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41張PPT。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下冊第五單元 第17課 公輸 執教者:王嬋(第一課時)我們愛和平 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是和平與發展,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罄竹難書。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熱愛和平的人,他憑借自己雄辯的口才、巧妙的詞鋒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場非正義的戰爭,他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墨子。讓我們一起走進《公輸》,來看看他非凡的表現。 學習目標: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把握疑問 句、反問句的句式特征。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張。體會墨子高超的勸說藝術。3.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4 .認識非正義戰爭的罪惡,體會和平的重要性。 先秦諸子散文 先秦諸子散文產生于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時代,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春秋戰國之交為第一個發展階段,以《論語》和《墨子》為代表;戰國中葉為第二個發展階段,以《孟子》和《莊子》為代表;戰國后期為第三個發展階段,以《荀子》和《韓非子》為代表。這些作品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藝術性都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孔子春秋戰國思想家孟子墨子荀子墨 子 簡 介墨子(約前476~前390),名翟(dí),相傳為戰國時期宋國人,后長期住在魯國,戰國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宣傳“兼愛”“非攻” 等主張。其學說與孔子對立,在戰國時影響很大。《墨 子》 簡 介《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的輯錄,是先秦墨家著作,現存53篇?!赌印肥俏覈撧q性散文的源頭,運用類比、舉例、推論的論辯方法進行論證,邏輯嚴密,說理清楚。公輸簡介 公輸盤,又稱魯班,后人尊稱他為建筑業的鼻祖。同時,他發明了飛鳶,是人類征服太空第一人;又發明了云梯、鉤鉅等攻城武器,是一位偉大的軍事科學家;在機械方面,很早被人稱為“機械圣人”。魯班對人類的貢獻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是我國當之無愧的科技發明之父。 楚韓魏宋魯趙燕秦齊春秋戰國形勢圖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聽老師范讀課文,請你根據本文的故事情節給文章重新擬一個標題。 根據本文的故事情節,給文章重新擬一個標題墨子止楚攻宋讀準下列詞語讀音郢(Yǐng) 荊(jīng) 輿(yú) 犀(xī)兕(sì) 糜(mí) 鱉(biē) 黿(yuán)鼉(tuó) 雉(zhì) 鮒(fù) 梓(zǐ) 楩(pián) 牒(dié) 圉(yù) 詘(qū)注意下列多音字公輸盤(bān)不說(yuè) 請說(shuō)之長木(zhàng)??胡不見(xiàn)我于王 臣之弟子禽滑(gǔ)厘分角色朗讀課文1、注意把握語氣,體會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緊張的氣氛。2、指導朗讀示例:(1)子墨子聞之,起于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 注意重讀“十日十夜”,顯示墨子焦急的心態,突出他不辭辛苦。(2)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義”字須重讀,顯示公輸盤以“義”裝點自己的味道,要讀出他一本正經而又流露出掩飾不住的傲慢的語氣。(3)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讀出疑問語氣,顯示質問、責備、催促之意。(4)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br/> 注意“善哉”的虛偽?!半m然”體現了一個霸氣十足的諸侯的強硬與蠻橫。(5)公輸盤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br/>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br/> 公輸盤在心里做著陰暗的盤算,要讀出陰險并帶有威脅意味的語氣。 子墨子敏銳地揭穿這一陰謀,顯示出胸有成竹、鎮定沉著之意。 譯讀課文,疏通文意,合作探究1、自讀課文,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翻譯課文。2、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針對翻譯中的疑難問題討論研究,合作學習,共同解決。原文: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譯文:公輸盤給楚國制造云梯這樣的器械,制成后,將要用它攻打宋國。