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開放互動的世界》學歷案一、情境導入,明確目標時政播報,導入新課材料一:2022年11月4日至10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成功舉辦。 2022年11月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共創開放繁榮的美好未來》的的致辭。材料二:2022年11月15日至16日,G20峰會在印尼巴厘島舉辦。 今年G20的主題定為“共同恢復,恢復更強”,并提出聚焦全球衛生、數字化轉型和能源轉型三大主要議題。材料三:2022年12月3-4日,第七屆世界物聯網大會計劃將在中國北京召開,主題為“開創萬物互聯新經濟 引領智慧革命新時代”。出示問題:還有哪些國際新聞?請與同學交流并談談你的感受。(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時政播報和問題引領,帶動學生思考,引入本課課題。)PPT呈現學習目標,學生齊讀學習目標1.通過“慧眼觀世界”,知道當今世界的特點,樹立全球觀念和開放意識。2.通過華為之旅、情景劇表演等,學會辯證地看待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及應對措施,提高辨證思維能力,拓展國際視野。3.通過列舉中西方文化、觀看趣聞二則,明白共享多樣文化的意義,學會尊重、理解和包容,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二、執行評價任務,自主、合作探究新知環節一:感知共同家園(本環節對應目標一的達成,及其相應評價任務的落實)慧眼識世界:早上6點30分,日本制造的鬧鐘準時響起,小明穿上美國制造的上衣起床了,爸爸正在用中國香港制造的電動剃須刀刮胡子,媽媽在用印度造的電餅鍋做早飯,待會他準備開著德國產的汽車去沃爾瑪超市買泰國的山竹。【請分析】(1)從小明家的早晨,你有什么發現?(2)你或者身邊的人接觸過哪些外國品牌?哪些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上暢銷?(3)我們為什么能夠買到國外商品、中國商品為什么能暢銷海外?筆記區:環節二:放眼全球經濟(本環節對應目標二的達成,及其相應評價任務的落實)活動一:出示圖片及材料: 華為企業的世界之旅——生產;華為企業的世界之旅——銷售自主思考:1.華為企業為什么要在全球范圍內完成生產?2.華為企業為什么要在全球范圍內銷售?要求:1.獨立思考,積極回答問題。2.表達思路要清晰,語言簡明扼要。活動二:情景舞臺劇美國打壓華為,華為遭受斷供,受傷的只是華為嗎?活動三:出謀劃策小組討論:1.面對打壓,華為是如何應對的?2.這啟示我們國家和企業該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筆記區:環節三:共享多樣文化(本環節對應目標三的達成,及其相應評價任務的落實)活動一:出示:中西方文化差異圖片思考:共享多樣文化的意義要求:2分鐘后,小組搶答,注意語言簡練。活動二:趣聞二則視頻1.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笑話?2.有人說,文化差異引發矛盾,文化背景相同才能互相理解;也有人說,不‘打’不相識,有碰撞才有理解。思考:(1)你贊同哪種回答,或者你有不一樣的答案嗎?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多樣文化?小組討論:1.自主思考要獨立,自主回答2.合作探究要積極參與交流分享。3.表達思路晰,語言簡明扼要。筆記區:(三)遷移應用,提升素養1.回歸生活請大家結合我們的日常生活及所學知識,談談經濟全球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組內分享。要求:每個同學至少說出一個身邊的事例。時間不超過2分鐘。2.當堂檢測(1)2022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第21年。這21年既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的21年,也是中國與世界深度融合、共享機遇、共同成長的21年。21年來,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接近30%-﹣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這反映出( )①經濟全球趨勢不可逆轉 ②中國推動建立了國際經濟新秩序 ③世界各國相互依存,越來越成為命運共同體④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最大經濟體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2)“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我們青少年需要以正確的態度對待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能夠為保護文化多樣性做些什么?(四)自我建構,領悟內聯請大家梳理本課所學,繪制知識結構圖,并在組內展示。(五)踐行升華情感,學評合一辯論賽【活動主題】:經濟全球化與世界文化多樣性【活動目的】:明確經濟全球化對世界文化的影響,增強愛國情懷,學會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增強本國文化認同感。【活動內容】:小組為單位,以“經濟全球化給世界文化多樣性帶來的是新的發展機遇還是挑戰”為題,進行一場辯論賽。知識清單:(一)主要問題當今世界的特點是什么 這是一個開放、發展、緊密聯系的世界。2.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影響和應對措施 (1)表現:商品貿易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商品貿易在全球范圍內進行。(2)影響:①經濟全球化促進商品、資本和勞動力在全球流動,有利于在世界范圍內配置資源,促進資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②同時,經濟全球化也使各國經濟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程度不斷加深。③經濟全球化,一方面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另一方面也使風險與危機跨國界傳遞。(3)應對措施: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既要順應歷史潮流,保持積極開放的心態,主動參與競爭,也要居安思危,增強風險意識,注重國家經濟安全,為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做好充分準備。3.