍內的自由貿易協定迅速增多,②截至2014年6月,在全部已知WTO的585個區域貿易協定中,379個已經處于實施階段。除蒙古國外,全部WTO成員至少參加了一個以上自由貿易協定。③2008年全球有35%的貨物貿易被自由貿易協定覆蓋,1990年則僅為18%,主要經濟體如歐盟2009年有44.6%的貿易被自由貿易協定覆蓋,同一時期美國為41.6%。區域經濟合作越來越有可能成為與WTO并駕齊驅的國際貿易機制。——摘編自沈銘輝《自由貿易協定與多邊貿易體系——基于美國貿易戰略的洞察》【提取信息】概括20世紀90年代以來區域經濟合作發展加快的背景。【教你提取】①→從多邊貿易體系的發展狀況來看;②→從區域經濟合作的實施速度來看;③→從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來看。[答案] 試答:背景:多邊貿易談判難度不斷加大,區域經濟合作能夠填補多邊貿易體制的空白;區域經濟合作見效快,具有多米諾骨牌效應;世界經濟格局多極化趨勢加快;美國實力相對下降;等等。層級二 歷史解析:經濟全球化的利弊材料“由于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經濟全球化并沒有使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從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國愈富,窮國愈窮。”——古巴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探究問題】依據漫畫分析經濟全球化中發達國家的地位,并分析全球化的實質。依據材料,分析經濟全球化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答案] 試答:地位:處于主導地位。實質:是發達國家新一輪資本的全球擴張。問題:全球化加劇了發展中國家的貧窮和世界經濟的不平衡。原因:舊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存在。層級三 開放寫作: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材料 我們呼吁,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要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要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摘編自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7年10月18日)【寫作題目】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解讀當前中國關于全球治理的方案。【教你寫作】先審題,明要求 提取信息,分析解讀再讀材料,定信息 時空定位 21世紀當前關系定位 中國方案的解讀后分析擬標題 明確方案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解讀方案 結合時代背景,從內容和意義等方面解讀[答案] 試答:中國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內容: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安全上,要堅持對話解決爭端、協商化解分歧,反對恐怖主義;經濟上,要同舟共濟,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生態上,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地球家園。意義:為推動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理性可行的行動方案,推動了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選擇題突破樣題透析(2022·海南·9)下圖中全球經濟增長最大貢獻國排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全球經濟增長的五大貢獻國,1980~2019年(根據世界銀行世界發展指數計算)A.體制機制創新 B.生產要素增加 C.產業結構優化 D.信息技術推動A·考法情境設置 全球經濟增長最大貢獻國排名變化聚焦考點 經濟全球化素養立意 時空觀念、歷史解釋·解法問 題 要 求 “全球經濟增長最大貢獻國排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思維主題易 錯 排 查 B、C、D三項 均不符合材料 中國與世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要素基本變化不大,不存在明顯差異;中國與世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產業結構都存在優化的過程,主要體現為第三產業的明顯增加;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最先開始于美國等少數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合 理 推 論 根據圖片信息可知,1980~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最大貢獻國的排名顯示,中國的貢獻逐漸超越了美國、日本等傳統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要原因在于中國通過改革開放進一步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釋放了經濟發展的活力,體現了體制創新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故選A項續表類題精練1.