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6空間直線、平面的垂直本節課知識點目錄: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直線與直線垂直。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直線和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線面垂直的計算:線面角與距離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求法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聯考、模考題選一、異面直線所成的角1.定義:平面內兩條直線相交形成4個角,其中不大于90°的角稱為這兩條直線所成的角(或夾角);規定兩直線平行時夾角為0°,垂直時夾角為90°.2范圍:兩條直線夾角α的取值范圍是0°≤α≤90°.3.定義:已知兩條異面直線a,b,經過空間任一點O分別作直線a′∥a,b′∥b,我們把直線a′與b′所成的角叫做異面直線a與b所成的角(或夾角).4.兩條異面直線所成角α的取值范圍:0°<α≤90°.【典型例題】【例1】已知兩異面直線a,b所成的角為17°,過空間一點P作直線l,使得l與a,b的夾角均為9°,那么這樣的直線l有_______條.【例2】如圖,空間四邊形ABCD的對角線AC=8,BD=6,M,N分別為AB,CD的中點,并且異面直線AC與BD所成的角為90°,則MN=( )A.3 B.4C.5 D.6【例3】如圖,在四面體ABCD中,E,F分別是AC與BD的中點,若CD=2AB=4,EF⊥BA,則EF與CD所成的角為( )A.90° B.45° C.60° D.30°【例4】如圖,在矩形中,,為邊的中點,現將繞直線翻轉至處,若為線段的中點,則異面直線與所成角的正切值為( )A. B.2 C. D.4【例5】在正方體各個表面的對角線中,與所成角為的有A.4條 B.6條 C.8條 D.10條【例6】如圖所示,空間四邊形中,兩條對邊,分別是另外兩條對邊上的點,且,則異面直線和所成角的大小為___________.【例7】如圖所示,在正三角形中,分別為各邊的中點,分別為的中點.將沿折成三棱錐以后,與所成角的度數為A. B. C. D.【對點實戰】1.若空間中四條不同的直線,,,滿足,,,則下面結論正確的是( )A. B.C.,既不垂直也不平行 D.,的位置關系不確定2.已知正三棱柱中,,,點為的中點,則異面直線與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A. B. C. D.3.如圖,在三棱錐中,,且,E,F分別是棱,的中點,則EF和AC所成的角等于A.30° B.45° C.60° D.90°4.如圖,已知三棱柱的各條棱長都相等,且底面,是側棱的中點,則異面直線和所成的角為( )A. B. C. D.5.設P是直線外一定點,過點P且與成30°角的異面直線( )A.有無數條 B.有兩條 C.至多有兩條 D.有一條二、直線與直線垂直【典型例題】【例1】在正方體中,與垂直的直線是( )A.AB B.CD C. D.【例2】如圖,在長方體ABCD-A1B1C1D1的棱中,與棱AB垂直的棱有( )A.2條 B.4條C.6條 D.8條【例3】平行四邊形中,,將三角形沿著翻折至三角形,則下列直線中有可能與直線垂直的是( )A.直線 B.直線 C.直線 D.直線【例4】如圖所示,在正方體中,下列直線與垂直的是( )A. B. C. D.【例5】如圖,正方體中,①與平行;②與垂直;③與垂直.以上三個命題中,正確命題的序號是( )A.①② B.②③ C.③ D.①②③【例6】如圖所示,在正方形中,點,分別為邊,的中點,將沿所在直線進行翻折,將沿所在直線進行翻折,在翻折的過程中,①點與點在某一位置可能重合;②點與點的最大距離為;③直線與直線可能垂直; ④直線與直線可能垂直.以上說法正確的個數為A.0 B.1 C.2 D.3【例7】空間四邊形的兩條對角線相互垂直,順次連接四邊中點的四邊形一定是 ( )A.空間四邊形 B.矩形C.菱形 D.正方形【例8】如圖所示,如果MC⊥菱形ABCD所在的平面,那么MA與BD的位置關系是A.平行 B.垂直相交 C.垂直但不相交 D.相交但不垂直【對點實戰】1.在正方體ABCD -A1B1C1D1中,與直線AA1垂直的棱有( )條.A.2 B.4C.6 D.82.如圖,在長方體中,,M、N分別是、的中點.則直線與是( )A.相互垂直的相交直線B.相互垂直的異面直線C.相互不垂直的異面直線D.夾角為60°的異面直線3..一個正方體紙盒展開后如圖所示,在原正方體紙盒中有如下結論,正確的是( )A.AB⊥EFB.AB與CM所成的角為60°C.EF與MN是異面直線D.MNCD4.設a,b,c是三條直線,且c⊥a,c⊥b,則a和b( )A.平行 B.相交 C.異面 D.以上都有可能第11課時 課后 直線與直線垂直5.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D是AB的中點,則在所有的棱中與直線CD和AA1都垂直的直線有______.三、直線和平面垂直判定定理定義 如果直線l與平面α內的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我們就說直線l與平面α互相垂直記法 l⊥α有關概念 直線l叫做平面α的垂線,平面α叫做直線l的垂面,它們唯一的公共點P叫做垂足圖示畫法 畫直線與平面垂直時,通常把直線畫成與表示平面的平行四邊形的一邊垂直文字語言 如果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垂直,那么該直線與此平面垂直符號語言 l⊥a,l⊥b,a α,b α,a∩b=P l⊥α圖形語言【典型例題】【例1】在長方體的各條棱所在直線中與直線垂直的直線有( )條.A.2 B.4條 C.6條 D.8條【例2】.已知直線m,b,c和平面α,下列條件中,能使m⊥α的是( )A.m⊥b,m⊥c,b⊥α,c⊥α B.m⊥b,b∥αC.m∩b=A,b⊥α D.m∥b,b⊥α【例3】如圖,在矩形中,,,為邊的中點,沿將折起,在折起的過程中,下列結論能成立的是( )A.平面 B.平面C.平面 D.平面【例4】.已知平面、和直線m、l,要使“若,,,則”正確,則須添加條件( )A. B.C.l與相交但不垂直 D.l與m為異面直線【例5】一條直線垂直于一個平面內的下列各種情況:①三角形的兩邊;②梯形的兩邊;③圓的兩條直徑;④正六邊形的兩條邊.其中能保證該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是A.①③ B.② C.②④ D.①②③【對點實戰】1.以下哪個條件能判斷直線l與平面垂直( )A.直線l與平面內無數條直線垂直B.直線l與平面內兩條平行直線垂直C.直線l與平面內兩條直線垂直D.直線1與平面內兩條相交直線垂直2.如圖所示的正方形中,分別是,的中點,現沿,,把這個正方形折成一個四面體,使,,重合為點,則有( )A.平面 B.平面C.平面 D.平面3.已知是三條不同的直線,是兩個不同的平面,則下列條件中能得出直線平面的是A.,其中 B.C. D.四、直線和平面垂直性質定理文字語言 垂直于同一個平面的兩條直線平行符號語言 a∥b圖形語言【典型例題】【例1】已知正方體中,點分別是線段上的動點,觀察直線與,與,得出下列結論:①對于任意給定的點,存在點,使得;②對于任意給定的點,存在點,使得;③對于任意給定的點,存在點,使得;④對于任意給定的點,存在點,使得;其中正確的結論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例2】在空間中,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A.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個平面平行B.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條直線平行C.平行于同一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D.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廣西玉林市育才中學2020-2021學年高二3月月考數學(文)試題【例3】在三棱錐中,平面,垂足為,且,則點一定是的( )A.內心 B.外心 C.重心 D.垂心【例4】直三棱柱中,側棱長為2,,,D是的中點,F是上的動點,,交于點E.要使,則線段的長為( )A. B.1 C. D.2【例5】知平面,直線m,n滿足,,則“”是“”的(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C.充分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例6】如圖,在直三棱柱中,,,是的中一點,點在上,記,若平面,則實數的值為( )A. B. C. D.1【例7】正方體棱長為3,點E在邊BC上,且滿足BE=2EC,動點M在正方體表面上運動,并且總保持,則動點M的軌跡的周長為__.【對點實戰】1.若直線平面,直線平面,則直線a與直線b的位置關系為( )A.異面 B.相交 C.平行 D.平行或異面2.在正方體ABCD A1B1C1D1中,直線l(與直線BB1不重合)⊥平面A1C1,則( )A.B1B⊥lB.B1B∥lC.B1B與l異面但不垂直D.B1B與l相交但不垂直3.如圖,直三棱柱ABC一中,側棱長為2,,,D是的中點,F是上的動點,,DF交于點E,要使平面,則線段的長為( )A. B. C. D.4.