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5年浙江省社會思品中考精編系列——02 生活的時空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5年浙江省社會思品中考精編系列——02 生活的時空

資源簡介

2015年浙江省社會思品中考匯編系列
——生活的時空
選擇題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讀圖1,完成2—3題。
2.(2015湖州卷)該工程正式通水后, ▲ 個省級行政區沿線約6000萬人將直接用上水質優良的漢江水,近1億人間接受益。( )
A.2? B.3????C.4?? D.5
【答案】C
【考點直擊】無
【解析】本題屬于時政題,答案為C。
3.(2015湖州卷)丹江口水庫位于北京的( )
A.東北方向?? B.東南方向??????
C.西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答案】D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8)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地圖上方向的判定方法。判定方向的方法有經緯網定向法、指向標定向法、一般定向法。該題用一般定向法即可獲知,丹江口水庫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故選D。
4.(2015湖州卷)圖2所示區域的氣候類型主要屬于( )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
C.熱帶沙漠氣候   D.熱帶季風氣候
【答案】B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2)
【解析】主要考查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該圖是非洲區域圖的一部分,對應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可知,該地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故選B。
讀“一帶一路”示意圖,回答3—4題。
3.(2015金華卷)“一帶一路”區域涵蓋約44億人口。這些人( )
A.分布遍及七個大洲
B.均居住在高原地區
C.節日多到寺廟拜佛
D.生活方式各具特色
【答案】D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3、7)
【解析】“一帶一路”涉及區域主要為亞洲、歐洲、非洲,地形多樣,信仰三大宗教都有,生活方式各具特色,故選D。
4.(2015金華卷)下列關于圖中字母A所在區域敘述正確的是( )
A.受傳統影響搭建高腳屋 B.現代化的大牧場中以養羊為主
C.受氣候影響逐水草而居 D.氣候類型與我國東北地區相同
【答案】C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7)
【解析】A所在為非洲地區,當地居民主要是逐水草而居,故選C。
下圖為“某大洲沿赤道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6—7題。
6.(2015寧波卷)該大洲是( )
A.非洲 B.南美洲 C.亞洲 D.大洋洲
【答案】A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8)
【解析】赤道穿過的大洲有亞洲、非洲、南美洲,而西面瀕臨大西洋的只有非洲,故選A。
7.(2015寧波卷)分布在該大洲的最主要人種是( )
A.白色人種 B.黑色人種 C.黃色人種 D.混血人種
【答案】B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3)
【解析】該題考查世界三大人種的分布。在完成第6題的基礎上來看本題就比較簡單,參閱七年級上冊課本P43圖2—38《世界三大人種的分布》就能直接得出答案為B。
13.(2015麗水卷)讀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山區人民因地制宜,在低海拔地區發展畜牧業
B.②平原為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主要農作物是水稻
C.③大洲西臨大西洋,東瀕太平洋,土著居民為黑人
D.④國家的畜牧業發達,被譽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14.(2015麗水卷)讀圖,有關浙江省自然和人文環境描述正確的有( )
①該省共有12個地級市
②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
③與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上海相鄰
④麗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東臨東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4、8)
【解析】該題采用排除法。浙江省共有11個地級市,①錯誤。浙江省東臨東海,④表述錯誤,故選C。
3.(2015紹興、義烏卷)布里斯班風光秀麗,由右圖推斷,它東臨的大洋是( )
