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4張PPT)2024年中考化學復習第一輪第一部分 物質的變化與構成奧秘第1講 物質的性質與變化考點梳理熱點考點1.物質的變化。變化類型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定義 __________其他物質的變 化 ________其他物質的變化判斷依據 變化時是否有其他物質生成伴隨現象 物質的狀態、形狀等的改 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發光、______、吸熱等微觀區別 構成物質的分子______ 構成物質的分子______沒有生成生成了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淀放熱不變改變變化類型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實例 蠟燭熔化、玻璃破碎等 煤燃燒、鐵生銹、食物腐敗等相互聯系 化學變化中一定發生物理變化,但物理變化中不一定發 生化學變化續表【特別提示】①判斷物質的變化時不要被一些表面現象所迷惑。例如,有顏色改變的變化、加熱才能發生的變化、發光放熱的變化、產生氣泡的變化、出現沉淀的變化等,都不一定是化學變化。②爆炸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鍋爐爆炸、氣球爆裂等。2.質量守恒定律。內容 ______________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__________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理解 從宏觀角度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都不變;從微觀角度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都不變應用 ①解釋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質量變化;②確定物質的組成或化學式;③計算化學反應中某物質的質量等參加化學反應反應生成種類數目質量【特別提示】①質量守恒定律是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遵守的普遍規律,只適用于化學變化,不能用于解釋物理變化。②質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守恒,而不是物質的體積守恒。③運用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問題時,一定不要遺漏某種反應物或生成物(尤其是氣體)。④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和元素的種類、質量,以及物質的總質量一定不變,物質的種類、分子的種類一定改變,而分子的數目和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改變。重要考點3.四種基本反應類型。類型 定義 特點 表達式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 ________物質的反應 多變一分解反應 由一種反應物生成______或 __________其他物質的反應 一變多置換反應 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作 用,生成另一種______和另一 種________的反應 單換單另一種兩種兩種以上單質化合物類型 定義 特點 表達式復分解反 應 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 生成另外兩種________的反應 雙交換, 價不變續表化合物【特別提示】①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改變,置換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一定改變,復分解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一定不變。②有些化學反應不屬于上述四種基本反應類型,如、 等。③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生成物中有氣體、沉淀或水。4.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物質的用途體現物質的性質。一般考點5.物質的性質。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定義 物質________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 現出來的性質 物質在__________中表現出來的性質確定 由感覺器官直接感知或用儀器測定 利用化學變化才能體現內容 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 硬度、密度、溶解性、揮發性、導 電性、導熱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可燃性、氧化性、還原性、毒性、腐蝕性、酸堿性、穩定性、金屬活動性等不需要化學變化6.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化學反應按反應中得、失氧分為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物質與氧發生的化學反應是______ 反應,含氧化合物失去氧的反應是______反應。氧化還原第1講 物質的性質與變化典題精析考點 1 物質的變化典型例題 1 (2023·四川南充中考) 閬中保寧醋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以下生產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清洗原料 B.攪拌混勻 C.入壇發酵 D.成品裝瓶思維點撥 從宏觀上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是有無新物質生成;從微觀上看,兩種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有無新分子產生。【解析】在食醋的生產過程中,清洗原料、攪拌混勻、成品裝瓶都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入壇發酵過程中有醋酸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針對訓練1.