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預習篇【寒假計劃】2024年七年級歷史寒假作業17.明朝的滅亡 學生版 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預習篇【寒假計劃】2024年七年級歷史寒假作業17.明朝的滅亡 學生版 教師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歷史七年級下冊 預習篇
17.明朝的滅亡
一、政治腐敗與社會動蕩
1.政治腐敗的表現:明代中后期,政治腐敗。
皇帝沉迷享樂,疏于朝政。皇室內部又鉤心斗角,紛爭不已。大臣們結黨營私,爭權奪利。
2.社會動蕩的表現:
朝政的混亂,造成中央對社會的控制力下降,官吏貪贓枉法,對民眾百般盤剝。皇室貴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瘋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農田,致使大量農民流離失所。
二、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
1.原因
(1)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敗,國家財政危機深重,朝廷不斷加派賦稅,階級矛盾異常尖銳。
(2)直接原因:陜西北部連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
2.經過
(1)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進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規定嚴明的軍紀,不許妄殺一人,還向貧苦民眾發放錢糧。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入西安,建立政權,國號大順。
(2)1644年,攻進北京城內,末帝崇禎自縊。統治長達276年的明王朝被農民起義推翻。
三、滿洲興起和清兵入關
1.滿洲興起:
(1)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權,國號大金,史稱后金。
(2)1635年,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次年,改國號為清。
2.清軍入關:
明朝滅亡后,明將吳三桂降清,引清兵入關,與清軍聯合夾擊李自成的軍隊。李自成在山海關交戰失利,轉戰各地,最后失敗。
1.在起義的過程中,起義軍領袖提出“均田免賦”“平買平賣”等口號,獲得廣大人民的歡迎,當時還流行“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的民謠。其部隊逐漸發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農民戰爭中的主力軍。材料中的“起義”( )
A.保障了東南沿海人民安全 B.沉重打擊荷蘭殖民者
C.給唐朝統治者以致命打擊 D.推翻了明王朝的統治
【答案】D
【詳解】由材料“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描述的起義是李自成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權,國號大順。接著,李自成揮師北上,直抵北京。1644年4月,起義軍進攻北京,明末帝崇禎在絕望中自縊,明王朝最終被農民起義推翻了,D項正確;保障了東南沿海人民安全,與李自成起義無關,排除A項;鄭成功收復臺灣,沉重打擊荷蘭殖民者,排除B項;黃巢起義給唐朝統治者以致命打擊,排除C項。故選D項。
2.下表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的歷史現象是( )
皇帝 在位時間 在位時表現
明武宗 1505-1521年 不理政事,盡情享樂,四處游玩
明世宗 1521-1566年 好神仙,疏于朝政
明神宗 1572-1620年 奢侈浪貨,長期不理朝政
A.財政危機加深 B.大臣結黨營私 C.朝政日益腐敗 D.農民起義不斷
【答案】C
【詳解】根據材料中明朝皇帝在位時的表現,可以看出他們疏于朝政,結合所學可知,最終導致朝政日益腐敗,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財政問題,排除A項;皇帝在位的表現與大臣結黨營私無關,排除B項;材料內容反映不出農民起義,排除D項。故選C項。
3.清朝初年,統治者修建了“歷代帝王廟”,每年定期對包括伏羲、周武王、漢高祖、唐太宗、遼太祖、金太祖、元太祖、明太祖等歷代21位帝王進行祭祀,對散落在清朝版圖中的40處歷代帝王陵寢也定期祭祀。這表明清朝( )
A.力圖匯入中華文明正統譜系 B.實現了各民族間的平等
C.確立了在全國范圍內的統治 D.強化對官僚機構的控制