A.北冰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答案】B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7)
【解析】結合《澳大利亞地形示意圖》,很明顯可以知道布里斯班東臨太平洋,故選B。
4.(2015紹興、義烏卷)根據右圖判斷,下列描述最符合澳大利亞地勢特征的是( )
A.南北高,中間低 B.中間高,四周低
C.南部高,北部低 D.東西高,中間低
【答案】D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7)
【解析】結合<澳大利亞地形示意圖》可知澳大利亞的東部和西部地形分別是大分水嶺和西部高原,中部是澳大利亞盆地和中部大平原,故選D。www-2-1-cnjy-com
5.(2015紹興、義烏卷)一位同學在假期旅游后寫了一首記游詩:“自古農耕水土流,到處萬壑與千溝。窯洞之中憶革命,聽唱一曲信天游。”據此判斷,他旅游的地方屬于( )
A.黃土高原 B.東北平原 C.內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答案】A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6)
【解析】根據詩中“萬壑、千溝、窯洞、信天游”等信息可知該處應該是黃土高原,故選A。
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通道。閱讀下圖,回答7—8題。
8.(2015紹興、義烏卷)根據圖中經緯網判斷,武威在酒泉的 ( )
A.正西方 B.正東方 C.東南方 D.西北方
【答案】C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8)
【解析】本題考查七年級地理知識中的方向,根據經緯網定向法,可確定武威在酒
泉的東南方,故選C。
讀亞洲大陸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圖。回答11—12題。
11.對于①區域環境特點的描述,合理的是( )
A.用機器種莊稼 B.逐水草而居 C.山地之國 D.干旱的寶地
【答案】D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7)
【解析】本題考查讀圖能力及世界典型區域的自然、人文環境特點。根據圖中緯度和海陸位置判斷合理的為D。
12.(2015臺州卷)與②區域相比,③區域發展農業的不利自然條件是( )
A.降水貧乏 B.熱量不足 C.土壤貧瘠 D.日照不足
【答案】D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5、6)
【解析】本題考查讀圖能力及中國典型區域的自然環境特點。②地區海拔高,日照充足,③地區海拔低,不利的自然條件主要為日照,故選D。21教育網
13.(2015臺州卷)下圖表示某城市從業人員的職業構成情況,據此分析該城市最有可能是( )
A.華盛頓 B.蔚山 C.班加羅爾 D.威尼斯
【答案】A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7、9)
【解析】本題考查讀圖能力及華盛頓的城市特點。圖中管理專業的人數比重較多,符合華盛頓作為美國行政中心的特點,故選A。【版權所有:21教育】
20.(2015臺州卷)下圖反映1949—1963年我國糧食產量變化情況,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歷史事件有( )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 ②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運動 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0、32)
【解析】本題考查讀圖能力及改革開放前新中國的成長歷程。根據時間范圍排除④,故選A。
讀圖2、圖3,回答12—13題。
12.(2015溫州卷)甲、乙兩個地區都位于( )
A.南方地區 B. 北方地區 C. 青藏地區 D. 西北地區
【答案】A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6、8)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從地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及能正確區分我國的四大地理分區。從圖中文字:南京、上海、杭州、香港、澳門等即可判斷,甲、乙兩區域都位于我國的南方地區,故選A。
13.(2015溫州卷)甲、乙兩個地區都是我國的重點發展區域,從圖中可以看出它們共同的發展優勢是( )
A. 豐富的礦產 B. 先進的技術 C. 便利的交通 D. 優惠的政策
【答案】C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8)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知道地圖的基本種類、地圖的三要素等知識。從圖中分布的鐵路運輸線即可得知兩地的最大優勢是交通便利,故選C。
元朝時,溫州人周達觀奉命隨外交使團遠赴真臘(今柬埔寨)。回國后,他把自己的見聞寫成了《真臘風土記》。結合圖4,回答14—16題。
14.(2015溫州卷)該使團船隊遠赴真臘的航行方向是( )
A. 由西往東 B. 由南往北
C. 由西北往東南 D. 由東北往西南