已知,是兩個不同的平面,l,m,n是三條不同的直線,下列一定能得到的是( )A., B.,C., D.,,,5.如圖,是的斜邊,平面,連接,,作于D,連接,則圖中共有直角三角形( )A.6個 B.7個 C.8個 D.9個6.已知是空間中的三條直線,其中直線在平面上,則“且”是“平面”的( )A.充分非必要條件 B.必要非充分條件C.充要條件 D.非充分非必要條件五、線面垂直計算:線面角與距離有關概念 對應圖形斜線 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相交,但不與這個平面垂直,這條直線叫做這個平面的斜線,如圖中直線PA斜足 斜線和平面的交點,如圖中點A射影 過斜線上斜足以外的一點向平面引垂線,過垂足和斜足的直線叫做斜線在這個平面上的射影,如圖中斜線PA在平面α上的射影為直線AO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 定義:平面的一條斜線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角,如圖中∠PAO 規定:一條直線垂直于平面,它們所成的角是90°;一條直線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內,它們所成的角是0°取值范圍 設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為θ,則0°≤θ≤90°求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關鍵是尋找過直線上一點與平面垂直的垂線、垂足與斜足的連線即為直線在平面內的射影,直線與直線在平面內射影所成的角即為線面角.【典型例題】【例1】如圖,已知正方形和正方形所在平面成60°的二面角,則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A. B. C. D.【例2】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點E為PA的中點,,,,則點B到平面PCD的距離為( )A. B. C. D.【例3】已知是球的球面上的四點,為球的直徑,球的表面積為,且,,則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是___________.【例4】如圖,四面體中,,,兩兩垂直, ,點是的中點,若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為,則點到平面的距離為A. B. C. D.【例5】如圖,在正方體中,,點P在平面內,,則點P到距離的最小值為( )A. B. C. D.3【例6】在四棱錐中,AD=2,,,且,,則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為( )A. B. C. D.【例7】已知三棱錐的所有頂點都在表面積為64π的球面上,且SA⊥平面ABC,,,,M是邊BC上一動點,則直線SM與平面ABC所成的最大角的正切值為( )A.3 B. C. D.【對點實戰】1.三棱柱,側棱底面,底面是邊長為2的等邊三角形,點E是的中點,則E到平面的距離為( )A. B.1 C. D.2.在正方體中,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A. B. C. D.3.已知長方體的一條對角線與平面和平面所成的角都是,則直線與平面ABCD所成的角是__________.4.已知正方體的棱長為1,E為線段上的點,過點E作垂直于的平面截正方體,則截面圖形的周長為______.5.在長方體中,,,,點到平面的距離為_______.6.PA、PB、PC是從點P出發的三條射線,其中,,則PC與平面PAB所成角的余弦值為____________.六、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求法1.定義:從一條直線出發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2.相關概念:(1)這條直線叫做二面角的棱;(2)兩個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3.畫法: 4.記法:二面角α-l-β或二面角α-AB-β或二面角P-l-Q或二面角P-AB-Q.5.二面角的平面角:(1)若有①O∈l;②OA α,OB β;③OA⊥l,OB⊥l,則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是∠AOB.(2)二面角的平面角α的取值范圍是0°≤α≤180°.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的步驟【典型例題】【例1】.如圖.是圓的直徑,,,是圓上一點(不同于,),且,則二面角的平面角為( )A. B. C. D.【例2】如圖,在直三棱柱中,底面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且,,則二面角的大小為( )A.30° B.45° C.60° D.90°【例3】如圖,已知梯形,.,沿著對角線折疊使得點B,點C的距離為,此時二面角的平面角為( )A. B. C. D.【例4】已知四面體的每個頂點都在球O(О為球心)的球面上,為等邊三角形,,,且,則二面角的正切值為( )A. B. C. D.【例5】如圖,在正四棱臺中,記直線與CD所成角為,直線與平面ABCD所成角為,二面角所成角為,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 B.,C., D.,【例6】如圖所示,已知△,是的中點,沿直線將△翻折成△,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為,則( )A. B. C. D.【例7】正方體中,點,分別為棱,上的點(不包含端點),設二面角的平面角為,若,則的取值范圍為( )A. B. C. D.【對點實戰】1.已知三棱錐D -ABC的三個側面與底面全等,且AB=AC=,BC=2,則二面角D-BC-A的余弦值為( )A. B. C.0 D.-2.如圖,銳二面角α-l-β的棱上有A,B兩點,直線AC,BD分別在這個二面角的兩個半平面內,且都垂直于AB.已知AB=4,AC=BD=6,CD=8,則銳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 )A. B. C. D.3.已知三棱錐的體積為3,且滿足,,兩兩垂直,二面角為,則面積的最小值為( )A.6 B. C.9 D.4.已知四面體ABCD中,△ABD和△BDC是等邊三角形,二面角A﹣BD﹣C為直二面角.若AB=,則四面體ABCD外接球的表面積為 __________________.5.在60°二面角的一個面內有一個點,若它到二面角的棱的距離是10,則該點到另一個面的距離是______.上海市寶山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數學試題七、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1.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定義(1)定義:一般地,兩個平面相交,如果它們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說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2)畫法:(3)記作:α⊥β.2.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文字語言 如果一個平面過另一個平面的垂線,那么這兩個平面垂直符號語言 l⊥α,l β α⊥β圖形語言【典型例題】【例1】設m,n是兩條不同的直線,α,β是兩個不同的平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m⊥α,n β,m⊥n,則α⊥βB.若m∥α,m∥n,則n∥αC.若m∥n,n⊥β,m α,則α⊥βD.若α⊥β,α∩β=m,n⊥m,則n⊥β【例2】.如圖,在正方體的六個面中,與底面垂直的面有( )A.1個 B.2個 C.3個 D.4個【例3】已知三棱錐A-BCD中,AD⊥BC,AD⊥CD,則有A.平面ABC⊥平面ADC B.平面ADC⊥平面BCDC.平面ABC⊥平面BDC D.平面ABC⊥平面ADB【例4】經過平面外一點和平面內一點與平面垂直的平面有( )A.0個 B.1個 C.無數個 D.1個或無數個【例5】如圖所示,在四棱錐中,底面,且底面為菱形,是上的一個動點,若要使得平面平面,則應補充的一個條件可以是A. B. C. D.是棱的中點【例6】一個三棱錐的四個面中最多有______對面面垂直.【例7】已知是邊長為的正方形,點在平面外,側棱,,則該幾何體的5個面中,互相垂直的面有______對【對點實戰】1.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則( )A. B. C.與相交但不垂直 D.以上都有可能2.已知l⊥α,則過l與α垂直的平面( )A.有1個 B.有2個C.有無數個 D.不存在3.如圖,是一個四棱錐,平面BCDE,且四邊形BCDE為矩形,則圖中互相垂直的平面共有( )A.4組 B.5組 C.6組 D.7組4.如圖,在三棱錐中,若,,是的中點,則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有___________(寫出全部正確命題的序號).①平面平面;②平面平面;③平面平面,且平面平面;④平面平面,且平面平面.5.