【答案】A
【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伏羲、周武王、漢高祖、唐太宗、明太祖”可知,這是說,從早期華夏族到漢族,產生過很多民族政權,但通常以占據中原的華夏族或漢族政權為正統,清朝是少數民族滿族建立的政權,它祭祀這些政權的帝王,體現出對正統政權的認同,這說明,清朝力圖匯入中華文明正統譜系,A項正確;祭祀前朝帝王,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正統地位,不能體現實現了各民族間的平等,與清朝確立了在全國范圍內的統治無關,也與強化對官僚機構的控制無關,排除BCD項。故選A項。
4.以李自成為首的大順政權在入北京城之前,李自成與起義軍約法:“軍兵入城,有敢傷一人者斬,以為令。”入城后,大順政權又遍貼安民榜說:“敢有擅掠民財者,凌遲處死。“北京的社會秩序很快安定下來。這說明大順政權鞏固主要得益千起義軍( )
A.軍紀嚴肅 B.目標明確 C.作戰勇敢 D.百姓歡迎
【答案】A
【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敢傷一人者斬,以為令——敢有擅掠民財者,凌遲處死”可知,這體現出鐵一般的嚴明的軍紀,A項正確;“軍兵入城,有敢傷一人者斬,以為令。”這體現的是嚴明的軍紀,不能體現目標明確、作戰勇敢、百姓歡迎,排除BCD項。故選A項。
5.在中國歷史上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的全國性政權有( )
①秦 ②金 ③元 ④明 ⑤清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 D.③⑤
【答案】D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271年,蒙古族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統一全國,1644年,滿族建立的清入關,定都北京,隨后南下,消滅了明朝的殘余勢力和反清力量,逐步統一全國,D項正確;秦是華夏族建立的統一政權,金是女真族建立的局部政權,明是漢族建立的統一政權,排除ABC項。故選D項。
6.明朝滅亡后,駐守山海關,反而引清軍入關,并與清軍聯合夾擊李自成軍隊的是( )
A.安祿山 B.史思明 C.吳三桂 D.噶爾丹
【答案】C
【詳解】根據題干“駐守山海關,反而引清軍入關,并與清軍聯合夾擊李自成軍隊”和所學知識可知,明朝滅亡后,明將吳三桂降清,引清兵入關,與清軍聯合夾擊李自成的軍隊,C項正確;安祿山和史思明為唐朝人,發動了安史之亂,排除AB項;康熙時期,西北噶爾丹叛亂,康熙帝三次率軍親征,打敗噶爾丹,平定叛亂,穩定了西北部邊疆地區,排除D項;故選C項。
7.鴻篇巨制《太祖秘史》展現了一代君王努爾哈赤史詩般波瀾壯闊的一生。在這部劇中,大家可以看到努爾哈赤建立的宏圖偉業是( )

A.攻占北京,推翻明朝 B.建立清朝,統一中國
C.修建北京城并遷都 D.統一女真族各部,建立后金政權
【答案】D
【詳解】據所學知識可知,1616年,女真族的杰出首領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權,國號大金,史稱后金,D項正確;李自成攻占北京,推翻明朝,排除A項;皇太極建立清朝,排除B項;明成祖修建北京城并遷都,排除C項。故選D項。
8.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在發展的初期并不順利,后來他提出了“均田免賦”的口號,革命隊伍迅速發展到百萬人。“均田免賦”思想能有如此大的號召力是因為它( )
A.反映了人們要求取得平等的政治地位
B.反映了農民要求得到土地、減少剝削的愿望
C.反映了儒家天下一統,等級分明的要求
D.反映了土地私有制發展的需要,得到地主階級支持
【答案】B
【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均田免賦”可知,“均田”,這體現的是希望等到土地,“免賦”,減免賦稅,這反映了農民要求得到土地、減少剝削的愿望,B項正確;“均田免賦”是經常要求,不能體現人們要求取得平等的政治地位,排除A項;“均田”體現的是平等,不能體現等級分明,排除C項;“均田”,這體現的是希望等到土地,這是反對地主土地所有制,不能得到地主階級支持,排除D項。故選B項。
9.清代《米脂縣志》記載:“明末李自成,銀川驛之馬夫耳。因裁驛站、饑荒,無所得食,奮臂一呼,卒至土崩,不可救!”這記述了李自成起義的( )
A.原因 B.經過 C.特點 D.地位
【答案】A
【詳解】根據題干“明末李自成,銀川驛之馬夫耳。因裁驛站、饑荒,無所得食,奮臂一呼,卒至土崩,不可救!”和所學知識可知,講述李自成因饑荒不得食而起義造反,體現的是李自成起義的原因,A項正確;經過為起義軍英勇作戰,縱橫于河南、湖廣等10余省。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權,國號大順。接著,李自成揮師北上,直抵北京。1644年4月,百萬大軍在李自成的統一指揮下,對北京城發起猛烈進攻,排除B項;李自成起義的特點為發展迅速,持續時間短,破壞性大等,排除C項;李自成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民革命運動之一,將明朝滅亡,排除D項。故選A項。
