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高中歷史選修課程選修《史學入門》課程標準模塊1史學入門【內容要求】本課程是對歷史學基本知識的介紹。本課程由7個專題組成,是在必修課程和選擇性必修課程基礎上的進一步延伸。歷史學研究的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及其規律。探尋歷史的真相,對歷史進行實事求是的闡釋,是歷史學的科學價值所在。進行歷史探究,不僅要對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探索的精神,而且要具有關注人類歷史命運的人文情懷,對歷史持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真誠的敬畏之心,還要具備必要的史學方面的常識。1.1歷史與歷史學理解“歷史”這一概念的內涵,認識到客觀存在的歷史與被記述的歷史之間的聯系與區別;理解歷史學是研究人類歷史發展進程及其規律的學科,是在一定歷史觀指導下對歷史的敘述和闡釋;認識歷史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解歷史學所具有的科學屬性、社會功能及育人功能。1.2唯物史觀與歷史研究知道歷史觀對于史學研究和史學發展的重要性;知道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及認識歷史的基本原則;理解唯物史觀是科學的歷史觀,對歷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嘗試運用唯物史觀的觀點對歷史問題進行分析和解釋。1.3史學的優秀傳統知道中外史學發展的大致經過,了解史籍編纂的主要體例及其編纂特點;知道歷史上著名史學家的治史情懷和治學態度,以及對史德、史才、史學、史識的推崇;知道近代以來新史學的出現及其發展;了解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1.4讀史常識舉要知道有關歷法的知識,了解主要的歷史紀年方法;知道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姓與名的稱謂方式,了解中國古代在稱謂方面的一些用法;了解歷史地圖的種類、特點及作用,以及古今地名的變化情況,能夠嘗試制作有關的歷史地圖和歷史年表。1.5歷史探究的主要方法知道史料在歷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認識對史料的來源、性質及其價值進行鑒別和考證的重要性;了解鑒別史料的主要方法,認識研究歷史要以有價值的、可靠的史料作為歷史論述的證據;了解探究歷史的主要方法,并嘗試運用這些方法對歷史問題進行探討。1.6歷史的解釋與評判知道歷史著述中歷史敘述與歷史解釋的聯系與區別,認識對歷史的理解是進行歷史解釋的關鍵;通過一些史學家對同一史事的論述,了解史學家對歷史的論述會有不同的解釋與評判,并分析造成不同解釋與評判的主要因素。1.7綜合探究:歷史問題的研究與論文習作選定一個與歷史有關的問題,自行擬訂研究的計劃和方法,在進行文獻檢索和綜述的基礎上,搜集、整理、辨析相關的歷史材料,運用已學的歷史知識和掌握的技能,對這一歷史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并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一篇歷史小論文;所寫的論文有一定的邏輯層次,體現出論據與論點的內在聯系,論文中的引文與注釋符合規范。模塊2史料研讀【內容要求】本課程是對史料進行介紹并加以分析、解讀的訓練。本課程由7個專題組成,是在必修課程和選擇性必修課程基礎上的進一步延伸。史料是人們了解過去、認識歷史的重要依據和基礎。由于時代和認識上的局限,并非所有史料都能進入人們的視野。迄今為止,人們所能認識并可以搜集、運用的史料大體有文獻、實物、口述、圖像等類別。搜集和整理不同類別史料的方法有所不同,但卻有共同的原則。運用史料就是理解歷史,需要秉持大膽懷疑、多源互證等原則。對不同類型的史料,需要了解其產生的具體情境,需要掌握讀懂它的技能,才能對其反映的歷史信息形成準確的認識。