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武漢西藏中學山南班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理科綜合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武漢西藏中學山南班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理科綜合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一、選擇題
1. 鈣在骨骼生長和肌肉收縮等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曬太陽有助于青少年骨骼生長,預防老年人骨質疏松。下列敘述錯誤是( )
A. 細胞中有以無機離子形式存在的鈣
B. 人體內Ca2+可自由通過細胞膜的磷脂雙分子層
C. 適當補充維生素D可以促進腸道對鈣吸收
D. 人體血液中鈣離子濃度過低易出現抽搐現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無機鹽的存在形式與作用:(1)存在形式:細胞中大多數無機鹽以離子的形式存在;(2)無機鹽的功能:對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如:Fe是構成血紅素的元素;Mg是構成葉綠素的元素。
【詳解】A、細胞中有以無機離子形式存在的鈣,也有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鈣(如CaCO3),A正確;
B、Ca2+不能自由通過細胞膜的磷脂雙分子層,需要載體協助,B錯誤;
C、維生素D能有效地促進人體腸道對鈣和磷的吸收,故適當補充維生素D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C正確;
D、哺乳動物的血液中必須含有一定量的Ca2+,Ca2+的含量太低,會出現抽搐等癥狀,D正確。
故選B。
2. 植物成熟葉肉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可以不同。現將a、b、c三種細胞液濃度不同的某種植物成熟葉肉細胞,分別放入三個裝有相同濃度蔗糖溶液的試管中,當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觀察到:①細胞a未發生變化;②細胞b體積增大;③細胞c發生了質壁分離。若在水分交換期間細胞與蔗糖溶液沒有溶質的交換,下列關于這一實驗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
A. 水分交換前,細胞b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
B. 水分交換前,細胞液濃度大小關系為細胞b>細胞a>細胞c
C. 水分交換平衡時,細胞c細胞液濃度大于細胞a的細胞液濃度
D. 水分交換平衡時,細胞c的細胞液濃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題分析可知,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細胞a未發生變化,既不吸水也不失水,細胞a的細胞液濃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細胞b的體積增大,說明細胞吸水,水分交換前,細胞b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細胞c發生質壁分離,說明細胞失水,水分交換前,細胞c的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
【詳解】A、由于細胞b在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細胞的體積增大,說明細胞吸水,則水分交換前,細胞b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A正確;
B、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細胞a的細胞液濃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細胞b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細胞c的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因此水分交換前,細胞液濃度大小關系為細胞b>細胞a>細胞c,B正確;
C、由題意可知,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細胞a未發生變化,說明其細胞液濃度與外界蔗糖溶液濃度相等;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雖然細胞內外溶液濃度相同,但細胞c失水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減小,因此,水分交換平衡時,細胞c的細胞液濃度小于細胞a的細胞液濃度,C錯誤
D、在一定的蔗糖溶液中,細胞c發生了質壁分離,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其細胞液濃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D正確。
故選C。
3. 植物激素通常與其受體結合才能發揮生理作用。噴施某種植物激素,能使某種作物的矮生突變體長高。關于該矮生突變體矮生的原因,下列推測合理的是( )
A 赤霉素合成途徑受阻 B. 赤霉素受體合成受阻
C. 脫落酸合成途徑受阻 D. 脫落酸受體合成受阻
【答案】A
【解析】
【分析】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種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進細胞的伸長;解除種子、塊莖的休眠并促進萌發的作用。
【詳解】AB、赤霉素具有促進細胞伸長的功能,該作用的發揮需要與受體結合后才能完成,故噴施某種激素后作物的矮生突變體長高,說明噴施的為赤霉素,矮生突變體矮生的原因是缺乏赤霉素而非受體合成受阻(若受體合成受阻,則外源激素也不能起作用),A正確,B錯誤;
CD、脫落酸抑制植物細胞的分裂和種子的萌發,與植物矮化無直接關系,CD錯誤。
故選A。
4. 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研究發現,經常運動的人肌細胞中線粒體數量通常比缺乏鍛煉的人多。下列與線粒體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有氧呼吸時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中都能產生ATP
B. 線粒體內膜上的酶可以參與[H]和氧反應形成水的過程
C. 線粒體中的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的過程需要O2的直接參與
D. 線粒體中的DNA能夠通過轉錄和翻譯控制某些蛋白質的合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階段的場所依次是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和線粒體內膜。有氧呼吸第一階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階段是氧氣和[H]反應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詳解】A、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場所是細胞質基質,第二、三階段在線粒體,三個階段均可產生ATP,故有氧呼吸時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都可產生ATP,A正確;
B、線粒體內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的場所,該階段氧氣和[H]反應生成水,該過程需要酶的催化,B正確;
C、丙酮酸分解為CO2和[H]是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場所是線粒體基質,該過程需要水參與,不需要氧氣的參與,C錯誤;
D、線粒體是半自主性細胞器,其中含有少量DNA,可以通過轉錄和翻譯控制蛋白質的合成,D正確。
故選C。
5.下列是有關酶的實驗設計思路,正確的是(  )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驗證酶的專一性
B.在驗證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不能選用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的生成
C.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別為3、7、11的緩沖液驗證pH對酶活性的影響
D.在驗證酶的高效性實驗中,可選用FeCl3和過氧化氫酶分別催化等量H2O2分解,檢測產生的氣體總量
答案 B
解析 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為還原糖,而不能催化蔗糖水解,實驗結果可用斐林試劑檢測,而不能用碘液,因為碘液不能檢測蔗糖是否水解,A錯誤;在驗證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時,選擇淀粉作為實驗材料,實驗結果不能選用斐林試劑檢測,因為用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時需要水浴加熱,會影響實驗,B正確;胃蛋白酶的最適pH為1.5,要利用胃蛋白酶驗證pH對酶活性的影響,設置的緩沖液pH應該在1.5左右,C錯誤;驗證酶的高效性時,應檢測單位時間內產生氣泡的數量而不是產生的氣體總量,D錯誤。
6.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細胞分化過程中,核酸不發生改變,蛋白質發生改變
B.細胞衰老時核質比不變或減小
C.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和衰老細胞的清除,都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
D.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變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答案 C