原文:子墨子聞之,起于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譯文:墨子聽說這件事,從魯國出發,走了十天十夜到達郢,拜見公輸盤。我們一起來翻譯原文: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譯文:公輸盤說:“你有什么見教呢?”原文: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譯文:墨子說:“北方有一個侮辱我的人,希望借助你去殺了他?!?br/>原文:公輸盤不說。子墨子曰:“請獻十金?!弊g文:公輸盤不高興。墨子說:“請允許我 奉送(給您)十金。”原文: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譯文:公輸盤說:“我做人的原則本來(就是)不殺人?!痹模鹤幽悠?,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譯文:墨子站起,再次拜謝,說:“請允許我解釋這件事。我在北方聽說你制造云梯,將要用(這種器械)攻打宋國。”原文:宋何罪之有?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譯文:宋國有什么罪呢?楚國土地有余可是人民不足,犧牲百姓的生命去爭奪土地,不能說是明智的(做法)。宋國沒有罪卻攻打它,不能稱作是仁愛的舉動,知道這道理而不向楚王勸諫,不能稱作是忠心的行為。勸阻卻達不到目的,不能說是堅強。情理上不殺少數而殺多數,不能說是明白事理。原文:公輸盤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譯文:公輸盤被說服。墨子說:“既然這樣,為什么不停止呢?”原文: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譯文:公輸盤說:“不可以,我已經把這件事報告楚王了?!痹模鹤幽釉唬骸昂灰娢矣谕酰俊?br/> 公輸盤曰:“諾?!弊g文:墨子說 :“為什么不向楚王引見我?”公輸盤說:“好吧?!痹模鹤幽右娡?,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譯文:子墨子拜見楚王,說:“現在這里有個人,舍棄他裝飾華美的車,鄰居有輛破車卻想要偷竊它;舍棄他華麗的衣服,鄰居有粗布衣服卻想偷竊它;舍棄他的好飯好菜,鄰居有糠糟卻想偷竊它,這是怎樣的人?”原文:王曰:“必為竊疾矣?!弊g文:楚王說:“一定是有偷竊病啊?!痹模鹤幽釉唬骸扒G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云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楄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于短褐也。 譯文:墨子說:“楚國的土地,方圓五千里,宋國的土地,方圓五百里,這好像裝飾豪華的車同破車相比。楚國有云夢大澤,犀牛麋鹿布滿這里,長江、漢水里的魚鱉黿鼉多得天下無比,宋國是沒有野雞野兔小魚的地方,這好像好飯好菜同糠糟之食相比。楚國有高大松樹、文梓、黃楩樹、樟樹,宋國沒有多余的木材,這好像錦繡服裝同粗布衣服相比。原文: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譯文:我認為楚王派官吏攻打宋國,是和這些相類似的。原文: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攻宋。”譯文:楚王說:“好呀。雖然如此,公輸盤給我制造云梯,我一定要攻打宋國。”原文:于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 譯文:于是召見公輸盤,墨子解下衣帶作為城堡,用木片作為(防御)器械。原文: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譯文:公輸盤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戰術,墨子多次抵御了他。原文: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譯文:公輸盤的攻城器械用盡了,(可是)墨子的守衛抵擋的(方法)還有剩余。原文: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譯文:公輸盤折服了,可是說:“我知道用來抵御你的方法了,我不說?!痹模鹤幽右嘣唬骸拔嶂又跃辔遥岵谎??!? 楚王問其故。譯文:子墨子說:“我也知道你用來抵御我的方法了,我也不說?!背鯁柶渲械脑?。原文: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譯文:墨子說:公輸先生的意思,不過是想要殺了我。殺了我,宋國不能防守,就可以進攻了。然而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多人,已經手持我(制造)的守衛抵擋器械,在宋國的城墻上等待著楚國的入侵。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宋的抵抗者)。原文: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弊g文:楚王說:“好啊,我不攻打宋國了。” 