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鄉愁 余光中教學目的了解有關余光中的文學常識理解用具體形象來表達鄉愁這種抽象情思的寫法反復朗讀,體會詩人濃烈的思鄉愛國之情教學重點理解詩中意象的象征意義反復誦讀,體會詩人的思鄉愛國之情品味詩歌結構之精巧,音韻之優美課時安排 一課時鄉愁 余光中一、導入同學們好!鄉愁是許多文學作品共同的主題,古今中外的詩詞里都提到“愁”的話題 :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剪不斷,理還亂。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共看明月應垂淚,一處鄉心五處同。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鄉愁,是熱切思念家鄉的憂傷心情,是深切眷戀故土的惆悵情懷。多少文人墨客為之吟詠慨嘆,多少游子旅客為之扼腕悲歌。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臺灣詩人余光中的一首現代詩《鄉愁》。下面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欣賞配樂女聲朗誦。如此哀婉凄切,如此憂郁悲傷,使人肝腸寸斷,令人黯然神傷。是誰在撥動游子的心弦,是誰在抒寫赤子的情懷?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作者余光中。二、作者簡介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創作以及評論、翻譯,自稱是他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 ,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其文學作品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代表作品有《鄉愁四韻》、《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靈河》、《石室之死》等。三、朗讀指導這首詩抒寫的是哀婉凄切深沉濃烈的思鄉愛國情懷,因此朗讀時要語調哀婉深沉,語速要舒緩悠長,還要注意輕讀音與重讀音的配合以及停頓、語氣等。下面請聽老師朗讀課文,然后請同學們練習朗讀。請你再次欣賞配樂男聲朗讀。四、閱讀文本 探究學習1.鄉愁本是一種抽象情感,作者通過哪些具體可感的事物來表達這種欲說還休、難以言盡的情感?郵票、船票、墳墓、海峽2.作者以什么的變化為順序來組詩?全詩以時間的變化、推移,四個人生階段為順序來組詩小時候——長大后——后來——現在3.詩人為這四個人生階段分別找了一個最能表達鄉愁的對應物,它們分別表達了怎樣的鄉愁? 小時候—郵票—母子分離 個人思鄉之情長大后—船票—夫妻分離 逐層 后來 —墳墓—母子死別 推進 現在 —海峽—游子與大陸分離 普遍的家國之思 詩人巧妙地將“鄉愁”這種抽象的情感進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對應物。在人生的四個階段里,“鄉愁”分別寄托在郵票、船票、墳墓、海峽上。郵票承載著母子情,船票聯結著夫妻情,墳墓寄托著生死情,海峽象征著臺灣與祖國大陸的深情。詩人的感情由個人的思鄉之情升華到普遍的家國之思。. 4. 這一組意象有何特點?詩人為何要選這樣的一組意象?“一枚”“一張”“一方”“一灣”“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表明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都是小而輕的事物,卻承載了詩人濃烈而深沉的思鄉愛國情懷,以小襯大,以輕襯重,更哀婉,更感人。(詩人在《白玉苦瓜》一詩中寫道“鐘愛個大陸的愛在一只苦瓜,皮鞋踩過,馬蹄踩過,重噸戰車的履帶踩過,一絲傷痕也不曾留下。”詩人將他對祖國的愛寄托在一只晶瑩剔透、幾經劫難仍完好無損的白玉苦瓜上。)5.《鄉愁》一詩四個詩節能否調換順序?為什么? 不能調換。