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捕蛇者說》教學設計年級:九年級 學段:第一學期第五單元學科:語文 版本:蘇教版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讀準字音,把握句讀,認讀課文2. 疏通文意,積累詞匯,譯讀課文3. 分類復述,把握文意,說讀課文教學預備布置預習:(1)通過工具書解決課文中的字詞讀音問題并熟讀課文。(2)結合書下注釋試著理解課文大意。教學過程課時目標上課之前,我們先來重溫一個有名的故事。有一次,孔子從泰山旁經過,看到一個女子在墳墓邊哭得很傷心。孔子讓子路去打聽出了什么事。那位女子給子路的回答是:“從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而后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如今我的兒子又被老虎咬死了。”孔子聽了子路的回報后說:“那她為什么不離開這里呢?”子路說:“說是因為這里沒有嚴酷苛刻的政令。”孔子隨即感慨道:“年輕人們要記住啊,嚴酷苛刻的政令比老虎還要兇猛啊!”一個家庭,連續三代的頂梁柱都被老虎咬死了,可他們卻仍然不愿逃離,竟然是因為沒有苛酷的政治和繁重的賦稅。這樣的事情聽起來好像難以置信。可是無獨有偶,我們這里還有一個類似的故事,我們學完以后,一定會更加深刻地理解什么是“苛政猛于虎”!這個故事,就在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捕蛇者說》里頭。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捕蛇者說》。PPT1有一次,孔子從泰山旁經過,看到一個女子在墳墓邊哭得很傷心。孔子讓子路去打聽出了什么事。那位女子給子路的回答是:“從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而后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如今我的兒子又被老虎咬死了。”孔子聽了子路的回報后說:“那她為什么不離開這里呢?”子路說:“說是因為這里沒有嚴酷苛刻的政令。”孔子隨即感慨道:“年輕人們要記住啊,嚴酷苛刻的政令比老虎還要兇猛啊!”一個家庭連續三代的頂梁柱都被老虎咬死了,可他們卻仍然不愿離開此地。因為,這里沒有苛酷的政治。這樣的事情聽起來好像令人難以置信。但無獨有偶,我們這還有一個類似的故事,相信大家在學完以后,會更加深刻地理解“苛政猛于虎”!這個故事就是《捕蛇者說》!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學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ppt2)今天我們這堂課的學習目標是:(ppt2)學習目標:1. 讀準字音,把握句讀,認讀課文2. 疏通文意,積累詞匯,譯讀課文3. 分類復述,把握文意,說讀課文PPT2 捕 蛇 者 說柳宗元學習目標:1. 讀準字音,把握句讀,認讀課文2. 疏通文意,積累詞匯,譯讀課文3. 分類復述,把握文意,說讀課文應該說這堂課我們的核心任務就是“讀”。二、認讀課文首先我們來認讀課文,請同學們將下面課文中比較難讀的字音正確地朗讀出來。(ppt3、ppt4)讀準字音PPT3嚙(niè)人 臘(xī)之以為餌(ěr ) 攣(luán)踠(wǎn) 瘺(lòu) 癘(lì) 當(dàng)其租入 吾嗣(sì) 幾(jī)死者數(shuò)矣 蒞(lì)事者 更(gēng)若役 日蹙(cù) 殫(dān)其地之出 竭(jié)其廬之入 號(háo)呼而轉徙(xǐ) 頓踣(bó) PPT4呼噓(xū)毒癘 曩(náng)與吾祖居者 死者相藉(jiè)也 悍(hàn)吏 叫囂(xiāo) 隳(huī)突 嘩(huá)然 恂(xún)恂而起 視其缶(fǒu) 謹食(sì)之 甘食(shí)其土之有 熙(xī)熙而樂 賦斂(liǎn)之毒 故為(wèi)之說 以俟(sì)夫(fú)(學生開火車輪讀,教師結合詞意補充糾正,后學生齊讀)“嚙”是“咬”的意思,所以這個字是“口”字旁,“瘺”和“癘”都是指的一種病癥,所以是“病”字頭。“當”是多音字,在這里應當讀第四聲,是“抵”的意思。“幾”也同樣是多音字,是“幾乎”的意思,所以讀第一聲。“更”這個多音字因為是“更換”的意思,所以在這讀第一聲。“殫”在這里是“用盡”的意思,和子彈的“彈”注意區別。“曩”的筆畫比較復雜,請同學們看清楚,在筆記本上寫一遍。“藉”在這里的讀音比較特殊,它是“墊”、“壓”的意思,不能讀成jí.“食”之所以讀音不同,是因為一個是“喂”,一個是“吃”的意思。)看來,本課的生字詞還真不少,只有掃清這些字詞障礙,我們才能順利朗讀和理解課文。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2、讀準句讀文言文除了要正確朗讀出字詞的讀音,還應注意句子之間的停頓,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句讀”。