10.明朝中期景泰至成化這幾十年,王府莊田比明初增加了7.5倍,勛戚貴族莊田比明初增加4.7倍。這一現象導致明朝出現( )
A.皇室內部紛爭 B.大臣結黨營私 C.滿洲威脅加重 D.土地大量兼并
【答案】D
【詳解】據題干“明朝中期景泰至成化這幾十年,王府莊田比明初增加了7.5倍,勛戚貴族莊田比明初增加4.7倍。”可知,明朝中期以后,王府、勛戚貴族的莊田大大增加,說明土地兼并嚴重,D項正確;皇室內部紛爭、大臣結黨營私與土地兼并無關,排除AB項;滿洲威脅加重,題干信息無法得出,排除C項。故選D項。
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武宗將政事交給宦官劉瑾處理,自己在宮中縱情享樂,還四處游玩……明熹宗愛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樣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給宦官魏忠賢。于是,魏忠賢權傾朝野,人稱“九千歲”。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現象?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該現象造成的后果。
材料二:(明朝末年)舊征未完,新餉已催,額內難緩,額外復急。村無吠犬,尚敲催追之門;樹有啼鵲,盡灑鞭撲之血。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白骨青磷,夜夜常聞鬼哭。
——《豫變紀略》
(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歸納明朝末年出現“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這一現象的原因。
材料三:李自成起義軍屢遭挫折,幾起幾落,后來他提出“均田免賦”,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把對土地的要求作為一個口號明確提出。舉著“均田免賦”的大旗,起義軍所到之處,受到百姓的熱烈歡迎,隊伍迅速壯大,次年正月,攻克中原重鎮洛陽,部隊人數也達百萬之眾,并在很短的時間里橫掃中原和西北的廣大地區,于崇禎十六年(1643年)占領西安。
(3)據材料三,概括“均田免賦”口號的作用。
(4)據上述材料和問題,請概括一個主題。
【答案】(1)現象:皇帝沉迷享樂,疏于朝政。
后果:皇室內部鉤心斗角,紛爭不已,大臣們更是結黨營私,爭權奪利。
(2)明末土地兼并嚴重,大量農民流離失所;自然災害嚴重;朝廷不斷加派賦稅,民眾不堪重負。
(3)激發百姓熱情,擴大起義隊伍。
(4)明朝滅亡的原因。
【詳解】(1)現象:據材料“明武宗將政事交給宦官劉瑾處理,自己在宮中縱情享樂,還四處游玩……明熹宗愛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樣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給宦官魏忠賢”并結合所學可知,皇帝沉迷享樂,疏于朝政。
后果:據所學可從皇室內部鉤心斗角,紛爭不已;大臣們更是結黨營私,爭權奪利等角度回答。
(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從明末土地兼并嚴重,大量農民流離失所;自然災害嚴重;朝廷不斷加派賦稅,民眾不堪重負等角度回答。
(3)據材料“舉著‘均田免賦’的大旗,起義軍所到之處,受到百姓的熱烈歡迎,隊伍迅速壯大”可知,“均田免賦”口號激發百姓熱情,擴大起義隊伍。
(4)據材料一可知,皇帝沉迷享樂,疏于朝政;從皇室內部鉤心斗角,紛爭不已;大臣們更是結黨營私,爭權奪利等。而材料二反映的是明末土地兼并嚴重,激化了階級矛盾;材料三反映的明末農民起義。三則材料的共同主題是:明朝滅亡的原因。
12.閱讀史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蜀昔有沃野之說……近為王府有者什七,軍屯什二,民間僅什一而已。
——《明神宗實錄》
材料二:民爭采山間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盡矣、則剝樹皮而食……殆年終而樹皮又盡矣,則又掘山中石塊而食。
——《陜西通志》
材料三:開倉而賑饑民,遠近饑民荷鋤而往,應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絕,一呼百萬,而其勢燎原不可撲。
——《豫變紀略》
(1)史料一反映了明朝后期的什么社會問題?