文言現象梳理 (學案)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出發、動身您堅持合宜的道德情理本來解釋 ⑴起于魯( ) ⑵愿借子殺之( ) ⑶吾義固不殺人( ) ( ) ⑷請說之( ) ⑸胡不已乎( ) ⑹胡不見我于王( ) ⑺以牒為械( ) ⑻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⑼吾知所以距子矣( ) ⑽雖殺臣( ) 引見木片通“御”,抵擋通“拒”,抗拒即使停止二、一詞多義 子 子墨子聞之( )愿借子殺之( ) 說 公輸盤不說(yuè)( )請說之 ( )已 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 先生您高興解釋停止已經不可謂知類( )為與此同類( )類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 (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然事理類 這樣但是見 胡不見我于王( ) 于是見公輸盤( ) 雖 雖然( ) 雖殺臣( ) 引見召見即使這樣即使三、通假字 1、子墨子九距之。 2、已持臣守圉之器。 3、公輸盤詘。 “距”通“拒”,抵擋?!班觥蓖ā坝?,抵抗?!霸x”通“屈”,折服。四、文言虛詞 為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1、替。2、語氣詞。3、造。4、作為。5、是。夫子何命焉為?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子墨子解帶為城。必為有竊疾矣之 1、助詞,的。2、代詞,這。3、賓語前置的 標志,不譯。4、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以 1、用來。2、認為。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請說之宋何罪之有臣以王吏之攻宋也將以攻宋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五、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胡不已乎? 2.胡不見我于王? 3.此為何若人? 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何不向楚王引見我呢?這是什么樣的人呢?4.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5.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6.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楚國土地有余而人民不足。堅持合宜的道德、情理,不殺一個人, 卻去殺更多的人,不能說是明白事理。我認為大王派遣將官去攻打宋國,正和那患偷竊病的人是同一類型的。六、文言句式:1、夫子何命焉為? 2、宋何罪之有? (疑問句)譯:先生(有)什么見教呢?(倒裝句)譯:宋國有什么罪過呢?品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思考:本文對應的雙方是誰?主要人物是誰?墨子前往楚國的目的是什么? 1、本文對應的雙方是墨子和楚國的公輸盤、楚王。2、主要人物是墨子。3、墨子前往楚國的目的是勸阻楚國攻打宋國(止楚攻宋)。 小組討論:本文是如何構思的? 1.以“見”字一線穿珠。 墨子見公輸盤→墨子見楚王→墨子見公輸盤 (1~12) (13~16) (17~22) 2.以人物思想、態度的變化為線索組織全文。 背景交代 ——公輸盤“服”——楚王曰“善” —— 公輸盤詘 ——楚王曰“善” 1、熟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語段。2、課外閱讀魯迅的《故事新編·非攻》,全面了解墨子的性格。作業17、公 輸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把握疑問句、反問句的句式特征。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張。 能力目標 1.體會墨子高超的勸說藝術。 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品味賞析課文的美,培養學生閱讀先秦諸子散文的興趣。 德育目標 認識非正義戰爭的罪惡,反對侵略,熱愛和平,盡自己所能為和平作貢獻。二、教學重點 1.積累文育知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勸阻楚攻宋的三個步驟。 3,背誦自己喜歡的句、段,增加語言積淀。 三、教學難點 鑒賞墨子的勸說技巧。四、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討論點撥法 3.品讀法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教學圖片六、課時安排 2課時七、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是和平與發展,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罄竹難書.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熱愛和平的人,他憑借自己雄辯的口才、巧妙的詞鋒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場不義的戰爭,他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墨子,請看他非凡的表現。讓我們一起《公輸》。 二、請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展示目標) 三、了解作家作品。(資料助讀) 1.關于先秦諸子散文先秦諸子散文產生于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時代,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春秋戰國之交為第一個發展階段,以《論語》和《墨子》為代表;戰國中葉為第二個發展階段,以《孟子》和《莊子》為代表;戰國后期為第三個發展階段,以《荀子》和《韓非子》為代表。