在四棱錐P 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各邊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動點,當點M滿足___________時,平面MBD⊥平面PCD.八、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文字語言 兩個平面垂直,如果一個平面內有一直線垂直于這兩個平面的交線,那么這條直線與另一個平面垂直符號語言 α⊥β,α∩β=l,a α,a⊥l a⊥β圖形語言【典型例題】【例1】已知,,是三個不同的平面,是一條直線,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則B.若,,則C.若,,則D.若,,,則【例2】如圖所示,在斜三棱柱中,,且,過作平面,垂足為,則點在( )A.直線上 B.直線上 C.直線上 D.內部【例3】設,,為三個不同的平面,,是兩條不同的直線,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則B.若,,則C.若,,則D.若,,,,則【例4】已知梯形,,,為中點,將沿折起,使點移至點,若平面平面,則( )A. B. C. D.【例5】在中,是斜邊的高線,現將沿折起,使平面平面,則折疊后的長度為( )A.2 B. C. D.3【例6】在三棱錐中,,,,平面平面,則三棱錐外接球的表面積為( )A. B. C. D.【例7】如圖,棱長為2的正方體,是四邊形內異于,的動點,平面平面.則點的軌跡的長度為______.【對點實戰】1.已知l,m是兩條不同的直線,是兩個不同的平面,且,則( )A.若,則 B.若,則C.若,則 D.若,則2.如圖,在斜三棱柱中中,,,點為上的一個動點,則點在底面ABC上的射影必在( )A.直線上 B.直線上 C.直線上 D.內部3.如圖,在四棱錐P ABCD中,底面ABCD為矩形,平面PAD⊥平面ABCD,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平面PAB⊥平面PADB.平面PAD⊥平面PDCC.AB⊥PDD.平面PAD⊥平面PBC4.三棱錐中,為邊長為3的等邊三角形,,,且面面,則三棱錐的外接球的體積為___________.5.如圖,在三棱錐P ABC中,平面PAC⊥平面ABC,∠PCA=90°,△ABC是邊長為4的正三角形,PC=3,M是AB邊上的一動點,則PM的最小值為___________.九、聯賽、聯考與自主招生題選【例1】如圖,將矩形紙片折起一角落得到,記二面角的大小為,直線,與平面所成角分別為,,則( ).A. B.C. D.【例2】如圖,等腰直角中,,點為平面外一動點,滿足,,給出下列四個結論:①存在點,使得平面平面;②存在點,使得平面平面;③設的面積為,則的取值范圍是;④設二面角的大小為,則的取值范圍是.其中正確結論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例3】已知正三棱柱的各棱長都是4,點是棱的中點,動點在側棱上,且不與點重合,設二面角的大小為,則的最小值為_________.8.6空間直線、平面的垂直本節課知識點目錄: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直線與直線垂直。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直線和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線面垂直的計算:線面角與距離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求法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聯考、模考題選一、異面直線所成的角1.定義:平面內兩條直線相交形成4個角,其中不大于90°的角稱為這兩條直線所成的角(或夾角);規定兩直線平行時夾角為0°,垂直時夾角為90°.2范圍:兩條直線夾角α的取值范圍是0°≤α≤90°.3.定義:已知兩條異面直線a,b,經過空間任一點O分別作直線a′∥a,b′∥b,我們把直線a′與b′所成的角叫做異面直線a與b所成的角(或夾角).4.兩條異面直線所成角α的取值范圍:0°<α≤90°.【典型例題】【例1】已知兩異面直線a,b所成的角為17°,過空間一點P作直線l,使得l與a,b的夾角均為9°,那么這樣的直線l有_______條.【答案】2【分析】結合異面直線成角作出圖形分析即可求出結果.【詳解】可將a,b通過平移相交于點P,如圖所示,則,則的角平分線與直線a,b所成的角均為,的角平分線與直線a,b所成的角均為,因為,所以與直線a,b所成的角均為9°的直線l有且只有2條(直線),故答案為:2.【例2】如圖,空間四邊形ABCD的對角線AC=8,BD=6,M,N分別為AB,CD的中點,并且異面直線AC與BD所成的角為90°,則MN=( )A.3 B.4C.5 D.6【答案】C【分析】先平移線段,再解三角形即可.【詳解】取AD的中點P,連接PM,PN,則BD∥PM,AC∥PN,∴∠MPN或其補角即異面直線AC與BD所成的角,∴∠MPN=90°,PN=AC=4,PM=BD=3,∴MN=5.故選:C.【例3】如圖,在四面體ABCD中,E,F分別是AC與BD的中點,若CD=2AB=4,EF⊥BA,則EF與CD所成的角為( )A.90° B.45° C.60° D.30°【答案】D【分析】設G為AD的中點,連接GF,GE,由三角形中位線定理可得,,則∠GFE即為EF與CD所成的角,結合AB=2,CD=4,EF⊥AB,在△GEF中,利用三角函數即可得到答案.【詳解】解:設G為AD的中點,連接GF,GE.則GF,GE分別為△ABD,△ACD的中線.∴ ,且,,且,則EF與CD所成角的度數等于EF與GE所成角的度數.又EF⊥ AB,∴ EF⊥ GF.則△GEF為直角三角形,GF=1,GE=2,∠GFE=90°∴ 在直角△GEF中,∴ ∠GEF=30°.故選:D.【例4】如圖,在矩形中,,為邊的中點,現將繞直線翻轉至處,若為線段的中點,則異面直線與所成角的正切值為( )A. B.2 C. D.4【答案】A取的中點,利用中位線可證且,利用矩形,可知且,從而證得,則異面直線與所成角可轉化為直線與所成角 (或其補角),在直角可求得所成角的正切值.【詳解】如圖,取的中點,連接為線段的中點,,且.又矩形中,為邊的中點,,且.,且,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或其補角)是異面直線與所成角.在直角中,,異面直線與所成角的正切值為.故選:A.【例5】在正方體各個表面的對角線中,與所成角為的有A.4條 B.6條 C.8條 D.10條【答案】C【分析】首先確定與共面的面對角線中成角的共有條,再通過平行關系確定異面的面對角線中也有條,共條.【詳解】以為一邊的面對角線構成的等邊三角形如上圖為:和可知與夾角為的面對角線有:根據平行關系可知也與成角可知滿足題意的面對角線共有條.本題正確選項:【例6】如圖所示,空間四邊形中,兩條對邊,分別是另外兩條對邊上的點,且,則異面直線和所成角的大小為___________.【答案】作,由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可確定,則所求角為或其補角;根據長度關系可求得,由此可得結果.【詳解】如圖,過點作,交于點,連接則 異面直線和所成角即為或其補角在中,,,又 異面直線和所成角的大小為故答案為:【例7】如圖所示,在正三角形中,分別為各邊的中點,分別為的中點.將沿折成三棱錐以后,與所成角的度數為A. B. C. D.【答案】B【詳解】將△ABC沿DE,EF,DF折成三棱錐以后,I、J分別為BE、DE的中點,則IJ∥側棱AD,故GH與IJ所成角與側棱AD與GH所成的角相等;AD為折成三棱錐的側棱,因為∠AHG=60°,故GH與IJ所成角的度數為60°,故選:B.【對點實戰】1.若空間中四條不同的直線,,,滿足,,,則下面結論正確的是( )A. B.C.,既不垂直也不平行 D.,的位置關系不確定【答案】D【分析】在長方體中舉例說明,可能的位置關系,由排除法可得正確選項.【詳解】如圖:在長方體中,記為,為,為,滿足題中條件,,若為,滿足,此時;若為,滿足,此時與相交;若為,滿足,此時與異面垂直;若為,滿足,此時與相交垂直;因此,的位置關系不確定,所以選項ABC都不正確,故選:D.2.已知正三棱柱中,,,點為的中點,則異面直線與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A. B. C. D.【答案】A【分析】取的中點,連接,把異面直線與所成角轉化為直線與所成角,設,在中,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解.【詳解】如圖所示,取的中點,連接,因為點為的中點,可得,所以異面直線與所成角即為直線與所成角,設,在正中,由,可得,在直角中,可得,在直角中,可得,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故選:A.3.如圖,在三棱錐中,,且,E,F分別是棱,的中點,則EF和AC所成的角等于A.30° B.45° C.60° D.90°【答案】B【分析】取BC的中點G,連接FG、EG,則為EF與AC所成的角.解.【詳解】如圖所示,取BC的中點G,連接FG,EG.,F分別是CD,AB的中點,,,且,.為EF與AC所成的角.又,.又,,,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EF與AC所成的角為45°.故選:B.4.如圖,已知三棱柱的各條棱長都相等,且底面,是側棱的中點,則異面直線和所成的角為( )A. B. C. D.