首先,四個詩節是按照“小時候—長大后—后來—現在”的時間順序展開的; 其次,詩人寫詩的目的在于表達對故鄉、對祖國的思念與熱愛,第四節詩集中表達了這種情感,置于全詩的最后,能起到突出主題的作用。所以不能調換。6.詩歌在藝術創作上有何特點?①意象選擇獨特而新穎,單純而豐富。作者在這首詩里,設置了四個時段,將鄉愁濃縮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個獨特而新穎的意象,通過四個時段和空間的變化,逐層推進,使意象次第放大,將鄉愁 詮釋為親情、愛情和思家、愛國之情,感情由淡而濃,主題由淺入深,在一詠三嘆中,將鄉愁渲染得異常濃烈。②構思精巧,富于音韻之美。詩歌的結構寓變化于統一之中,既有各小節的均衡勻稱,又有小節內的長短句的變化,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詩歌回環往復,音韻和諧。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復“我在這頭,……在那頭”;有疊詞“小小”“窄窄”“矮矮”“淺淺”;有變化的量詞“枚”“張”“方”“灣”。這些都增加了詩歌的音韻之美。7.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是一首抒情詩,借郵票、船票、墳墓、海峽把抽象的 鄉愁具體化、實物化,變成具體可感的東西,表達了作者渴望與親人團聚,渴望祖國早日統一結束分離之苦的強烈愿望。五、拓展閱讀余光中的鄉愁是如此的濃烈深沉,是那樣的哀婉凄切,他在詩作中多次抒寫鄉愁,如《鄉愁四韻》《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等。A請聽名家朗誦《鄉愁四韻》分析解讀:①詩人運用了哪些意象來抒寫鄉愁?它們有什么特點?長江水、海棠紅、雪花白、臘梅香;這些意象都是故鄉的代表性事物,承載著思鄉之情,是故鄉的象征。②“一瓢”“一張”““一片””一朵”用這些數量詞來修飾主題意象,有何妙處?這些詞語均言意象物的數量少、質量輕,反襯思鄉之情的濃烈和深沉。因為只要有一點點就能解思鄉之渴,聊慰思鄉之苦。同時它們與所修飾的中心詞搭配很恰當。③ 第1節詩使我們聯想到李白的詩句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第3節詩使我們聯想到杜甫的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B 請聽名家朗誦《舟子的悲歌》(陳鐸朗誦)舟子的悲歌 余光中 一張破老的白帆, 漏去了清風一半, 卻引來海鷗兩三, 荒寂的海上誰作伴, 啊,沒有伴,沒有伴, 除了黃昏一片云, 除了午夜一顆星, 除了心頭一個影, 還有一卷惠特曼。 我心里有一首歌, 好久好久都不曾唱過, 今晚我敞開胸懷艙里臥, 不怕那海鷗偷笑我, 它那歌喉也差不多。 我唱起歌來大海你來和, 男低音是浪和波, 男高音是我。 昨夜, 月光在海上鋪一條金路, 渡我的夢回到大陸, 在那淡淡的月光下, 仿佛,我瞥見臉色更淡的老母, 我發狂地跑上去, 一顆童心在腔里歡舞, 啊, 何處是老母,何處是老母, 荒煙衰草叢里, 有墳塋無數…… 分析解讀此詩寫于1951年。詩人抒寫了他離開祖國大陸的蒼涼心境。他通過“漏風的帆”,“黃昏的一片云”,“午夜的一顆星”和“心頭的一個影”,強烈地抒發了離開祖國大陸的游子的孤獨、寂寞和一種漂泊無根的心緒和情感。游子日思暮想,于是歸鄉之夢縈繞,“昨夜,/月光在海上鋪一條金路,/渡我的夢回到大陸”,游子在夢中終于見到了老母,但當他發狂般撲過去時,幻想卻破滅了,老母早已埋在荒野草叢中。詩作真實地展示了一個流亡者凄涼的、絕望的心境和無法排解的思念親人,眷戀故土的深情。六、比較誦讀還有那些詩人抒寫鄉愁呢?臺灣詩人紀弦的《一片槐樹葉》 季羨林的散文《月是故鄉明》 于右任《望大陸》A 請聽朗讀錄音《望大陸》分析解讀:1949年,于右任被裹挾到臺灣,而結發妻子和兒子卻留在大陸,從此天各一方。晚年在臺灣的于右任先生非常渴望葉落歸根,但最終未能如愿。1962年1月12日,他在日記中寫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樹木多的高處,可以時時望大陸。我之故鄉是中國大陸”。 