(2022·浙江6月·24)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在一些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上居世界第一,日本產品在激烈競爭中占領美國市場,美國對日本貿易赤字不斷擴大。進入70至80年代,美歐爭奪西歐農產品市場和其他地區市場,在鋼鐵貿易上矛盾尖銳,西歐積極擴大對美商品出口,一舉扭轉對美貿易長期逆差地位。下列選項中,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A.日本與西歐崛起挑戰美國經濟霸權B.“赤字”問題是矛盾加深的根本原因C.歐元的啟用加劇了歐美間的貿易戰D.國際貿易在各國經濟中所占比重超過國內貿易A[解析] 據材料可知,20世紀60年代末至80年代,隨著日本、西歐經濟的發展,其產品與美國產品激烈競爭,對美國的經濟霸權形成挑戰,故選A項;“赤字”問題是矛盾加深的結果,而日本與西歐經濟崛起導致矛盾加深,排除B項;2002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用,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材料中沒有各國國際貿易、國內貿易的數據比較,無法得出“國際貿易在各國經濟中所占比重超過國內貿易”的結論,排除D項。2.(2022·湖南·15)讓·莫內是二戰后法國著名政治家,堪稱“歐洲之父”。他在文章中寫道:“歐洲統一不會使大國以一種新的形式出現,歐洲統一是引起歐洲變化繼而世界變化的一種方法?!边@里的“變化”是指( )。A.消除國家邊界,新建主權實體 B.建立共同制度,承擔共同責任C.淡化意識形態,實現求同存異 D.保衛世界和平,增進各國友誼B[解析] 依據材料“歐洲統一是引起歐洲變化繼而世界變化的一種方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歐洲的變化就是加強了歐洲各國的合作,在統一的經濟制度中共同發展,擴展到世界,就是全球化中各國加強聯系,二戰對歐洲的打擊是毀滅性的,二戰后,為重振歐洲,歐洲必須走向聯合來增強自己的實力,B項正確;“消除國家邊界”與實際不符,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意識形態之分,排除C項;保衛和平與歐洲聯合無關,排除D項。創新衍練[新情境]歷史漫畫1.(2022·常州模擬)下圖為2013年刊登在《求是》雜志上的一幅漫畫,圖中跳高欄上寫著“國外新增技術貿易措施”。對此圖理解最準確的是( )。DA.自由貿易的民意基礎被削弱 B.南北方國家之間矛盾重重C.法制化的貿易體系亟待建立 D.全球經濟競爭表現更加激烈[解析] 根據材料“國外新增技術貿易措施”“生產企業”等信息可知,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當時的生產企業面臨著國外新增技術貿易措施等方面的新挑戰,說明生產企業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反映了當時全球經濟競爭更加激烈,D項正確。[新視角]聚焦變化2.(2022·山東濰坊高三抽測)下圖是某研究論文的目錄,該目錄可以折射出( )。A.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B.區域經濟一體化在曲折中不斷發展C.不結盟運動受到廣泛關注D.新中國外交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A一、不結盟運動初創階段(20世紀60年代):(一)高度贊揚與支持不結盟運動(二)對少數成員國偏離組織宗旨的行為予以批判二、不結盟運動鼎盛發展階段(20世紀70年代):(一)重點關注不結盟運動的經濟活動(二)支持不結盟運動成員國民主柬埔寨的代表權三、不結盟運動調整階段(20世紀80年代):(一)重點關注和支持不結盟運動爭取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斗爭(二)繼續關注與支持不結盟運動的反霸斗爭[解析] 由材料可知,20世紀60年代興起了不結盟運動,而不結盟運動是多極化趨勢發展的重要現象之一,20世紀80年代世界重視和關注不結盟運動反映出國際經濟新秩序,表明當時的國際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故選A項;區域經濟一體化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B項;材料問的是“折射”出什么,那么問的是深層次的本質,不結盟運動受到廣泛關注是材料反映的表面現象,排除C項;雖然不結盟運動和中國有關,但是材料傾向的是用不結盟運動的發展來反映大局勢的變化,不能表明新中國的外交原則,排除D項。3.(2022·山東模擬)下圖是2015~2018年歷次非洲聯盟(簡稱“非盟”)政府首腦會議發表的議題。由此可見,非盟的發展目標是( )。A.構建非洲政治經濟一體化B.實現第三世界各方面合作C.維護非洲國家民族的獨立D.致力于非洲國家團結協作D2015:婦女賦權和推進非洲2063年愿景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等2016:人權和婦女權利保護人權保護、婦女權益、地區和平與發展、非洲電子護照等2017:投資青年群體,利用人口紅利青年教育、醫療、就業、非盟機構改革、非洲自貿區2018:打贏反腐斗爭:非洲可持續轉型之路推進非洲經濟一體化[解析] 2015~2018年歷次非洲聯盟(簡稱“非盟”)政府首腦會議發表的議題涉及了人權和婦女權益保護、疾病控制與醫療、投資青年群體及其教育、地區和平與發展、經濟一體化與可持續轉型等問題,這些都需要非洲國家團結合作才可以實現,所以其發展目標是致力于非洲國家團結協作和共同發展,故選D項;題干中提到了非洲經濟一體化,但并沒有提到政治一體化,排除A項;題干中的信息是關于非洲聯盟的發展問題,而不是第三世界合作問題,排除B項;題干中的各項議題都是在獨立基礎上的問題,且非洲國家的獨立已經得到鞏固,所以非盟的發展目標不是維護其國家民族的獨立,排除C項。