先秦諸子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極具文采,無論思想性還是藝術性都對后世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有孔子、老子、孟子、莊子、墨子、荀子等,主要的學派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 2.《墨子》及墨子 墨子(約前476~前390),名翟(dí),相傳為戰國時期宋國人,后長期住在魯國,戰國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宣傳“兼愛”“非攻” 等主張,反映小生產者的利益和愿望。其學說與孔子對立,在戰國時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顯學”。 《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的輯錄,是先秦墨家著作,現存53篇?!赌印肥俏覈撧q性散文的源頭,運用類比、舉例、推論的論辯方法進行論證,邏輯嚴密,說理清楚。 3.公輸公輸盤,又稱魯班,后人尊稱為建筑業的鼻祖。同時,他發明了飛鳶,是人類征服太空第一人;又發明了云梯、鉤鉅等攻城武器,是一位偉大的軍事科學家;在機械方面,很早被人稱為“機械圣人”。魯班對人類的貢獻可以說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是我國當之無愧的科技發明之父。4.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的形勢。 四、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老師范讀課文,根據本文的故事情節給文章重新擬一個標題。(墨子止楚攻宋) 2.強調字音,多媒體顯示:生字:郢(yǐng) 荊(jīng) 輿(yú) 犀(xī)兕(sì) 糜(mǐ) 鱉(biē) 黿(yuán)鼉(tuó) 雉(zhì) 鮒(fù) 梓(zǐ) 楩(pián) 牒(dié) 圉(yù) 詘(qū)多音字:公輸盤(bān)不說(yuè) 請說(shuō)之 長木(zhàng) 胡不見(xiàn)我于王 臣之弟子禽滑(gǔ)厘 3.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把握語氣,體會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緊張的氣氛。示例: (1)子墨子聞之,起于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 加點詞須重讀,顯示墨子焦急的心態,他為了阻止楚宋之戰而不辭勞苦。 (2)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義"字須重讀,顯示公輸盤以"義"裝點自己的味道,要讀出他一本正經而又流露出掩飾不住的傲慢的語氣。 (3)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讀出疑問語氣,顯示質問、責備,催促之意。 (4)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 注意"善哉"的虛偽。"雖然……"體現了一個霸氣十足的諸侯的強硬與蠻橫。 (5)公輸盤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公輸盤在心里做著陰暗的盤算,要讀出陰險并帶有威脅意味的語氣。子墨子敏銳地揭穿這一陰謀,顯示出胸有成竹、鎮定沉著之意。 4.選兩位學生分角色朗讀,其余同學評點。 四、譯讀課文,疏通文句,熟悉文意 1.學生自讀課文,結合注釋,借用工具書,翻譯課文。 2.以小組為單位,針對翻譯中的疑難問題討論研究,共同解決。教師巡視各組,答疑解惑。3.師生共同翻譯課文。4.指導學生積累本課的文言知識。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內容如下: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⑴起于魯(出發、動身) ⑵愿借子殺之(您) ⑶吾義固不殺人(堅持合宜的道德情理)(本來)⑷請說之(解釋) ⑸胡不已乎(停止) ⑹胡不見我于王(引見) ⑺以牒為械(木片)⑻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擋) ⑼吾知所以距子矣(通'拒',抗拒) ⑽雖殺臣(即使) (二)一詞多義 公輸盤不說(高興) 見公輸盤(拜見) 請說之(解釋) 胡不見我于王(引見) 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這樣) 不可謂知類(事理)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 為與此同類(類別) 為楚造云梯之械(這樣) 子墨子聞之(代詞,指代造云梯攻宋這件事) 宋何罪之有(賓語前置的標志,結構助詞)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結構助詞)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的",結構助詞)(三)通假字:公輸盤不說(通"悅",高興) 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擋)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擋) 公輸盤詘(通"屈",理屈)。(四)翻譯下列句子 夫子何命焉為? 譯:先生(有)什么見教呢? 宋何罪之有? 譯:宋國有什么罪過呢? 胡不已乎? 譯: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胡不見我于王? 