【答案】D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8)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在地圖上確定方向的方法,由一般定向法判定該船隊的航行方向是由東北往西南。
15.(2015溫州卷)小輝同學對《真臘風土記》部分內容作了如下注釋,其中正確的是( )
原文記載
注釋
A
自溫州開洋……過七洲洋,經交趾洋……
七洲洋就是今印度洋
B
四時如五六月天,且不識霜雪……其地半年有雨,半年絕無。
當地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C
大抵一歲中,可三四番收種……其國中米糧易求。
當地自然條件有利于水稻生產
D
為僧者……削發穿黃。每一村,或有寺,或有塔。
當地盛行伊斯蘭教
1.(2015杭州卷)波斯灣地區被譽為“世界石油的寶庫”。一艘油輪從浙江省寧波港出發前往波斯灣,沿途最有可能經過( )21cnjy.com
A.位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海域 B.連接紅海與地中海的蘇伊士運河
C.溝通地中海與大西洋的直布羅陀海峽 D.扼太平洋和印度洋咽喉的馬六甲海峽
【答案】D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1)
【解析】波斯灣在中東地區,從寧波過去最有可能經過的是馬六甲海峽,故選D。
2015年3月,嘉興、湖州、蘇州所屬的13個古鎮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正式啟動。讀圖,完成第2—3題。21·世紀*教育網
2.(2015杭州卷)嘉興位于蘇州的( )
A.西南方向 B.東北方向
C.東南方向 D.西北方向
【答案】C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8)
【解析】此題考查方向的判斷方法,用一般定向法可看出嘉興在蘇州的東南方向,故選C。
3.(2015杭州卷)下列人類活動和建筑最能體現這些古鎮風情的是( )
A.大巴扎 B.石拱橋 C.雪頓節 D.御耕節
【答案】B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6)
【解析】嘉興等屬于南方地區,河網密布,橋梁眾多,故選B。
4.(2015杭州卷)以武漢、長沙、南昌為中心的長江中游城市群是我國中部崛起的重要區域。三城市的共同特征有( )
①瀕臨長江干流
②屬于季風氣候
③省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④位于地勢第二級階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4、5)
【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長沙不瀕臨長江干流,這些城市都位于第三級階梯,故選C。
讀《浙江省部分城市2000—2010年常住人口變動情況比較表》,完成第5—6題。
浙江省部分城市2000—2010年常住人口變動情況比較表
內容
地區
常住人口數量(萬人)
常住人口變動情況
2000年
2010年
變化數量(萬人)
年均增長(百分比)
杭州市
687.87
870.04
增加182.17
2.38
寧波市
596.26
760.57
增加164.31
2.46
溫州市
755.80
912.21
增加156.41
1.90
金華市
457.19
536.16
增加78.97
1.61
麗水市
216.18
211.70
減少4.48
-0.21
5.(2015杭州卷)下列城市中,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是( )
A.杭州市 B.寧波市 C.溫州市 D.金華市
【答案】B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8、35)
【解析】此題為圖表題,從“年均增長”數據的比較可看出寧波最快,故選B。
6.(2015杭州卷)麗水市人口出現負增長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降低 B.人口死亡率上升
C.人口遷出比人口遷入多 D.農村人口遷入當地城鎮
【答案】C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8、35)
【解析】從圖表“常住人口變動情況”可以看出麗水人口負增長的原因是遷出多,故選C。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小麗沿著圖1中的線路出發了。讀圖完成4—5題。
4.(2015衢州卷)她沿途先后看到的景觀是( )
A.蒙古包——虎跳峽——都江堰——窯洞
B.虎跳峽——都江堰——窯洞——蒙古包
C.窯洞——蒙古包——虎跳峽——都江堰
D.都江堰——窯洞——蒙古包——虎跳峽
【答案】B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4、5、6)
【解析】本題要注意先后順序,據圖確定經過的省份,再判斷,故選B。
5.(2015衢州卷)在某地,她欣賞了那達慕大會上賽馬、摔跤等表演。該地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答案】A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6)
【解析】本題涉及的那達慕大會是內蒙古的活動,故選A。
6.(2015衢州卷)下列四張地理知識卡中,對世界典型區域特色概括準確的是( )