(2)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史料二反映了當時的農民處在什么樣的狀況下。
(3)史料三反映李自成大賑饑民。請向李自成起義軍在起義中提出什么口號?這個口號有什么重要意義?
(4)通過以上探究,你有何認識?
【答案】(1)問題: 土地兼并嚴重,大量農民失去土地。
(2)狀況:陜西北部地區連年大旱,顆粒無收,饑民遍野,農民吃光了蓬草、樹皮,甚至以石塊充饑。
(3)口號:“均田免賦”。意義:反映了農民要求獲得土地和減輕封建剝削的愿望,起義軍贏得廣大農民的擁護,從而迅速發展壯大。
(4) 統治者要關注民生,以人為本等。(言之有理即可)
【詳解】(1)根據材料一中的“王府有者什七……民間僅什一而已”可知,四川的土地百分之七十都被王府兼并了,民間屬于人民的田地不到十分之一,這說明明朝后期土地兼并嚴重,大量農民失去了土地。
(2)根據材料二中的“采山間蓬草而食……剝樹皮而食……掘山中石塊而食”可知,當時陜西大旱,民不聊生,人民沒有糧食吃,只能吃山間的蓬草,剝樹皮,甚至挖掘山中的石塊充饑。
(3)根據所學可知,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提出了“均田免賦”的口號。從材料三中的“遠近饑民荷鋤而往,應之者如流水”,結合所學可知,“均田免賦”的口號反映了農民要求獲得土地和減輕封建剝削的愿望,使得李自成率領的起義軍得到廣大農民的擁護,人民紛紛主動參加起義軍,使得起義軍迅速發展壯大。
(4)本小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從材料一、二可知,明朝統治者不重視民生,從材料三可知,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重視人民,結合所學可知,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推翻明朝不正是順應民心的必然結局嗎,這告訴我們,統治者要關注民生,以人為本。
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負責監察各州主要官員和豪強地主及子弟不法行為的官員)的名字寫在屏風上,并把他們的政績也寫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親自選拔,縣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員推薦,貞觀年間(627-649),出現了一大批奉職守法的官吏。
——摘編自《中國歷史》
材料二 明代《大明律》規定官吏貪贓枉法處分嚴重,官吏貪腐銅錢80貫以上處死。如果是執法御史貪腐,加重治罪,對貪贓枉法的官吏“永不敘用”,朱元璋為此發明了許多的殘酷刑法,諸如族誅、凌遲、戴枷游行、剝皮揎草等多項刑罰,完全是由朱元璋自己為懲治貪污所設定的專項刑罰。
材料三 明朝特別到嘉靖之后,官員貪污腐敗的行為愈演愈烈,官場中阿諛奉承比比皆是,吃喝用度鋪張浪費,送禮送賄公然進行,自上而下已然喪失了明朝初年的清明吏治,朱元璋的一片苦心,就這樣付之東流了。明朝吏治的腐敗,成為明朝最終走向滅亡的一個重要因素。
——以上均摘編自《朱元璋“重典治吏”與當代反腐敗斗爭》
(1)據材料一,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據。他親自選拔刺史主要說明了什么?他才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成了哪個盛世局面的到來?
(2)材料二反映了朱元璋整頓吏治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我國明朝后期的吏治特點是什么?據材料三指出這對明朝政權有什么重大影響?