下列句子的句讀請大家注意。PPT5 永 州 之 野/ 產 異 蛇 然/ 得 而 臘 之 /以 為 鉺募/ 有/ 能 捕 之 者 未 若/ 復 吾 賦 不 幸/ 之 甚 也而/ 鄉 鄰 之 生/ 日 蹙 蓋/ 一 歲 之 犯 死 者/ 二 焉以 俟/ 夫/ 觀 人 風 者/ 得 焉3、師生齊讀課文在掌握了一些難讀的字音和句子之間的停頓后,我們一起來大聲地朗讀課文。(ppt6、ppt7、ppt8)捕 蛇 者 說柳宗元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言之,貎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徒,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PPT6 捕 蛇 者 說柳宗元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言之,貎若甚戚者。PPT7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徒,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PPT8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三、譯讀課文1、記讀注釋,勾畫疑點。好,剛才同學們讀得非常流利、整齊。下面,我們就要來了解課文的意思了。本課的課下注釋非常詳盡,請同學們大聲記讀這些解釋,并且看看還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不太清楚,把它勾畫出來。(學生記讀課下注釋并勾畫。)答疑解惑,歸類小結。疑難詞句因為注釋很詳盡,所以疑難處也不太多。老師也總結了幾句。(ppt9)募有能捕之者:“募”,招募。招募能夠捕捉蛇的人。三世:即三代或三輩。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不及恢復我的賦稅那樣厲害。甚,厲害。曩:以前。尚存:還在。猶信:才相信。PPT9 疑難詞句:募有能捕之者:“募”,招募。招募能夠捕捉蛇的人。三世:即三代或三輩。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不及恢復我的賦稅那樣厲害。甚,厲害。曩:以前。尚存:還在。猶信:才相信。好,掌握了一些疑難語句的意思后,我們幫同學們一起來總結本課重要的實詞和虛詞。實詞當中,尤其要關注一詞多義的現象。(ppt10、11、12、13、14、15)實詞一詞多義:為 ①作,制成。“然得而臘之以為餌”。②做,干。“今吾嗣為之十二年”。③為了。“故為之說”。 已 ①停止,意為治療。“可以已大風”。②已經。“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 賦 ①征收,動詞。“歲賦其二”。②租賦,名詞。“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入 ①繳納,動詞“當其租入”。②收入,名詞“竭其廬之入”。 甚 ①很。“貌若甚戚者”。②厲害。“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③超過。“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若 ①好像。“貌若甚戚者”。②你,人稱代詞。“若毒之乎?” ③比得上。“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毒 ①怨恨。“若毒之乎?”②有毒的。“呼噓毒癘”。③害處。“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生 ①活,存活。“君將哀而生之乎?”②生活。“而鄉鄰之生日蹙”。 食 ①shí,吃。“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②sì,喂養。“謹食之”。 (三)虛詞小結 虛詞小結之 ①助詞“的”。“永州之野產異蛇”。②助詞,無實意。“悍吏之來吾鄉”。③代詞。“問之”(代人,他)“君將哀而生之乎”(代自己,我)“今吾嗣為之十二年”(代事)“以嚙人,無御之者”(代物,蛇)“言之,貌若甚戚者”(代話語) 而 ①表并列。“黑質而白章”,“君將哀而生之乎?”②表承接。“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③表轉折。但是,卻。“而吾以捕蛇獨存”。④表修飾。“號呼而轉徙”。 以 ①而,如果。“以嚙人,無御之者”。②用,拿。“太醫以王命聚之”。③因為。“而吾以捕蛇獨存”。④根據。“今以蔣氏觀之”。⑤表目的。“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于 ①在。“吾祖死于是”。②給。“余將告于蒞事者”。③到。“積于今六十歲矣”。④比。“苛政猛于虎也”。 焉 ①兼詞,于此。“永之人爭奔走焉”。②之。“時而獻焉”。③語氣詞。