解析 細胞分化過程中,通常遺傳物質不發生改變,但mRNA發生改變,翻譯的蛋白質也發生改變,即核酸和蛋白質均發生改變,A錯誤;細胞衰老時,細胞體積減小,細胞核體積增大,核質比增大,B錯誤;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和衰老細胞的清除,都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C正確;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突變,D錯誤。
7. 根據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方式不同,可將植物分為C3植物和C4植物等類型。C4植物的CO2補償點比C3植物的低。CO2補償點通常是指環境CO2濃度降低導致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時的環境CO2濃度。回答下列問題。
(1)不同植物(如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光反應階段的產物是相同的,光反應階段的產物是____________(答出3點即可)。
(2)正常條件下,植物葉片的光合產物不會全部運輸到其他部位,原因是____________(答出1點即可)。
(3)干旱會導致氣孔開度減小,研究發現在同等程度干旱條件下,C4植物比C3植物生長得好。從兩種植物CO2補償點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O2、[H]和ATP
(2)自身呼吸消耗或建造植物體結構
(3)C4植物的CO2補償點低于C3植物,C4植物能夠利用較低濃度的CO2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1)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水的光解產生[H]與氧氣,以及ATP的形成;(2)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的基質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應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還原生成糖類等有機物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小問1詳解】
光合作用光反應階段的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光反應發生的物質變化包括水的光解以及ATP的形成,因此光合作用光反應階段生成的產物有O2、[H]和ATP。
【小問2詳解】
葉片光合作用產物一部分用來建造植物體結構和自身呼吸消耗,其余部分被輸送到植物體的儲藏器官儲存起來。故正常條件下,植物葉片的光合產物不會全部運輸到其他部位。
【小問3詳解】
C4植物的CO2固定途徑有C4和C3途徑,其主要的CO2固定酶是PEPC,Rubisco;而C3植物只有C3途徑,其主要的CO2固定酶是Rubisco。干旱會導致氣孔開度減小,葉片氣孔關閉,CO2吸收減少;由于C4植物的CO2補償點低于C3植物,則C4植物能夠利用較低濃度的CO2,因此光合作用受影響較小的植物是C4植物,C4植物比C3植物生長得好。
8. 人體免疫系統對維持機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機體初次和再次感染同一種病毒后,體內特異性抗體濃度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免疫細胞是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成分,人體T細胞成熟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體液免疫過程中,能產生大量特異性抗體的細胞是_____________。
(2)體液免疫過程中,抗體和病毒結合后病毒最終被清除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
(3)病毒再次感染使機體內抗體濃度激增且保持較長時間(如圖所示),此時抗體濃度激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依據圖中所示的抗體濃度變化規律,為了獲得更好的免疫效果,宜采取的疫苗接種措施是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胸腺 ②. 漿細胞
(2)抗體與病毒特異性結合形成沉淀,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
(3)病毒再次感染時,機體內相應的記憶細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產生大量抗體 (4)多次接種
【解析】
【分析】體液免疫過程:抗原被吞噬細胞處理呈遞給T淋巴細胞,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細胞,B細胞再接受淋巴因子的刺激和抗原的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作用于抗原。
【小問1詳解】
免疫細胞是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成分,包括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等,其中T細胞成熟的場所是胸腺。體液免疫過程中,只有漿細胞能產生特異性的抗體。
【小問2詳解】
體液免疫過程中,抗體和病毒特異性結合后形成沉淀,再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
【小問3詳解】
記憶細胞可以在病毒消失后存活幾年甚至幾十年,當同一種病毒再次感染機體,記憶細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產生大量抗體,使抗體濃度激增。
【小問4詳解】
分析圖示可知,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產生的抗體更多,故為了獲得更好的免疫效果,接種疫苗時可多次接種,使機體產生更多的抗體和記憶細胞。
9.酶抑制劑能降低酶的活性,不同的抑制劑對酶活性的影響不同。某科研小組通過實驗研究了兩種抑制劑對某消化酶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并繪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實驗中對無關變量應進行控制,該實驗的無關變量有        (至少答出兩項)。
(2)據圖分析,隨著底物濃度的升高,抑制劑    (填類型)的作用逐漸減小甚至消失。從活化能的角度分析,推測抑制劑降低酶促反應速率的原理是  。
(3)某同學認為該實驗小組的實驗過程應是:
a.將某消化酶溶液等分為①②③三組,將每組等分為若干份;
b.在一定條件下將三組消化酶溶液均與等量的不同濃度的底物混合;
c.在①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②中加入等量的抑制劑Ⅰ,③中加入等量的抑制劑Ⅱ;
d.定時取樣檢測各反應中底物的量或產物的量,記錄實驗結果并繪圖。
你認為該實驗操作是否正確?    。如果不正確,請進行改正:  。
答案 (1)抑制劑種類和底物濃度 溫度、pH、酶濃度、抑制劑的使用量等 
(2)Ⅰ 在抑制劑的作用下,酶的活性(催化效率)降低,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能力下降(合理即可) (3)不正確 步驟c應與步驟b互換,即先對酶溶液進行處理再加入底物(合理即可)
解析 (1)由圖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有兩個,分別是抑制劑種類和底物濃度。該實驗的無關變量有溫度、pH、酶濃度、抑制劑的使用量、反應時間等。
(2)由圖可知,隨著底物濃度的升高,曲線②的酶促反應速率逐漸與曲線①無抑制劑時相同,即抑制劑Ⅰ的作用逐漸減小甚至消失。抑制劑能降低酶活性,酶能降低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3)不正確,若對酶處理前先將酶與底物混合,則酶會與底物發生反應,故應先對酶進行不同的處理,然后再將處理后的酶與底物混合。
10.人在劇烈奔跑運動時機體會出現一些生理變化。回答下列問題:
(1)劇烈奔跑運動時肌細胞會出現________,這一呼吸方式會導致肌肉有酸痛感。
(2)當進行較長時間劇烈運動時,人體還會出現其他一些生理變化。例如,與運動前相比,胰島A細胞的分泌活動會加強,分泌________,該激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點即可)等生理功能,從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3)人在進行劇烈運動時會大量出汗,因此在大量出汗后,為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可以在飲水的同時適當補充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無氧呼吸 (2)胰高血糖素 促進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 (3)電解質(或無機鹽)
解析 (1)人在劇烈奔跑運動時,肌細胞會進行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乳酸的大量積累會導致肌肉有酸痛感。(2)當人體進行較長時間的劇烈運動時,與運動前相比,血糖濃度會下降,從而使胰島A細胞的分泌活動加強,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可以促進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成葡萄糖,從而使血糖濃度升高。(3)人在進行劇烈運動時會大量出汗,大量出汗會排出過多的無機鹽,為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在補充水分的同時還需要適當補充電解質(無機鹽)。
【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11. 某同學從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離得到A和B兩株可以降解石油的細菌,在此基礎上采用平板培養法比較二者降解石油的能力,并分析兩個菌株的其他生理功能。
實驗所用的培養基成分如下。
培養基Ⅰ:K2HPO4,MgSO4,NH4NO3,石油。
培養基Ⅱ:K2HPO4,MgSO4,石油。
操作步驟:
①將A、B菌株分別接種在兩瓶液體培養基Ⅰ中培養,得到A、B菌液;
②液體培養基Ⅰ、Ⅱ口中添加瓊脂,分別制成平板Ⅰ、Ⅱ,并按圖中所示在平板上打甲、乙兩孔。
回答下列問題。
菌株 透明圈大小
平板Ⅰ 平板Ⅱ
A +++ ++
B ++ -
(1)實驗所用培養基中作為碳源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培養基中NH4NO3的作用是為菌株的生長提供氮源,氮源在菌體內可以參與合成____________(答出2種即可)等生物大分子。