【答案】A【分析】由題意設棱長為a,補正三棱柱ABC-A2B2C2,構造直角三角形A2BM,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M,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2M,從而求解.【詳解】設棱長為a,補正三棱柱ABC-A2B2C2(如圖).平移AB1至A2B,連接A2M,∠MBA2即為AB1與BM所成的角,在△A2BM中, .故選A.5.設P是直線外一定點,過點P且與成30°角的異面直線( )A.有無數條 B.有兩條 C.至多有兩條 D.有一條【答案】A【分析】利用模型圓錐即可得到答案.【詳解】過點P且與成30°角的異面直線有無數條,并且異面直線在以P為頂點的圓錐的側面上.故選A二、直線與直線垂直【典型例題】【例1】在正方體中,與垂直的直線是( )A.AB B.CD C. D.【答案】C【分析】證明平面,從而得到,可得答案.【詳解】連結, 則為直線與所成角,在直角三角形中,為銳角,所以與不垂直,選項D不正確.為直線與所成角,在直角三角形中,為銳角,所以與不垂直由,所以與不垂直,故選項A,B不正確.在正方體中,平面,且平面,所以由,所以平面’平面,所以故選: C.【例2】如圖,在長方體ABCD-A1B1C1D1的棱中,與棱AB垂直的棱有( )A.2條 B.4條C.6條 D.8條【答案】D【分析】根據線線之間的垂直關系判斷即可.【詳解】在長方體ABCD-A1B1C1D1的棱中,與棱AB垂直的棱有BC,B1C1,A1D1,AD,AA1,BB1,CC1,DD1,共8條.故選:D.【例3】平行四邊形中,,將三角形沿著翻折至三角形,則下列直線中有可能與直線垂直的是( )A.直線 B.直線 C.直線 D.直線【答案】AB【分析】結合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對選項進行分析,從而確定正確選項.【詳解】A選項,若,如下圖所示,當平面與平面垂直時,兩個平面的交線為,且,則平面,所以,A選項正確.B選項,當時,在翻折過程中,可以取從到的范圍,而,即直線與直線所成角為,所以存在,B選項正確.C選項,由于,所以為銳角,為銳角,所以C選項錯誤.D選項,由于,則,所以為銳角,所以D選項錯誤.故選:AB【例4】如圖所示,在正方體中,下列直線與垂直的是( )A. B. C. D.【答案】C【分析】由平行關系可確定的垂線即為的垂線,由此可確定結果.【詳解】四邊形為正方形 故選:【例5】如圖,正方體中,①與平行;②與垂直;③與垂直.以上三個命題中,正確命題的序號是( )A.①② B.②③ C.③ D.①②③【答案】C【分析】根據線面平行、線面垂直的判定與性質,即可得到正確答案.【詳解】解:對于①,在正方體中,由圖可知與異面,故①不正確.對于②,因為,不垂直,所以與不垂直,故②不正確.對于③,在正方體中,平面,又∵平面,∴與垂直.故③正確.故選:C.【例6】如圖所示,在正方形中,點,分別為邊,的中點,將沿所在直線進行翻折,將沿所在直線進行翻折,在翻折的過程中,①點與點在某一位置可能重合;②點與點的最大距離為;③直線與直線可能垂直; ④直線與直線可能垂直.以上說法正確的個數為A.0 B.1 C.2 D.3【答案】C將沿所在直線進行翻折,將沿所在直線進行翻折,在翻折的過程中,A,C的運動軌跡分別是圓;AB,AF是以BF為旋轉軸的圓錐型側面;CE,CD是以DE為旋轉軸的圓錐型側面.【詳解】由題意,在翻折的過程中,A,C的運動軌跡分別是兩個平行的圓,所以不能重合,故①不正確;點與點的最大距離為正方形的對角線,故②正確;由于△ABF和△CDE全等,把△CDE平移使得DC和AB重合,如圖,△ABF繞BF旋轉形成兩個公用底面的圓錐,AB,CD是稍大的圓錐的母線,由于∠ABF小于45°,所以AB,CD的最大夾角為銳角,所以不可能垂直,故③不正確;同理可知,由于∠AFB大于45°,所以AF,BE的最大夾角為鈍角,所以可能垂直,故④正確.故選:C.【例7】空間四邊形的兩條對角線相互垂直,順次連接四邊中點的四邊形一定是 ( )A.空間四邊形 B.矩形C.菱形 D.正方形【答案】B【詳解】如圖,空間四邊形ABCD中,E,F,G,H分別AB,BC,CD,DA的中點,則有且.同理且,所以且.所以四邊形EFGH為平行四邊形,又,所以.所以四邊形EFGH為矩形.選B.【例8】如圖所示,如果MC⊥菱形ABCD所在的平面,那么MA與BD的位置關系是A.平行 B.垂直相交 C.垂直但不相交 D.相交但不垂直【答案】C【分析】由題意結合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線面垂直的定義即可確定MA與BD的位置關系.【詳解】∵BD是菱形ABCD的一條對角線,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AC⊥BD.∵MC⊥平面ABCD,∴MC⊥BD,∵MC和AC相交于點C,∴BD⊥平面ACM,∵MA 平面AMC,∴MA⊥BD.又∵MA與BD是異面直線,∴MA與BD的位置關系是垂直但不相交.故選C.【對點實戰】1.在正方體ABCD -A1B1C1D1中,與直線AA1垂直的棱有( )條.A.2 B.4C.6 D.8【答案】D【分析】由正方體ABCD -A1B1C1D1的圖象結合線線垂直的定義即可求解結果.【詳解】在正方體ABCD -A1B1C1D1中,與AA1垂直的棱為A1B1,B1C1,C1D1,D1A1,AB,BC,CD,DA,共8條.故選:D.2.如圖,在長方體中,,M、N分別是、的中點.則直線與是( )A.相互垂直的相交直線B.相互垂直的異面直線C.相互不垂直的異面直線D.夾角為60°的異面直線【答案】B【分析】連接,可證直線與為異面直線,并可求其所成的角.【詳解】設,連接,因為平面,平面,,故直線與異面直線.在矩形中,因為為所在棱的中點,故,而,故,故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故,所以或其補角為異面直線與所成的角,在中,,故,故,故選:B3..一個正方體紙盒展開后如圖所示,在原正方體紙盒中有如下結論,正確的是( )A.AB⊥EFB.AB與CM所成的角為60°C.EF與MN是異面直線D.MNCD【答案】AC【分析】由題可先畫出正方體,再利用空間中判斷線線夾角的一般方法逐個選項判斷即可.【詳解】還原正方體,以正方形為底面有對選項A,因為∥,且有,故A正確.對選項B,因為∥,所以B錯誤.對選項C,由圖可得顯然正確.對選項D,,故D錯誤.故選:AC4.設a,b,c是三條直線,且c⊥a,c⊥b,則a和b( )A.平行 B.相交 C.異面 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分析】【詳解】如下圖,若,則和相交;若,則和異面;若,則和平行;所以空間中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可能平行、相交或異面.故選:D.5.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D是AB的中點,則在所有的棱中與直線CD和AA1都垂直的直線有______.【答案】AB,A1B1【分析】根據線線垂直的定義或判定來判斷即可.【詳解】由正三棱柱的性質可知與直線CD和AA1都垂直的直線有AB,A1B1.故答案為:AB,A1B1.三、直線和平面垂直判定定理定義 如果直線l與平面α內的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我們就說直線l與平面α互相垂直記法 l⊥α有關概念 直線l叫做平面α的垂線,平面α叫做直線l的垂面,它們唯一的公共點P叫做垂足圖示畫法 畫直線與平面垂直時,通常把直線畫成與表示平面的平行四邊形的一邊垂直文字語言 如果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垂直,那么該直線與此平面垂直符號語言 l⊥a,l⊥b,a α,b α,a∩b=P l⊥α圖形語言【典型例題】【例1】在長方體的各條棱所在直線中與直線垂直的直線有( )條.A.2 B.4條 C.6條 D.8條【答案】D【分析】根據線線之間的垂直關系判斷即可.【詳解】在長方體ABCD-A1B1C1D1的棱中,與棱AB垂直的棱有BC,B1C1,A1D1,AD,AA1,BB1,CC1,DD1,共8條.故選:D.【例2】.已知直線m,b,c和平面α,下列條件中,能使m⊥α的是( )A.m⊥b,m⊥c,b⊥α,c⊥α B.m⊥b,b∥αC.m∩b=A,b⊥α D.m∥b,b⊥α【答案】D【分析】根據線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及判定定理一一判斷可得;【詳解】解:對于A:m⊥b,m⊥c,b⊥α,c⊥α,則與可能平行或,故A錯誤;對于B:m⊥b,b∥α,則與可能平行或相交或,故B錯誤;對于C:m∩b=A,b⊥α,則與可能平行或相交或,故C錯誤;對于D:由線線平行及線面垂直的判定知選項D正確.故選:D【例3】如圖,在矩形中,,,為邊的中點,沿將折起,在折起的過程中,下列結論能成立的是( )A.平面 B.平面C.平面 D.平面【答案】B【分析】用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對四個選項逐一結合條件分析即可.【詳解】因為在矩形ABCD中,AB=4,BC=2,E為DC邊的中點,則在折起過程中,D點在平面BCE上的射影的軌跡為為O1O2(如圖).因為折起過程中,DE與AC所成角不能為直角,所以DE不垂直于平面ACD,故A錯;因為AD⊥ED,并且在折起過程中,當點D的射影位于O點時,有AD⊥BD,所以在折起過程中AD⊥平面BED能成立,故B正確;折起過程中,BD與AC所成的角不能為直角,所以BD不垂直于平面ACD,故C錯;只有D點射影位于O2位置,即平面AED與平面AEB重合時,才有BE⊥CD,所以折起過程中CD不垂直于平面BED,故D錯.