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3.1實踐與探索一、【學習目標】:1.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包括列方程、解方程,并能根據實際問題的意義檢驗所得結果是否合理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經歷“問題情境—建立數學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過程,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重點:正確找出等量關系列方程.難點:分析與確定問題中的等量關系,能用方程來描述和刻畫事物間的等量關系.二、【學習過程】(一)【憶】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如下:(1)審題.弄清題意,找出已知量、未知量.設未知數.對所求的未知量用設未知數表示.列方程.根據題中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解方程.解所列的方程.檢驗解.檢驗解出的未知數值是否符合題意.答題.回答題中的問題.2.某種三色冰淇淋45g,咖啡色、紅色、和白色配料的比1:2:6,這種冰淇淋中咖啡色、紅色、和白色配料分別是多少?解:設 這種冰淇淋中咖啡色、紅色、和白色配料分別是、g、,則可得方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件商品按成本價提高20%后標價,又以九折銷售,售價為270元,這種商品的成本價是_________ 、【學】預習 、自學課本第11頁——第12頁的內容完成下列問題學校團委組織65名新團員為學校建花壇搬磚,女同學每人每次搬6塊,男同學每人每次搬8塊,每人各搬了4次,共搬了1800塊,那么這些新團員中有多少名男同學 解:設新團員中有名男同學,則有________名女團員,名男同學共搬磚_____塊,女團員共搬磚_______塊,由相等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方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議】一張桌子有一張桌面和四條桌腿,做一張桌面需要木材0.03 m3,做一條桌腿需要木材0.002 m3,現做一批這樣的桌子,恰好用去木材3.8 m3,共做了多少張桌子?(四)【導】例1 :一本書封面的周長為68 cm,長比寬多6 cm.這本書封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例2 :某車間有工人100名,每人每天平均可加工螺栓18個或螺母24個,要使每天加工的螺栓和螺母配套(一個螺栓配兩個螺母)應如何分配加工螺栓和螺母的工人 【堂堂清】1.甲種鉛筆每枝0.3元,乙種鉛筆每枝0.6元,用9元錢買了兩種鉛筆共20枝,兩種鉛筆各買了多少枝?2.學校文藝部組織文藝委員觀看演出.共購得8張甲票,4張乙票,總計用112元,且每張甲票比乙票貴2元,求甲票、乙票的票價分別是多少?3.某車間有工人66人,平均每人每天可加工大齒輪16個或小齒輪10個,又知3個大齒輪和5個小齒輪配成一套,問:應如何安排工人才能使產品剛好配套?三、【課堂小結】:1.用方程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是什么 2.你覺得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什么?3.解決比例分配問題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