【答案】(1)政績。重視監察官員的選拔(或重視地方官的監察)。貞觀之治。
(2)嚴刑峻法。
(3)吏治非常腐敗。成為明朝最終走向滅亡的一個重要因素。
【詳解】(1)根據材料一“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負責監察各州主要官員和豪強地主及子弟不法行為的官員)的名字寫在屏風上,并把他們的政績也寫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可知,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據是官員的政績;根據材料一“刺史由他親自選拔,縣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員推薦,貞觀年間(627-649),出現了一大批奉職守法的官吏。”可知,唐太宗重視地方官的監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統治時期出現的盛世局面是“貞觀之治”。
(2)根據材料二“明代《大明律》規定官吏貪贓枉法處分嚴重,官吏貪腐銅錢80貫以上處死。如果是執法御史貪腐,加重治罪,對貪贓枉法的官吏“永不敘用”,朱元璋為此發明了許多的殘酷刑法,諸如族誅、凌遲、戴枷游行、剝皮揎草等多項刑罰,完全是由朱元璋自己為懲治貪污所設定的專項刑罰。”可知,朱元璋通過嚴刑峻法整頓吏治。
(3)根據材料三“朝特別到嘉靖之后,官員貪污腐敗的行為愈演愈烈,官場中阿諛奉承比比皆是,吃喝用度鋪張浪費,送禮送賄公然進行,自上而下已然喪失了明朝初年的清明吏治,朱元璋的一片苦心,就這樣付之東流了。”可知,明朝后期吏治的特點是腐敗;根據材料三“明朝吏治的腐敗,成為明朝最終走向滅亡的一個重要因素。”可知,吏治腐敗稱為明朝最終走向滅亡的一個重要因素。
14.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由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明初統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加強君權的措施。請完成下列相關問題。
材料一:
(1)圖1是明朝的開國皇帝誰?他于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建立明朝?
(2)圖2反映的錦衣衛是什么機構?主要職責是什么?明成祖時類似的機構還有什么?
材料二:在中國有過這樣一種考試,這就是后期以經義八股為主要內容的科舉考試,對人文經典知識的把握及表達的能力確實是最難客觀化的,而中國人卻把這種把握及表達人文知識的能力測驗實現為一種全國規模的、能相當客觀、準確地判卷的考試并行之有效地實行了數百年。八股也許力難勝任出最好的文學、出最好的思想或者救國救民的重任,但至少它履行其作為入仕的“敲門磚”的功能看來還相當有效……不管它有多少毛病,無論如何,有它也許終勝于一個貧寒子弟要想上升,完全無路可入、無門可敲,或者只有一些鼠隙犬洞的情況。
(3)“經義”指的是哪些考試范圍?結合材料說一說八股取士的利與弊。
材料三:標注改錯是提高歷史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是瑾瑜同學制作的 “標注改錯”表格,他在表格中設計了三處錯誤。
2016年周年紀念大事15世紀初,①鄭成功下西洋,他的船隊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1553年,②西班牙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1635年,③努爾哈赤改女真為滿洲,次年,改后金為清;
(4)請改正瑾瑜同學在上表中標注的錯誤。
①: ②: ③:
材料四:明神宗時,南京一帶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萬頃;明熹宗時,一次賜給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萬頃計,魏忠賢占地萬頃以上;明崇禎帝時,云南沐氏占地萬頃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五: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
(5)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社會問題?
(6)材料五和材料四有什么聯系?