故選:B.【例4】.已知平面、和直線m、l,要使“若,,,則”正確,則須添加條件( )A. B.C.l與相交但不垂直 D.l與m為異面直線【答案】B【分析】由面面垂直的性質證明線面垂直,即可知所需添加的條件.【詳解】根據面面垂直的性質,知:,,,,則有.故選:B.【例5】一條直線垂直于一個平面內的下列各種情況:①三角形的兩邊;②梯形的兩邊;③圓的兩條直徑;④正六邊形的兩條邊.其中能保證該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是A.①③ B.② C.②④ D.①②③【答案】A【分析】根據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只要能證明和兩條交線垂直,即可證明線面垂直.【詳解】解:因為三角形的任意兩邊是相交的,所以①可以證明線面垂直.因為梯形的上下兩邊是平行的,此時不相交,所以②不一定能保證線面垂直.因為圓的任意兩條直徑必相交,所以③可以證明線面垂直.若直線垂直于正六邊形的兩個對邊,此時兩個對邊是平行的,所以④不一定能保證線面垂直.綜上所述,正確的條件是:①③.故選:A.【對點實戰】1.以下哪個條件能判斷直線l與平面垂直( )A.直線l與平面內無數條直線垂直B.直線l與平面內兩條平行直線垂直C.直線l與平面內兩條直線垂直D.直線1與平面內兩條相交直線垂直【答案】D由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答案.【詳解】對于A、 B、 C,直線l與平面內無數條直線垂直、l與平面內兩條平行直線垂直、直線l與平面內兩條直線垂直,都不符合條件,如下圖平面,且,,不垂直平面,如果直線l與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么平面,故D正確.故選:D.2.如圖所示的正方形中,分別是,的中點,現沿,,把這個正方形折成一個四面體,使,,重合為點,則有( )A.平面 B.平面C.平面 D.平面【答案】A根據正方形的特點,可得,,然后根據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結果.【詳解】由題意:,,,平面所以平面正確,D不正確;.又若平面,則,由平面圖形可知顯然不成立;同理平面不正確;故選:A3.已知是三條不同的直線,是兩個不同的平面,則下列條件中能得出直線平面的是A.,其中 B.C. D.【答案】D對四個選項逐一分析,排除錯誤選項,由此得出正確選項.【詳解】A中缺少條件“與相交”;B中,當時,與可能平行,可能相交,也可能;C中,與可能平行,可能相交,也可能.對于D選項,兩條平行直線中有一條垂直于一個平面,則另一條也垂直這個平面,D選項正確.故選D.四、直線和平面垂直性質定理文字語言 垂直于同一個平面的兩條直線平行符號語言 a∥b圖形語言【典型例題】【例1】已知正方體中,點分別是線段上的動點,觀察直線與,與,得出下列結論:①對于任意給定的點,存在點,使得;②對于任意給定的點,存在點,使得;③對于任意給定的點,存在點,使得;④對于任意給定的點,存在點,使得;其中正確的結論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A【分析】根據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結合正方體的性質,分別分析選項,利用排除法可得結論.【詳解】對于①,當點與重合時,,,且,∴平面,∵對于任意給定的點,都有平面,所以對于任意給定的點,存在點,使得,故①正確.對于②,只有平面,即平面時,才能滿足對于任意給定的點,存在點,使得,∵過點與平面垂直的直線只有一條,而,故②錯誤.對于③,只有垂直于在平面中的射影時,,故③正確.對于④,只有平面時,④才正確,因為過點的平面的垂線與無交點,故④錯誤.綜上,正確的結論是①③,故選:A.【例2】在空間中,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A.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個平面平行B.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條直線平行C.平行于同一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D.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廣西玉林市育才中學2020-2021學年高二3月月考數學(文)試題【答案】B【分析】利用空間線線、線面、面面位置關系判定與性質定理即可判斷出正誤.【詳解】A.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個平面不一定平行,可能相交,因此不正確;B.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條直線平行,正確;C.平行于同一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不正確,兩個平面可能相交;D.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不正確,直線可能在平面內.故選:B.【例3】在三棱錐中,平面,垂足為,且,則點一定是的( )A.內心 B.外心 C.重心 D.垂心【答案】B【分析】根據題意,結合勾股定理,求得,即可求得答案.【詳解】如圖所示,分別連接,因為平面,可得又因為,利用勾股定理,可得,所以點一定是的外心.故選: B.【例4】直三棱柱中,側棱長為2,,,D是的中點,F是上的動點,,交于點E.要使,則線段的長為( )A. B.1 C. D.2【答案】B【分析】先證明,再求出,中, 勾股定理求出,再利用面積相等求出的長.【詳解】 ,平面, ,由已知可得 ,設 斜邊上的高為,則,對三角形使用等面積法得 ,,所以由中位線定理知,在中, ,對使用等面積法得 ,解得 ,故選:B.【例5】知平面,直線m,n滿足,,則“”是“”的(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C.充分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答案】B根據線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即可得答案.【詳解】由直線m,n滿足,,則時,m與可垂直,可不垂直,當,且,根據線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可以得到,所以“”是“”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故選:B【例6】如圖,在直三棱柱中,,,是的中一點,點在上,記,若平面,則實數的值為( )A. B. C. D.1【答案】D【分析】易得平面,得到,作交于點,得到平面,通過計算確定的位置即可得到答案.【詳解】∵,,∴平面,故,作交于點,此時平面,在矩形中,,所以四邊形是正方形,所以,所以,又為的中點,所以為的中點,即,所以.故選:D.【例7】正方體棱長為3,點E在邊BC上,且滿足BE=2EC,動點M在正方體表面上運動,并且總保持,則動點M的軌跡的周長為__.【答案】【分析】根據題意,需找到一個與直線垂直的面,然后作平面∥平面,則直線垂直面上任意一條直線,即可確定動點的軌跡即為的三條邊,最終可得出結果.【詳解】如圖:連接,四邊形為正方形,.又正方體中,面,面.,又因為BD∩=D,BD,平面,面,.同理可證平面,即得.,.面.過點作∥交于點,再過點作交于點.很明顯,平面∥平面.平面.只在平面上運動才能保持,又動點在正方體表面,動點的軌跡即為的三條邊.在中,,.動點的軌跡的周長為.故答案為:.【對點實戰】1.若直線平面,直線平面,則直線a與直線b的位置關系為( )A.異面 B.相交 C.平行 D.平行或異面【答案】C利用線面垂直的性質定理進行判斷.【詳解】由于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直線平行,故當直線平面,直線平面時,直線與直線平行.故選:C.2.在正方體ABCD A1B1C1D1中,直線l(與直線BB1不重合)⊥平面A1C1,則( )A.B1B⊥lB.B1B∥lC.B1B與l異面但不垂直D.B1B與l相交但不垂直【答案】B【分析】根據兩條直線同時垂直于同一平面,則兩直線平行的定理,直接選擇正確選項即可【詳解】因為B1B⊥平面A1C1,又因為l⊥平面A1C1,所以,l∥B1B.故選:B3.如圖,直三棱柱ABC一中,側棱長為2,,,D是的中點,F是上的動點,,DF交于點E,要使平面,則線段的長為( )A. B. C. D.【答案】C【分析】根據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結合銳角的三角函數定義進行求解即可.【詳解】因為,,所以,,因此,因為D是的中點,所以,且,在直三棱柱ABC一中,平面,而平面,所以,因為,平面,所以平面,而平面,因此,在直角三角形中,,當時,即,此時,而,即,即,而,平面,因此平面,此時,故選:C4.已知,是兩個不同的平面,l,m,n是三條不同的直線,下列一定能得到的是( )A., B.,C., D.,,,【答案】A【分析】根據線面垂直的定義和空間直線垂直平行的性質即可判定A正確,舉反例可判定BCD錯誤.【詳解】A. 若,則直線與平面內的所有直線都垂直,又,∴與平面內的所有直線都垂直,根據線面垂直的定義可得,故A正確;B.若,設過的平面與交于,則根據線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可得,在平面內,作直線,則,而此時在平面內,故B錯誤;C. 