2.1史料及搜集、運用史料的原則與方法知道什么是史料、史料的類別與史料的特點;了解搜集和運用史料的基本原則與方法;知道綜合運用史料研究歷史的方法與價值。2.2文獻史料研讀依據主要的文獻史料類別,選擇有代表性的史料進行研讀;認識文獻史料的價值,知道它是史料中最重要的部分;了解搜集和運用文獻史料研究歷史的方法。所涉及的主要文獻史料包括:史書;檔案與文書;文集、筆記、書信與日記;地方史志;報刊;碑銘與簡牘;族譜、契約、賬簿等。2.3實物史料研讀知道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許多實物是重要的史料,選擇有代表性的實物史料進行研讀;知道對實物史料的運用不僅需要歷史學的方法,也需要借助考古學、科技史等不同學科的方法。所涉及的主要實物史料包括:器物;建筑物;遺址、遺跡。2.4口述史料研讀知道當事人或親歷者的口述回憶是重要的史料,知道神話、傳說、史詩等也是口述史料的組成部分;選擇有代表性的口述史料進行研讀;認識口述史料的價值與局限性;學會使用現代科技手段記錄和整理口述史料。所涉及的主要口述史料包括:回憶錄與其他口述史記錄;神話、傳說、史詩。2.5圖像史料研讀知道繪畫、雕刻、照片等圖像是重要的史料,選擇有代表性的圖像史料進行研讀;認識圖像史料的價值,知道對圖像史料的運用不僅需要歷史學的方法,也需要借助藝術史等不同學科的方法。所涉及的主要圖像史料包括繪畫、雕刻、照片、古地圖。2.6現代音像史料研讀知道現代科學技術帶來了錄音、錄像等記錄手段,了解錄音、錄像、紀實性影視作品等在記錄100多年來歷史方面的獨特價值;嘗試利用錄音、錄像等手段記錄當今社會的不同方面,掌握整理、利用這類史料的基本方法。所涉及的主要音像史料包括能反映不同歷史內容的錄音、錄像及紀實性影視作品。2.7數字資源的利用在有條件的學校,學會通過互聯網利用數字資源,以更為方便地獲取所需史料;知道數字資源的價值與特點;嘗試圍繞特定歷史研究主題,通過數字資源尋找相關史料;主要數字資源包括電子書、電子期刊、網頁、多媒體資料等;初步了解數字資源與大型數據庫的利用給歷史研究帶來的變化。《高考歷史解題技巧》內容介紹第一編 高考歷史解題必殺技本章通過對高考真題的剖析及解讀,講述高考歷史的答題技巧。從如何審題、答案源自何處、如何組織答案三個方面分析高考真題答題思路;剖析各類選擇題的解題方式;以“公式”答題模式、臨場得分技巧、笑傲考場策略三個核心要點帶領大家提高分數。第二編 歷史小論文專題歷史小論文是高考的常考題型。本專題收集整理了近十年的高考小論文試題,對試題進行詳細解析,并給出若干示例答案,希望考生通過本專題的學習,提高解答歷史小論文題型的能力。第三編 高中歷史重要結論總匯及規律總結本專題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按照中國史和世界史的時間順序,集中梳理教材涉及的相關歷史事件的原因、條件、目的、目標、特點、特征、表現、標志、實質、性質、意義、作用、影響、結果等核心知識。第二部分,總結同類歷史知識的規律。內容包括中國古代的國家統一與分裂,古代的治世與盛世,王朝更替,農民戰爭,民族關系,對外關系,人口遷徙,社會改革,監察制度,評價歷史人物的一般方法,等等。本專題中的部分結論為主流觀點,注意與學術觀點的區別。第四編 史學入門本專題講述歷史學的基本常識、理論與方法。通過本模塊的學習,你可以了解“歷史”的內涵,知道史料在歷史探究中的作用,掌握探究歷史的基本方法,學會全面、客觀地評述歷史問題,理解史學探究的目的,發展歷史思維能力。第五編 史學界常見的幾種“歷史觀”本專題介紹近幾年高考經常涉及的幾種“歷史觀”,內容包括:文明史觀,現代化史觀,全球史觀,社會史觀,生態史觀,唯物史觀。通過本專題的學習,可以擴大讀者的歷史視角,發散讀者的歷史思維。第六編 通史復習提要本章按照通史體例,歸納中國史和世界史的階段性特征,并通過同時段的中外歷史比較,方便考生從宏觀上把握歷史線索。第七編 高考歷史中涉及的政治、地理規律性知識匯編本專題收集整理了高考文綜試卷中解答歷史試題可能涉及的政治和地理學科的解題思路、萬能公式、答題模式及規律總結,以幫助考生更好地應對文科綜合性試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