“今其室十無一焉”。 乎 ①語氣詞“嗎”。“君將哀而生之乎?”②語氣詞“呢”。“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③介詞“在”。“叫囂乎東西”。 (二)實詞一詞多義PPT10 實詞一詞多義:為 ①作,制成。“然得而臘之以為餌”。②做,干。“今吾嗣為之十二年”。③為了。“故為之說”。 已 ①停止,意為治療。“可以已大風”。②已經。“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 賦 ①征收,動詞。“歲賦其二”。②租賦,名詞。“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PPT11入 ①繳納,動詞“當其租入”。②收入,名詞“竭其廬之入”。 甚 ①很。“貌若甚戚者”。②厲害。“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③超過。“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若 ①好像。“貌若甚戚者”。②你,人稱代詞。“若毒之乎?” ③比得上。“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PPT12毒 ①怨恨。“若毒之乎?”②有毒的。“呼噓毒癘”。③害處。“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生 ①活,存活。“君將哀而生之乎?”②生活。“而鄉鄰之生日蹙”。 食 ①shí,吃。“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②sì,喂養。“謹食之”。 (三)虛詞小結PPT13 虛詞小結之 ①助詞“的”。“永州之野產異蛇”。②助詞,無實意。“悍吏之來吾鄉”。③代詞。“問之”(代人,他)“君將哀而生之乎”(代自己,我)“今吾嗣為之十二年”(代事)“以嚙人,無御之者”(代物,蛇)“言之,貌若甚戚者”(代話語) 而 ①表并列。“黑質而白章”,“君將哀而生之乎?”②表承接。“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③表轉折。但是,卻。“而吾以捕蛇獨存”。④表修飾。“號呼而轉徙”。 PPT14 以 ①而,如果。“以嚙人,無御之者”。②用,拿。“太醫以王命聚之”。③因為。“而吾以捕蛇獨存”。④根據。“今以蔣氏觀之”。⑤表目的。“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于 ①在。“吾祖死于是”。②給。“余將告于蒞事者”。③到。“積于今六十歲矣”。④比。“苛政猛于虎也”。 PPT15 焉 ①兼詞,于此。“永之人爭奔走焉”。②之。“時而獻焉”。③語氣詞。“今其室十無一焉”。 乎 ①語氣詞“嗎”。“君將哀而生之乎?”②語氣詞“呢”。“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③介詞“在”。“叫囂乎東西”。 全文譯讀,把握文意。了解了疑難語句的含義,掌握了文中重要實詞及虛詞的意思后,相信此時同學們已經能比較順利地翻譯整篇課文,現在就請同學們自由譯讀課文。(學生自由譯讀課文,教師巡視。)四、說讀課文我剛才聽到同學們在下面翻譯課文,還是比較準確的。下面我們嘗試著來說讀課文。首先我們來做一些準備工作。1、歸屬分類老師將剛才一張幻燈片上的詞語按照“蛇”、“鄉鄰”、“蔣氏”、“吏”、“余”這五個歸屬大致分了類。比如“嚙”歸屬于“蛇”,“ 號呼而轉徒”歸屬于“鄉鄰”等。(ppt16)PPT16“蛇” :嚙人 臘之以為餌 攣踠 瘺 癘 當其租入 “鄉鄰”:日蹙 殫其地之出 竭其廬之入 號呼而轉徙 頓踣 呼噓毒癘 曩與吾祖居者 死者相藉也“蔣氏”:吾嗣 幾死者數矣 恂恂而起 視其缶 謹食之 甘食其土之有 熙熙而樂 “余” :蒞事者 更若役 故為之說 以俟夫“吏” :悍吏 叫囂 隳突 嘩然 賦斂之毒 2、示范復述我們剛才粗略按照五個歸屬將課文當中的難讀詞句分了類。下面我們就運用這些詞句進行同桌位互相分類復述。請注意,準備時可以看書,但在正式復述時,就把書合起來,并且看著投影,一定要將課文中這些詞句的意思放進去。復述時可采用文中“蔣氏”或“余”的口吻,就像講故事一樣,可以適當增刪。例如:以介紹蛇為例。(ppt17)永州的山野間生長著一種奇異的蛇,黑色的身子,白色的花紋。這種蛇碰到草木,草木就全部枯死;如果咬了人,就沒有任何辦法醫治,可見這種蛇的毒性是多么厲害!但捉到它并且把它晾干,用蛇肉干制成藥丸,可以用來治療麻風,手足痙攣、頸腫、毒瘡等病;還能去掉腐爛的肌肉,殺死人體內的各種寄生蟲。看來這蛇作為藥材,還真的很神奇呢!起初,太醫奉皇帝的命令來征集這種蛇,每年征收兩次,招募能夠捕捉蛇的人,用蛇頂替他們的租稅去繳納。于是永州的人就爭先恐后地干起了這件事。PPT17 以介紹“蛇”為例:永州的山野間生長著一種奇異的蛇,黑色的身子,白色的花紋。這種蛇碰到草木,草木就全部枯死;如果咬了人,就沒有任何辦法醫治,可見這種蛇的毒性是多么厲害!但捉到它并且把它晾干,用蛇肉干制成藥丸,可以用來治療麻風,手足痙攣、頸腫、毒瘡等病;還能去掉腐爛的肌肉,殺死人體內的各種寄生蟲。