【答案】D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7)
【解析】本題可用排除法,耕海牧魚是日本的特色,澳大利亞是羊多,瑞士是阿爾卑斯山脈,故正確答案為D。
圖1為世界某區域示意圖。回答3~4題。
3.(2015嘉興卷)圖中甲地的氣候類型主要是( )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
C.熱帶沙漠氣候 D.高原山地氣候
【答案】A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2、8)
【解析】本題考查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根據經緯度可確定為熱帶雨林氣候,故選A。
4.(2015嘉興卷)乙地多山區地形,該地高海拔處經濟發展的特點是( )
A.風光旖旎,滑雪勝地 B.開辟梯田,種植水稻
C.草原廣闊,放牧羊駝 D.環境優美,發展科技
【答案】C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7)
【解析】本題考查世界典型區域的自然環境特點。乙地為安第斯山脈地區,故選C。
圖2為我國某區域分層設色地形圖。回答5~6題。
5.(2015嘉興卷)對圖示區域的總體地勢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
A.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
B.海拔低,地勢比較平緩
C.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
D.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答案】D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4、5、9)
【解析】本題考查讀圖能力和中國區域地理的相關知識。根據分層設色地圖的特點,判斷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故選D。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6.(2015嘉興卷)到甲地旅游最有可能看到的地理景觀是( )
A.平原上河網密布 B.高原上溝壑縱橫 C.綠洲上瓜果飄香 D.林區中紅松挺拔
【答案】B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4、6)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區域地理的相關知識。由圖判斷甲地位于陜西省境內,為黃土高原地形區,故選B。
二、非選擇題
22.(2015湖州卷)(8分)湖州市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結合下圖,回答問題。21*cnjy*com
(1)觀察圖8和圖9,描述湖州市的地理位置。(4分)
(2)結合圖9和圖10,分析湖州市被譽為“魚米之鄉”的原因。(4分)
【參考答案】
(1)浙江北部,太湖南岸。(2分)
經度范圍:東經119°14′~120°29′(或:119°14′E~120°29′E)(1分)
緯度范圍:北緯30°22′~31°11′(或:30°22'N~31°11′N) (1分)
(2)湖州位于太湖流域,境內多河流、湖泊,是著名的水鄉,具有優越的灌溉條件,同時有利于漁業的發展。(2分)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氣溫適宜,降水充沛,雨熱同期,有利于水稻種植。(2分)2-1-c-n-j-y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6、8、9)
【解析】本題是一道考查地理知識的讀圖分析題.考查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解答第(1)問,首先要知道,描述某個區域的地理位置,要從經緯度位置和相對位置兩方面來描述,切忌天馬行空,不著要點。第(2)問,抓住關鍵詞“魚米之鄉”,從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的角度進行分析。
21.(2015金華卷)右圖為反映A地地理環境的部分材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1)由圖一信息可知,該地城鎮和村莊分布有何共同特點?(2分)
(2)結合圖二信息,描述圖一中河流流量的季節變化特征并分析成因。(4分)
(3)圖中山水、氣候、人居告訴我們地理環境及各要素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系?請依據圖示信息,仿照前兩問思路再各舉一例加以說明。(4分) 
【參考答案】
(1)沿河分布(或:傍水而居)。(2分)
(2)特征:河流流量季節變化大;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2分)
原因: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勻;夏季多雨,冬季少雨。(2分)
(3)聯系:自然環境影響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2分)