4.(2022·山東濰坊高三一模)面對美國在歐洲影視產品市場上的壟斷,法國主張強化歐洲影視配額制度,嚴格限制美國產品進入歐洲市場。在法國的推動下,1995年歐盟建立支持歐洲影視產業的信貸保證基金。然而美國堅持文化產品應跟其他產品一樣自由流通。美歐的這一爭端體現了( )。A.保護文化多樣性成為歐洲共識B.世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利益角逐C.西方資本主義陣營進一步分化D.政治多極化與文化多元化沖突不可調和B[解析] 經濟全球化下,發達國家是最大的利益獲得國,發達國家之間也存在著激烈的利益爭奪,與題干中法國等歐盟國家與美國在影視產業上爭奪歐洲市場份額相符,故選B項;文化多樣性指的是世界上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志,題干未提及保護文化多樣性成為歐洲共識,排除A項;“西方資本主義陣營”的目的是遏制社會主義,題干未提及資本主義國家在與社會主義對峙中存在分歧,排除C項;美歐之間雖有沖突,但不是“不可調和”的關系,排除D項。[新視角]史學研究5.(2022·山東日照高三模擬)英國史學家霍布斯鮑姆這樣敘述20世紀70~90年代的世界:建立在領土主權之上的民族國家,對其事務控制掌握的范圍日漸縮小;反之,其行動運作不為領土疆界所局限的另一類組織,如跨國公司、國際貨幣市場,以及衛星時代的全球媒體傳播事業,卻開始高奏凱歌。作者認為( )。A.發達國家控制世界的手段越來越隱秘B.新一輪科學技術革命對世界影響深遠C.經濟全球化對國家治理提出新的挑戰D.西方國家和平演變政策損害他國主權C[解析] 題干中,霍布斯鮑姆認為,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主權國家所控制掌握的事務范圍日漸縮小,而代表經濟全球化的組織和力量卻超越了領土和主權的限制,這就使得每個國家的主權和安全面臨著新的挑戰或者威脅,所以說經濟全球化對國家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戰,故選C項;題干提到的是經濟全球化與主權國家間的關系,并沒有專指發達國家,排除A項;題干強調的是經濟全球化對主權國家的影響,而不是新科技革命的影響,排除B項;題干所述是經濟全球化導致的主權國家面臨挑戰,而不是西方國家和平演變帶來的,排除D項。第47講 當代世界發展的特點與主要趨勢一、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一)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1.美國霸權地位的加強(1)背景:冷戰結束和兩極格局的消失;美國希望建立由美國主導的① 。 (2)行動:“9·11”事件之后,美國迅速展開② ;2001年發動了阿富汗戰爭;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 2.世界多極化趨勢繼續發展國家和地區 表現歐盟 繼續向政治和經濟一體化邁進;是世界上最大的③ ;主張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歐盟的獨特作用 俄羅斯 擁有可以與美國匹敵的軍事力量,推行多極化外交日本 保持經濟大國的同時,將追求④ 作為國家的長遠戰略目標 中國 進一步改革開放,堅持和平發展,積極開展多邊外交,推動建設相互尊重、⑤ 的新型國際關系 發展中國家 總體實力增強,成為推動世界多極化的重要力量 (二)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1.經濟全球化(1)發展歷程時期 表現起源 ⑥ 和資本主義在西歐的興起 工業革命時期 世界市場擴大,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迅速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后 建立了⑦ 組織、世界銀行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進一步促進了經濟全球化進程 20世紀70年代以來 以⑧ 為代表的新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量 20世紀90年代 跨國公司迅猛發展,國際投資迅速增加,世界貿易組織的誕生,把貿易、投資和服務的國際化提高到新的水平21世紀 隨著以互聯網、⑨ 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成為強勁的時代潮流 (2)主要問題:增加了發展中國家經濟失控的風險;出現了所謂“逆全球化”現象。2.區域經濟集團化(1)歐洲聯盟:⑩ 最高的區域組織。 (2)北美自由貿易區: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區域性經濟集團。(3)東南亞國家聯盟:東南亞地區以 為基礎的政治、經濟、安全一體化合作組織 (4)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三)社會信息化和文化多樣性1.社會信息化(1)趨勢:21世紀, 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正在使人類社會發生極其深刻的變化。 (2)問題:如何保衛自己的信息安全,成為各國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2.文化的多樣性(1)表現: 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不同歷史文化背景的人們,共同創造了豐富多彩的世界。 (2)挑戰:在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過程中,文化多樣性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3)應對:各國都在努力維護自己的文化特性,維系自己的文化根脈。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1. 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平的保障,兩者相輔相成。 2.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1)發展問題: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依然不足; 日益嚴重。 (2)和平與安全問題: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等 持續蔓延; 和極地資源爭奪等日趨激烈; 依然存在。 3.在合作共贏中促進全球共同發展(1)傳統的 :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仍發揮全球治理的作用;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機制,加強國際協調,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心和正在解決的問題。 (2)全球治理的新現象: ;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成立;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新開發銀行成立。 (3)中國方案內容 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倡導構建 ,進一步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依據 基于中國對當今世界 大勢的準確把握;源自中華文明“以和為貴”“協和萬邦”的和平思想與和諧理念 意義 是為推動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給出的一個可供選擇的、理性可行的行動方案;是為了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實踐 通過實施共建“ ”倡議、設立 、設立絲路基金等具體措施,使自己的發展惠及世界 [基礎判斷]1.兩極格局下,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長期對峙,造成世界市場分裂,經濟全球化進程受阻。 ( )錯誤 【詳解】全球化沒有受阻,但兩大陣營對峙的局面妨礙了經濟全球化的進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和關貿總協定的簽署,推動了戰后經濟全球化的進程。2.英國于1961年和1967年兩度申請加入歐共體,均遭到法國總統戴高樂否決,最終于1973年加入。這一現象揭示出區域經濟集團具有排他性。 ( )錯誤 【詳解】經濟區域集團的排他性,表現為對區域外的國家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英國申請加入歐共體被拒,不屬于區域集團化的排他性。3.1960年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成員國通過相互支持,統一行動,逐步贏得了同西方石油公司協商決定原油標價和石油稅率的權利,提高了自己的石油收入。這反映出新興國家努力應對國際經濟舊秩序。 ( )正確 【詳解】新興國家努力應對國際經濟舊秩序,這有利于維護自身的利益,并沖擊了傳統的以歐美為主導的國際經濟舊秩序。4.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的準確含義是發達國家成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發展中國家卻在其中處于被動和劣勢的地位。 ( )錯誤 【詳解】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指的是在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的同時,加劇了全球經濟競爭中的利益失衡。5.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是中國在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方面的理論和實踐創新。中國政府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努力始于改革開放新時期。 ( )正確 【詳解】中國政府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努力是以國內工作重心的轉移以及國際形勢的變化為背景的。[概念闡釋]非傳統安全非傳統安全問題主要包括:經濟安全(既屬于傳統安全也屬于非傳統安全)、金融安全、生態環境安全、資源安全、恐怖主義、武器擴散、信息安全、疾病蔓延、跨國犯罪、走私販毒、非法移民、海盜、洗錢等。非傳統安全問題不僅是某個國家存在的個別問題,而且是關系到其他國家或全人類利益的問題。[圖解歷史]經濟全球化[視野拓展]1.