(2)步驟①中,在資源和空間不受限制的階段,若最初接種N0個A細菌,繁殖n代后細菌的數量是____________。
(3)為了比較A、B降解石油的能力,某同學利用步驟②所得到的平板Ⅰ、Ⅱ進行實驗,結果如表所示(“+”表示有透明圈,“+”越多表示透明圈越大,“-”表示無透明圈),推測該同學的實驗思路是__________。
(4)現有一貧氮且被石油污染的土壤,根據上表所示實驗結果,治理石油污染應選用的菌株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石油 ②. DNA、RNA、蛋白質
(2)N0 2n (3)在無菌條件下,將等量等濃度的A菌液和B菌液分別接種到平板Ⅰ的甲和乙兩孔處,平板Ⅱ也進行同樣的操作,在相同且適宜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比較兩個平板的兩孔處的透明圈大小并作記錄,根據透明圈大降解能力強,透明圈小降解能力弱,進而比較A、B降解石油的能力
(4) ①. A ②. A菌株降解石油的能力高于B菌株,并且在沒有添加氮源的培養基中也能生長
【解析】
【分析】培養基對微生物具有選擇作用。配置培養基時根據某一種或某一類微生物的特殊營養要求, 加入某些物質或除去某些營養物質,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長,也可以根據某些微生物對一些物理、化學因素的抗性,在培養基中加入某種化學物質,從而篩選出待定的微生物。這種培養基叫做選擇培養基。
【小問1詳解】
培養基的成分有碳源、氮源、無機鹽和水等,從組成培養基的物質所含化學元素可知,作為碳源的成分是石油。生物大分子DNA、RNA、蛋白質都含有N元素,故氮源在菌體內可以參與合成這些物質。
【小問2詳解】
由題意“資源和空間不受限制”可知,細菌的增殖呈J型曲線增長,由于DNA的半保留復制,細菌每繁殖一代就是上一代的2倍,根據公式Nt=N0 λt,λ=2,繁殖n代后細菌的數量是N0 2n。
【小問3詳解】
分析表格數據可知,實驗的結果是:在平板Ⅰ上,A菌株降解石油的能力高于B菌株;在平板Ⅱ上,A菌株仍然能降解石油,而B菌株不能降解,根據實驗的單一變量和對照原則,推測該同學的思路是:在無菌條件下,將等量等濃度的A菌液和B菌液分別接種到平板Ⅰ的甲和乙兩孔處,平板Ⅱ也進行同樣的操作,在相同且適宜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比較兩個平板的兩孔處的透明圈大小并作記錄,根據透明圈大降解能力強,透明圈小降解能力弱,進而比較A、B降解石油的能力。
【小問4詳解】
由表格數據可知,在平板Ⅱ(無氮源的培養基)上,A菌株仍然能降解石油,而B菌株不能降解,所以要治理貧氮且被石油污染的土壤,應該選用A菌株,因為A菌株降解石油的能力高于B菌株,并且在沒有添加氮源的培養基中也能生長。
物 理
一、選擇題:
1、【答案】C
【解析】
【詳解】藍光的頻率大于黃光的頻率,根據
結合
可得
可知頻率較大的光,遏止電壓大,可知光為藍光,根據光照強度越大,飽和光電流越大,可知光為強黃光,則光為弱黃光,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2、【答案】B
【解析】
【詳解】由幾何關系可知,、、三點到點距離相等,設為,三點在點的場強大小相等,根據電場的疊加得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為
點在以、組成的等量異種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可知僅看、兩個電荷,點電勢為0,已知A處正電荷在O點的電勢為,則點處負電荷在點的電勢為,則點處負電荷在點的電勢為,根據電勢的疊加可得O點的電勢為,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3、【答案】B
【解析】
【詳解】A.根據平衡條件對b、c整體受力分析可得
對a受力分析可得
可知
故A錯誤;
B.彈簧的彈力為
剪斷細線彈簧彈力不突變,此時對b物體
則加速度為,故B正確;
C.剪斷豎直繩后瞬間,彈簧彈力不變,c的加速度大小為0,故C錯誤;
D.剪斷豎直繩后的一小段時間內,物體b的加速度大于的加速度,則b、c的距離變小,故D錯誤。
故選B。
4、【答案】A
【解析】
【詳解】AB.若滑片P位置不變,當用戶端用電器增加后,用戶端總功率變大,發電機的輸出功率增大,輸電線的電流變大
輸電線兩端承擔的電壓變大,損耗的功率增大;發電機的輸入電壓不變,升壓變壓器、降壓變壓器的匝數不變,故用戶端電壓降低,A正確,B錯誤;
CD.若將滑片P上移,升壓變壓器的副線圈與原線圈的匝數比變小,發電機組輸出交變電壓的有效值恒定,則副線圈兩端電壓變小。用戶端用電器使用相同功率,則輸電線上的電流會更大,輸電線兩端承擔的電壓更大,損耗的功率更大,則用戶端的電壓更小,故CD錯誤。
故選A。
5、【答案】D
【解析】
【詳解】A.設乘客質量為,根據力的分解可知,水平時,船對C處乘客的作用力為
故A錯誤;
B.OA水平時,B處乘客的加速度大小
故B錯誤;
C. A處乘客從圖示位置運動至最低點的過程中,當向心加速度在豎直方向的分量大于切向加速在豎直方向分量時,A處乘客處于超重狀態,故C錯誤;
D.設整體質量為,A處乘客分別運動至最低點時,根據動能定理得
在最低點,對A處乘客
解得
B處乘客分別運動至最低點時,根據動能定理得
在最低點,對B處乘客
解得
可得
故D正確。
故選D。
6、【答案】AC
【解析】
【詳解】由圖可知,同步軌道的半徑小于“墓地軌道”的半徑
A.“實踐21號”拖拽“北斗2號”離開同步軌道時做離心運動,需要點火加速,故A正確;
B.“實踐21號”完成拖拽任務后離開“墓地軌道”時做近心運動,需要點火減速,故B錯誤;
C.根據
可得
可知“北斗2號”在同步軌道的速度大于它在“墓地軌道”的速度,故C正確;
D.根據
可得
同步軌道的周期為24小時,則“北斗2號”在“墓地軌道”的運行周期大于24小時,故D錯誤。
故選AC。
7、【答案】BD
【解析】
【詳解】AB.鎖定木板時,設最大壓縮量為,最大的彈性勢能為,從開始到彈簧被壓縮最短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
從彈簧被壓縮最短到回到O點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
聯立解得
故B正確,A錯誤;
CD.若不鎖定木板,由動量守恒得
解得
根據能量守恒得
解得
可知小滑塊向左運動到木板上點兩者恰好共速,故D正確,C錯誤。
故選BD。
8、【答案】CD
【解析】
【詳解】A.粒子平行于MN的方向射入磁場后,根據題意可知,粒子向下偏轉,根據左手定則可知,粒子帶負電,A錯誤;
B.粒子源S距離MN相距,可知SO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根據幾何關系可知到達收集板上O點的粒子在磁場中的速度偏轉角為60°,B錯誤;
C.到達收集板在磁場中運動的最長時間的粒子在磁場中的偏轉角最大,由幾何關系可知,偏轉角最大的為π,故到達收集板的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最長時間為
C正確;
D.帶點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有
整理得
到達收集板的粒子的速度最大值對應的軌道半徑最大,即到達N的離子速度最大,由幾何關系得
解得
故到達收集板的粒子的速度最大值為
D正確。
故選CD。
二、非選擇題:(第9題7分,第10題9分,第11題16分,第12題15分)
9、【答案】 第1空1分,其余每空2分
①. 平衡小車受到的摩擦力(或使小車重力的下滑分力等于小車受到的摩擦力) ②. 0.624 ③. 0.620 ④. 兩車組成的系統碰撞前后動量守恒
【解析】
【詳解】(1)[1]在長木板右端下面放墊塊的目的是平衡小車受到的摩擦力(或使小車重力的下滑分力等于小車受到的摩擦力);
(2)[2][3]碰撞前小車的速度
兩車組成的系統碰前總動量為
碰撞后兩車的速度大小
兩車組成的系統碰后總動量為
(3)[4]由(2)可得
實驗結論為: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兩車組成的系統碰撞前后動量守恒。
10、【答案】第1空1分,其余每空2分
①. 120 ②. C ③. D ④. 2900 ⑤. 122
【解析】
【詳解】(1)[1]歐姆表讀數為
(2)①[2]流過中的最大電流
所以A1表應選C;
②[3][4]B電流表內阻不確定,所以表應選D,電阻箱接入電路的電阻
③[5]根據歐姆定律得
整理得
可得圖像的斜率
解得
11、【答案】第1問5分,第二問5分,第三問6分
(1);(2);(3)
【解析】
【詳解】(1)從A到B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有

代入解得
(2)從B到D,運動員做平拋運動:水平方向
豎直方向
聯立解得
(3)著陸前瞬間
解得
12、【答案】第1問7分;第2問8分
(1);(2)
【解析】
【詳解】(1)設粒子過N點時的速度為v,有
解得
粒子從M點運動到N點的過程,由動能定理有
聯立解得
(2)設帶電粒在第四象限內的運動半徑為r,由幾何關系得:
解得:
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聯立解得
[選修3-3]
1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溫度升高,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B. 100℃的水變成100℃的水蒸氣的過程中,分子勢能將增大
C. 氣體很容易充滿整個容器,這是分子間存在斥力的宏觀表現
D. 有規則外形的物體是晶體,沒有確定幾何外形的物體是非晶體
E. 熱量不可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
【答案】ABE
【解析】
【詳解】A.溫度升高,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故A正確;
B.100℃的水變成100℃的水蒸氣的過程中,吸收熱量,內能增大,分子平均動能不變,分子勢能將增大,故B正確;
C.氣體很容易充滿整個容器,這是分子不停做無規則運動結果,故C錯誤;
D.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是否具有熔點.單晶體具有規則的幾何外形,而多晶體和非晶體沒有規則的天然外形,注意“天然”二字,沒有確定幾何外形的物體不一定是非晶體,故D錯誤;
E.由熱力學第二定律可知:熱量不可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故E正確。
故選ABE。
14. 如圖,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用活塞封閉在固定的圓柱型氣缸內,不計活塞與缸壁間的摩擦。現緩慢降低氣體的溫度使其從狀態a出發,經等壓過程到達狀態b,即刻鎖定活塞,再緩慢加熱氣體使其從狀態b經等容過程到達狀態c。已知氣體在狀態a的體積為4V、壓強為、溫度為,在狀態b的體積為V,在狀態c的壓強為。求:
(1)氣體在狀態b的溫度;
(2)從狀態a經b再到c的過程中,氣體總的是吸熱還是放熱,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多少?