舉例:該區域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宜種植水稻;有陡崖,可以開展攀巖等戶外探險活動;該區域地勢西高東低,使河流自西向東流;降水豐沛,使當地水資源豐富等。(2分)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5、8、9)
16.(2015寧波卷)(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5年我國將重點實施“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戰略。右圖為“一帶一路”示意圖。
材料二:寧波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支點城市廈l5個重點發展的港口之一,給寧波帶來了新的機遇。
(1)寫出右圖中A、B兩條線路的具體名稱。(2分)
(2)順風航行有利于節省燃料。如有一艘貨輪從寧波出發前往新加坡,該貨輪哪個季節出發最有利于節省燃料,并分析原因。(2分)
(3)從寧波自然環境和對外交流歷史的角度分析我市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有利條件。(4分)
【參考答案】
(1)A是絲綢之路經濟帶,B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分)
(2)冬季。因為冬季我國沿海盛行偏北風。(2分,如寫“貨輪此時可順流航行”也可)
(3)自然環境:寧波地處我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有得天獨厚的深水良港等。(2分)
對外交流歷史:寧波是“海上絲綢之路”主要的始發港;鴉片戰爭后寧波成為五處通商口岸之一;改革開放后,寧波成為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2分)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5、10、17、23、33)
【解析】該題以“一帶一路”戰略為背景,考查地理知識和歷史知識的綜合運用。第(1)問很簡單,根據“一帶一路”示意圖即可寫出A、B兩條路線的名稱。第(2)問首先要確定船的航行方向,從寧波到新加坡總體方向是自北向南航行,再結合季風的相關知識,冬季寧波盛行偏北風,這樣就可順流航行,達到節能的目的。第(3)問自然環境角度可從地理位置方面分析,對外交流歷史的角度可結合鴉片戰爭、沿海開放城市等方面闡述。
21.(2015麗水卷)(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B所在省級行政區的全稱是_▲ ,A地氣侯特點與圖21-2四種氣候類型中的 ▲ 最相似(填序號),從A地到B地的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變化,為什么?(4分)
(2)吐魯番位于我國第 ▲ 階梯(1分),請從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這里成為“瓜果之鄉”的原因(3分)。
(3)新疆正在為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核心區域而努力,閱讀圖21-3,分析建設新疆還可以發揮哪些優勢?(2分)
【參考答案】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分) 丙(1分)
變化特點:從A地到B地的年降水量逐漸減少(或:越來越少)。(1分)
原因:從A地到B地距海越來越遠(或:從A地的溫帶季風氣候過渡到B地的溫帶大陸性氣候)。(1分)
(2)二(1分)
自然原因:該地夏季高溫,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1分)
人文原因:坎兒井為其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1分)
(3)可以充分發揮礦產資源豐富的優勢,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1分)利用鄰國多的區位優勢,積極發展對外貿易。(1分)
23.(2015紹興、義烏卷)(14分)黃酒一壺香萬里,文心一脈續千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酒與紹興山水
(1)糯米和水釀,黃酒美名揚。請結合材料一分析紹興黃酒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4分)
材料二:酒與紹興名人
時代
越地名人
名人酒事
名人事跡
春秋
勾踐
投醪勞軍破昊國
臥薪嘗膽,發憤圖強,昭雪亡國之恥.
東晉

曲水流觴寫《蘭亭》
創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賀知章
金龜換酒會李白
創作《回鄉倆書》,膾炙人口、千古傳誦。
近現代
魯迅
漏船載酒泛中流

(2)請運用所學知識,完成材料二表格中的填空。(4分)
材料三:酒與紹興發展
“老紹興,醉江南”。紹興人一生與酒有著不解之緣:“滿月酒”“壽酒”“上梁酒”“開業酒扎……”酒成為紹興的文化符號之一。近年來,我市通過“重建紹興水城”,保護水質,提升黃酒品質;通過舉辦黃酒節、籌建黃酒文化園等舉措,發展黃酒產業,彰顯紹興酒文化的特色。www.21-cn-jy.com  21*cnjy*com
(3)請運用所學知識說明我市采取上述舉措的意義。(6分)
【參考答案】
(1)北部有大片平原,土壤肥沃;河湖眾多;降水豐沛、雨熱同期。(4分)
(2)①王羲之(1分)
②唐朝(1分)
③創作《狂人日記》,揭露了幾千年來專制統治的真面目(2分)