若,設,在平面內作直線,則,由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而此時在平面內,故C錯誤;D.若,,,,當平行時,與平面可平行,可在內,也可斜交,也可垂直,故D錯誤.故選:A.5.如圖,是的斜邊,平面,連接,,作于D,連接,則圖中共有直角三角形( )A.6個 B.7個 C.8個 D.9個【答案】C【分析】由線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得線線垂直,通過證明平面,得,這樣可得直角三角形的總個數.【詳解】平面,則與平面內所有直線都垂直,其中有三個直角三角形,,中有兩個直角三角形,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所以,直角三角形中有三個直角三角形,共8個直角三角形.故選:C.6.已知是空間中的三條直線,其中直線在平面上,則“且”是“平面”的( )A.充分非必要條件 B.必要非充分條件C.充要條件 D.非充分非必要條件【答案】B【分析】“且”與“平面”中,一個做題設,一個做結論構建互逆的兩個命題,再判斷其真假即得.【詳解】命題p:若“且”,則“平面”, 命題q:若“平面”,則,“且”,命題p的條件真時,若a//b,l可能與平面平行、斜交、垂直相交、還有可能在面內,即結論不一定成立,即p是假命題;命題q的條件真時,由線面垂直的定義知,其結論必真,即q是真命題,所以“且”是“平面”的必要非充分條件.故選:B五、線面垂直計算:線面角與距離有關概念 對應圖形斜線 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相交,但不與這個平面垂直,這條直線叫做這個平面的斜線,如圖中直線PA斜足 斜線和平面的交點,如圖中點A射影 過斜線上斜足以外的一點向平面引垂線,過垂足和斜足的直線叫做斜線在這個平面上的射影,如圖中斜線PA在平面α上的射影為直線AO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 定義:平面的一條斜線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角,如圖中∠PAO 規定:一條直線垂直于平面,它們所成的角是90°;一條直線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內,它們所成的角是0°取值范圍 設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為θ,則0°≤θ≤90°求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關鍵是尋找過直線上一點與平面垂直的垂線、垂足與斜足的連線即為直線在平面內的射影,直線與直線在平面內射影所成的角即為線面角.【典型例題】【例1】如圖,已知正方形和正方形所在平面成60°的二面角,則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A. B. C. D.【答案】C由題意得,,可知為平面和平面所成的二面角,即,利用線面垂直判定定理得平面,取中點M,連接DM,利用線面垂直判定定理知平面,即為直線與平面所成角,在直角中,利用正弦可求得結果.【詳解】由題意得,平面平面,且,為平面和平面所成的二面角,即,則為等邊三角形,設又,可知平面取中點M,連接DM,則,又平面,則又,可知平面,為直線與平面所成角,在直角中,,故選:C【例2】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點E為PA的中點,,,,則點B到平面PCD的距離為( )A. B. C. D.【答案】D【分析】為中點,連接,易得為平行四邊形,進而可知B到平面PCD的距離即為到平面PCD的距離,再由線面垂直的性質確定線線垂直,在直角三角形中應用勾股定理求相關線段長,即可得△為直角三角形,最后應用等體積法求點面距即可.【詳解】若為中點,連接,又E為PA的中點,所以,,又,,則且,所以為平行四邊形,即,又面,面,所以面,故B到平面PCD的距離,即為到平面PCD的距離,由底面ABCD,面ABCD,即,,,又,即,,則面,面,即,而,,,,易知:,在△中;在△中;在△中;綜上,,故,又, 則.所以B到平面PCD的距離為.。故選:D【例3】已知是球的球面上的四點,為球的直徑,球的表面積為,且,,則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是___________.【答案】##【分析】取AC中點,延長至E,使,根據給定條件證明平面ABC,經推理計算作答.【詳解】依題意,是中點,取AC中點,延長至E,使,連接,如圖,則有,且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因,則是平面截球O所得截面小圓的圓心,于是得平面,平面,因此,是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由球的表面積為得球半徑,而,則,而,從而得,,中,,,所以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是.故答案為:【例4】如圖,四面體中,,,兩兩垂直, ,點是的中點,若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為,則點到平面的距離為A. B. C. D.【答案】D【分析】根據題意,面ABE,過B作BF,證明BF 面ACD, 為直線與平面所成角,BF即為到平面的距離,利用三角形等面積即可求解.【詳解】由題知AB面BCD, ABCD,又BC=BD,點是的中點, BECD,且BE= 又,CD面ABE,過B作BF于E,則CDBF,又AECD=E, BF 面ACD, 為直線與平面所成角,BF即為到平面的距離.,解得BA=4 , ,利用 等面積知 .故選D.【例5】如圖,在正方體中,,點P在平面內,,則點P到距離的最小值為( )A. B. C. D.3【答案】B可求出的軌跡為的內切圓,再將的軌跡投影到面上,恰好為的內切圓,上的切點與對應的點即為到距離最短的點.【詳解】①先簡要說明:面如下。因為四邊形為正方形,故又面,有。故面,故。同理有,故面②再簡要說明:面面如下。,故面。,故面故面面。③設面。面。。,三棱錐為正三棱錐,為的內心。由等體積法可知故。。。的內切圓的半徑的軌跡是面上以為圓心,為半徑的圓,記為。恰好為的內切圓.又面面,全等于, 面。故也為正的內心將圓投影到平面上,且圓心為,記為圓,故是的內切三角形上的切點與上對應的點即為到距離最短的點.故則點P到距離的最小值等于【例6】在四棱錐中,AD=2,,,且,,則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為( )A. B. C. D.【答案】C【分析】取AD中點O,可得平面PCO,設PO=t,過O作交PF于H,說明A到平面PBD的距離;設直線PA與平面PBD所成角的大小為,可得,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詳解】取AD中點O,連接PO、BO、CO,設CO與BD交于F,連接PF,在等腰梯形ABCD中,由且BO=BC=CD=OD,故四邊形DOCB為菱形,所以,又PB=PD,且F為BD的中點,所以,又,所以平面PCO,過O作交PF于H,由平面PCO,故,又,所以平面PBD,設PO=t,,故,又AD=2OD,故點A到平面PBD的距離,設直線PA與平面PBD所成角的大小為,則當且僅當即時取等號,故直線PA與平面PBD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為,故選:C【例7】已知三棱錐的所有頂點都在表面積為64π的球面上,且SA⊥平面ABC,,,,M是邊BC上一動點,則直線SM與平面ABC所成的最大角的正切值為( )A.3 B. C. D.【答案】B【分析】根據三棱錐外接球的表面積以及三棱錐的幾何特點,求得的長,再根據線面角的定義,求得其正切值的表達式,求其最大值即可.【詳解】根據題意,將三棱錐放入直三棱柱,則兩者外接球相同,且取底面的外心為,連接,且取其中點為,連接如下所示:因為三棱錐外接球的表面積為,設外接球半徑為,則,解得;對直三棱柱,其外接球球心在的中點處,也即,故在中,因為,設外接圓半徑為,則,解得;在中,因為,且,故可得,即,再由正弦定理可得,則,又為銳角,故;則,即是以為頂角的等腰三角形;因為平面,故與平面的夾角即為,則,又的最小值即為邊上的高線,設其長度為,則.故當最大時,為,即直線SM與平面ABC所成的最大角的正切值為.故選:B.【對點實戰】1.三棱柱,側棱底面,底面是邊長為2的等邊三角形,點E是的中點,則E到平面的距離為( )A. B.1 C. D.【答案】A【分析】先根據等邊三角形求出,再根據幾何性質求出EH可得解.【詳解】解:由題意得:取中點平面,故E到平面的距離故選:A2.在正方體中,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A. B. C. D.【答案】C【分析】根據平面ABCD,得到是與平面所成的角求解,【詳解】如圖所示:因為平面ABCD,所以AC為在平面上的射影,所以是與平面所成的角設棱長,則,所以,故選:C3.已知長方體的一條對角線與平面和平面所成的角都是,則直線與平面ABCD所成的角是__________.【答案】##【分析】由線面角的定義知,進而求得,進而得解.【詳解】由長方體的性質知,分別為在平面,平面,平面ABCD內的射影,則,,分別為與平面,平面,平面ABCD所成的角,即,則又因為所以,又,所以故答案為:4.已知正方體的棱長為1,E為線段上的點,過點E作垂直于的平面截正方體,則截面圖形的周長為______.