譯:何不向楚王引見我呢? 此為何若人? 譯:這是什么樣的人呢?五、品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提問1:本文對應的雙方是誰?主要人物是誰?墨子前往楚國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本文對應的雙方是墨子和楚國的公輸盤、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國的目的是勸阻楚國攻打宋國。 提問2:談談本文是如何構思的?(學生討論,展示成果) 1.以"見"字一線穿珠。 墨子見公輸盤→墨子見楚王→墨子見公輸盤 (1~12) (13~16) (17~22) 墨子勸阻楚國攻打宋國,可分為三個步驟:1使公輸盤理屈詞窮;2使楚王理屈詞窮;3模擬攻守,擊敗公輸盤,促使楚王放棄攻宋。2.以人物思想、態度的變化為線索組織全文。背景交代 公輸盤"服" 楚王曰"善" 公輸盤詘 楚王曰"善" 六、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語段。 2.閱讀魯迅的《故事新編·非攻》,全面了解墨子的性格。課件41張PPT。洛陽市第五十九中學 王嬋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下冊第五單元 第17課 公輸 執教者:王嬋(第二課時) 在戰國初期的時候,楚國的國君楚惠王想重新恢復楚國的霸權。他擴大軍隊,要去攻打宋國。 楚惠王重用了一個當時最有本領的工匠,名叫公輸盤,也就是后來人們稱為魯班的人。 公輸盤被楚惠王請去。他替楚王設計了一種攻城的工具,叫做云梯。楚惠王一面叫公輸盤趕緊制造云梯,一面準備向宋國進攻。楚國制造云梯的消息一傳揚出去,各諸侯國都有點擔心。 特別是宋國,聽到楚國要來進攻,覺得大禍臨頭。 楚國想進攻宋國的事,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對。反對得最厲害的是墨子。他聽說楚國要利用云梯去侵略宋國,就急急忙忙地跑到楚國去,奔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國的都城。他先去見公輸盤,勸他不要幫助楚惠王攻打宋國。 公輸盤說:“不行呀,我已經答應楚王了?!蹦泳鸵蠊敱P帶他去見楚惠王,公輸盤答應了。復述故事 在楚惠王面前,墨子很誠懇地說:“楚國土地很大,方圓五千里,地大物博;宋國土地不過五百里,土地不大,物產也不豐富。大王為什么有華貴的車馬,還要去偷人家的破車呢?為什么要扔了自己的華麗衣服,去偷人家一件舊褂子呢?” 楚惠王雖然覺得墨子說得有道理,但是不肯放棄攻宋國的打算。公輸盤也認為用云梯攻城很有把握。 墨子直截了當地說:“你能攻,我能守?!彼庀铝松砩舷抵膸ё?,在地下圍著當做城墻,再拿幾塊小木板當做攻城的工具,叫公輸盤來演習一下攻城。公輸盤采用一種方法攻城,墨子就用一種方法守城。一個用云梯攻城,一個就用火箭燒云梯;一個用撞車撞城門,一個就用滾木砸撞車;一個用地道,一個用煙熏。公輸盤用了很多攻法,把攻城的方法都用完了,可是墨子還有一些守城的高招沒有使出來。 公輸盤呆住了,但是心里還不服,說:“我想出了辦法來對付你了,不過現在不說。” 墨子微微一笑說:“我知道你想怎樣來對付我,不過我也不說?!?br/> 楚惠王聽了兩人的話,有點莫名其妙,就問墨子:“你們究竟在說什么?” 墨子說:“公輸盤的意思很清楚,不過是想把我殺掉,以為殺了我,宋國就沒有人幫助他們守城了。其實他錯了。我來楚國之前,早已派了禽滑厘等三百個徒弟守著宋城,他們每一個人都學會了我的守城辦法。即使把我殺了,楚國也得不到宋國?!?br/> 楚惠王聽了墨子一番話,又親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領,知道要打勝宋國沒有希望,只好說:“先生的話說得對,我決定不進攻宋國了?!?br/> 這樣,一場非正義的戰爭就被墨子阻止了。學習重點 精讀課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奧秘,體味墨子的勸說藝術,概括人物形象。 分角色朗讀1~12段。 思考:1、文中哪一句交代了事件的起因?2、哪個詞語最能表現墨子不辭勞苦的精神?3、墨子此行的目的是什么?表現了他怎樣的思想? 4、墨子見到公輸盤,就請他幫助自己去殺人,而且進一步說可以“獻十金”,其真正的意圖是什么?5、墨子共說了哪幾個“不可謂…”?哪句話說明公輸盤理屈詞窮?6、公輸盤說“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的目的是什么?7、墨子的言行反映出他的什么特點?第一部分文意寫墨子以義相責攻宋行為。1、文中哪一句話交代了事件的起因?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2、哪個詞語最能表現墨子不辭勞苦的精神?行十日十夜。 3、墨子此行的目的是什么?表現了他怎樣的思想? 阻止楚國攻宋,阻止侵略戰爭。為了實現“兼愛”、“非攻”的思想。4、墨子見到公輸盤,就請他幫助自己去殺人,而且進一步說可以‘“獻十金”,其真正的意圖是什么? 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使公輸盤理屈詞窮。5、墨子共說了哪幾個“不可謂…”?哪句話說明公輸盤理屈詞窮?五個句子:a、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b、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c、知而不爭,不可謂忠。d、爭而不得,不可謂強。e、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公輸盤服”證明他理屈詞窮。6、公輸盤說“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的目的是什么?(1)把責任推到楚王身上;(2)雖然理屈詞窮,卻仍要攻宋。