(3)有利于傳承我市的優秀傳統文化,打造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有利于因地制宜,將紹興的文化旅游資源轉化成經濟優勢;有利于保護環境,促進紹興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6分)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9、14、20、37、39)、思想品德(考點36)
【解析】本題結合紹興地方課程內容,考查文化建設、可持續發展、因地制宜的相關知識,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第(1)問是圖表題。首先要讀懂圖表,清楚文字及設問。自然條件可從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自然資源等方面分析。結合圖表,我們可從地形、氣候、河流、自然資源等角度分析紹興黃酒生產的有利條件。第(2)問結合地方課程知識和歷史知識回答即可。第(3)問解題時要注意措施和意義的一致性,不能籠統回答,可分別從文化、可持續發展、因地制宜等角度展開。
21.(2015臺州卷)(10分)讀“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路線示意圖”與相關氣候資料圖,回答下列問題。【來源:21·世紀·教育·網】
(1)輸水干渠“從黃河身下穿越而過”是因為該段黃河具有 特征,穿越黃河后沿 山脈東麓一路向北到達北京。(2分)
(2)南水北調中線能夠實現全線自流供水,依托的地形、地勢條件是什么?(2分)
(3)比較調出地區和受水地區在氣候特征上的主要差異。(4分)
(4)我國實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依據的主要國情有哪些?(2分)
【參考答案】
(1)“地上河”或河堤(床)高出兩側地面(1分) 太行(1分)
(2)輸水干渠沿線地形為平原;(1分)地勢南高北低。(1分)
(3)調出地區:年降水量較豐富(或超過800毫米)。(1分)1月均溫高于0℃。(1分)
受水地區:年降水量較少(或少于800毫米)。(1分)1月均溫低于O℃。(1分)
(4)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1分)經濟發展與資源分布不匹配(或華北地區水資源擁有量與社會經濟發展嚴重失衡,或華北地區生態環境遭受嚴重威脅,或漢江流域有足夠的水資源可供調出)。(1分)21·cn·jy·com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5、6、36、39)
【解析】本題為歷史與社會考題。第(1)問根據地形圖判斷為黃河下游,確定特征為“地上河”,穿越的山脈為太行山。第(2)問根據地形圖中海拔判斷地形為平原,地勢為南高北低。第(3)問根據甲地和北京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判斷,甲地為南方地區,由此回答氣候的主要差異。第(4)問結合資源分布特點和區域經濟發展狀況作答。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26.(2015臺州卷)(10分)從策馬西行到揚帆遠航,大漠駝鈴聲脆,碧海長帆遠影。今日古絲路迎烈烈風,重振高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浙商本著“走遍千山萬水、講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歷盡千辛萬苦”的“四千精神”,勇做融入“一帶一路”的排頭兵。2014年11月,省工商聯組織150家浙江企業出訪印度,談妥11個項目,投資金額達25億美元。
材料二:國際貨運列車滿載著從浙江采購的機電產品、織物、箱包和圣誕用品,長途跋涉到達亞歐大陸另一端,并帶回紅酒、橄欖油等眾多名特優產品。
(1)寫出中國古代開拓絲路和開辟亞非海上通道的歷史人物。(2分)
(2)根據材料一和右圖分析,浙江勇做融入“一帶一路”排頭兵具備哪些有利條件?(4分)
(3)聯系材料二,從世界基本特征角度分析浙江企業融入“一帶一路”的意義。(4分)
【參考答案】
(1)張騫、鄭和。(2分)
(2)自然條件:毗鄰福建;港灣眾多。(2分)
人文條件:浙商精神為其提供精神動力;經濟發達,資金雄厚;交通發達。(2分)
24.(2015溫州卷)(14分)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該工程從漢江流域的丹江口水庫引水到海河流域的北京、天津等地,年均調水量可達95億立方米。
材料一:
材料二: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起,海河流域大量修建山區水庫,導致流域內水域面積大幅縮減。地下水開發率高達125%,導致東部平原大面積沉降。流域內污染河長比例高達75%,2/3站井的地下水達不到飲用水標準。www.21-cn-jy.com
(1)讀圖完成:
由圖7可知,海河流域地勢西高東低,受此影響,河流 ① 。(2分)
由圖8可知,海河流域 ② ,受此影響,河流 ③ 。(4分)
(2)根據材料一、二,分析海河平原農業生產的有利與不利條件。(4分)
(3)海河流域作為南水調入區,需要協調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結合材料,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其必要性。(4分)
【參考答案】