看來這蛇作為藥材,還真的很神奇呢!起初,太醫奉皇帝的命令來征集這種蛇,每年征收兩次,招募能夠捕捉蛇的人,用蛇頂替他們的租稅去繳納。于是永州的人就爭先恐后地干起了這件事。學生互述同學們現在就照著剛才的例子,全部以“蔣氏”的口吻來復述,同桌位互相復述。教師巡視,后小結。好,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復述有關鄉鄰、蔣氏和吏的情節。(ppt18、ppt19、ppt20)“鄉鄰”:(以“蔣氏”的口吻)鄉鄰們畏于危險,都不敢去捕蛇。他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在賦稅逼迫之下,他們竭盡田里的出產,罄空室內的收入,哭哭啼啼地遷離鄉土,饑渴交加地倒仆在地,吹風淋雨,冒寒犯暑,呼吸著毒霧瘴氣,由此而死去的人往往積尸成堆。先前和我祖父同時居住此地的,現今十戶人家還剩不到一家;和我父親同時居住的,十家剩不到兩三家;和我本人同住十二年的,十家也剩不到四五家。不是死了,就是搬走了。真是可憐啊!“蔣氏”(用第一人稱):我家姓蔣,享有捕蛇而不納稅的好處已經三代了。我的祖父和父親都死于捕蛇。現在我繼續干這事已經十二年,幾乎喪命好幾次了。當我聽說好心的大官打算去對主管收稅的官吏講,更換我的差事,恢復我的賦稅時,我嚇壞了。我趕忙對他說:“您是哀憐我,想讓我活下去嗎?那么我干這個差使的不幸,還不及恢復我的賦稅那樣嚴重。假使當初我不應這個差,早已經困頓不堪了。自從我家三代居住此鄉,累計至今有六十年了。而鄉鄰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到現在不是死了,就是搬走了。而我卻因為捕蛇獨能留存。每當兇橫的差吏來到我鄉,我便小心翼翼地爬起身來,探視一下那只瓦罐,見我捕獲的蛇還在里面,于是又安然睡下。平時精心喂養,到時候拿去進獻,回家就能美美地享用土田里的出產,來安度我的天年。這樣,一年里頭冒生命危險只有兩次,其余時間便怡然自得,哪像我的鄉鄰們天天有這種危險呢!現在即使死在這上頭,比起我鄉鄰們的死已經是晚了,又怎么敢怨恨呢?” 所以,我還是繼續冒險捕蛇吧!“吏”:(以“蔣氏”的口吻)每當兇惡蠻橫的差吏來到我鄉,從東頭鬧到西頭,從南邊闖到北邊,嚇得人們亂嚷亂叫,連雞狗也不得安寧。這些官吏,真狠啊!“余”(用第一人稱):當我聽了蔣氏的遭遇后,真的很可憐他,于是我對他說:“你既然如此怨恨捕蛇這項差事,那我就去對主管收稅的官吏講一講,更換你的差事,恢復你的賦稅,怎么樣?”結果蔣氏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表現得異常恐懼和傷心。我聽了愈加難過。孔子說過:“苛政比老虎兇猛。”我曾經懷疑過這句話。如今拿蔣姓的事例來看,說的還真是實情。唉!有誰知道橫征暴斂對老百姓的茶毒,比毒蛇更厲害呢?因此我對這件事加以述說,留待考察民情風俗的官吏參考。PPT18“鄉鄰”:鄉鄰們畏于危險,都不敢去捕蛇。他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在賦稅逼迫之下,他們竭盡田里的出產,罄空室內的收入,哭哭啼啼地遷離鄉土,饑渴交加地倒仆在地,吹風淋雨,冒寒犯暑,呼吸著毒霧瘴氣,由此而死去的人往往積尸成堆。先前和我祖父同時居住此地的,現今十戶人家還剩不到一家;和我父親同時居住的,十家剩不到兩三家;和我本人同住十二年的,十家也剩不到四五家。不是死了,就是搬走了。真是可憐啊!PPT19“蔣氏”(用第一人稱):我家姓蔣,享有捕蛇而不納稅的好處已經三代了。我的祖父和父親都死于捕蛇。現在我繼續干這事已經十二年,幾乎喪命好幾次了。當我聽說好心的大官打算去對主管收稅的官吏講,更換我的差事,恢復我的賦稅時,我嚇壞了。我趕忙對他說:“您是哀憐我,想讓我活下去嗎?那么我干這個差使的不幸,還不及恢復我的賦稅那樣嚴重。假使當初我不應這個差,早已經困頓不堪了。自從我家三代居住此鄉,累計至今有六十年了。而鄉鄰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到現在不是死了,就是搬走了。而我卻因為捕蛇獨能留存。每當兇橫的差吏來到我鄉,我便小心翼翼地爬起身來,探視一下那只瓦罐,見我捕獲的蛇還在里面,于是又安然睡下。平時精心喂養,到時候拿去進獻,回家就能美美地享用土田里的出產,來安度我的天年。這樣,一年里頭冒生命危險只有兩次,其余時間便怡然自得,哪像我的鄉鄰們天天有這種危險呢!現在即使死在這上頭,比起我鄉鄰們的死已經是晚了,又怎么敢怨恨呢?” 所以,我還是繼續冒險捕蛇吧!PPT20“吏”:每當兇惡蠻橫的差吏來到我鄉,從東頭鬧到西頭,從南邊闖到北邊,嚇得人們亂嚷亂叫,連雞狗也不得安寧。這些官吏,真狠啊!.聽了這樣的介紹,作者的感受是這樣的呢?也請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用第一人稱)(ppt21)“余”(用第一人稱):當我聽了蔣氏的遭遇后,真的很可憐他,于是我對他說:“你既然如此怨恨捕蛇這項差事,那我就去對主管收稅的官吏講一講,更換你的差事,恢復你的賦稅,怎么樣?”結果蔣氏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表現得異常恐懼和傷心。