共享多樣文化(1)多樣文化的意義:①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滿活力的表現,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②多樣的文化讓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讓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姿。③文化多樣性是實現文化創新與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如何正確對待多樣文化 個人角度:正確認識文化差異,相互尊重,通過平等交流、對話,達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國家角度: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學習和借鑒優秀外來文化,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二)易錯易混點:(1)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可以避免。辨析:錯誤。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逆轉。(2)不同特質的文化終將在交融中合并。辨析:錯誤。世界文化是多樣性的,不同特質的文化并不會合并。隨堂檢測題一、單項選擇題1、中國連續舉辦了三屆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相當 于在家門口為外商設攤,開了一個“全球超市”,讓 中國企業和消費者“買全球”。“全球超市”“買全 球”表明 ( )A.商品生產在全球范圍內完成是一種必然趨勢B.商品貿易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加深了各國間的經濟聯系C.中國人更喜歡購買外國產品D.經濟全球化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2.我國經濟發展要想盡快趕上發達國家,就必須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趨勢,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積極融入世界經濟中。這是因為經濟全球化能夠 ( )①促進商品、資本和勞動力在全球流動 ②完全改變各國的生活 ③促進資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 ④減少對其他國家的依賴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3.“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國人熟悉的“二十四節氣”2016年11月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世界遺產再添“中國符號”。“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 )①鞏固和強化了國際社會對中華文化的一致認同 ②推廣和傳播了中華文化,彰顯世界文化多樣性 ③促進和助推了我國各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傳播 ④完善和豐富了國民認知,有利于增強文化自信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上,各國運動員不分種族、膚色、宗教信仰、意識形態及語言文化,以團結、和平、進步、包 容為共同目標進行公平競技,生動詮釋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彰顯了文化多元共生發展的理念。踐行這一理念( )①要求各國用開放包容的心態,促進文化兼收并蓄最終走向同一 ②為不同文化相互交融創造了條件,有利于實現文化的創新發展 ③有利于各類文化相互借鑒,通過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來消除差異 ④能為人們提供更為廣泛的文化選擇,讓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姿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百年變局和世界疫情交織疊加,世界各國命運相連、休戚與共。全球性挑戰需要全球性應對,無論是應對眼下的危機,還是共創美好的未來,世界各國應該( )①相互制約,縮小發展差距 ②增強經濟實力,力爭主宰世界 ③完善全球治理,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 ④加強溝通協作,踐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贏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材料分析題2022年8月15日,“藝匯絲路”藝術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文化和旅游部先后邀請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地區的數十個國家的藝術家來華采風,創作出一批具有強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藝術作品。此次展覽匯集了包括受邀來華采風創作作品在內的來自112個國家的藝術家的193件作品,集中體現了中外藝術家對“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的詮釋。思考問題:為更好地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新時代的我們應該做些什么?答案:一、選擇題:1.B 2.A 3.C 4.C 5.D二、答:①正確認識文化差異,相互尊重,通過平等交流、對話,達成彼此的理解與包容。②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堅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③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學習和借鑒優秀外來文化,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④保護、傳承本民族文化,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民族的文化,領略其他文明蘊含的人文精神。⑤要尊重差異、理解不同、包容多樣文化,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承擔起推動人類共同發展的責任。⑥努力學習,樹立遠大理想,提高自身素質,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青春年華。【解析】本題綜合考查學生對共享多樣文話的認識和理解。分析設問可知,考查中學生活如何正確對待多樣文化,結合所學回答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