(1)①大致自西向東流。(2分)
氣候特征與影響結果正確且對應即可。(4分)
如:②1月均溫低于0℃,③冬季有冰期。
或②降水集中在夏季,③夏季水量大。
(2)有利條件:東部平原地勢平坦;雨熱同期。(2分,寫出一點即可)
不利條件:缺水嚴重。(2分)
(3)針對海河流域存在的資源、環境問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必然選擇。(2分)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后,協調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將有利于更好地保護當地的水資源,改善環境,實現生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2分)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5、8、9、38)
【解析】本題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這一重大時政熱點為背景材料,綜合考查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能力的考查,綜合性較強,有一定的難度。第(1)問為三格填空,要仔細讀圖,提取有效信息。根據地勢高低決定河流流向可知,河流是自西向東流。圖8是該地氣候的柱狀曲線圖,讀圖可知該流域是溫帶季風氣候,只要從氣溫、降水、河流水文特征等角度對應回答均可。第(2)問要從圖和材料中分析有利、不利 條件.抓住關鍵詞,如“平原、水污染、缺水、雨熱同期”,就可獲知哪些對農業發展有利,哪些不利于農業生產。第(3)問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回答,不要偏離該主題。【出處:21教育名師】
25.(2015杭州卷)(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東北地區示意圖。
材料二:紅松是一種珍稀樹種,也是一種廣泛運用于建筑、造船、國防工業的優良用材。丙區域是亞洲最大的紅松分布區,近百年來,這里一直是我國紅松最主要的采伐地。由于當地氣候寒冷,紅松生長更新極其緩慢。長期過量砍伐,導致該區域紅松資源急劇減少,林區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林下豐富的野生茵類和珍貴藥材資源也遭到毀滅性挖掘。
(1)說出圖中位于大興安嶺東、西兩側的甲、乙兩個區域主要地形名稱和最適合在當地發展的農業。(4分)
甲區域: 高原,最適合發展 (畜牧業/種植業);
乙區域: 平原,最適合發展 (畜牧業/種植業)。
(2)為了改善林區生態環境,當地人們在加大對紅松林撫育管理的同時,還設想利用溫室栽培菌類和珍貴藥材,并對收獲的產品進行深加工再出售。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設想的合理性。(4分)
【參考答案】
(1)甲:內蒙古、畜牧業 乙:東北、種植業(各1分,4分)
(2)利用溫室栽培菌類和藥材,可以加快菌類和藥材的生長速度,提高產量;可以避免野生菌類和珍貴藥材資源的破壞。對收獲的菌類和藥材進行深加工,可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增加收入,促進林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4分)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6)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從地圖中獲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第(1)問根據圖上位置可直接判斷甲屬于內蒙古高原,適宜發展畜牧業,乙屬于東北平原,適宜發展種植業。第(2)問要結合材料逐條寫出措施的積極作用。
27. (2015杭州卷)(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東南亞地區示意圖。
材料二:洞里薩湖位于柬埔寨西部,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有河道與湄公河相連,湖水主要來自周圍匯入的河流。洞里薩湖湖泊面積隨季節有明顯變化,每年11月到次年5月,湖泊面積約為2700平方千米;6—10月則達到10000平方千米以上。
(1)洞里薩湖區屬于 氣候。結合當地的氣候特征,分析洞里薩湖湖泊面積隨季節變化的主要原因。(5分)
材料三:各民族、各國從幾個世紀的沉睡中醒來了。用戰火燃燒地球的白人舊世界正在垂死掙扎,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正在崛起。
——1955年印尼蘇加諾總統在萬隆會議開幕式上的講話
(2)材料三中“各民族、各國從幾個世紀的沉睡中醒來了”指的是什么?這次會上中國代表團提出的哪一方針,贏得了與會亞非國家的一致認同?(3分)
材料四:2015年4月22日至24日,在萬隆會議60周年紀念活動上,亞非國家領導人一起重溫“萬隆精神”,加強亞非合作,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開啟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3)時隔60年,我們為什么還要弘揚“萬隆精神”?(2分)
【參考答案】
(1)熱帶季風。(1分)