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先生就寫下了感情真摯沉郁的詩作《望大陸》。 這是他眷戀大陸家鄉所寫的哀歌,其中懷鄉思國之情溢于言表,是一首觸動炎黃子孫靈魂深處隱痛的絕唱。 閱讀此詩,給人一種悲愴深沉、痛徹肺腑的感覺。B、1臺灣女詩人席慕容的《鄉愁》,你讀過嗎?下面請聽老師朗讀。2、作者介紹:席慕蓉,臺灣詩人、畫家、散文家、美術系教授。1943年出生于重慶,祖籍內蒙古,1954年赴臺。如果不是1989年的內蒙古之旅,她的生活應是一如既往地畫畫、寫詩、教書。可是那年,席慕容踏上了回鄉之路,平生第一次走進內蒙古。草原的遼闊與熱情讓這位詩人心中埋藏了40多年的鄉愁燃燒起來。在她眼里,內蒙古的朝霞、彩虹、巖畫、古城墻……并沒有遠去,而在她的記憶中復活了。此后,這位曾低吟淺唱愛情的臺灣女詩人,開始了它的“思鄉之旅”。她的許多詩作表達了自己的家國之思。代表作品:【鄉愁】 【七里香】 《心靈的探索》《有一首歌》【一棵開花的樹】 【出塞曲】 【抉擇】 【悲歌】 【渡口】 【初相遇】 【青春】 【信仰】 【前緣】 【為什麼】 【盼望】 【送別】 【接友人書】【無怨的青春】 【愛你】 【雨中的了悟】 3、請同學們深情朗讀 4、請聽名家朗誦 5、分析解讀①詩人運用了哪些意象來表現抽象的鄉愁?②第一節對故鄉月夜笛聲的描寫營造了怎樣的氣氛,表達了怎樣的感情?③第二節 連用兩個虛實結合的比喻。請問哪個比喻是虛,哪個是實? 有怎樣的表達的效果?④第三節的比喻有什么特征?有何表達效果?答案提示:①月夜的笛聲 、霧里的揮手別離、沒有年輪的樹 。 ②營造出一種緩慢低回凄清的氛圍,指出故鄉的生活在詩人心中的感覺,似笛音縈繞耳邊,表達了詩人的思鄉情結。③故鄉的面貌(實) ----模糊的悵惘(虛)----霧里的揮手別離(實),用形象的喻體來比喻抽象的思鄉愁緒,更易讓人理解。④把鄉愁比作沒有年輪的樹,獨特而新穎,雖不合理卻合情,寫出了鄉愁的特點。6、學生深情朗讀席慕容的《鄉愁》,體會詩人遼遠飄渺的思鄉情懷。7、比較鑒賞: 閱讀余光中的《鄉愁》,與席慕容的《鄉愁》你更喜歡哪一首?為什么?根據分析現代詩的方法, 說說兩者之間的同異。同 詩人都是選擇幾個富有深意的形象或畫面來表達同樣的 主題;兩篇都是通過創造性的比喻來書寫心中的愁;兩首都是抒情詩。異 余詩主要是通過意象的變換來推進詩情,席詩主要通過畫面和比喻表達對故鄉的懷念;余詩的思想深度比席詩要廣和深;余詩的結構比較對稱,在表達的情感上,席詩相對細膩和纏綿。七、拓展訓練仿照“鄉愁是……”寫一段話,用上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表達你對“鄉愁”的理解。鄉愁是一杯陳年老酒,存放時間愈久,味道愈醇厚。鄉愁是一封翹盼家書,期待日子愈久,心里愈焦慮。鄉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鄉愁是李白筆下的月亮,鄉愁是蘇軾杯中的美酒,鄉愁是王灣眼中的歸雁,鄉愁是王維手中的茱萸。鄉愁是母親倚門遙望的眼神,鄉愁是父親田間勞碌的身影,鄉愁是兄弟姐妹的一聲問候,鄉愁是多年好友的無言祝福。八、感悟評價鄉愁是一杯陳年老酒,時間越久遠,味道越香醇。當游子徘徊在異鄉的十字路口,母親的叮嚀會越過千山萬水,在游子的耳邊回蕩;當游子飽經異鄉的凄風苦雨,才覺得故鄉那低矮的草房是那樣的溫馨……血濃于水,那灣淺淺的海峽不會阻隔兩岸同胞期盼和平統一的心聲,不會隔斷兩岸華人濃濃的中華情。九、教學小結(板書設計)小時候——郵票——母子分離 個人思鄉之情長大后——船票——夫妻分離 逐層 后來———墳墓——母子死別 推進 現在———海峽——游子與大陸分離 普遍的家國之思 十、作業:背默全詩,完成基訓 ,積累有關“鄉愁”的詩詞名句。 十一、教學反思思考:《鄉愁》這首詩的結構美和音樂美體現在哪里呢?①結構上寓變化于統一,節與節,句與句均衡對稱,但整齊中又有參差,長句與短句互相變化錯落,體現了自由詩的特點。②同一位置上的詞的重復與疊詞的運用,在音樂上造成一種回環往復 ,一唱三嘆的旋律,給全詩營造一種低回悵惘的情感基調和詩意氛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下1第01課-2鄉愁.ppt 9下1第01課-鄉愁教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