【答案】(1)朱元璋;1368年;應天府。
(2)特務機構;掌管侍衛,緝捕,刑獄諸事,保護皇帝,鎮壓官民;東廠。
(3)“四書”“五經”;利:使考試更規范、更公平,使一些出身低微的人能夠參政;弊: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扼殺人們的聰明才智,阻礙了社會的進步。
(4) ①鄭和 ②葡萄牙 ③皇太極;
(5)土地兼并現象嚴重。
(6)由于當時土地兼并現象嚴重,李自成起義后,針對這一情況提出了“均田免賦”的口號。
【詳解】(1)根據材料圖1,結合所學可知,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定都應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2)根據材料圖2,結合所學可知,錦衣衛是明朝專有軍政搜集情報機構,屬于特務機構,錦衣衛主要職能為掌管侍衛、巡查緝捕,刑獄諸事,保護皇帝,鎮壓官民。結合所學可知,明成祖于永樂十八年(1420年)設立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由親信宦官擔任首領。
(3)結合所學可知,“經義”指的是“四書”“五經”。根據材料“而中國人卻把這種把握及表達人文知識的能力測驗實現為一種全國規模的、能相當客觀、準確地判卷的考試并行之有效地實行了數百年。”“但至少它履行其作為入仕的‘敲門磚’的功能看來還相當有效”表明利是:使考試更規范、更公平,使一些出身低微的人能夠參政。根據材料“八股也許力難勝任出最好的文學、出最好的思想或者救國救民的重任”表明弊在于對個人思想、才智以及社會上,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扼殺人們的聰明才智,阻礙了社會的進步。
(4)結合所學可知,15世紀初,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1635年,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次年,改國號為清。因此①鄭和②葡萄牙③皇太極;
(5)根據材料“明神宗時,南京一帶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萬頃;明熹宗時,一次賜給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萬頃計,魏忠賢占地萬頃以上;明崇禎帝時,云南沐氏占地萬頃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可知,這一時期土地兼并現象嚴重。
(6)根據材料分析,材料四是材料五的因,由于當時土地兼并現象嚴重,李自成起義后,針對這一情況提出了“均田免賦”的口號。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歷史七年級下冊 預習篇
17.明朝的滅亡
一、政治腐敗與社會動蕩
1.政治腐敗的表現:明代中后期,政治腐敗。
皇帝沉迷享樂,疏于朝政。皇室內部又鉤心斗角,紛爭不已。大臣們結黨營私,爭權奪利。
2.社會動蕩的表現:
朝政的混亂,造成中央對社會的控制力下降,官吏貪贓枉法,對民眾百般盤剝。皇室貴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瘋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農田,致使大量農民流離失所。
二、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
1.原因
(1)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敗,國家財政危機深重,朝廷不斷加派賦稅,階級矛盾異常尖銳。
(2)直接原因:陜西北部連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
2.經過
(1)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進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規定嚴明的軍紀,不許妄殺一人,還向貧苦民眾發放錢糧。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入西安,建立政權,國號大順。
(2)1644年,攻進北京城內,末帝崇禎自縊。統治長達276年的明王朝被農民起義推翻。
三、滿洲興起和清兵入關
1.滿洲興起:
(1)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權,國號大金,史稱后金。
(2)1635年,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次年,改國號為清。
2.清軍入關:
明朝滅亡后,明將吳三桂降清,引清兵入關,與清軍聯合夾擊李自成的軍隊。李自成在山海關交戰失利,轉戰各地,最后失敗。
1.在起義的過程中,起義軍領袖提出“均田免賦”“平買平賣”等口號,獲得廣大人民的歡迎,當時還流行“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的民謠。其部隊逐漸發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農民戰爭中的主力軍。材料中的“起義”( )