7、墨子的言行反映出他的什么特點? 反對不義戰爭、不畏艱辛、堅守正義、善于說理、勇敢機智的精神。分角色朗讀13~16段。 思考:1、文中墨子以三件違反常情的可笑事情作比喻,具體指哪三件事?2、墨子以三件違反常情的事情作比喻的目的是什么?3、本文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4、“與此同類”的“此”指的是什么?5、在這一段中,楚王放棄攻宋的計劃了嗎? 6、從墨子與楚王的對話看,墨子的語言有什么特色?第二部分文意 寫墨子以智相責攻宋行為。1、文中墨子以三件違反常情的可笑事情作比喻,具體指哪三件事? (1)舍文軒,竊敝輿; (2)舍錦繡,竊短褐; (3)舍粱肉,竊糠糟。 2、你知道墨子以三件違反常情的事情作比喻的目的嗎? 誘使楚王不假思索地答出此人“必有竊疾”的結論,使楚王陷入墨子設計好的方案。3、下列文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云夢,犀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楄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對比論證、比喻論證4、“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中,“與此同類”的“此”指的是什么?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 概括地說:有竊疾。5、在這一段中,楚王放棄攻宋的計劃了嗎? 沒有,心猶不甘,還想攻宋。6、從墨子與楚王的對話看,墨子的語言有什么特色?語言巧妙言辭鋒利說理雄辯善用比喻大家齊讀17~22段。 思考:1、在“講道理”不能阻止楚國攻宋的情況下,墨子與公輸盤玩了一場“模擬軍事演習”,這場“模擬演習” 怎樣進行?2、哪句話說明“演習”復雜激烈?3、“演習”勝負如何?4、這場“模擬軍事演習”說明了什么問題?5、公輸盤和墨子的對話,兩人都說一句話“吾不言”,請分析兩個“吾不言”各有什么隱含義?分別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心態?6、是什么原因促使楚國放棄攻宋的決定?寫墨子以技相較,阻止攻宋行為。第三部分文意在“講道理”不能阻止楚國攻宋的情況下,墨子與公輸盤玩了一場“模擬軍事演習”,請用課文原句回答。1.這場“模擬演習” 怎樣進行?解帶為城,以牒為械。2.哪句話說明“演習”復雜激烈?3.“演習”勝負如何?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輸盤詘。4.這場“模擬軍事演習”說明了什么問題?阻止戰爭,不能只靠講道理,更重要的是以實力為后盾。 5.公輸盤和墨子的對話,兩人都說一句話“吾不言”,請分析兩個“吾不言”各有什么含義?分別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心態? 公輸盤“吾不言”是想殺死墨子而不敢說,表現了他陰險狡詐而又膽怯。 墨子“吾不言”是看穿對方陰謀而不說,表現了他胸有成竹、沉著冷靜。6. 是什么原因促使楚國放棄攻宋的決定? 楚王知道宋國已做好了充分地抵御準備,攻打宋國是沒有好結果的。文章結構圖墨子見公輸墨子:辛苦赴楚公輸:義不殺人墨子:義不殺少以義相責見楚王楚王:必有竊疾墨子:王吏攻宋 與此類同以智相責見公輸公輸:九設械盡 墨子:九距有余 持器待寇 以技相較智慧勇敢 止楚攻宋墨子的勸說技巧表現在哪些方面? 1、說理巧妙。(1)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輸盤,五個“不可謂”,義正辭嚴;在婉勸楚王時,三次夸飾楚國,在取悅對方的同時置對方于理虧的境地。(2)邏輯性強。在勸阻楚王時,巧用類比、對比,環環相扣,無懈可擊。(3)先發制人,保持主動。在勸阻楚國攻打宋國的三個步驟中,每一次都巧妙出擊,化被動為主動,從容鎮定,胸有成竹。2、機智善辯。墨于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輸盤的“義”、楚王的“竊疾”均成了墨子制敵的法寶,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公輸盤與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無奈和苦澀呀。3、語言富于表現力。他一連用五個“不可謂”,重重否定,極有氣勢,使公輸盤無從辯駁:他一連用三個對比,并采用夸飾的手法,極言楚國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宋國之面積狹小、物產貧乏,感染力很強,既滿足了楚王的虛榮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國是無意義乃至愚蠢的舉動。而揭露公輸盤的殺機并最后打消楚國的攻宋企圖的一段話,長短句交錯,語氣時緩時急,既從容又有威懾力,充分顯示了墨于勇敢無畏、鎮定自若的特點。 總結本文在寫法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1、抓住矛盾,步步深入。 2、一波三折,懸念迭生。 3、人物形象鮮明.文章通過語言描寫,刻畫了三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4、 語言生動,運用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 從墨子的言行分析,墨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⑴墨子聽說公輸盤為楚國造云梯要攻打宋國,不遠千里,走了十天十夜到楚國的國都來說服公輸盤,表現墨子不畏艱辛,反對非正義戰爭的“非攻”思想。 ⑵墨子折服公輸盤和楚王所用的巧妙的言辭,表現墨子是個出色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動家,具有機靈、雄辯的口才。 ⑶墨子冒著生命危險只身深入敵國,說服公輸盤和楚王。表現墨子為了阻止一場不正義的戰爭,不怕犧牲的勇敢精神。 ⑷墨子九距公輸盤攻城之機變。 說明墨子有勇有謀。 概括人物形象 墨子公輸盤 楚 王英勇無畏機智善辯熱愛和平陰險狡詐野心勃勃課堂練習1、《公輸》通過墨子( ?。┑墓适?,生動地敘述了墨子為實現自己的( ?。┲鲝垼憩F出的( ?。┖停? )的精神,同時也暴露了公輸盤和楚王( ),從而說明只有把( )和( )結合起來,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斂其野心。2、墨子最終制止了這場戰爭,他采用( )的辦法,從道義上譴責楚攻宋之不義,他善用( ),層層說理,在說理中運用大量( )句,增強了說服力。止楚攻宋“非攻”沉著冷靜頑強斗爭陰險狡詐道義實力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比喻排比3、墨子與公輸盤、楚王的這場斗爭給予我們什么樣的啟示?請聯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要有“論辯才能”、“謀略”及實力才能阻止戰爭的發生,取得最終的勝利。國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在強權肆虐橫行的國際環境下,我們只有壯大實力,才會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a. 讓戰爭從地球走開。b.遠離戰爭,讓和平的陽光灑遍地球的每一個角落!4、如今,關注和平、反對戰爭已成為世界的潮流,請聯系現實,擬一則關于戰爭與和平的公益廣告。小結 文章通過語言描寫,塑造了墨子的偉大形象。為了阻止這場非正義的戰爭,他不畏艱辛、不怕犧牲,孤身深入敵國,用巧妙、鋒利的言辭使戰爭發動者理屈詞窮,又憑著謀略使他們不敢輕舉妄動。表現了一個出色的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的本色。從而說明了只有把道義和實力結合起來,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斂野心。文章情節波瀾起伏,人物形象鮮明,說理充分,語言生動,是《墨子》的代表作。希望同學們課下閱讀《墨子·非攻》全篇,全面了解墨子的“非攻”主張。 作業1、假如有時空隧道,你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墨子,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請寫一段300字左右的短文。2、背誦優秀語段。17、公 輸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把握疑問句、反問句的句式特征。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張。 能力目標 1.體會墨子高超的勸說藝術。 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品味賞析課文的美,培養學生閱讀先秦諸子散文的興趣。 德育目標 認識非正義戰爭的罪惡,反對侵略,熱愛和平,盡自己所能為和平作貢獻。二、教學重點 1.積累文育知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勸阻楚攻宋的三個步驟。 3,背誦自己喜歡的句、段,增加語言積淀。 三、教學難點 鑒賞墨子的勸說技巧。四、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討論點撥法 3.品讀法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教學圖片六、課時安排 2課時七、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奧秘,體味墨子的勸說藝術,品讀課文,美點尋蹤;聯系實際談體會。 [教學步驟] 一、學生復述課文。 二、精讀課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奧秘,體味墨子的勸說藝術(一)墨子止楚攻宋戰略三步走。(1)學生分角色朗讀2~12段,思考問題:1、文中哪一句交代了事件的起因?2、哪個詞語最能表現墨子不辭勞苦的精神?3、墨子此行的目的是什么?表現了他怎樣的思想? 4、墨子見到公輸盤,就請他幫助自己去殺人,而且進一步說可以“獻金”,其真正的意圖是什么?5、墨子共說了哪幾個“不可謂…”?哪句話說明公輸班理屈詞窮?6、公輸盤說“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的目的是什么?7、墨子的言行反映出他的什么特點?(2)分角色朗讀13~16段。思考問題:1、文中墨子以三件違反常情的可笑事情作喻,具體指哪三件?2、你知道墨子以三件違反常情的事情作喻的目的嗎?3、本文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4、“與此同類”的“此”指的是什么?5、在這一段中,楚王放棄了攻宋的計劃嗎? 6、從墨子與楚王的對話看,他的語言有什么特色?(3) 大家齊讀17~22段。思考問題:1、在“講道理”不能阻止楚國攻宋的情況下,墨子與公輸盤玩了一場“模擬軍事演習”,這場“模擬演習” 怎樣進行?2、哪句話說明“演習”復雜激烈?3、“演習”勝負如何?4、這場“模擬軍事演習”說明了什么問題?5、公輸盤和墨子的對話,兩人都說一句話“吾不言”,請分析兩個“吾不言”各有什么隱含義?分別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心態?6、是什么原因促使楚國放棄攻宋的決定? (二)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三)欣賞品味墨子的勸說藝術。 