我聽了愈加難過。孔子說過:“苛政比老虎兇猛。”我曾經懷疑過這句話。如今拿蔣姓的事例來看,說的還真是實情。唉!有誰知道橫征暴斂對老百姓的茶毒,比毒蛇更厲害呢?因此我對這件事加以述說,留待考察民情風俗的官吏參考。PPT21 “余”(用第一人稱):當我聽了蔣氏的遭遇后,真的很可憐他,于是我對他說:“你既然如此怨恨捕蛇這項差事,那我就去對主管收稅的官吏講一講,更換你的差事,恢復你的賦稅,怎么樣?”結果蔣氏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表現得異常恐懼和傷心。我聽了愈加難過。孔子說過:“苛政比老虎兇猛。”我曾經懷疑過這句話。如今拿蔣姓的事例來看,說的還真是實情。唉!有誰知道橫征暴斂對老百姓的茶毒,比毒蛇更厲害呢?因此我對這件事加以述說,留待考察民情風俗的官吏參考。五、教師總結(ppt24)今天這堂課我們主要圍繞“讀”這個重心,分別進行了認讀、譯讀、說讀、三個環節。同學們有層次地讀準了字音、把握了句讀;疏通了文意、積累了文言詞匯;并且還分類復述,像講故事一樣說讀,真的很不錯!希望同學們回去能夠繼續反復誦讀,培養自己的文言語感!好,這堂課就上到這兒!謝謝大家,再見!《捕蛇者說》教學設計年級:九年級 學段:第一學期第五單元學科:語文 版本:蘇教版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概括文章內容,理清行文思路2.理解本文襯托、對比的寫法3.了解“說”的特點,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教學預備預習:查找閱讀柳宗元的相關資料和本文的寫作背景教學過程課時目標上節課我們圍繞“讀”這個重心,分別進行了認讀、譯讀、說讀。同學們不僅讀準了字音、把握了句讀;疏通了文意、積累了文言詞匯;并且還分類復述,像講故事一樣說讀。這節課讓我們圍繞“析”這個重心,仔細揣摩本文的妙處。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PPT1 捕 蛇 者 說柳宗元學習目標:1.概括文章內容,理清行文思路2.理解本文襯托、對比的寫法3.了解“說”的特點,有感情地誦讀課文。這些學習目標主要通過四項活動來實現:PPT2四項活動:1、概括內容,理清思路2、了解背景,理解情感3、明確文體,誦讀課文4、欣賞手法,體悟中心檢查上堂課內容。在進行本堂課的學習任務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上堂課的內容,檢查同學們的掌握情況。老師給出10個句子,請同學們翻譯這些句子。(ppt3、ppt4、ppt5)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以嚙人,無御之者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5、若毒之乎?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6、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7、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徒,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8、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9、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0、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譯文:永州的山野間生長一種奇異的蛇,黑色的身子,白色的花紋。如果咬了人,就沒有辦法救治。起初,太醫奉皇帝的命令來征集這種蛇,每年征收兩次,招募能夠捕捉蛇的人,用蛇頂替他們的租稅去繳納。現在我繼續干這事已經十二年了,幾乎喪命好幾次了。你怨恨捕蛇這項差事嗎?我打算去對主管收稅的官吏講一講,更換你的差事,恢復你的賦稅,那怎么樣?” 您是哀憐我,想讓我活下去嗎?那末我干這個差使的不幸,還不及恢復我的賦稅那樣嚴重。而鄉鄰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在賦稅逼迫之下,他們竭盡田里的出產,罄空室內的收入,哭哭啼啼地遷離鄉土,饑渴交加地倒仆在地,吹風淋雨,冒寒犯暑,呼吸著毒霧瘴氣,由此而死去的人往往積尸成堆。每當兇橫的差吏來到我鄉,從東頭鬧到西頭,從南邊闖到北邊,嚇得人們亂嚷亂叫,連雞狗也不得安寧。現在即使死在這上頭,比起我鄉鄰們的死已經是晚了,又怎么敢怨恨呢?唉!有誰知道橫征暴斂對老百姓的茶毒,比毒蛇更厲害呢?因此我對這件事加以述說,留待考察民情風俗的官吏參考。PPT3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永州的山野間生長一種奇異的蛇,黑色的身子而有著白色的花紋。以嚙人,無御之者如果咬了人,就沒有辦法救治。