【答案】(1);(2)氣體放熱,放出熱量為
【解析】
【詳解】(1)氣體從狀態a到狀態b的過程為等壓變化,則有
解得氣體在狀態b的溫度為
(2)從狀態a到狀態b,活塞對氣體做的功為
氣體從狀態b到狀態c的過程為等容變化,由查理定律有
解得
從狀態a經b再到c的過程中,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可得

故氣體在狀態a和狀態c的內能相等,即
可得
即從狀態a經b再到c的過程中,氣體放熱,放出的熱量為。
[物理-選修3-4]
13、【答案】 ①. 正 ②. 20 ③. 8
【解析】
【詳解】[1]波剛好傳播到A(7cm,0)點,由同側法可知,波源起振方向沿y軸正方向;
[2]波速為
[3]設質點的振動方程為
當時
解得
波傳到點所需的時間
0~1.25s內A處質點比B處質點多振動時間為
即一個周期,A處質點比B處質點多通過的路程為
14、答案】(1);(2)
【解析】
【詳解】(1)光路如圖所示
在M點,入射角
由折射定律有
將代入可得
解得
(2)由幾何關系可得

因,故G是AD的中點,光在H點的入射角為30°,由于DE邊鍍銀,故在H點發生反射,光在I點的入射角為60°,由,入射角大于臨界角,故發生全反射,由于AF邊鍍銀,故光在J點發生反射,最終光線垂直于BD邊第一次射出棱鏡
可知,H、I、J分別是DE、EF、FA的中點
光在棱錐中通過的總路程為
光線在玻璃中傳播的速度為
解得
高三山南班期末化學答案解析
7.【答案】D
【解析】【詳解】A.“縑帛”是絲質品,絲綢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A正確;
B.“樹膚”與“麻頭”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纖維素是多糖,屬于糖類,B正確;
C.過氧化氫具有強氧化性,能夠將有色物質氧化變為無色物質,因此造紙過程中可以采用過氧化氫漂白紙漿,C正確;
D.現代漁網的主要成分是尼龍,尼龍屬于有機合成高分子材料,而不屬于纖維素,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D。
8. 【答案】A
【解析】【詳解】A.乙醇和水互溶,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別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乙酸乙酯和碳酸鈉溶液分層,乙醇和碳酸鈉溶液互溶,不分層,所以可以用飽和碳酸鈉溶液鑒別乙醇和乙酸乙酯,故A正確;
B.甲苯能發生加成,也能和鹵素單質、硝酸等發生取代反應,故B錯誤;
C.酸性條件下,植物油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和甘油,高級脂肪酸分子中含有羧基,部分高級脂肪酸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而甘油分子中含有羥基,官能團不同,故C錯誤;
D.環戊烯分子中標注a的飽和碳原子和其它四個碳原子不在同一個平面上( ),故D錯誤;
9. 【答案】B
【解析】【詳解】A.硫酸銅溶液中滴加稀氨水,離子反應為:,故A錯誤;
B.中性環境中,鋼鐵電化學腐蝕的正極為氧氣得到電子生成氫氧根離子,電極反應式:,故B正確;
C.稀硝酸中加入過量鐵粉,離子反應為:,故C錯誤;
D.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遇氯氣變藍,離子反應為:,故D錯誤;
故選:B。
10. 【答案】C
【解析】【詳解】A.將一小塊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Na與溶液中的H2O反應產生NaOH、H2,NaOH與CuSO4發生復分解反應產生Cu(OH)2沉淀和Na2SO4,因此看到反應,有氣泡冒出,產生藍色沉淀,A正確;
B.將Na2O2加入適量水中,Na2O2與H2O反應產生NaOH、O2,NaOH是堿,能夠使酚酞溶液變為紅色,但由于Na2O2具有強氧化性,又會將紅色物質氧化變為無色物質,因此看到溶液先變紅后褪色,有氣泡產生,B正確;
C.重鉻酸鉀在溶液中存在化學平衡:+H2O2+2H+,向該溶液中滴加幾滴濃硫酸,溶液中c(H+)增大,平衡逆向移動,導致溶液橙色變深,C錯誤;
D.銅與氯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銅,物質顏色為棕黃色,因此產生棕黃色的煙,D正確;
故合理選項是C。
11. 【答案】B
【解析】【詳解】A.和相對分子質量都是20,其中含有10個中子;則2.0 g和的物質的量是0.1 mol,其中所含中子數為NA,A錯誤;
B.標準狀況下,11.2 L丙烷的物質的量是0.5 mol,由于在丙烷C3H8分子中含有10個共價鍵,則在0.5 mol C3H8中含有的共價鍵數為5.0NA,B正確;
C.陽極上發生氧化反應的元素除Cu外,還可能有Zn、Fe等活動性比Cu強的金屬,而活動性比Cu弱的金屬,則形成陽極泥沉淀在陽極底部,故電解精煉銅時,若電路中轉移電子0.2NA,陽極質量減少可能是6.4 g,也可能不是6.4 g,C錯誤;
D.常溫下,Al遇濃硫酸會發生鈍化而不能進一步發生反應,因此不能計算出反應過程中電子轉移數目,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B。
12. 【答案】D
【解析】【分析】X、Y、Z、M、Q為前20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的核外電子數等于其周期數,則X為H,X2Y是最常用的溶劑水,則Y為O,Z的最外層電子數是Y電子總數的一半,則Z為Si,Q為前四周期金屬性最強的元素,則Q為K,據此M為P、S、Cl, 則X=H,Y=O,Z=Si,M=P、S、Cl,Q=K。
【詳解】A.Si的非金屬性小于P、S、Cl,SiH4的穩定性小于PH3、H2S、HCl,A錯誤;
B.M的單質是P、S或Cl2,其中Cl2常溫下為氣體,B錯誤;
C.ZY2為SiO2含共價鍵,Q2Y為K2O含離子鍵,二者化學鍵類型不同,C錯誤;
D.P3-、S2-、Cl-與K+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隨核電荷數增大,離子半徑減小,D正確;
答案選D。
13.【答案】C
【解析】【分析】由圖可知,放電時Zn失去電子生成,故鋅為負極,為正極,正極Li+嵌入生成,故放電時發生的反應為:,正極區存在K+,故放電時K+移向正極區(溶液),離子交換膜為陽離子交換膜。充電和放電為相反過程,Zn接電源負極,為陰極,接電源正極,為陽極,充電時發生的反應為:。
【詳解】A.根據分析,放電剛開始時,鋅為負極,為正極,A錯誤;
B.根據分析,放電過程中,K+移向正極區(溶液),B錯誤;
C.根據分析,放電時的電池總反應式正確,C正確;
D.根據分析,充電時Li2Mn2O4轉化為LiMn2O4,電極反應式為: ,每通過0.2mol電子,LiMn2O4電極質量減輕的質量為:,D錯誤;
故選C。
26. 【答案】(1) ①. NaAlO2 ②. 除去有機物
(2) ①. Ni2+ ②. Fe3+
(3)
(4)洗滌、干燥 (5) ①. ②.