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的出現,根源在于世界經濟力量結構的多極化發展趨勢。多極化是一種趨勢,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到目前為止,多極化并沒有定型為某一基本的政治新格局。 【答案】①單極世界 ②反恐行動 ③區域性國際組織 ④政治乃至軍事大國?、莨秸x、合作共贏?、扌潞铰返拈_辟 ⑦國際貨幣基金?、嘈畔⒓夹g ⑨人工智能?、饨洕惑w化程度 經濟合作 社會信息化 文化多樣性 和平與發展 南北差距和貧富分化 非傳統安全威脅 海洋權益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全球治理機制 二十國集團 人類命運共同體 和平與發展 一帶一路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2.當今世界文化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和原因(1)威脅:“文化霸權”或“文化殖民”。(2)原因:全球化,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命題提醒]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多極化是本講考查的重點,尤其要注意關注它們的表現和經濟全球化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培優磨尖課】主觀題突破層級一 信息提取: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的背景材料 自《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簽訂以來,多邊貿易體系對全球國際貿易和經濟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從1986年烏拉圭回合開始,①多邊貿易談判難度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經濟體開始轉向區域自由貿易協定。1991年以來,全球范圍內的自由貿易協定迅速增多,②截至2014年6月,在全部已知WTO的585個區域貿易協定中,379個已經處于實施階段。除蒙古國外,全部WTO成員至少參加了一個以上自由貿易協定。③2008年全球有35%的貨物貿易被自由貿易協定覆蓋,1990年則僅為18%,主要經濟體如歐盟2009年有44.6%的貿易被自由貿易協定覆蓋,同一時期美國為41.6%。區域經濟合作越來越有可能成為與WTO并駕齊驅的國際貿易機制。——摘編自沈銘輝《自由貿易協定與多邊貿易體系——基于美國貿易戰略的洞察》【提取信息】概括20世紀90年代以來區域經濟合作發展加快的背景。【教你提取】①→從多邊貿易體系的發展狀況來看;②→從區域經濟合作的實施速度來看;③→從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來看。試答:背景:多邊貿易談判難度不斷加大,區域經濟合作能夠填補多邊貿易體制的空白;區域經濟合作見效快,具有多米諾骨牌效應;世界經濟格局多極化趨勢加快;美國實力相對下降;等等。層級二 歷史解析:經濟全球化的利弊 材料“由于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經濟全球化并沒有使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從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國愈富,窮國愈窮?!?——古巴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探究問題】依據漫畫分析經濟全球化中發達國家的地位,并分析全球化的實質。依據材料,分析經濟全球化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經濟全球化以美國等發達國家為主導試答:地位:處于主導地位。實質:是發達國家新一輪資本的全球擴張。問題:全球化加劇了發展中國家的貧窮和世界經濟的不平衡。原因:舊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存在。層級三 開放寫作: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材料 我們呼吁,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要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要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摘編自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7年10月18日)【寫作題目】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解讀當前中國關于全球治理的方案。【教你寫作】先審題,明要求 提取信息,分析解讀再讀材料,定信息 時空定位 21世紀當前關系定位 中國方案的解讀后分析 擬標題 明確方案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解讀方案 結合時代背景,從內容和意義等方面解讀試答:中國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內容: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安全上,要堅持對話解決爭端、協商化解分歧,反對恐怖主義;經濟上,要同舟共濟,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生態上,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地球家園。