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起初,太醫奉皇帝的命令來征集這種蛇,每年征收兩次,招募能夠捕捉蛇的人,用蛇頂替他們的租稅去繳納。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現在我繼續干這事已經十二年了,幾乎喪命好幾次了。PPT4若毒之乎?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你怨恨捕蛇這項差事嗎?我打算去對主管收稅的官吏講一講,更換你的差事,恢復你的賦稅,那怎么樣?” 6、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您是哀憐我,想讓我活下去嗎?那末我干這個差使的不幸,還不及恢復我的賦稅那樣嚴重。7、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徒,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而鄉鄰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在賦稅逼迫之下,他們竭盡田里的出產,罄空室內的收入,哭哭啼啼地遷離鄉土,饑渴交加地倒仆在地,吹風淋雨,冒寒犯暑,呼吸著毒霧瘴氣,由此而死去的人往往積尸成堆。PPT58、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每當兇橫的差吏來到我鄉,從東頭鬧到西頭,從南邊闖到北邊,嚇得人們亂嚷亂叫,連雞狗也不得安寧。9、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現在即使死在這上頭,比起我鄉鄰們的死已經是晚了,又怎么敢怨恨呢?10、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唉!有誰知道橫征暴斂對老百姓的茶毒,比毒蛇更厲害呢?因此我對這件事加以述說,留待考察民情風俗的官吏參考。二、概括內容,理清思路1、首先,請同學們試用簡短的語句概括每段的主要內容,并寫在筆記本上。在概括的時候,要注意抓住關鍵詞,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整合,歸納。(學生概括,教師巡視)下面,我們來看看同學們的概括和老師的有哪些差別,從而,我們可以知道自己在概括方面還需要注意些什么。(ppt6)第一段:寫異蛇的劇毒、用途以及永州之民爭相冒死去捕毒蛇以頂替租賦。 第二段:蔣氏悲敘一家三代都干這捕蛇以抵租賦之事的悲慘遭遇。第三段:作者憐憫蔣氏的不幸,并打算用“更役復賦”的辦法為他解除不幸。第四段:蔣氏悲述永州之民在朝廷苛賦重壓下“非死則徙”的悲慘遭遇。第五段:作者憤慨地譴責遠甚于劇毒之蛇的重賦苛政,并表明寫作目的。PPT6第一段:寫異蛇的劇毒、用途以及永州之民爭相冒死去捕毒蛇以頂替租賦。 第二段:蔣氏悲敘一家三代都干這捕蛇以抵租賦之事的悲慘遭遇。第三段:作者憐憫蔣氏的不幸,并打算用“更役復賦”的辦法為他解除不幸。第四段:蔣氏悲述永州之民在朝廷苛賦重壓下“非死則徙”的悲慘遭遇。第五段:作者憤慨地譴責遠甚于劇毒之蛇的重賦苛政,并表明寫作目的。看來,我們同學們在概括時,還需進一步簡練,把相同方面的內容要加以提煉整合,從而使我們的概括更加精準。從上面的概括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寫作思路(ppt7)永州人爭奔捕捉劇毒之蛇 蔣氏自述捕蛇之悲慘命運 “余”欲幫其“更役復賦” 拒“余”好意并述苛賦之下更慘遭遇 “余”憤慨譴責“苛政猛于虎”PPT7本文寫作思路:永州人爭奔捕捉劇毒之蛇 蔣氏自述捕蛇之悲慘命運 “余”欲幫其“更役復賦” 拒“余”好意并述苛賦之下更慘遭遇 “余”憤慨譴責“苛政猛于虎”三、了解背景,理解情感了解了每段的內容,理清了寫作的思路,同學們的表情好像表現得更加驚訝了。想必大家已經領略到了所謂“不可思議”是什么意思。那么,真的會有“苛政猛于虎”這種事嗎?(ppt8)是作者在胡亂臆造,還是確有其事?PPT8苛政猛于虎?大家不妨一起來看看當時的寫作背景吧!(ppt9)唐玄宗天寶中期起,戰爭仍頻,安史之亂、對吐蕃的戰爭、朱沎(cǐ)叛亂等禍亂接連發生,全國稅戶比唐玄宗早期減少四分之三,而兵員卻增加三分之一。朝廷隨意增設稅收官,多立名目,舊稅加新稅,無休無止,民不堪命。人民在重賦逼迫下逃往他鄉,但悍吏仍不放過,“有流亡則攤出(由存留戶共同負擔),已重者愈重”。PPT9寫作背景:唐玄宗天寶中期起,戰爭仍頻,安史之亂、對吐蕃的戰爭、朱沎(cǐ)叛亂等禍亂接連發生,全國稅戶比唐玄宗早期減少四分之三,而兵員卻增加三分之一。朝廷隨意增設稅收官,多立名目,舊稅加新稅,無休無止,民不堪命。人民在重賦逼迫下逃往他鄉,但悍吏仍不放過,“有流亡則攤出(由存留戶共同負擔),已重者愈重”。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有了諸如本文此類的故事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故事之所以讀來如此沉重、悲憤,和文中的“余”是切切不可分的,也就是柳宗元。