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9單元民族團結與祖國統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民族地區經濟建設,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諧發展,實現了民族大團結。在“一國兩制”構想的指引下,香港、澳丁順利回歸祖國,海峽兩岸關系不斷發展。我們可以當家作主了!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國家主體實行杜會主義制度祖國喬港2我同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從制度和政策局面保障了少“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為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開辟了數民族公民亭有平等自中權利以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途徑.34你們終丁回大陸占臺灣祖國家了…港、澳回片祖國,中國人民洗雪了白年國恥,2008年,海峽兩岸實現直接“三通”,兩岸關系取得重大進展。(一)民族大團結基礎知識1民族區域自卷制度☆女☆不是根本歐治制度,我國的根本】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歐治刷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刷度2共同繁榮發碳衣衣1確立1)1949年“共同綱領”,將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史料解讀各少數民族聚屏的地方制度確定下來。后來,被載人憲法。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2)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實施。關,行使自治權。各民族自治2.含義: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初可分離的部分。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3.實施情況:目前,全國建立了5個自治區,30個白治州、120個識解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自治縣(旗)。是適應國情的正確選擇,具有顯著的優越性,體現了國家充分尊4意義:對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和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具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木民有重大意義,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礎。158族內部串務權利的精神。2共同繁榮發展☆☆。五個自治區的設立1.內蒙古自治區:1947年1背景:新中國成立前,我國各民族發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數民5月。族的生產力水平「分落后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55年2措施10月。1)在民族地區因地制宜,進行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3.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3月。2)國家采取許多優惠政策,加強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4.寧夏回族自治區:1958年3)國家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10月。4)西部大開發。5.西藏自治區:1965年9月。①在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教育和文化衛生事業等方面建設了一大批項目,極大地帶動了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②2006年,青藏鐵路全線通力,大大加強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第③實施興邊富民行動,進一步促進了民族地區的發展。④在全國脫貧攻堅戰中,28個人口較少民族全部整族脫貧,一些少數民族實現了人人貧窮落后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拓展知識的長期斗爭中,中國各民族建立了休戚與共的1我國實行民族區城自治制度的原因親密關系,形成了互相離不開的政治認同,為在2實行民族區域昏卷喇度的優越性女女民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和社會基礎。1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原因☆2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1.中國白古以來就是統一多民族國家,這既是實踐證明,實行民族區域白治制度既符合歷史事實,也是現實基本國情。歷史的發展,又符合現實情況,具有優越性。2.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各民族逐漸形成了1.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以漢族為主體的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格2.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局,長期的經濟文化聯系,形成了各民族只得以實現。適宜合作互助,而不適宜分離的民族關系。3.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3.我國人口、資源分布和經濟文化發展不平民族關系。衡,只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4.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各民族的發展和國家的繁榮、昌盛。發展。4.自近代以來,在共御外敵、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1民族團結與祖國統15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