(2023·湖北武漢中考)《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十七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其中記載的下列工藝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CA.紡紗織布 B.伐木制舟 C.燒制陶瓷 D.海水曬鹽2.(2023·湖南岳陽中考)2023年5月30日,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 遙十六運載火箭發射成功。下列火箭發射流程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DA.吊裝上塔 B.瞄準定位 C.關閉艙門 D.點火發射3.(2023·湖南郴州中考)下列敘述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 。DA. 使人中毒 B.醋酸溶解雞蛋殼C.白磷在空氣中自燃 D.鐵水鑄鍋考點 2 物質的性質及其與用途的關系典型例題 2 (2023·廣西中考)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請用下列物質的序號填空。①水 ②氖氣 ③干冰 ④熟石灰 ⑤活性炭(1)可用于制造霓虹燈的是____。②【解析】稀有氣體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氖氣屬于稀有氣體,通電時發出紅光,可用于制造霓虹燈。(2)可用作溶劑的是____。①【解析】水能溶解很多物質,是常用的溶劑。(3)可用作吸附劑的是____。⑤【解析】活性炭的結構疏松多孔,具有較強的吸附性,可以用作吸附劑。(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③【解析】干冰升華吸熱,能使周圍溫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5)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④【解析】熟石灰顯堿性,能與酸性物質反應,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思維點撥 物質的用途與物質的性質密切相關,判斷物質的用途利用了物質的什么性質是中考常考的內容。解題的關鍵是分析利用該物質的過程中發生的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以及變化中涉及了物質的哪方面性質。針對訓練1.(2023·廣西貴港一模)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對我國古代造紙技術有不少記載。下列紙張的性質屬于其化學性質的是 ( ) 。BA.白色 B.可燃 C.不溶于水 D.易撕碎2.(2023·湖南懷化中考)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學性質決定的是( ) 。BA.石墨用作電極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稀有氣體用于制造電光源 D.金屬銅制導線3.(2023·黑龍江龍東中考)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各物質的用途與性質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DA.銀有金屬光澤,可用于制造電線B.氮氣是無色無氣味的氣體,可用作保護氣C.石墨能導電,可用于制作鉛筆芯D.氫氣具有可燃性,能用作高能燃料考點 3 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典型例題 3 (2023·湖北宜昌中考)下列現象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 。A.蔗糖溶于水后總質量不變B.濃硫酸敞口放置后質量增加C.飽和硝酸鉀溶液升溫,溶液質量不變D.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溶液質量減小【解析】蔗糖溶于水,沒有發生化學變化,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釋。濃硫酸敞口放置后質量增加,是因為濃硫酸吸收了空氣中的水蒸氣,沒有發生化學變化,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釋。飽和硝酸鉀溶液升溫時,溶液的狀態從飽和變成不飽和,此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釋。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溶液,溶液質量減小,但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可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釋。【答案】D思維點撥 質量守恒定律只適用于研究化學變化中物質的質量關系,物理變化中物質的質量及體積關系等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針對訓練1.(2022·廣西桂林中考)下列物質一般不能用于制取氧氣的是( ) 。CA.高錳酸鉀 B.氯酸鉀 C.氯化鈉 D.過氧化氫2.(2023·黑龍江中考)煤油中含有噻吩(用 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氣味,燃燒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則噻吩的化學式為( ) 。AA. B. C. D.3.(2023·廣西玉林一模)一定條件下,一個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容器內各物質的質量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A. 的值為22 B. 是反應物C. 中不含氧元素 D. 的化學式可能是考點 4 化學反應類型典型例題 4 (2023·湖南郴州中考) 郴州有豐富的溶洞資源。與溶洞中鐘乳石、石筍的形成有關的反應是,該反應屬于( )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思維點撥 各類基本反應類型具有不同的反應特征:化合反應“多變一”,分解反應“一變多”,置換反應“單換單”,復分解反應“兩交換、價不變”,根據反應特征可判斷反應類型。【解析】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B針對訓練1.