6—10月為雨季,降水多,河水大量匯入湖泊,湖泊面積擴大;(2分)11月到次年5月為旱季,降水少,河水匯入少,湖泊面積隨之縮小。(2分)
(2)亞非國家已作為一支新興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2分)
求同存異。(1分)
(3)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發展中國家渴望緊密合作、共同發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公認的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2分)
21.(2015衢州卷)(10分)讀下圖,回答問題。
(1)從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看,A地區位于 。B地區所在國與我國共同瀕臨 洋,該地居民使用的主要語言是 。(3分)
(2)運用所學知識判斷景觀②對應的地區是 (填字母A或B),并分析制約該地區發展大規模機械化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3分)2·1·c·n·j·y
(3)請列表比較A、B兩地區人們農業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差異。(4分)
【參考答案】
(1)南方地區 太平 英語(各1分,3分)
(2)A(1分) 河湖眾多,水網密布,降水量大。(2分)
(3)
自然景觀
農業生產
生活方式
A
種植水稻;精耕細作等
吃米飯;水路交通便利等
B
種植小麥,機械化程度高等
吃西餐;高速公路發達等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3、6、7)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從地圖中獲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第(1)問根據“經度120度、長江”等可判斷位于南方,B地是美國,與A地共同瀕臨太平洋,說英語。第(2)問稍難,根據景觀圖看出該地河流多,故不適合發展大規模機械化生產。第(3)問要注意列表比較,寫出生產和生活的差異。【來源:21cnj*y.co*m】
21.(2015嘉興卷)(10分)西藏獨特的自然條件,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了特色農牧業。閱讀圖表,回答問題。
(1)據圖5說出給甲地農林區帶來豐沛降水的主要海域及季風。(2分)
(2)依據圖5、表1分析在乙地建設特色牧業基地的自然條件。(6分)
(3)甲、乙兩地為確保農牧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應注意哪些生態環境問題?(2分)
25.(2015嘉興卷)(10分)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哺育了兩岸兒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位于長江上游的“成渝經濟圈”是西部人口最為稠密、城鎮密度最高的區域。圖9為長江流域局部示意圖。
(1)依據材料一,分析“成渝經濟圈”承接“長三角經濟圈”部分工業轉移的有利人文條件。(3分)
材料二:長江中游的武漢是我國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早在晚清時期,清政府在此創辦了漢陽鐵廠等新式軍用、民用工業。
(2)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清政府創辦新式工業的目的。據圖9說出武漢適合發展鋼鐵 工業的自然資源條件。(4分)
材料三:長江下游的浙江省,1958年領到中央分配的40萬噸鋼、鐵生產任務。為了完成任務,浙江把煉鋼這一專業技術工作變成了全民運動,成百上千個小高爐遍地開花。但到年底,全省僅完成鋼、鐵23.4萬多噸,其中還有許多是礦渣。
——摘自浙江省檔案館資料
(3)材料三中“全民運動”反映了哪個歷史事件?并說說這場運動對發展工業的啟示。(3分)
【參考答案】
(1)水運交通便利、勞動力資源豐富、市場廣闊。
(2)自強,求富。附近鐵礦資源、水資源豐富。
(3)“大躍進”運動。 充分認識圍情,要尊重經濟發展規律;要依靠科技。
【考點直擊】歷史與社會(考點6、24、32)
【解析】本題為歷史與社會的綜合分析題。第(1)問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和長江沿岸的人文條件。主要表現在交通、勞動力、市場等方面。第(2)問根據題干中“創辦新式工業”確定為洋務運動時期,由此回答洋務運動的目的,并分析武漢發展鋼鐵工業的自然資源條件。第(3)問根據時間“1958年”確定為“大躍進”運動并回答從中獲得的啟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园市| 策勒县| 东台市| 罗田县| 合阳县| 张家界市| 白沙| 彩票| 陕西省| 米易县| 富宁县| 丰城市| 赤壁市| 广东省| 无棣县| 阳谷县| 连云港市| 沛县| 广西| 临颍县| 乳源| 安丘市| 武宁县| 黄大仙区| 象山县| 保靖县| 天全县| 波密县| 商河县| 陕西省| 石门县| 剑阁县| 太保市| 琼结县| 西藏| 昔阳县| 平遥县| 体育| 乐都县| 芦溪县| 台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