提問:墨子的勸說技巧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思考討論,并自由發言。)成果展示:1、說理巧妙,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根據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輸盤,五個“不可謂”,義正辭嚴;婉勸楚王,三次夸飾楚國,在取悅對方的同時置對方于理虧的境地。(2)邏輯性強。主要表現在勸阻楚王時,巧用類比,對比,環環相扣,無懈可擊。(3)先發制人,保持主動。在勸阻楚國攻打宋國的三個步驟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擊,化被動為主動,從容鎮定,胸有成竹,2、機智善辯。墨于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輸盤的“義”,楚王的“竊疾”均成了墨子制敵的法寶,以于之矛攻子之盾,公輸盤與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無奈和苦澀呀。 3、語言富于表現力.他一連用五個“不可謂”,重重否定,極有氣勢,使公輸盤無從辯駁:他一連用三個對比,并采用夸飾的手法,極言楚國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宋國之面積狹小、物產貧乏,感染力很強,既滿足了楚王的虛榮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國是無意義乃至愚蠢的舉動。而揭露公輸盤的殺機并最后打消楚國的攻宋企圖的這一段話,長短句交錯,語氣時緩時急,既從容又有威懾力,充分顯示了墨于勇敢無畏、鎮定自若的特點。 (四)賞析課文,美點尋蹤 教師提問:《公輸》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學趣味的一篇。本文在寫法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1、抓住矛盾,步步深入。攻宋和反攻宋是貫穿全文的矛盾,文章記述了這個矛盾的產生和發展過程。 2、一波三折,懸念迭生。墨子千里迢迢跑到楚都見公輸盤,沒有勸阻,面是請其殺人;見楚王,不盲其事,而說偷竊?。汗敱P服、楚王稱善均未解決楚攻宋的問題,波瀾迭起,九攻九距,殺機四伏,不禁為子墨子擔憂,墨子一跟看穿并嚴正警告,在實力對比和威懾之下,迫使楚王放棄,文章一波三折,懸念迭生的寫法產生了很好的效果。3、人物形象鮮明.文章通過語育描寫,刻畫了三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 4、語言生動,運用比喻、排比、對比等(2)修辭,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 (五)概括人物形象。墨子:機智多謀、無所畏懼、鎮定自若,公輸盤:頑固、陰險、狡詐,楚王:虛榮、愚蠢、狡猾。三、課堂練習1、《公輸》通過墨子( ?。┑墓适拢鷦拥財⑹隽四訛閷崿F自己的( )主張,所表現出的( ?。┖停? )的精神,同時也暴露了公輸盤和楚王( ),從而說明只有把( )和( )結合起來,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斂其野心。2、墨子最終制止了這場戰爭,他采用( )的辦法,從道義上譴責楚攻宋之不義,他善用( ),層層說理,在說理中運用大量( )句,增強了說服力。3、墨子與公輸盤,楚王的這場斗爭給予我們什么樣的啟示?請聯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明確:這場斗爭表明:面對大國的不義之戰,要敢于斗爭。一方面要從道義上揭露其不義,使他們在輿論上威風掃地,另一方面,要從實力上作好充分準備,使他們的侵略野心無法得逞。這個道理,不僅被無數的歷史事實證明;而且在今天也有借鑒意義。國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在強權肆虐橫行的國際環境下;我們只有壯大實力,才會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學生大多聯系美伊戰爭來談)4、如今,關注和平、反對戰爭已成為世界的潮流,請聯系現實,擬一則關于戰爭與和平的公益廣告。四、課堂小結 《公輸》通過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動地表現了墨子為實現自己的“非攻”主張所進行的艱苦實踐和頑強斗爭精神,同時也暴露了公輸盤與楚王釣阱儉、狡詐,從而說明了只有把道義和實力結合起來,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斂野心。文章情節波瀾起伏,人物形象鮮明,說理充分,語言生動,是《墨子》的代表作。希望同學們課下閱讀《墨子·非攻》全篇,全面了解墨子的“非攻”主張。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優秀語段。 2.假如有時空隧道,你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墨子;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可以夸贊墨子熱愛和平,為和平不辭勞苦,奔走呼號,稱其為和平的使者,應是諾貝爾和平獎的首批獲得者,可以稱贊其機智、勇敢;可以盛贊墨子敢于挑戰強國,誓死保衛宋國,等等。通過激發想象,充分感受墨子的人格魅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下5第17課-1公輸.ppt 9下5第17課-公輸(第一課時)教案.doc 9下5第17課-2公輸.ppt 9下5第17課-公輸(第二課時)教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