A.保障了東南沿海人民安全 B.沉重打擊荷蘭殖民者
C.給唐朝統治者以致命打擊 D.推翻了明王朝的統治
2.下表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的歷史現象是( )
皇帝 在位時間 在位時表現
明武宗 1505-1521年 不理政事,盡情享樂,四處游玩
明世宗 1521-1566年 好神仙,疏于朝政
明神宗 1572-1620年 奢侈浪貨,長期不理朝政
A.財政危機加深 B.大臣結黨營私 C.朝政日益腐敗 D.農民起義不斷
3.清朝初年,統治者修建了“歷代帝王廟”,每年定期對包括伏羲、周武王、漢高祖、唐太宗、遼太祖、金太祖、元太祖、明太祖等歷代21位帝王進行祭祀,對散落在清朝版圖中的40處歷代帝王陵寢也定期祭祀。這表明清朝( )
A.力圖匯入中華文明正統譜系 B.實現了各民族間的平等
C.確立了在全國范圍內的統治 D.強化對官僚機構的控制
4.以李自成為首的大順政權在入北京城之前,李自成與起義軍約法:“軍兵入城,有敢傷一人者斬,以為令。”入城后,大順政權又遍貼安民榜說:“敢有擅掠民財者,凌遲處死。“北京的社會秩序很快安定下來。這說明大順政權鞏固主要得益千起義軍( )
A.軍紀嚴肅 B.目標明確 C.作戰勇敢 D.百姓歡迎
5.在中國歷史上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的全國性政權有( )
①秦 ②金 ③元 ④明 ⑤清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 D.③⑤
6.明朝滅亡后,駐守山海關,反而引清軍入關,并與清軍聯合夾擊李自成軍隊的是( )
A.安祿山 B.史思明 C.吳三桂 D.噶爾丹
7.鴻篇巨制《太祖秘史》展現了一代君王努爾哈赤史詩般波瀾壯闊的一生。在這部劇中,大家可以看到努爾哈赤建立的宏圖偉業是( )

A.攻占北京,推翻明朝 B.建立清朝,統一中國
C.修建北京城并遷都 D.統一女真族各部,建立后金政權
8.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在發展的初期并不順利,后來他提出了“均田免賦”的口號,革命隊伍迅速發展到百萬人。“均田免賦”思想能有如此大的號召力是因為它( )
A.反映了人們要求取得平等的政治地位
B.反映了農民要求得到土地、減少剝削的愿望
C.反映了儒家天下一統,等級分明的要求
D.反映了土地私有制發展的需要,得到地主階級支持
9.清代《米脂縣志》記載:“明末李自成,銀川驛之馬夫耳。因裁驛站、饑荒,無所得食,奮臂一呼,卒至土崩,不可救!”這記述了李自成起義的( )
A.原因 B.經過 C.特點 D.地位
10.明朝中期景泰至成化這幾十年,王府莊田比明初增加了7.5倍,勛戚貴族莊田比明初增加4.7倍。這一現象導致明朝出現( )
A.皇室內部紛爭 B.大臣結黨營私 C.滿洲威脅加重 D.土地大量兼并
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武宗將政事交給宦官劉瑾處理,自己在宮中縱情享樂,還四處游玩……明熹宗愛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樣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給宦官魏忠賢。于是,魏忠賢權傾朝野,人稱“九千歲”。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現象?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該現象造成的后果。
材料二:(明朝末年)舊征未完,新餉已催,額內難緩,額外復急。村無吠犬,尚敲催追之門;樹有啼鵲,盡灑鞭撲之血。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白骨青磷,夜夜常聞鬼哭。
——《豫變紀略》
(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歸納明朝末年出現“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這一現象的原因。
材料三:李自成起義軍屢遭挫折,幾起幾落,后來他提出“均田免賦”,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把對土地的要求作為一個口號明確提出。舉著“均田免賦”的大旗,起義軍所到之處,受到百姓的熱烈歡迎,隊伍迅速壯大,次年正月,攻克中原重鎮洛陽,部隊人數也達百萬之眾,并在很短的時間里橫掃中原和西北的廣大地區,于崇禎十六年(1643年)占領西安。
(3)據材料三,概括“均田免賦”口號的作用。
(4)據上述材料和問題,請概括一個主題。
12.閱讀史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蜀昔有沃野之說……近為王府有者什七,軍屯什二,民間僅什一而已。
——《明神宗實錄》
材料二:民爭采山間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盡矣、則剝樹皮而食……殆年終而樹皮又盡矣,則又掘山中石塊而食。
——《陜西通志》
材料三:開倉而賑饑民,遠近饑民荷鋤而往,應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絕,一呼百萬,而其勢燎原不可撲。
——《豫變紀略》
(1)史料一反映了明朝后期的什么社會問題?