意義:為推動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理性可行的行動方案,推動了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選擇題突破】【樣題透析】(2022·海南·9)下圖中全球經濟增長最大貢獻國排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全球經濟增長的五大貢獻國,1980~2019年(根據世界銀行世界發展指數計算)A.體制機制創新 B.生產要素增加C.產業結構優化 D.信息技術推動情境設置 全球經濟增長最大貢獻國排名變化聚焦考點 經濟全球化素養立意 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問題 要求 “全球經濟增長最大貢獻國排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思維主題易錯 排查 B、C、D三項 均不符合材料 中國與世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要素基本變化不大,不存在明顯差異;中國與世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產業結構都存在優化的過程,主要體現為第三產業的明顯增加;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最先開始于美國等少數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合理 推論 根據圖片信息可知,1980~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最大貢獻國的排名顯示,中國的貢獻逐漸超越了美國、日本等傳統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要原因在于中國通過改革開放進一步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釋放了經濟發展的活力,體現了體制創新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故選A項【類題精練】1.(2022·浙江6月·24)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在一些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上居世界第一,日本產品在激烈競爭中占領美國市場,美國對日本貿易赤字不斷擴大。進入70至80年代,美歐爭奪西歐農產品市場和其他地區市場,在鋼鐵貿易上矛盾尖銳,西歐積極擴大對美商品出口,一舉扭轉對美貿易長期逆差地位。下列選項中,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A.日本與西歐崛起挑戰美國經濟霸權B.“赤字”問題是矛盾加深的根本原因C.歐元的啟用加劇了歐美間的貿易戰D.國際貿易在各國經濟中所占比重超過國內貿易【答案】A【解析】據材料可知,20世紀60年代末至80年代,隨著日本、西歐經濟的發展,其產品與美國產品激烈競爭,對美國的經濟霸權形成挑戰,故選A項;“赤字”問題是矛盾加深的結果,而日本與西歐經濟崛起導致矛盾加深,排除B項;2002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用,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材料中沒有各國國際貿易、國內貿易的數據比較,無法得出“國際貿易在各國經濟中所占比重超過國內貿易”的結論,排除D項。2.(2022·湖南·15)讓·莫內是二戰后法國著名政治家,堪稱“歐洲之父”。他在文章中寫道:“歐洲統一不會使大國以一種新的形式出現,歐洲統一是引起歐洲變化繼而世界變化的一種方法?!边@里的“變化”是指( )。A.消除國家邊界,新建主權實體B.建立共同制度,承擔共同責任C.淡化意識形態,實現求同存異D.保衛世界和平,增進各國友誼【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歐洲統一是引起歐洲變化繼而世界變化的一種方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歐洲的變化就是加強了歐洲各國的合作,在統一的經濟制度中共同發展,擴展到世界,就是全球化中各國加強聯系,二戰對歐洲的打擊是毀滅性的,二戰后,為重振歐洲,歐洲必須走向聯合來增強自己的實力,B項正確;“消除國家邊界”與實際不符,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意識形態之分,排除C項;保衛和平與歐洲聯合無關,排除D項。【創新衍練】[新情境]歷史漫畫1.(2022·常州模擬)下圖為2013年刊登在《求是》雜志上的一幅漫畫,圖中跳高欄上寫著“國外新增技術貿易措施”。對此圖理解最準確的是( )。A.自由貿易的民意基礎被削弱B.南北方國家之間矛盾重重C.法制化的貿易體系亟待建立D.全球經濟競爭表現更加激烈【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國外新增技術貿易措施”“生產企業”等信息可知,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當時的生產企業面臨著國外新增技術貿易措施等方面的新挑戰,說明生產企業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反映了當時全球經濟競爭更加激烈,D項正確。