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的母親》 胡適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理解、積累“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做到會讀、會寫并理解其含義。2、了解作者,揣摩語言,通過富有表現力的語句來體會母愛,學會用截取法來表現人物。 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式、研究式學習,整體感知課文,揣摩語言,體會母愛。學會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母愛的至高無上,產生對婦女被舊社會壓抑和埋沒命運的深切同情,從而更加熱愛新中國、熱愛新生活。 教學重點: 理解母親對我的嚴格要求,感受 “嚴”背后的“愛”。 教學難點 領會本文樸實的語言中蘊含的深厚感情。教學過程:第二課時一、自主選擇閱讀方式,找出你認為有品味的語句,細細揣摩其內涵。 交流——分享——展示品味真摯質樸的語言1、她看我清醒了,才對我說昨天做錯了什么事,說錯了什么話,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母親在不自覺的運用“省身”的教育方法。 2、晚上人靜后,她罰我跪下,重重地責罰了一頓。 ——“我” 因為說了一句輕薄的話而受到重重的責罰,點明母親的教子之嚴。3、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充分體現母親對我的“愛之慈”。4、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后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寫出對母親的痛惜和敬重之情。5、母親從不罵他一句。并且因為是新年,她的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這樣的過年,我過了六七次。 ——“六七年”來母親在痛苦的生活處境中“當家”是如何艱難,表現了母親“氣量大,性子好”。6、她們常常鬧意見,只因為我母親的和氣榜樣,她們還不曾有公然相打相罵的事。——說明母親的身教不只影響了我,也影響了家里的每一個人。7、她剛哭時,聲音很低,漸漸哭出聲來。我醒了起來勸他,她也不肯住。 ——母親以獨特的方式來化解家庭矛盾,真是用心良苦。作者用兒童的視角來回憶童年往事,毫無成人的姿態,亦無學者的深沉,如實道來,真誠傾吐,可以說,作者是“掏出心”來寫母親,全文自然的洋溢著作者對母親的深摯感情。二、問題探究:課文標題是“我的母親”,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親,而其他內容似與母親無關,這是為什么? 明確:文章前三段寫作者的性格特點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寫出了自己的童年的愛好、快樂,另一方面也寫出了兒童好玩的天性:既寫出了童年生活的單調失落,也寫出了環境與教育對一個人性格養成的重要作用。總的來說,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書之外,是貧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是母親“給了我一點兒做人的訓練”,這不僅彌足珍貴、值得銘記永久,而且影響巨大。這樣看來,前三段實在不是閑筆,不僅為寫母親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而且與文末相呼應。另一個原因是,這篇課文選自自傳,寫母親的同時也是寫自己人生成長道路上的一段歷程,或者說,是把母親作為人生成長道路上的第一為恩師來寫的,所以開頭寫了較多自己的童年經歷。三、出示框架結構(幻燈板書)四、教師小結:?“我”的母親是一個把全部的愛和希望都傾注在兒女身上,為家庭奉獻了一生,而她又不是一個普通的勞動婦女,她有著一定的文化和豐富的情感,可惜被封建社會埋沒,所以說作者在抒發了對自己母親的懷念、贊美之情的同時,也表達了對舊社會這樣的勞動婦女的深深的同情。?五、精彩回顧:好的文章是需要反復品味的,接下來,請同學選擇你印象深刻的片段,由老師為大家朗讀,請大家在聽讀的過程中,再次回味文章的情感之深厚,語言之優美。教師范讀:6、7、10、12、13小節。 六、情感延伸:知道嗎?母親之花——康乃馨早在康乃馨成為母愛的象征之前,我國也有一種母親之花,它就是萱草花。古時候當游子要遠行時,就會先在北堂種萱草,希望母親減輕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唐朝孟郊《游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郀柣?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_曼羅蘭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 ——紀伯倫 母親的詮釋(聯想一下) 仔細想想,原來mother一詞是可以這樣解釋的:M (many)媽媽給了我很多很多 O(old)媽媽為我操心,白發已爬上了您的頭T(tears)眼淚 您為我流過不少淚 H (heart)您有一顆慈祥溫暖的心 E (eyes) 您注視我的目光總是充滿著愛. R (right)您從不欺騙我們,教導我們去做正確的事情.同學們,世界上其他一切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愛才是真的、永恒的、不滅的!七、作業: 1、請以作者的口吻,對文中的母親說一句話。2、請以自己的口吻,對自己的母親說一句話。3、請你對天下所有母親說一句話。敲響警鐘:年輕的心總是裝載著太多的事情,事業、愛情、理想,而父母永遠只是靜靜的藏在一個角落里。一個聲音總是再說:現在還早,等我實現了這個再去對父母盡孝也不遲。只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往而不可得見者,親也”,我們有太多的抱負要去施展,而不知不覺間曾經是我們避風港的父母卻已經老了,緩慢卻不可逆轉。結束的話:讓我們用行動來“報得三春暉”吧!1、給媽媽一個擁抱2、和媽媽換位,用媽媽的心態,對你自己嘮叨幾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下1第02課-2我的母親.ppt 8下1第02課-我的母親第二課時教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