(6)Ni2+-e-+3OH-=NiOOH+H2O
【解析】
【分析】將廢鎳催化劑堿浸,Al和NaOH反應生成偏鋁酸鈉,Ni、Cr、Fe、有機物不與堿反應,則“濾液1”的主要溶質為、NaAlO2;通過灼燒,除去有機物;加入硫酸、硝酸,使Ni、Cr、Fe溶解生成Ni2+、Cr3+、Fe2+、Fe3+;加入NaClO,使Fe2+完全轉化為Fe3+,調節溶液pH,使Cr3+、Fe3+轉化為Cr(OH)3、Fe(OH)3沉淀;加入碳酸鈉,使Ni2+轉化為NiCO3沉淀,濾液2中含有硫酸鈉、硝酸鈉、碳酸鈉和次氯酸鈉;過濾后得到的NiCO3中含有雜質,應洗滌、干燥后,再煅燒,最終得到鎳的氧化物。
【小問1詳解】
由分析可知,“濾液1”的主要溶質為、NaAlO2;“灼燒”的目的是除去有機物;
【小問2詳解】
由分析可知,“溶解”后的溶液中,所含金屬離子除外,還有Ni2+、Fe3+;
【小問3詳解】
“分離除雜”中,加入NaClO,使Fe2+完全轉化為Fe(OH)3沉淀,離子方程式為;
【小問4詳解】
過濾后得到的NiCO3中含有雜質,應洗滌、干燥后,再煅燒,故“煅燒”濾渣前需進行的兩步操作是洗滌、干燥;
【小問5詳解】
轉化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設1mol 在下分解為,1mol 的質量為,由圖可知,在下分解固體殘留率為67.5%,則分解后的質量為,根據Ni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的物質的量為,=80.3g,得到,故生成產物的化學式為;
【小問6詳解】
電解溶液,陽極上產物為,則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Ni2+-e-+3OH-=NiOOH+H2O。
27. 【答案】(1) ①. 泥三角 ②. 氫氧化鉀可以和瓷坩堝反應
(2) ①. 3MnO2+ 6KOH+KClO3=3K2MnO4+ KCl+3H2O ②. 由于該反應非常劇烈,分多次加入可以使反應較平穩地進行,防止反應過于劇烈而使熔融物飛濺
(3) ①. 只有紫紅色痕跡,沒有綠色痕跡 ②. 氯化氫會把高錳酸鉀還原為氯化錳,無法得到高錳酸鉀
(4) ①. 受熱均勻 ②. 提高產品的純度 ③. 85.5%
【解析】
【分析】本題是一道無機物制備類實驗題,在鐵坩堝中將氫氧化鉀和氯酸鉀加熱熔融,然后加入二氧化錳發生反應生成,再通入二氧化碳發生歧化反應生成高錳酸鉀,結晶后得到晶體,以此解題。
【小問1詳解】
加熱固體藥品的時候,需要用鐵坩堝、三角架和泥三角,故還需要泥三角;瓷坩堝的成分是硅酸鹽,則氫氧化鉀可以和瓷坩堝反應,故不能使用瓷坩堝;
【小問2詳解】
二氧化錳在熔融的時候和氫氧化鉀,氯酸鉀反應生成,方程式為:3MnO2+ 6KOH+KClO3= 3K2MnO4+ KCl+3H2O;由于該反應非常劇烈,分多次加入可以使反應較平穩地進行,防止反應過于劇烈而使熔融物飛濺;
【小問3詳解】
高錳酸鉀為紫紅色,為墨綠色,故當觀察到只有紫紅色沒有綠色痕跡時,標明轉化已經完全;高錳酸鉀的氧化性比較強,故用代替,可能的后果是氯化氫會將高錳酸鉀還原為氯化錳,從而無法得到高錳酸鉀;
【小問4詳解】
水浴加熱的主要優點是受熱均勻;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會產生溶解度較小的碳酸氫鉀,加熱濃縮結晶時碳酸氫鉀和高錳酸鉀一起析出,會降低純度,故目的是提高產品的純度;由第二問的方程式結合錳酸鉀歧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得3MnO2~3K2MnO4~2KMnO4,由因為,,,可知生成為0.04mol,則理論上可得的物質的量為mol,其理論質量為4.21g,而實際質量為3.60g,因此本實驗中高錳酸鉀的產率為=;
28. 【答案】(1)-268.8kJ/mol
(2) ①. AD ②. 1.08
(3) ①. 2.0 ②. ,CO的含量較多,此時反應II的反應程度比反應III的程度大的多 ③. >
(4)0.06NA
【解析】
【小問1詳解】
根據題意得出的熱化學方程式為+O2(g)SO2(g) △H=-,CO(g)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O(g)+O2(g)=CO2(g) △H=-,將兩個方程式依次編號為①②,由2×②-①得,所以△H=2×(-283.0)-(-297.2)=-268.8 kJ/mol。
【小問2詳解】
①正向反應速率等于逆向反應速率,且速率之比等于系數之比,即時,可以判定反應達到平衡狀態,A正確;CO與SO2的濃度之比不再改變不能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跟反應得投料比和反應程度有關,B錯誤;根據方程式可以看出,反應前后的系數之和相等,壓強一直保持不變,因此容器內的壓強不再改變無法判定反應達到平衡狀態,C錯誤;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各成分的濃度不再發生改變,的值不再改變,可以判定反應達到平衡狀態,D正確;
②控制進料比(物質的量)為4∶1,設起始投料n(CO)=4mol,n(SO2)=1mol,平衡時SO2反應xmol,列出三段式:,根據反應達平衡時,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為5%,可得=5%,解出:x=0.75,反應前后系數相同,體積不影響平衡常數,則平衡常數K==1.08。
【小問3詳解】
①當進料比為2時,圖中n(CO2)比較大,同時n(SO2)很少,n(COS)幾乎為0,故實際生產中應控制進料比為2.0;在進料比大于2.5之后,CO的含量較多,此時反應II的反應程度比反應III的程度大的多,故 COS的含量會明顯增大;
②投料比為2.0時,反應I中產物n(S)、n(CO2)很大,而n(CO)、n(SO2)很小,則K1較大,反應II中產物:n(COS)很小,n(CO)、 n(S)中n(S)很大,則K2較小,所以K1> K2
【小問4詳解】
標準狀況下SO2的物質的量為=0.03mol,在電極a上SO2轉化為H2SO4,一個SO2失去2個電子,則0.03molSO2失去0.03×2=0.06mol電子即0.06NA。
【化學——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
35. 【答案】(1) ①. 紡錘形或啞鈴形 ②. 4s24p2
(2) ①. O>C>H ②. O
(3) ①. 平面正三角形 ②. 碳酸鎂分解產物是MgO和CO2, 碳酸鈣分解產物是CaO和CO2,MgO的晶格能大于CaO,更加穩定
(4),sp2雜化 (5)
【解析】
【小問1詳解】
基態碳原子的電子排布式是:1s22s22p2,占據的最高能級是2p,電子云形狀為紡錘形或啞鈴形;與碳元素同主族的第四周期元素是Ge,同主族元素價電子排布相同,Ge基態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是:[Ar]3d104s24p2,外圍電子排布式為4s24p2。
小問2詳解】
是常見的含碳化合物,其構成元素C、H、O,同主族元素電負性從上往下減小,同周期元素電負性從左往右增大,故電負性從大到小的順序為O>C>H;該分子中C和H原子分別形成了4個和1個σ鍵,沒有孤對電子,O原子形成了2個σ鍵,有兩對孤對電子,具有孤對電子的原子是O。
【小問3詳解】
陰離子的價電子對數是,形成3個σ鍵,沒有孤電子對,立體構型為平面正三角形;碳酸鎂分解產物是MgO和CO2, 碳酸鈣分解產物是CaO和CO2,MgO的晶格能大于CaO,更加穩定,則碳酸鎂更容易分解。
【小問4詳解】
陰離子的多聚鏈狀結構,連接結構單元的主要作用力是氫鍵,其中H原子與O形成的共價鍵只有O-H,形成氫鍵的另外O原子有C-O和C=O兩種,故圖中前后各鏈接一個結構單元后為,其中C原子形成3個σ鍵,沒有孤電子對,則碳原子雜化方式為sp2雜化。
【小問5詳解】
從圖中可知,該晶胞含有C原子個數為3,含有W原子個數為=3,則晶胞的質量為g=g,設晶胞底面六邊形的邊長為xpm,則晶胞的體積為=pm3,晶胞的密度為,即,則。2024屆高三山南班上學期期末理綜試卷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
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
3.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
4.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5.考試結束后,只將答題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Li-7 C-12 O-16 Al-27 Cl-35.5 K-39 Ni-59 Cu-64 Zn-65 Mn-55 W-184
一、選擇題:本題共21小題,每小題6分,共12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17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8-21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1. 鈣在骨骼生長和肌肉收縮等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曬太陽有助于青少年骨骼生長,預防老年人骨質疏松。下列敘述錯誤是( )
A. 細胞中有以無機離子形式存在的鈣
B. 人體內Ca2+可自由通過細胞膜的磷脂雙分子層
C. 適當補充維生素D可以促進腸道對鈣吸收
D. 人體血液中鈣離子濃度過低易出現抽搐現象
