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年秋八年級歷史期末考試答案選擇題1-5 ADCBC 6-10 CBCAB 11-15 ACADC 16-20 BDDDC二.材料解析題(24分)21.(1)(3分) 中共一大(或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開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2)(4分)由城市轉移到農村;井岡山道路或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3)(5分)長征精神: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難的進取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等。(答出兩點即可);青少年要成為中國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要堅持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發揚創新精神,自強不息,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言之有理即可)22.(1)(4分)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開始)(2)(4分)西安事變。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十年內戰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3)(4分)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簽署投降書。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斗爭。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任寫2點)三.綜合探究題23.(1)(4分)反抗:地主階段、農民階級、資產階級都進行了積極探索。(任答2點)特點:結果都失敗了,都沒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2)(4分)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3)(4分)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4)(4分)示例:“沉淪”: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戰敗并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受損,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走向“沉淪”;(或其它的侵華戰爭及影響)“上升”:20世紀三十年代,日本法西斯發動侵華戰爭,在民族危亡關頭,國共兩黨團結協作,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戰勝日本法西斯,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代表了近代中國歷史的“上升”趨勢。巴中市2023年秋八年級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 2 3 4 5 6 7 8 9 10D B C C A A B D A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B C A C A C B D D二、材料分析題。(共25分)21.(15分)(1)(3分)網絡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有利有弊。一方面,網絡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在學習、休閑娛樂、社交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另一方面,網絡也有弊端,我們可能會遭遇網絡暴力、個人隱私被侵犯等情況,對生活造成負面影響。(2)(6分,至少回答3點)①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工作有關的信息,學會“信息節食”;③在上網時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提高自己的抗誘惑能力,自覺抵制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和法律,做負責的網絡參與者。⑤利用互聯網為國家社會發展建言獻策。⑥利用網絡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3)(6分,至少回答3點)①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③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自覺守法。④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22.(10分)(1)(6分,至少回答3點)①我們要心懷愛國之情,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觀念;②我們要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③我們要著眼長遠、顧全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④為了國家利益,有時不僅需要放棄個人利益,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⑤我們要捍衛國家尊嚴,堅決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作斗爭。(2)(4分,至少回答4點,言之有理符合題意即可得分)①樹立崇高遠大理想,發揚艱苦奮斗精神;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鍛煉能力,提升自身素質;③勇敢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挫折,磨礪堅強意志;④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增強社會責任感;⑤積極參加公益活動,服務和奉獻社會。三、實踐探究題。(共15分)23.(1)(9分,每小題3分。理由部分至少答2點,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① A (1分)理由(2分):①尊重他人體現個人修養;②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需要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③尊重使社會和諧融洽。② A (1分) 理由(2分):①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社會能體現人生價值;②促進我們全面發展。③ A (1分)理由(2分):①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②我們的美好夢想,要通過勞動實現;③生命里的一切輝煌要通過勞動來鑄就。(2)(6分,每小題至少答2點,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①(2分)①態度謙和,用語文明;②儀表整潔、舉止端莊;③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踐行。②(2分)①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②將規則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③(2分)①要心懷善意;②要盡己所能;③要講究策略。巴中市2023年秋學期八年級期末考試歷史道德與法制試卷巴中市2023年秋八年級期末考試歷史·道德與法治試卷(滿分200分120分鐘完卷)班級:注意事項:姓名: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填寫清楚。2所有題在答卷規定的位置作答,在蘋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卷和答卷交監考老師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歷史(100分)1.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潰》中寫道:“這場戰爭把中國拖人世界。從此開始,中國道受了列強的百般蹂璃;從此開始,中國經受了尋找新出路的百般苫難。”這場戰爭()A.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B.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C.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D.使清攻府淪為洋人的廷2.鴉片戰爭期間、處在浙江前線的軍官們虛構了一支900人的“南勇”,以這個為名義騙了國家10萬兩車費。總兵鄭國鴻之子鄭鼎臣虛構了一支2000人的水軍隊伍,叁取國家兵的三四十萬兩。材料認為鴉片戰爭失敗的原閃是(A.兵力短缺B.車餉不足(.裝備落后D.朝政腐敗3.中國版圖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像一個“大葡菊葉”,可后來由于東北、西北大片地區的割比,變成了一只“大公雞”。版圖的這一變化可能與下列哪國有關(A.英國B.法國.俄國D.美國4.太平天國時期流傳著一首歌:“暖做館,官做賦,清廷片黑漆淖,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歌謠中“新君”指的是(A.楊秀清B.洪秀全C,洪仁玕D.陳玉成5.下表為洋務運動期間京師同文館的“五年課釋計劃”(部分)。據此可知汴務運動(A.創了一批近代企業學年涕程B.根本月的是維護清政府統治首年登理啟鑒,代太學C.培養了一批近代人才幾燈際本,平〈或)三角年D.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托計化華,更蘭測算四年游器月,詳衣機96.如圖《“China”被撕裂》反陜的是(五年萬國公法,查同策A.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用武力打開中國的大門B.第二次鴉片戰凈后侵略勢力由沿海深入內地C.甲午中日戰爭后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狂潮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清政府淪為列強的工具7.據《清實錄)記載,1898年5月光緒帝將維新派人士的部分苦作刊印,計京官對其可行不可行提出意見,以此測驗官員對變法的態度,其中在體現地方改革的一篇文章中,有252條意見認為不可行的有189條,認為可行的只有63條。材料說明(A.變法成為朝廷上下共識C.變法效果成效顯著B.變法的阻力因素很大D.變法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八年級歷史·道德與法治·第1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上冊期末考試歷史答案.docx 八年級上冊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docx 巴中市2023年秋學期八年級期末考試歷史道德與法制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