[新視角]聚焦變化2.(2022·山東濰坊高三抽測)下圖是某研究論文的目錄,該目錄可以折射出( )。一、不結盟運動初創階段(20世紀60年代): (一)高度贊揚與支持不結盟運動 (二)對少數成員國偏離組織宗旨的行為予以批判 二、不結盟運動鼎盛發展階段(20世紀70年代): (一)重點關注不結盟運動的經濟活動 (二)支持不結盟運動成員國民主柬埔寨的代表權 三、不結盟運動調整階段(20世紀80年代): (一)重點關注和支持不結盟運動爭取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斗爭 (二)繼續關注與支持不結盟運動的反霸斗爭A.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B.區域經濟一體化在曲折中不斷發展C.不結盟運動受到廣泛關注D.新中國外交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答案】 A【解析】 由材料可知,20世紀60年代興起了不結盟運動,而不結盟運動是多極化趨勢發展的重要現象之一,20世紀80年代世界重視和關注不結盟運動反映出國際經濟新秩序,表明當時的國際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故選A項;區域經濟一體化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B項;材料問的是“折射”出什么,那么問的是深層次的本質,不結盟運動受到廣泛關注是材料反映的表面現象,排除C項;雖然不結盟運動和中國有關,但是材料傾向的是用不結盟運動的發展來反映大局勢的變化,不能表明新中國的外交原則,排除D項。3.(2022·山東模擬)下圖是2015~2018年歷次非洲聯盟(簡稱“非盟”)政府首腦會議發表的議題。由此可見,非盟的發展目標是( )。2015:婦女賦權和推進非洲2063年愿景 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等 2016:人權和婦女權利保護 人權保護、婦女權益、地區和平與發展、非洲電子護照等 2017:投資青年群體,利用人口紅利 青年教育、醫療、就業、非盟機構改革、非洲自貿區 2018:打贏反腐斗爭:非洲可持續轉型之路 推進非洲經濟一體化A.構建非洲政治經濟一體化B.實現第三世界各方面合作C.維護非洲國家民族的獨立D.致力于非洲國家團結協作【答案】 D【解析】 2015~2018年歷次非洲聯盟(簡稱“非盟”)政府首腦會議發表的議題涉及了人權和婦女權益保護、疾病控制與醫療、投資青年群體及其教育、地區和平與發展、經濟一體化與可持續轉型等問題,這些都需要非洲國家團結合作才可以實現,所以其發展目標是致力于非洲國家團結協作和共同發展,故選D項;題干中提到了非洲經濟一體化,但并沒有提到政治一體化,排除A項;題干中的信息是關于非洲聯盟的發展問題,而不是第三世界合作問題,排除B項;題干中的各項議題都是在獨立基礎上的問題,且非洲國家的獨立已經得到鞏固,所以非盟的發展目標不是維護其國家民族的獨立,排除C項。4.(2022·山東濰坊高三一模)面對美國在歐洲影視產品市場上的壟斷,法國主張強化歐洲影視配額制度,嚴格限制美國產品進入歐洲市場。在法國的推動下,1995年歐盟建立支持歐洲影視產業的信貸保證基金。然而美國堅持文化產品應跟其他產品一樣自由流通。美歐的這一爭端體現了( )。A.保護文化多樣性成為歐洲共識B.世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利益角逐C.西方資本主義陣營進一步分化D.政治多極化與文化多元化沖突不可調和【答案】 B【解析】 經濟全球化下,發達國家是最大的利益獲得國,發達國家之間也存在著激烈的利益爭奪,與題干中法國等歐盟國家與美國在影視產業上爭奪歐洲市場份額相符,故選B項;文化多樣性指的是世界上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志,題干未提及保護文化多樣性成為歐洲共識,排除A項;“西方資本主義陣營”的目的是遏制社會主義,題干未提及資本主義國家在與社會主義對峙中存在分歧,排除C項;美歐之間雖有沖突,但不是“不可調和”的關系,排除D項。[新視角]史學研究5.(2022·山東日照高三模擬)英國史學家霍布斯鮑姆這樣敘述20世紀70~90年代的世界:建立在領土主權之上的民族國家,對其事務控制掌握的范圍日漸縮小;反之,其行動運作不為領土疆界所局限的另一類組織,如跨國公司、國際貨幣市場,以及衛星時代的全球媒體傳播事業,卻開始高奏凱歌。作者認為( )。A.發達國家控制世界的手段越來越隱秘B.新一輪科學技術革命對世界影響深遠C.經濟全球化對國家治理提出新的挑戰D.西方國家和平演變政策損害他國主權【答案】 C【解析】 題干中,霍布斯鮑姆認為,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主權國家所控制掌握的事務范圍日漸縮小,而代表經濟全球化的組織和力量卻超越了領土和主權的限制,這就使得每個國家的主權和安全面臨著新的挑戰或者威脅,所以說經濟全球化對國家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戰,故選C項;題干提到的是經濟全球化與主權國家間的關系,并沒有專指發達國家,排除A項;題干強調的是經濟全球化對主權國家的影響,而不是新科技革命的影響,排除B項;題干所述是經濟全球化導致的主權國家面臨挑戰,而不是西方國家和平演變帶來的,排除D項。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年高考歷史部編版一輪復習考點精講第47講 當代世界發展的特點與主要趨勢.pptx 2024年高考歷史部編版一輪復習考點精講(學案)第47講 當代世界發展的特點與主要趨勢.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