2. 植物成熟葉肉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可以不同。現將a、b、c三種細胞液濃度不同的某種植物成熟葉肉細胞,分別放入三個裝有相同濃度蔗糖溶液的試管中,當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觀察到:①細胞a未發生變化;②細胞b體積增大;③細胞c發生了質壁分離。若在水分交換期間細胞與蔗糖溶液沒有溶質的交換,下列關于這一實驗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
A. 水分交換前,細胞b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
B. 水分交換前,細胞液濃度大小關系為細胞b>細胞a>細胞c
C. 水分交換平衡時,細胞c細胞液濃度大于細胞a的細胞液濃度
D. 水分交換平衡時,細胞c的細胞液濃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
3. 植物激素通常與其受體結合才能發揮生理作用。噴施某種植物激素,能使某種作物的矮生突變體長高。關于該矮生突變體矮生的原因,下列推測合理的是( )
A 赤霉素合成途徑受阻 B. 赤霉素受體合成受阻
C. 脫落酸合成途徑受阻 D. 脫落酸受體合成受阻
4. 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研究發現,經常運動的人肌細胞中線粒體數量通常比缺乏鍛煉的人多。下列與線粒體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有氧呼吸時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中都能產生ATP
B. 線粒體內膜上的酶可以參與[H]和氧反應形成水的過程
C. 線粒體中的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的過程需要O2的直接參與
D. 線粒體中的DNA能夠通過轉錄和翻譯控制某些蛋白質的合成
5.下列是有關酶的實驗設計思路,正確的是(  )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驗證酶的專一性
B.在驗證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不能選用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的生成
C.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別為3、7、11的緩沖液驗證pH對酶活性的影響
D.在驗證酶的高效性實驗中,可選用FeCl3和過氧化氫酶分別催化等量H2O2分解,檢測產生的氣體總量
6.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細胞分化過程中,核酸不發生改變,蛋白質發生改變
B.細胞衰老時核質比不變或減小
C.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和衰老細胞的清除,都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
D.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變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7. 《后漢書·蔡倫傳》中記載:“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紙。縑貴而簡重,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弊布、漁網以為紙。”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縑帛”是絲質品,其主要成分為蛋白質 B. “樹膚”與“麻頭”的主要成分屬于糖類
C. 造紙過程中可以采用過氧化氫漂白紙漿 D. 現代漁網的主要成分是尼龍,屬于纖維素
8. 有機化合物性質多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可以鑒別乙醇和乙酸乙酯
B 甲苯能發生加成反應,但不能發生取代反應
C. 酸性條件下,植物油的水解產物所含官能團相同
D. 環成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9. 下列化學表達式正確,且與所給事實相符的是
A. 硫酸銅溶液中滴加稀氨水:
B. 中性環境中,鋼鐵電化學腐蝕的正極電極反應式:
C. 稀硝酸中加入過量鐵粉:
D. 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遇氯氣變藍:
10. 下列實驗操作和實驗現象不相匹配的是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A 將一小塊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 有氣泡冒出,產生藍色沉淀
B 將Na2O2加入適量水中,滴入幾滴酚酞 溶液先變紅后褪色,有氣泡產生
C 向重鉻酸鉀溶液中滴加幾滴濃硫酸 隨著濃硫酸加入,溶液顏色變淺
D 將銅絲在盛滿氯氣的燒瓶中點燃 燒瓶中充滿棕黃色的煙
11. 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2.0 g與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數為0.8NA
B. 標準狀況下,11.2 L丙烷具有的共價鍵數為5.0NA
C. 電解精煉銅時,若電路中轉移電子0.2NA,陽極質量減少6.4 g
D. 常溫下,0.5 mol Al投入濃硫酸中,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1.5NA
12. X、Y、Z、M、Q為前20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的核外電子數等于其周期數,X2Y是最常用的溶劑,Z的最外層電子數是Y電子總數的一半,Q為前四周期金屬性最強的元素。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A. 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 B. M單質常溫下為固體
C. ZY2與Q2Y的化學鍵類型相同 D. 簡單離子半徑:
13. 一種混合水性可充電電池的能量密度較傳統鋰電池有明顯提高,其放電時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放電剛開始,電池負極材料為Zn,正極材料為
B. 充電過程中K+通過離子交換膜移向溶液
C. 放電過程總反應:
D. 充電時電路中每通過,理論上可使電極增重1.4g
14. 如圖(a),陰極K和陽極A是密封在真空玻璃管中的兩個電極,K受光照時能夠發射出光電子,滑動變阻器可調節K、A之間的電壓。分別用藍光、弱黃光、強黃光照射K時,形成的光電流I(G表示數)與電壓U(V表示數)的關系如圖(b),則圖中a、b、c光依次為(  )
A. 藍光、弱黃光、強黃光 B. 弱黃光、藍光、強黃光
C. 強黃光、藍光、弱黃光 D. 藍光、強黃光、弱黃光
15. 如圖,O是等邊三角形ABC的垂心,三個電荷量絕對值相等的點電荷分別固定在A、B、C三點。以無窮遠處的電勢為零,已知A處正電荷在O點的電勢為、電場強度大小為E。則O點的電勢和電場強度大小分別為(  )
A. 和2E B. 和2E C. 和3E D. 和0
16. 如圖,傾角為且表面光滑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輕繩跨過光滑定滑輪,一端連接物體a,另一端連接物體b,b與物體c之間連接輕彈簧,a與地面接觸且a、b、c均靜止。已知b、c的質量均為m,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  )
A. a的質量可能小于
B. 剪斷豎直繩后瞬間,b的加速度大小為
C. 剪斷豎直繩后瞬間,c的加速度大小為
D. 剪斷豎直繩后的一小段時間內,b、c的距離變大
17. 發電站通過升壓變壓器和降壓變壓器給某用戶端供電,發電機組輸出交變電壓的有效值恒定,輸電線總電阻r保持不變。當用戶端用電器增加后(  )
A. 若滑片P位置不變,則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變大
B. 若滑片P位置不變,則用戶端電壓升高
C. 若將滑片P上移,則用戶端電壓可能不變
D. 若將滑片P下移,則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可能減小
18. 如圖,游樂園中某海盜船在外力驅動下啟動,某時刻撤去驅動力,此后船自由擺動,當懸臂OA水平時,船的速度恰好為零。若A、B、C處質量相等的乘客始終相對船靜止,且以相同的半徑隨船擺動,擺動裝置(含乘客)的重心位于圓弧AC的中點B,∠AOC=60°,不計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海盜船在自由擺動過程中(  )
A. 水平時,船對C處乘客的作用力為零
B. OA水平時,B處乘客的加速度大小為
C. A處乘客從圖示位置運動至最低點的過程中,始終處于失重狀態
D. A、B處乘客分別運動至最低點時,船對乘客豎直方向的作用力大小之比為
19. 如圖,2022年1月22日,位于同步軌道的中國“實踐21號”衛星將一顆位于同步軌道的失效的“北斗2號”衛星拖拽至距地面更遠的“墓地軌道”(可視為圓軌道),此后“實踐21號”又回歸同步軌道,這標志著中國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太空垃圾清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實踐21號”拖拽“北斗2號”離開同步軌道時需要點火加速
