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2課 民族大團結 導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和實施,知道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2.了解我國為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而采取的措施,認識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意義。3.認識中國是一個統一多民族國家,認同國家的民族政策,增強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責任感。【學習重難點】重點: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和意義以及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難點: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因;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采取的措施。【知識結構】【新課探知】課標內容:通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確立,認識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內涵及意義。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提出:根據我國民族問題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中國共產黨將_________________確立為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2.含義:(1)前提:在_____統一領導下。(2)依據:在_____________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_____多少和_____大小,設立不同級別的民族自治區域和自治機關。(3)權限: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_____事務,行使自治權。3.確立:(1)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將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作為一項_____________確定下來。(2)后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被載入_____。(3)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_______________》頒布實施。4.實施:(1)1947年,_______自治區成立,這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區。(2)目前,全國已經建立了內蒙古自治區、_____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_____自治區5個自治區和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5.意義:(1)體現了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_________權利的精神。(2)對維護_________、鞏固祖國統一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3)為實現各民族_________發展奠定了基礎。【提示】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不是在所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二、共同繁榮發展1.背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由于___________的原因,我國各民族發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數民族的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2.措施:(1)政治建設:進行_________和社會主義改造,使各族人民邁進了_____________。(2)經濟建設:國家采取許多優惠政策,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_________,促進各民族_________發展。(3)文化建設:國家重視對少數民族文化的____________。(4)西部大開發:時間 20世紀末適用范圍 有5個自治區、27個自治州和83個自治縣,還有3個自治州參照享受西部大開發的相關政策意義 為少數民族地區的加快發展創造了巨大的_________成果 在基礎設施建設、_________和文化衛生事業等方面建設了一大批項目,極大地帶動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2006年,_________全線通車,大大加強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核心素養】歷史解釋、唯物史觀民族區域自治和經濟特區的對比項目 經濟特區 民族自治區不同點 目的 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維護國家統一和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城市或者地區 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 內蒙古,新疆,廣西,寧夏,西藏五個自治區特點 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制(不享有自治權) 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自治權相同點 都從國情出發,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自我測評】1.根據我國民族問題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中國共產黨確立的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 )A.民族獨立制度 B.民族自制制度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民族融合制度2.1949年,中國共產黨提出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建議;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公布實施;1954年,“綱要”的內容被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一過程反映出( )A.各地區的少數民族基本實現自治 B.少數民族地區跨入到了社會主義社會C.民族區域自治成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得到各民族的支持,其優越性包括( )①有利于祖國統一 ②有利于民族團結 ③有利于民族平等 ④有利于地區發展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新中國成立后,少數民族的很多節日被當地政府確定為法定節假日,如:傣族的潑水節、回族的開齋節、藏族的沐浴節等。這些做法( )A.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恢復和發展 B.提高個別民族在中華民族中的地位C.體現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 D.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5.西藏解放六十多年來,國家向西藏自治區撥付的財政補貼和基本建設已達200多億元人民幣,目前每年保持不少于10億元的投入,黨和政府之所以重視和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是為了( )。A.加強各民族團結 B.實現國內各民族平等C.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D.貫徹民族區域自治的政策6.2022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1周年。對如圖中西藏GDP變化原因分析不正確的是( )A.國家在西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B.西部大開發促進西藏經濟發展C.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的勝利 D.西藏地區擁有良好的經濟基礎7.毛澤東指出:“國家的獨立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方寸知天地,集郵博古今”。郵票也見證者歷史的發展(1)郵票一中“一位巨人俯瞰著世界,洪亮的聲音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這位巨人指的是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2)郵票二反映的土地改革完成的時間是哪一年?這次改革的意義是什么?材料二:……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團到達北京,與中央人民政府談判,雙方達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協議,西藏獲得和平解放。(3)材料二中西藏獲得和平解放的時間和意義是什么?負責此次談判的的西藏首席代表是誰?材料三: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九五四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4)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為解決民族問題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制度的歷史意義。【挑戰突破】1.如圖是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19年8月30日起發行的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幣50元的背面,在錢幣的右上角印有漢語拼音、蒙古族文字、藏族文字、維吾爾族文字和壯族文字。這體現了( )①我國是多民族組成的大家庭 ②漢族與少數民族不可分離③國家尊重少數民族文化 ④中國和世界密不可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改革開放以來漢族地區與少數民族地區發展不平衡,為防止差距的進一步拉大,國家增加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投資,在少數民族地區盡量多辦一些能源、原材料加工業項目,以保持各民族各地區的協調。這體現了我國( )A.關注少數民族的工業發展 B.實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政策C.重視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 D.實現了少數民族的當家做主3.如表反映了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發展概況。民族自治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農業總產值(億元) 工業總產值(億元)1952 46.5 11.41978 155.6 212.1件2014 11352.3 64369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B.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確立C.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4.五千年的生死不離,五千年的唇齒相依,五十六個民族共造錦繡中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自古以來,我國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錯雜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在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摘編自央廣網(1)據材料一及所學,歸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形成的原因。材料二中國共產黨實行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障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內部團結。——摘編自王鵬輝《再觀“邊疆中國”》(2)據材料二及所學,指出民族區域自治的法律依據及影響。材料三 西部地區少數民族聚居比較集中,又地處邊疆。加快西部地區發展,對于保持西部地區政治和社會穩定、促進民族團結和保障邊疆安全具有重大意義。……經濟發展了,社會進步了,各民族共同富裕了……保持民族地區穩定和鞏固祖國邊防,也就具有了更加強大的物質基礎和思想政治基礎。——江澤民主持西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座談會時的講話(3)據材料三及所學,指出中央為“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而實施的戰略部署。并列出一項具體措施。材料四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在各族干部群眾中深入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特別是要從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全面理解黨的民族政策,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4)綜合以上材料及問題,談談你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識。【參考答案】【自我測評】1.C2.C3.A4.D5.C6.D7.(1)毛澤東;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2)1952年底;意義: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農民翻身成為了土地主人。(3)1951年,祖國大陸基本統一;阿沛.阿旺晉美。(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政治權利;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有利于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答出一點即可)【挑戰突破】1.A2.B3.D4.(1)民族分布上交錯雜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經濟領域的互補與依存;民族感情濃厚;近代共同反對外來侵略。(2)法律依據:《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影響:實現了少數民族自己當家作主的愿望,保證了祖國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促進了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3)戰略部署:西部大開發;具體措施:進行生態建設(4)有利于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維護國家統一;實現民族地區經濟社會事業加快發展,推動中國繁榮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