【答案】【分析】由題可得平面,故截面與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內,然后分類討論,作出截面計算周長即得.【詳解】由正方體的性質可得,AC⊥BD,AC⊥,,∴AC⊥平面,平面,∴AC⊥,同理,又,∴平面,故截面與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內,當點E與或重合時,截面為正或正,周長為;一般地,設,則,∴,,∴,同理可得:,,故截面圖形的周長為定值.故答案為:.5.在長方體中,,,,點到平面的距離為_______.【答案】【分析】利用等體積法由即可求解.【詳解】如圖, 設點到平面的距離為,,..,,,,.故答案為:.6.PA、PB、PC是從點P出發的三條射線,其中,,則PC與平面PAB所成角的余弦值為____________.【答案】【分析】過上一點作平面,則就是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說明點在的平分線上,通過直角三角形、,求出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詳解】過上一點作平面,如圖,則就是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因為,所以點在的平分線上,即.過點作,,因為平面,則,.設,.在直角中,,,則.在直角中,,.則.即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是.故答案為:六、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求法1.定義:從一條直線出發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2.相關概念:(1)這條直線叫做二面角的棱;(2)兩個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3.畫法: 4.記法:二面角α-l-β或二面角α-AB-β或二面角P-l-Q或二面角P-AB-Q.5.二面角的平面角:(1)若有①O∈l;②OA α,OB β;③OA⊥l,OB⊥l,則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是∠AOB.(2)二面角的平面角α的取值范圍是0°≤α≤180°.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的步驟【典型例題】【例1】.如圖.是圓的直徑,,,是圓上一點(不同于,),且,則二面角的平面角為( )A. B. C. D.【答案】C由圓的性質知:,根據線面垂直的判定得到面,即,結合二面角定義可確定二面角的平面角.【詳解】∵是圓上一點(不同于,),是圓的直徑,∴,,,即面,而面,∴,又面面,,∴由二面角的定義:為二面角的平面角.故選:C【例2】如圖,在直三棱柱中,底面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且,,則二面角的大小為( )A.30° B.45° C.60° D.90°【答案】B【分析】首先取的中點,連接,,根據題意得到為二面角平面角,再計算其大小即可.【詳解】取的中點,連接,,如圖所示:由題知: ,又因為為的中點,所以,且。又因為,所以為二面角平面角.因為,為銳角,所以.故選:B【例3】如圖,已知梯形,.,沿著對角線折疊使得點B,點C的距離為,此時二面角的平面角為( )A. B. C. D.【答案】D【分析】首先分別過作,垂直,交于,根據梯形為等腰梯形得到,從而得到,即可用勾股逆定理證明,根據,即可得到,從而得到平面,即平面平面,從而得到二面角的平面角為.【詳解】分別過作,垂直,交于,如圖所示:因為,,所以梯形為等腰梯形,則,.在中,,,則.所以,則,即.沿著對角線折疊使得點B,點C的距離為,如圖所示:在中,,,則,即.所以平面.又因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即二面角的平面角為.故選:D【例4】已知四面體的每個頂點都在球O(О為球心)的球面上,為等邊三角形,,,且,則二面角的正切值為( )A. B. C. D.【答案】A【分析】若為中點,連接,利用線面垂直的判定、勾股定理及面面垂直判定可得面面,結合已知條件有△為等腰直角三角形,進而可確定四面體外接球球心的位置,若為中點,連接,易知即為二面角的平面角,即可求其正切值.【詳解】若為中點,連接,由為等邊三角形,則,又,且,∴面,又面,即,由題設,,,而,∴,即,又,面,∴面,而面,則面面,由上可得:,則,故△為等腰直角三角形,∴綜上,四面體的球心為△的中心,即靠近的三等分點,若為中點,連接,易知:即為二面角的平面角,由上、且,面,可得面,又面,則,即,∴,而,∴.故選:A.【例5】如圖,在正四棱臺中,記直線與CD所成角為,直線與平面ABCD所成角為,二面角所成角為,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C【分析】連接AC,過作,垂足為O,可得平面ABCD,則,在平面ABCD中,過O作,連接,可得為二面角的平面角,等于,,求解直角三角形結合正弦函數與正切函數的單調性得答案.【詳解】如圖,連接AC,過作,垂足為O,則由正四棱臺的結構特征,可得平面ABCD,則,在平面ABCD中,過O作,連接,由三垂線定理可得,,則為二面角的平面角,等于,又,在與中,,,∵,∴,而,均為銳角,∴;在與中,,,∵,∴,而,均為銳角,∴.又,,且,,∴,而,均為銳角,∴.結合選項可得:,.故選:C.【例6】如圖所示,已知△,是的中點,沿直線將△翻折成△,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為,則( )A. B. C. D.【答案】B【分析】過作垂足為,過作垂足為,將平移到處,連接、,易知為二面角的平面角,,設,,,進而求、、,在中應用余弦定理并結合三角函數的性質判斷與的大小關系.【詳解】過作垂足為,過作垂足為,將平移到處,連接、,則為二面角的平面角,即,又,即,故,易知,則,設,,,則,在△中,,在中,,,在中,,,∵平面,則平面,則,,,在中:,∴(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故選:B.【例7】正方體中,點,分別為棱,上的點(不包含端點),設二面角的平面角為,若,則的取值范圍為( )A. B. C. D.【答案】C【分析】根據給定條件結合二面角的相關計算探求得,再利用列式計算即得.【詳解】在正方體中,平面,平面,則,過A作,連A1O,有平面AOA1,如圖,于是得,則為二面角的平面角,即,,而,因此,,又AO是點A到直線EF距離最小值,則有點O與點E重合,即,因點,分別為正方形ABCD的邊,上除端點外的點,從而得,則有,令正方體棱長為1,則,因,于是得,當且僅當,即E為BC中點時取“=”,此時有,所以的取值范圍為.故選:C【對點實戰】1.已知三棱錐D -ABC的三個側面與底面全等,且AB=AC=,BC=2,則二面角D-BC-A的余弦值為( )A. B. C.0 D.-【答案】C【分析】取BC的中點E,連接AE,DE,由AB=AC=BD=DC=,則DE⊥BC,AE⊥BC,從而∠AED為二面角A -BC -D的平面角求解.【詳解】如圖,由題可知AB=AC=BD=DC=,AD=BC=2,取BC的中點E,連接AE,DE,則DE⊥BC,AE⊥BC,∴∠AED為二面角A -BC -D的平面角.在DAE中,AD=2,AE=DE=,由于AE2+DE2=2+2=4=AD2,∴∠AED=90°,∴其余弦值為0.故選:C2.如圖,銳二面角α-l-β的棱上有A,B兩點,直線AC,BD分別在這個二面角的兩個半平面內,且都垂直于AB.已知AB=4,AC=BD=6,CD=8,則銳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 )A. B. C. D.【答案】B【分析】過點B作BE∥AC,且BE=AC,連接DE,CE,由BE⊥AB,BD⊥AB,可得∠DBE是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AB⊥平面DBE,則CE⊥DE,即可求得DE的長度,從而可得答案.【詳解】解:過點B作BE∥AC,且BE=AC,連接DE,CE,因為AC⊥AB,所以BE⊥AB,因為BD⊥AB,BD∩BE=B,所以∠DBE是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且AB⊥平面DBE,所以AB⊥DE,所以CE⊥DE,因為AB=4,CD=8,所以DE===4,所以cos∠DBE===.故選:B.3.已知三棱錐的體積為3,且滿足,,兩兩垂直,二面角為,則面積的最小值為( )A.6 B. C.9 D.【答案】A【分析】令PA=a,PB=b,PC=c,借助二面角大小把a用b,c表示出,再結合體積可得b,c的關系式,最后用等體積法將面積用b,c表示即可得解.【詳解】令PA=a,PB=b,PC=c,因,,兩兩垂直,則平面,,過P作PD⊥BC于D,于是平面,連PD,AD⊥BC,如圖:從而有平面APD⊥平面ABC,且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即,,過P作PO⊥AD于O,平面APD平面ABC=AD,則PO⊥平面ABC,且,中,,得,即,三棱錐的體積,即,有,當且僅當b=c時取“=”,又三棱錐的體積,從而有,由且得,,所以當,時,面積取最小值6故選:A4.已知四面體ABCD中,△ABD和△BDC是等邊三角形,二面角A﹣BD﹣C為直二面角.若AB=,則四面體ABCD外接球的表面積為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分析】設為的中心,O為四面體的外接球的球心,過O作,然后在中,由求解.