B. “實踐21號”完成拖拽任務后離開“墓地軌道”時需要點火加速
C. “北斗2號”在同步軌道的速度大于它在“墓地軌道”的速度
D. “北斗2號”在“墓地軌道”的運行周期小于24小時
20. 如圖,長木板AB靜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連接在B端固定擋板上的輕彈簧靜止時,其自由端位于木板上P點,。現讓一可視為質點的小滑塊以的初速度水平向左滑上木板A端。當鎖定木板時,滑塊壓縮彈簧后剛好能夠返回到AP的中點O。已知滑塊和木板的質量均為,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彈簧的形變未超過彈性限度,重力加速度大小。下列判定正確的是(  )
A. 鎖定木板時,彈簧縮短過程中的最大彈性勢能為1J
B. 鎖定木板時,彈簧的最大壓縮量為0.25m
C. 若不鎖定木板,則滑塊相對木板靜止的位置可能在P點左側
D. 若不鎖定木板,則滑塊相對木板靜止的位置恰好在P點
21. 如圖,半徑為R的半圓形區域內(含邊界)有方向垂直面向里、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MN為位于磁場下邊界的粒子收集板,磁場左側邊界與MN相距處有一粒子源S,以不同速率沿平行于MN的方向射入大量質量均為m、電荷量均為q的粒子,部分粒子能夠打收集板上。不計粒子重力及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則(  )
A. 粒子帶正電
B. 到達收集板上O點的粒子在磁場中的速度偏轉角為30°
C. 到達收集板的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最長時間為
D. 到達收集板的粒子的速度最大值為
二、非選擇題:共174分。第22-3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33-38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
(一)必考題:共129分。
22. (7分)一實驗小組用圖(a)所示裝置驗證動量守恒定律。裝置中,小車P前端有橡皮泥,后端連著紙帶,紙帶穿過打點周期為0.02s的打點計時器。
(1)在長木板右端下面放墊塊的目的是______。
(2)放墊塊并達成目的后,接通電源,輕推小車P使之運動,P運動一段時間后,與靜止的小車Q相碰,碰后兩車粘合在一起繼續運動,兩車碰撞前后打出的紙帶如圖(b)所示。測得小車P(包括橡皮泥)的質量,小車Q的質量。由以上數據求得兩車組成的系統碰前總動量為______,碰后總動量為______(結果保留3位小數)。
(3)實驗結論為: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______。
23. (9分)欲測量一個未知電阻R的阻值。
(1)某同學先用萬用表歐姆“×10”擋粗測。測量中,表盤指針位置如圖(a),其示數為______。
(2)為了準確測出的阻值,實驗室提供了以下器材
A.電池組(電動勢3V,內阻很小); B.電流表(量程100mA,內阻約1);
C.電流表(量程25mA,內阻); D.電流表(量程1mA,內阻);
E.電阻箱(阻值0~9999.9); F.滑動變阻器(阻值0~10);
G.開關一只,導線若干。
①根據提供的器材,該同學設計了圖(b)所示的電路。其中,A1表應選______(填器材序號字母)。
②要使圖(b)所示虛線框中改裝后的電表的量程為3V,表應選______(填器材序號字母),且該同學應將電阻箱接入電路的電阻調到______。
③完成以上工作后,該同學在實驗中測出了多組表和表的示數和,由這些數據得到了圖(c)所示的圖像。利用圖像求得被測電阻的阻值為______(結果取3位有效數字)。
24. (16分)北京2022年冬奧會成功舉辦掀起了全民冰雪運動熱潮。圖為某跳臺滑雪賽道簡化示意圖,助滑坡AB的豎直高度為h,著陸坡BC連線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45°。一質量為m的運動員(包括裝備)從A點靜止下滑,經B點以大小為的速度水平飛出,最終在D點著陸。運動員可視為質點,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求:
(1)從A到B的過程中,運動員克服阻力做的功;
(2)B、D之間的距離;
(3)運動員著陸前瞬間的速度大小。
25. (15分)如圖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第I象限存在沿y軸負方向的水平勻強電場,在y軸負半軸上的某處固定著一點電荷(設勻強電場與點電荷電場以x軸為界互不影響)。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正電的粒子從y軸正半軸上的M點以速度垂直于y軸射入電場,經x軸上的N點與x軸正方向成角射入第IV象限,此后在點電荷作用下做勻速圓周運動,最后從y軸負半軸上的P點垂直于y軸射出,OP=8R。不計粒子重力,靜電力常量為k,已知,求:
(1)M、N兩點間的電勢差UMN;
(2)固定x軸下側平面內的點電荷電量Q。
26. (14分) 某廢鎳催化劑主要成分是合金,還含有少量及不溶于酸堿的有機物。采用如下工藝流程回收其中的鎳制備鎳的氧化物:
回答下列問題:
(1)“堿浸”所得“濾液1”的主要溶質為、_______,“灼燒”的目的是_______。
(2)“溶解”后的溶液中,所含金屬離子有_______、_______。
(3)“分離除雜”中,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含鐵濾渣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
(4)“煅燒”濾渣前需進行的兩步操作是_______。
(5)在空氣中煅燒,其熱重曲線如圖所示。轉化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生成產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
(6)利用制得溶液,調節其pH至7.5~12,采用惰性電極進行電解,陽極上可沉淀出用作鋅鎳電池正極材料的。電解時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
27. (14分)高錳酸鉀具有強氧化性,廣泛應用于化工、醫藥、金屬冶煉等領域。實驗室可通過固體堿溶氧化法制備高錳酸鉀。回答下列問題:
(1)稱取和,置于鐵坩堝中并混合均勻,加熱混合物至熔融。加熱鐵坩堝時,除圖中的部分儀器外,還需要_______(填儀器名稱),不使用瓷坩堝的原因是_______。
(2)將分多次加入熔融物中,繼續加熱,反應劇烈,最終得到墨綠色。該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分多次加入的原因是_______。
(3)待鐵坩堝冷卻后,將其置于蒸餾水中共煮至固體全部溶解。趁熱向浸取液中通入,使歧化為與。用玻璃棒蘸取溶液于濾紙上,觀察到_______,表明轉化已完全。靜置片刻,抽濾。該步驟若用代替,可能的后果是_______。
(4)水浴加熱濾液至出現晶膜,冷卻后抽濾、干燥晶體。在該實驗中采用水浴加熱的主要優點是_______。下表是部分化合物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數據,步驟(3)中不宜通入過多,目的是_______,產品經純化后稱重,質量為3.60g。本實驗中的產率為_______%。
溫度/℃ 20 30 40 50
110 114 117 121
33.7 399 47.5 65.6
6.4 9.0 12.6 16.9
28. (15分)我國的能源以煤炭為主,燃煤煙氣中等有害氣體的排放會污染環境,用CO還原脫除SO2將其轉化為單質硫,對工業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
(1)已知常溫常壓下,的燃燒熱為,CO(g)的燃燒熱為,則CO還原脫除:_______。
(2)在某溫度時,進行CO還原脫除:。
①若在剛性容器中進行,下列說法一定能確定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
A. B.CO與SO2的濃度之比不再改變
C.容器內的壓強不再改變 D.的值不再改變
②若控制進料比(物質的量)為4∶1,反應達平衡時,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為5%,則該反應在此溫度下的平衡常數為_______。
(3)在600℃時,發生如下系列反應,測得不同進料比(物質的量)下平衡體系各物質分布如圖所示(圖中起始投料固定為)。
反應I:
反應II:
反應III:
①該條件下,為減少有毒物質COS的產生,同時脫除,實際生產中應控制進料比為_______,在進料比大于2.5之后,COS的含量會明顯增大,試分析原因_______。
②根據圖中曲線,可判斷_______(填“>”“=”或“<”)。
(4)SO2—空氣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也可用于處理SO2,其原理如圖。若用該電池處理標準狀況下SO2含量為20%的燃煤煙氣3.36L,則理論上電路中轉移電子數為_______。
29. (6分)根據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方式不同,可將植物分為C3植物和C4植物等類型。C4植物的CO2補償點比C3植物的低。CO2補償點通常是指環境CO2濃度降低導致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時的環境CO2濃度。回答下列問題。
