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第五章 本章復習本章知識體系構建硫及其化合物單質硫氧化物物理性質:化學性質黃色晶體、難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氧化性還原性與金屬(Fe、Cu)—FeS、Cu2S與氫氣加熱生成H2S——與氧氣點燃生成SO2二氧化硫三氧化硫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還原性:能使氯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氧化性:與H2S反應生成硫單質漂白性:劇透可逆性——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本章知識體系構建硫及其化合物酸——具有酸的通性稀硫酸濃硫酸吸水性:干燥劑、使膽礬晶體變白脫水性:蔗糖碳化強氧化性:在加熱條件下能氧化銅、碳等硫酸鹽硫酸根離子的檢驗常見硫酸鹽試劑:稀鹽酸、氯化鋇等操作:先加稀鹽酸,在加氯化鋇等硫酸鈣:制作石膏繃帶等硫酸鋇:用作鋇餐硫酸銅:制作波爾多液本章知識體系構建氮及其化合物氮氣與氮的固定氧化物氮氣:性質穩定,但可與鎂、氧氣、氫氣等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氮的固定:使氮氣變為含氮化合物的過程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不溶于水、有毒易與氧氣化合成二氧化氮有刺激性氣味、有毒、易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本章知識體系構建氮及其化合物氨與銨鹽硝酸極易溶于水,所得溶液呈堿性氨氣遇氯化氫生成白煙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易揮發、有刺激性氣味受熱或光照易分解——保存在棕色試劑瓶里濃、稀硝酸與銅反應氨氣銨鹽可被氧氣氧化為一氧化氮實驗室制法——氯化銨與氫氧化鈣固體加熱法物理性質:絕大多數易溶于水化學性質:受熱易分解,與堿反應生成氨氣常溫下,鋁、鐵在濃硝酸中鈍化強氧化性本章知識體系構建氮及其化合物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組成性能和應用硅的制備用作芯片、太陽能電池含有元素應用——硅、氧、碳等元素耐高溫、抗腐蝕、硬度高等——日常生活應用、航空航天領域、信息領域、新能源領域硅二氧化硅——制造光導纖維——碳化硅——富勒烯、碳納米管、石墨烯新型陶瓷新型陶瓷性能特殊的光學、電學等性能本章知識體系構建氮及其化合物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水泥——原料:黏土和石灰石陶瓷玻璃——原料:黏土原料:純堿、石灰石和石英砂主要成分:硅酸鈉、硅酸鈣和二氧化硅硫及其化合物1. 單質硫具有氧化性,但相同條件下氧化性比氧氣和氯氣的都弱S + Fe FeS△S + 2Cu Cu2S△3Cl2 + 2Fe 2FeCl3△Cl2 + Cu CuCl2△2O2 + 3Fe Fe3O4△O2 + 2Cu 2CuO△2. 硫的氫化物H2S的穩定性比HCl和H2O的都弱S+ H2 H2S△3.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H2SO4硫及其化合物1. 單質硫具有氧化性,但相同條件下氧化性比氧氣和氯氣的都弱2. 硫的氫化物H2S的穩定性比HCl和H2O的都弱3.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得出結論:硫元素的非金屬性比氯元素和氧元素弱。含硫物質之間的重要轉化關系H2SO4SO3SO2H2SO3SCCO2COH2SNa2SO3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質及應用1.性質比較 SO2 CO2相同點 常溫下是氣體,密度大于空氣,酸性氧化物 不同點 易溶于水(1體積水 可溶約40體積SO2) 微溶于水有還原性 無還原性能使品紅溶液褪色 不能使品紅溶液褪色酸性:H2SO3>H2CO3 應用 (除雜) CO2中混有少量SO2,將氣體通入飽和NaHCO3溶液中洗氣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質及應用2. SO2和CO2的鑒別方法(1)用品紅溶液,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是SO2,不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是CO2。(2)用氫硫酸,出現渾濁的是SO2,無明顯現象的是CO2。化學方程式為:2H2S+SO2 === 2H2O+3S↓。(3)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使溶液紫色褪去的是SO2,無明顯現象的是CO2。化學方程式為:2KMnO4+5SO2+2H2O === K2SO4+2MnSO4+2H2SO4。(4)用溴水,使橙色褪去的是SO2,無明顯現象的是CO2。