(2023·廣西南寧二模)下列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 ) 。DA.B.C.D.2.(2023·廣西百色一模)一種新型“即熱飯盒”,其飯盒底部分為兩層,一層盛有水,另一層盛放鎂和鐵的混合物,使用時打開兩層中間的隔離層,即發生反應 。從化學反應基本類型分析,該反應屬于( ) 。C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3.(2023·廣西柳州一模)下列反應不屬于四大基本反應類型(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的是( ) 。BA.B.C.D.第1講 物質的性質與變化備考練習達標練1.(2022·廣西桂林中考)下列陶藝制作過程一定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DA.塑形 B.晾胚 C.刻花 D.燒胚2.(2023·廣西貴港模擬)在我國的傳統節日中,春節期間的民俗活動最為豐富多彩,下列活動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 。BA.貼對聯 B.放煙花 C.剪窗花 D.包餃子3.下列物質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學性質的是( ) 。AA.用氮氣填充食品包裝袋 B.用金剛石制玻璃刀切割玻璃C.稀有氣體用于制造電光源 D.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4.(2023·北京中考)下列物質均可用作燃料,在 中充分燃燒時,不會產生 的是( ) 。BA. B. C.木炭 D.5.(2022·廣西柳州中考)從宏觀-微觀-符號相結合的視角探究物質及其變化是學習化學的一種科學思維。圖1是工業上在一定條件下合成氨氣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圖1CA.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B.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C.反應前后原子個數改變 D.反應前后分子個數改變6.(2023·湖南益陽中考)《夢溪筆談》中有“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的記載,其化學反應原理為 ,該反應屬于( ) 。BA.化合反應 B.置換反應 C.分解反應 D.復分解反應7.(2023·江蘇揚州中考)下列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 。A.B.C.D.C提分練8.(2023·廣西玉林一模)紅糖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等作用。下列由甘蔗制作紅糖的主要步驟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DA.削蔗去雜 B.石轆碎蔗 C.渣汁分離 D.火煮熬糖9.(2023·福建中考)下列過程利用了化學反應產生的能量的是( ) 。DA.海水曬鹽 B.干冰制冷 C.風力發電 D.火箭發射10.(2023·江蘇蘇州中考)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DA.氮氣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于生產氮肥B.石墨有導電性,可用于生產鉛筆芯C.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D.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劑11.(2023·湖南衡陽中考)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2A.B.乙一定是催化劑C.甲可能是單質D.丙和丁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一定是12.(2022·黑龍江龍東中考)取一定質量的 固體高溫加熱一段時間后,冷卻,測得剩余固體的質量為 ,其中鈣元素質量分數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DA.原 的質量為B.生成C.剩余 固體為純凈物D.向剩余 固體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沖刺練13.(2022·高考改編)古醫典富載化學知識,下列描述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BA.石硫黃 “能化(即化合) 銀、銅、鐵,奇物。”B.金 “雖被火亦未熟。”C.石鐘乳 “色黃,以苦酒(醋)洗刷則白。”D.石灰 “以水沃之,即熱蒸而解。”圖314.(2023·福建中考)分別加熱等質量的兩種樣品,固體質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3所示。樣品1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分離出樣品1反應后的固體乙,將其與 甲混合并加熱,固體質量變化曲線與樣品1的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質 甲 乙 丙 丁反應前質量/ 24.0 2.0 0 0反應后質量/ 0 2.0 1.9A.該反應是復分解反應 B.C.該條件下丙和丁均為氣體 D.乙是該反應的催化劑√圖3圖415.(2022·浙江嘉興、舟山中考)小舟選用白磷、錐形瓶、氣球、天平等試劑和器材,探究化學反應中物質質量的變化規律,裝置如圖4所示。(1)【實驗思路】先確認化學反應已經發生,再比較反應物的質量總和與生成物的質量總和是否相等。圖4(2)【實驗步驟】①在錐形瓶內裝入白磷,塞緊瓶塞放在天平托盤上,調節天平平衡。②取下錐形瓶,將瓶塞上的鐵絲在酒精燈上燒紅后,接觸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緊瓶塞。③待反應結束,裝置冷卻至室溫后,將錐形瓶放回天平托盤上,觀察______________。天平是否平衡(3)【實驗結論】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圖4(4)【交流反思】①要確認化學反應已經發生,本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②反應結束后,若白磷有剩余,你認為是否仍能得出上述結論,并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剩余白磷未參加反應,反應前后質量不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