當時的柳宗元是帶著怎樣的心情記述這件事的呢?他的感情立場又是怎樣?我們一起來了解當時柳宗元的境況!(ppt10、ppt11)唐順宗因病,很多事情靠他的老師王叔文出主意。王叔文在朝臣柳宗元、劉禹錫等幫助下,著手自上而下的改革。他們借皇帝的名義下令減免民間對官府的各種舊欠,停止地方官對朝廷的進奉,降低鹽價,取消宮市,任用正直的官員,懲罰大貪污犯……這些措施立刻遭到頑固派的反對。反對派們聯合起來逼有病的順宗下臺,擁立其長子李純繼位為憲宗。頑固派上臺后,王叔文被殺,柳宗元、劉禹錫等被貶到邊遠荒涼的地方做司馬。改革歷時僅七個月即天折。 805年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那時的永州極為荒僻落后,司馬是刺史的助手,有職無權,柳宗元實際上仍被當作罪犯看待的,反動集團還經常對他進行種種無中生有的人身攻擊和政治迫害。柳宗元在永州將近十年,目睹人民的疾苦,眼見官府的腐敗、豪強的剝削,憤而為詩為文,反映人民疾苦。PPT10唐順宗因病,很多事情靠他的老師王叔文出主意。王叔文在朝臣柳宗元、劉禹錫等幫助下,著手自上而下的改革。他們借皇帝的名義下令減免民間對官府的各種舊欠,停止地方官對朝廷的進奉,降低鹽價,取消宮市,任用正直的官員,懲罰大貪污犯……這些措施立刻遭到頑固派的反對。反對派們聯合起來逼有病的順宗下臺,擁立其長子李純繼位為憲宗。頑固派上臺后,王叔文被殺,柳宗元、劉禹錫等被貶到邊遠荒涼的地方做司馬。改革歷時僅七個月即天折。 PPT11805年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那時的永州極為荒僻落后,司馬是刺史的助手,有職無權,柳宗元實際上仍被當作罪犯看待的,反動集團還經常對他進行種種無中生有的人身攻擊和政治迫害。柳宗元在永州將近十年,目睹人民的疾苦,眼見官府的腐敗、豪強的剝削,憤而為詩為文,反映人民疾苦。可見,當時的柳宗元真是可以用如下幾句話來形容(ppt12):慘遭貶謫、有職無權、被視為罪犯;屢遭人身攻擊和政治迫害;目睹人民疾苦,眼見官府腐敗、豪強剝削;憤而為詩為文,反映人民疾苦。PPT12當時的柳宗元: 慘遭貶謫、有職無權、被視為罪犯屢遭人身攻擊和政治迫害目睹人民疾苦,眼見官府腐敗、豪強剝削憤而為詩為文,反映人民疾苦看來,當時的柳宗元因長時目睹百姓的困苦,再加上自身的悲慘遭遇,所以寫此文真可謂如泣如訴、感憤人心。在他的筆下,我們深切領會到“苛政猛于虎”的說法。(ppt13)PPT13苛政猛于虎!四、明確文體,誦讀課文1、明確文體作者柳宗元聽了這樣一個故事,從而發出“苛政猛于虎”的感慨,這也體現了本文“說”這種文體的特點。下面我們來看看本文“說”這種文體。(ppt14)“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這種文章往往帶有雜文、雜感的性質,或因事發論,或抒發感觸,行文較為自由靈活。“說”以感動為先,文中蘊含感情,這是“說”的一大特點。PPT14“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這種文章往往帶有雜文、雜感的性質,或因事發論,或抒發感觸,行文較為自由靈活。“說”以感動為先,文中蘊含感情,這是“說”的一大特點。確實如此,文中很多語句蘊含了豐富的情感,下面就請大家在課文中把集中體現情感的語句找出來。 (學生尋找,教師小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語句。(ppt21)“貌若甚戚者”(臉上好像很悲傷的樣子) ——————————第2節 “余悲之”(我可憐他)—————————————————— 第3節“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蔣氏大為傷心,眼淚汪汪地說)—— 第4節“號呼而轉徙”(哭喊著輾轉遷徙)————————————— 第4節“吾恂恂而起”(我提心吊膽地起床)———————————— 第4節“則弛然而臥”(就放心地睡下去)————————————— 第4節“其余,則熙熙而樂”(其它的時候,就很快樂)——————— 第4節“又安敢毒耶”(又怎么敢怨恨呢)————————————— 第4節“余聞而愈悲”(我聽后更加悲傷)————————————— 第5節 教師重復并重讀投影上的藍色字樣。PPT15“貌若甚戚者”(臉上好像很悲傷的樣子) ——————————第2節 “余悲之”(我可憐他)—————————————————— 第3節“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蔣氏大為傷心,眼淚汪汪地說)—— 第4節“號呼而轉徙”(哭喊著輾轉遷徙)————————————— 第4節“吾恂恂而起”(我提心吊膽地起床)———————————— 第4節“則弛然而臥”(就放心地睡下去)————————————— 第4節“其余,則熙熙而樂”(其它的時候,就很快樂)——————— 第4節“又安敢毒耶”(又怎么敢怨恨呢)————————————— 第4節“余聞而愈悲”(我聽后更加悲傷)————————————— 第5節根據這些語句,我們可以摸索出文章的情感脈絡。