化學方程式為:Br2+2H2O+SO2 === 2HBr+H2SO4。(5)用硝酸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的是SO2,無明顯現象的是CO2。氮及其化合物1.氮元素的非金屬性強于碳元素,弱于氧元素2.N2的分子結構:N≡N,通常情況下氮氣很穩定3.特殊條件下,氮氣也能與一些物質發生反應N2 + 3Mg Mg3N2點燃N2 + O2 2NO放電或高溫N2 + 3H2 2NH3高溫、高壓催化劑得出結論:氮元素的非金屬性比氧元素的弱,N≡N很穩定,但通過控制條件,N2也可以發生一些反應。以上幾個反應均實現了氮的固定。含氮物質之間的重要轉化關系HNO3NO2NONH3N2NH3·H2ONH4Cl常見氣體的制備、凈化、收集及尾氣處理1.氣體的發生裝置(1) 加熱固體藥品制取氣體(圖①),如制取氨。(2) 固體與液體反應不加熱制取氣體(圖②),如制取二氧化碳。(3) 固體與液體或液體與液體反應加熱制取氣體(圖③),如制取氯氣。氣體的收集裝置氣體收集裝置的選擇要根據氣體的水溶性、是否與氧氣反應及氣體的密度。一般有排空氣法、排液(水)法,也可將氣體直接裝入貯氣袋中。排空氣法排液(水)法尾氣處理裝置對于有毒或對空氣有污染的氣體,要進行尾氣處理。結合氣體的性質可以選擇用:吸收劑吸收(圖A)、燃燒(圖B)或裝袋集中處理(圖C)的方法。分別制取純凈干燥的Cl2、SO2,混合后加入品紅溶液。1.寫出實驗室制備兩種氣體的化學方程式以及畫出對應裝置。MnO2+4HCl(濃) === MnCl2+Cl2↑+2H2O△發生裝置除雜裝置干燥裝置收集裝置尾氣處理裝置一些簡單的實驗分別制取純凈干燥的Cl2、SO2,混合后加入品紅溶液。1.寫出實驗室制備兩種氣體的化學方程式以及畫出對應裝置。發生裝置除雜裝置干燥裝置收集裝置尾氣處理裝置一些簡單的實驗2KMnO4+16HCl(濃) == 2KCl+2MnCl2+5Cl2↑+8H2O分別制取純凈干燥的Cl2、SO2,混合后加入品紅溶液。1.寫出實驗室制備兩種氣體的化學方程式以及畫出對應裝置。發生裝置除雜裝置干燥裝置收集裝置尾氣處理裝置一些簡單的實驗Cu+2H2SO4(濃)==== CuSO4+SO2↑+2H2O△分別制取純凈干燥的Cl2、SO2,混合后加入品紅溶液。1.寫出實驗室制備兩種氣體的化學方程式以及畫出對應裝置。發生裝置除雜裝置干燥裝置收集裝置尾氣處理裝置一些簡單的實驗Na2SO3+H2SO4 === Na2SO4+SO2↑+H2O分別制取純凈干燥的Cl2、SO2,混合后加入品紅溶液。2.往Cl2、SO2混合氣中加入品紅,預測現象并說出判斷依據。一些簡單的實驗SO2Cl2Cl2SO2上下顛倒反復多次加入品紅預測現象 判斷依據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Cl2和SO2都有漂白性溶液無明顯變化Cl2有氧化性,SO2有還原性,兩者反應一些簡單的實驗實際現象 合理解釋溶液由紅色變成黃色混合氣體仍有漂白作用,但效果比單一氣體差說明兩者在水溶液中發生反應。Cl2+SO2+2H2O===H2SO4+2HCl一些簡單的實驗設計方向 設計操作與現象取少量黃色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AgNO3溶液,出現白色沉淀說明該反應發生。取少量黃色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B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說明該反應發生。證明SO42-證明Cl-證明H+Cl2或SO2溶于水也能生成H+,該設計方向不嚴謹證明Cl-方案是否嚴謹?3.設計實驗證明反應Cl2+SO2+2H2O=H2SO4+2HCl發生。①SO42-對Cl-的干擾!!②證明存在Cl-不行!!一些簡單的實驗4.設計實驗證明品紅溶液是因為哪種氣體的漂白而褪色。不同氣體 漂白原理的區別SO2Cl2氧化漂白,永久褪色化合漂白,暫時褪色加入品紅后 設計操作與現象溶液由紅色變成黃色取少量黃色溶液于試管中,加熱一段時間。若溶液重新變紅,則是因為SO2漂白褪色;若溶液不重新變紅,則是因為Cl2漂白褪色。將干燥的SO2與NO2氣體混合。1.預測氣體混合后能否反應并說出依據。一些簡單的實驗NO2和SO2混合氣體預計 判斷依據SO2與NO2混合就能反應NO2有氧化性,SO2有還原性,兩者反應SO2與NO2混合不能反應類似Cl2,NO2溶于水才生成有氧化性的硝酸,才能和有還原性的SO2相互反應。將干燥的SO2與NO2氣體混合。1.預測氣體混合后能否反應并說出依據。一些簡單的實驗NO2和SO2混合氣體類似Cl2,NO2溶于水才生成有氧化性的硝酸,才能和有還原性的SO2相互反應。3NO2+H2O = 2HNO3+NO2HNO3+3SO2+2H2O = 3H2SO4+2NO總:NO2+SO2+H2O=H2SO4+NO將干燥的SO2與NO2氣體混合。2.混合后觀察到瓶內氣體紅棕色慢慢褪去,打開蓋子觀察到瓶口氣體變紅。據此得出什么結論?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一些簡單的實驗NO2+SO2 === SO3+NONO2和SO2混合氣體BDCDBCN2NH3NO、NO20.3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