(1)不同植物(如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光反應階段的產物是相同的,光反應階段的產物是____________(答出3點即可)。
(2)正常條件下,植物葉片的光合產物不會全部運輸到其他部位,原因是____________(答出1點即可)。
(3)干旱會導致氣孔開度減小,研究發現在同等程度干旱條件下,C4植物比C3植物生長得好。從兩種植物CO2補償點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0.(13分) 人體免疫系統對維持機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機體初次和再次感染同一種病毒后,體內特異性抗體濃度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免疫細胞是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成分,人體T細胞成熟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體液免疫過程中,能產生大量特異性抗體的細胞是_____________。
(2)體液免疫過程中,抗體和病毒結合后病毒最終被清除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
(3)病毒再次感染使機體內抗體濃度激增且保持較長時間(如圖所示),此時抗體濃度激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依據圖中所示的抗體濃度變化規律,為了獲得更好的免疫效果,宜采取的疫苗接種措施是_____________。
31.(12分)酶抑制劑能降低酶的活性,不同的抑制劑對酶活性的影響不同。某科研小組通過實驗研究了兩種抑制劑對某消化酶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并繪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實驗中對無關變量應進行控制,該實驗的無關變量有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兩項)。
(2)據圖分析,隨著底物濃度的升高,抑制劑_____________(填類型)的作用逐漸減小甚至消失。從活化能的角度分析,推測抑制劑降低酶促反應速率的原理是   。
(3)某同學認為該實驗小組的實驗過程應是:
a.將某消化酶溶液等分為①②③三組,將每組等分為若干份;
b.在一定條件下將三組消化酶溶液均與等量的不同濃度的底物混合;
c.在①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②中加入等量的抑制劑Ⅰ,③中加入等量的抑制劑Ⅱ;
d.定時取樣檢測各反應中底物的量或產物的量,記錄實驗結果并繪圖。
你認為該實驗操作是否正確?_________。如果不正確,請進行改正: 
  。  。
32.(8分)人在劇烈奔跑運動時機體會出現一些生理變化。回答下列問題:
(1)劇烈奔跑運動時肌細胞會出現________,這一呼吸方式會導致肌肉有酸痛感。
(2)當進行較長時間劇烈運動時,人體還會出現其他一些生理變化。例如,與運動前相比,胰島A細胞的分泌活動會加強,分泌________,該激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點即可)等生理功能,從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3)人在進行劇烈運動時會大量出汗,因此在大量出汗后,為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可以在飲水的同時適當補充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選考題:共45分.請考生從2道物理題、2道化學題、2道生物題中每科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
[選修3-3]
33. (1)(5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溫度升高,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B. 100℃的水變成100℃的水蒸氣的過程中,分子勢能將增大
C. 氣體很容易充滿整個容器,這是分子間存在斥力的宏觀表現
D. 有規則外形的物體是晶體,沒有確定幾何外形的物體是非晶體
E. 熱量不可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
33. (2)(10分)如圖,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用活塞封閉在固定的圓柱型氣缸內,不計活塞與缸壁間的摩擦。現緩慢降低氣體的溫度使其從狀態a出發,經等壓過程到達狀態b,即刻鎖定活塞,再緩慢加熱氣體使其從狀態b經等容過程到達狀態c。已知氣體在狀態a的體積為4V、壓強為、溫度為,在狀態b的體積為V,在狀態c的壓強為。求:
(1)氣體在狀態b的溫度;
(2)從狀態a經b再到c的過程中,氣體總的是吸熱還是放熱,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多少?
[選修3-4]
34.(1)(第1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5分)
t=0時刻,坐標原點O處的波源開始做振幅為2cm的簡諧運動,其形成的簡諧橫波在t=0.35 s時刻的波形如圖所示,此刻波源O的位移為,波剛好傳播到A(7cm,0)點。則:①波源的起振方向沿y軸________(選填“正”或“負”)方向,該波的波速為_______cm/s;②在0~1.25s內,A處質點比B(19cm,0)處質點多通過的路程為________cm。
34. (2)(10分)如圖,ABDEF是某玻璃棱鏡的橫截面,它由直角三角形ABD和矩形ADEF構成,AF和DE邊表面鍍銀(僅考慮反射),一光線平行于AD從AB邊上M點射入棱鏡。已知真空中的光速為c,,,,,,玻璃的折射率。求:
(1)光線在M點發生折射的折射角大小;
(2)光線從M點到第一次射出棱鏡經歷的時間。
35. (15分)碳元素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碳及其化合物構成了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回答下列問題:
(1)基態碳原子的電子占據的最高能級電子云形狀為_______,與碳元素同主族的第四周期元素基態原子外圍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
(2)是常見含碳化合物,其構成元素電負性從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該分子中具有孤對電子的原子是_______。
(3)碳酸鹽是構成巖石、土壤等的主要成分,其陰離子的立體構型為_______。已知碳酸鎂的熱分解溫度(402℃)比碳酸鈣(900℃)低,試解釋原因_______。
(4)在碳酸氫鹽中,存在陰離子的多聚鏈狀結構(其結構單元如圖),連接結構單元的主要作用力是氫鍵,請在下圖中前后各鏈接一個結構單元:該結構中,碳原子雜化方式為_______。
(5)一種碳化鎢的晶體結構如圖,若晶胞的高為bpm,阿伏加德羅常數值為,晶體的密度為,則晶胞底面六邊形的邊長為_______pm(列出計算式)。
【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37. (15分)某同學從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離得到A和B兩株可以降解石油的細菌,在此基礎上采用平板培養法比較二者降解石油的能力,并分析兩個菌株的其他生理功能。
實驗所用的培養基成分如下。
培養基Ⅰ:K2HPO4,MgSO4,NH4NO3,石油。
培養基Ⅱ:K2HPO4,MgSO4,石油。
操作步驟:①將A、B菌株分別接種在兩瓶液體培養基Ⅰ中培養,得到A、B菌液;
②液體培養基Ⅰ、Ⅱ口中添加瓊脂,分別制成平板Ⅰ、Ⅱ,并按圖中所示在平板上打甲、乙兩孔。回答下列問題。
菌株 透明圈大小
平板Ⅰ 平板Ⅱ
A +++ ++
B ++ -
(1)實驗所用培養基中作為碳源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培養基中NH4NO3的作用是為菌株的生長提供氮源,氮源在菌體內可以參與合成____________(答出2種即可)等生物大分子。
(2)步驟①中,在資源和空間不受限制的階段,若最初接種N0個A細菌,繁殖n代后細菌的數量是____________。
(3)為了比較A、B降解石油的能力,某同學利用步驟②所得到的平板Ⅰ、Ⅱ進行實驗,結果如表所示(“+”表示有透明圈,“+”越多表示透明圈越大,“-”表示無透明圈),推測該同學的實驗思路是__________。
(4)現有一貧氮且被石油污染的土壤,根據上表所示實驗結果,治理石油污染應選用的菌株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庆市| 贵南县| 洪湖市| 沂源县| 阆中市| 岑溪市| 东明县| 奉化市| 黄山市| 格尔木市| 华阴市| 新兴县| 平定县| 长岛县| 新巴尔虎右旗| 祁阳县| 贡觉县| 新干县| 安远县| 衡阳县| 黔西县| 绥德县| 卫辉市| 桐庐县| 铁岭县| 东乌| 罗定市| 枞阳县| 唐海县| 新乡县| 无锡市| 元阳县| 苍南县| 嘉禾县| 称多县| 昌平区| 新安县| 荥阳市| 安溪县| 三河市| 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