(2)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史料二反映了當時的農民處在什么樣的狀況下。
(3)史料三反映李自成大賑饑民。請向李自成起義軍在起義中提出什么口號?這個口號有什么重要意義?
(4)通過以上探究,你有何認識?
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負責監察各州主要官員和豪強地主及子弟不法行為的官員)的名字寫在屏風上,并把他們的政績也寫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親自選拔,縣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員推薦,貞觀年間(627-649),出現了一大批奉職守法的官吏。
——摘編自《中國歷史》
材料二 明代《大明律》規定官吏貪贓枉法處分嚴重,官吏貪腐銅錢80貫以上處死。如果是執法御史貪腐,加重治罪,對貪贓枉法的官吏“永不敘用”,朱元璋為此發明了許多的殘酷刑法,諸如族誅、凌遲、戴枷游行、剝皮揎草等多項刑罰,完全是由朱元璋自己為懲治貪污所設定的專項刑罰。
材料三 明朝特別到嘉靖之后,官員貪污腐敗的行為愈演愈烈,官場中阿諛奉承比比皆是,吃喝用度鋪張浪費,送禮送賄公然進行,自上而下已然喪失了明朝初年的清明吏治,朱元璋的一片苦心,就這樣付之東流了。明朝吏治的腐敗,成為明朝最終走向滅亡的一個重要因素。
——以上均摘編自《朱元璋“重典治吏”與當代反腐敗斗爭》
(1)據材料一,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據。他親自選拔刺史主要說明了什么?他才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成了哪個盛世局面的到來?
(2)材料二反映了朱元璋整頓吏治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我國明朝后期的吏治特點是什么?據材料三指出這對明朝政權有什么重大影響?
14.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由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明初統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加強君權的措施。請完成下列相關問題。
材料一:
(1)圖1是明朝的開國皇帝誰?他于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建立明朝?
(2)圖2反映的錦衣衛是什么機構?主要職責是什么?明成祖時類似的機構還有什么?
材料二:在中國有過這樣一種考試,這就是后期以經義八股為主要內容的科舉考試,對人文經典知識的把握及表達的能力確實是最難客觀化的,而中國人卻把這種把握及表達人文知識的能力測驗實現為一種全國規模的、能相當客觀、準確地判卷的考試并行之有效地實行了數百年。八股也許力難勝任出最好的文學、出最好的思想或者救國救民的重任,但至少它履行其作為入仕的“敲門磚”的功能看來還相當有效……不管它有多少毛病,無論如何,有它也許終勝于一個貧寒子弟要想上升,完全無路可入、無門可敲,或者只有一些鼠隙犬洞的情況。
(3)“經義”指的是哪些考試范圍?結合材料說一說八股取士的利與弊。
材料三:標注改錯是提高歷史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是瑾瑜同學制作的 “標注改錯”表格,他在表格中設計了三處錯誤。
2016年周年紀念大事15世紀初,①鄭成功下西洋,他的船隊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1553年,②西班牙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1635年,③努爾哈赤改女真為滿洲,次年,改后金為清;
(4)請改正瑾瑜同學在上表中標注的錯誤。
①: ②: ③:
材料四:明神宗時,南京一帶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萬頃;明熹宗時,一次賜給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萬頃計,魏忠賢占地萬頃以上;明崇禎帝時,云南沐氏占地萬頃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五: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
(5)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社會問題?
(6)材料五和材料四有什么聯系?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川县| 宜川县| 嘉善县| 呈贡县| 彩票| 安国市| 囊谦县| 平潭县| 娱乐| 民乐县| 泸西县| 连州市| 天柱县| 长子县| 淳化县| 武宁县| 日喀则市| 连州市| 永德县| 赤峰市| 虹口区| 淮南市| 许昌县| 区。| 呼图壁县| 富宁县| 茶陵县| 新巴尔虎右旗| 峨眉山市| 大冶市| 包头市| 咸丰县| 北辰区| 屯昌县| 松桃| 旬阳县| 电白县| 新建县| 内江市| 通许县| 通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