在誦讀時,應當注意其中的變化。比如說第2節,當蔣氏述說三代人在捕蛇這件事上的遭遇時,是“貌若甚戚者”,也就是臉上好像很悲傷的樣子,可到了第4節,當聽到我要幫助他恢復賦稅時,就變得“大戚”,且立刻“汪然出涕曰”,說明蔣氏此時是大為傷心,非常恐懼。這種情感的變化,我們要捕捉到位。因此,總的來說,(ppt22)第1節應該用平和的語氣,語速正常,重讀“盡”、“無”、“爭奔走焉”;第2節:傷心的語氣,語速較慢,重讀“三世”、“數”;第3節:同情、哀憐、商量的語氣,重讀“悲”、“更”、“復”;第4節:大悲、恐懼、慶幸、憤怒、無奈的語氣,語速時急時緩,重讀“大戚”、“甚”、“久”、“相藉”、“悍吏”、“恂恂”、“弛然”、“謹”、“熙熙而樂”、“旦旦”、“后”、“安敢”等表程度的副詞,還有一些形容詞、動詞。PPT16 第1節:平和的語氣,語速正常,重讀“盡”、“無”、“爭奔走焉”第2節:傷心的語氣,語速較慢,重讀“三世”、“數”第3節:同情、哀憐、商量的語氣,重讀“悲”、“更”、“復”第4節:大悲、恐懼、慶幸、憤怒、無奈的語氣,語速時急時緩,重讀“大戚”、“甚”、“久”、“相藉”、“悍吏”、“恂恂”、“弛然”、“謹”、“熙熙而樂”、“旦旦”、“后”、“安敢”等表程度的副詞,還有一些形容詞、動詞。那么,現在老師以第4節為例,給大家做一個示范。教師示范表情朗讀第4節。(ppt23)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徒,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PPT17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徒,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請同學們按照老師的示范,運用表情,自由誦讀。可以小組間互讀,相互指正。學生自由誦讀,相互指正五、欣賞手法,體悟中心。同學們讀得很投入,也很動情。時而體現出憐憫,時而表現出悲憤。那么,這樣的感動、悲憤又是通過哪些手法體現出來的呢?同學們根據課文仔細琢磨琢磨。討論明確。(ppt24)襯托。寫毒蛇之害以襯托重賦苛政之害。捕蛇以抵賦,蔣氏之祖、父死在這上頭,而蔣氏卻甘愿干此差事,這就令人心痛地看到“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對比。以其鄉鄰60年來由于苛賦之迫而“非死則徙”的遭遇與蔣氏“以捕蛇獨存”的狀況作對比,觸目驚心地表明“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PPT181、襯托。寫毒蛇之害以襯托重賦苛政之害。捕蛇以抵賦,蔣氏之祖、父死在這上頭,而蔣氏卻甘愿干此差事,這就令人心痛地看到“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對比。以其鄉鄰60年來由于苛賦之迫而“非死則徙”的遭遇與蔣氏“以捕蛇獨存”的狀況作對比,觸目驚心地表明“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六、課堂總結這節課我們通過對文章的分析理解欣賞了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這一中心,真正領略了“苛政猛于虎”這句話。了解了對比、襯托等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并真切地體會了柳宗元對勞動人民疾苦的關心和同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結尾“熟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表現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最后就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再次齊聲朗讀課文!PPT19 捕 蛇 者 說柳宗元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言之,貎若甚戚者。PPT20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徒,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PPT21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好,這堂課就上到這里。謝謝大家,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捕蛇者說》(第一課時).rar 《捕蛇者說》(第一課時)教學設計.doc 《捕蛇者說》(第二課時).rar 《捕蛇者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