【詳解】如圖所示:設為的中心,O為四面體的外接球的球心,則平面.設M為線段的中點,外接球的半徑為R,連接,過O作于點G,易知G為的中心,則,因為,故,在中,,故,則.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積為,故答案為:.5.在60°二面角的一個面內有一個點,若它到二面角的棱的距離是10,則該點到另一個面的距離是______.上海市寶山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數學試題【答案】【分析】畫出圖形,是它到另一個面的距離,它到棱的距離,得出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求解即可 .【詳解】 如圖所示,為二面角的一個面內有一點,是它到另一個面的距離,是它到棱的距離為10, 又 ∴ 面 得出 所以 為二面角 的平面角,在中, 故答案為:七、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1.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定義(1)定義:一般地,兩個平面相交,如果它們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說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2)畫法:(3)記作:α⊥β.2.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文字語言 如果一個平面過另一個平面的垂線,那么這兩個平面垂直符號語言 l⊥α,l β α⊥β圖形語言【典型例題】【例1】設m,n是兩條不同的直線,α,β是兩個不同的平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m⊥α,n β,m⊥n,則α⊥βB.若m∥α,m∥n,則n∥αC.若m∥n,n⊥β,m α,則α⊥βD.若α⊥β,α∩β=m,n⊥m,則n⊥β【答案】C【分析】分別根據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斷選項即可.【詳解】m,n是兩條不同的直線,α,β是兩個不同的平面,對于,若m⊥α,n β,m⊥n,則與平行或相交,故錯誤;對于,若m∥α,m∥n,則n∥α 或,故錯誤;對于,若m∥n,n⊥β,m α,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α⊥β,故正確;對于,若α⊥β,α∩β=m,n⊥m,則或與相交或∥,故錯誤.故選:.【例2】.如圖,在正方體的六個面中,與底面垂直的面有( )A.1個 B.2個 C.3個 D.4個【答案】D根據正方體的結構特征,可直接得出結果.【詳解】因為正方體中,側棱都和底面垂直,因此側面都垂直于底面;故在正方體的六個面中,與底面垂直的面有個,分別為四個側面.故選:D.【例3】已知三棱錐A-BCD中,AD⊥BC,AD⊥CD,則有A.平面ABC⊥平面ADC B.平面ADC⊥平面BCDC.平面ABC⊥平面BDC D.平面ABC⊥平面ADB【答案】B【分析】由于,所以平面,故平面平面.【詳解】畫出圖象如下圖所示,由于,所以平面,而平面,所以平面平面.故選B.【例4】經過平面外一點和平面內一點與平面垂直的平面有( )A.0個 B.1個 C.無數個 D.1個或無數個【答案】D【分析】討論平面外一點和平面內一點連線,與平面垂直和不垂直兩種情況.【詳解】(1)設平面為平面,點為平面外一點,點為平面內一點,此時,直線垂直底面,過直線的平面有無數多個與底面垂直;(2)設平面為平面,點為平面外一點,點為平面內一點,此時,直線與底面不垂直,過直線的平面,只有平面垂直底面.綜上,過平面外一點和平面內一點與平面垂直的平面有1個或無數個故選:D.【例5】如圖所示,在四棱錐中,底面,且底面為菱形,是上的一個動點,若要使得平面平面,則應補充的一個條件可以是A. B. C. D.是棱的中點【答案】B【詳解】因為四邊形是菱形,,又平面,,又平面,即有,故要使平面平面,只需或.故選:B【例6】一個三棱錐的四個面中最多有______對面面垂直.【答案】3【分析】如圖,證明一個三棱錐的四個面中最多有3對面面垂直即可.【詳解】如圖,,因為平面,所以平面,又因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同理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假設平面平面, 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顯然不成立,故答案為:3【例7】已知是邊長為的正方形,點在平面外,側棱,,則該幾何體的5個面中,互相垂直的面有______對【答案】5【分析】先找出直線平面的垂線,然后一一列出互相垂直的平面即可【詳解】因為是邊長為的正方形,,,所以,所以,所以,因為,所以平面,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因為,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同理可得平面,則平面平面,平面,則平面平面,所以互相垂直的面有5對,故答案為:5【對點實戰】1.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則( )A. B. C.與相交但不垂直 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分析】以正方體為模型可得D正確.【詳解】在正方體中,相鄰兩側面都與底面垂直;相對的兩側面都與底面垂直;一側面和一對角面都與底面垂直,故選D.2.已知l⊥α,則過l與α垂直的平面( )A.有1個 B.有2個C.有無數個 D.不存在【答案】C【分析】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答案.【詳解】已知l⊥α,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過l與α垂直的平面有無數個.故選C.3.如圖,是一個四棱錐,平面BCDE,且四邊形BCDE為矩形,則圖中互相垂直的平面共有( )A.4組 B.5組 C.6組 D.7組【答案】C【分析】由平面BCDE,結合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而由四邊形BCDE為矩形,平面BCDE,結合面面垂直的判定可得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從而可得結論【詳解】因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又因為四邊形為矩形,所以平面平面平面,同理可得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故圖中互相垂直的平面共有6組.故選:C.4.如圖,在三棱錐中,若,,是的中點,則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有___________(寫出全部正確命題的序號).①平面平面;②平面平面;③平面平面,且平面平面;④平面平面,且平面平面.【答案】③【分析】由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可得,,再由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然后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平面,平面平面【詳解】因為,且是的中點,所以,同理有,因為,平面.所以平面.因為在平面內,所以平面平面.又由于平面,所以平面平面,故答案為:③.5.在四棱錐P 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各邊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動點,當點M滿足___________時,平面MBD⊥平面PCD.【答案】BM⊥PC(或DM⊥PC)【分析】由題設易證△PDC≌△PBC,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質,要使平面MBD⊥平面PCD,只需PC⊥平面MBD,即可確定M滿足的條件.【詳解】∵△PAB≌△PAD,∴PB=PD,易知△PDC≌△PBC,當BM⊥PC時,則有DM⊥PC,又BM∩DM =M,故,此時PC⊥平面MBD,PC平面PCD,∴平面MBD⊥平面PCD.故答案為:BM⊥PC(或DM⊥PC).八、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文字語言 兩個平面垂直,如果一個平面內有一直線垂直于這兩個平面的交線,那么這條直線與另一個平面垂直符號語言 α⊥β,α∩β=l,a α,a⊥l a⊥β圖形語言【典型例題】【例1】已知,,是三個不同的平面,是一條直線,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則B.若,,則C.若,,則D.若,,,則【答案】A【分析】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質,線面的位置關系,面面的位置關系,結合幾何模型即可判斷.【詳解】對于A,在平面內取一點P,在平面內過P分別作平面與,與的交線的垂線a,b,則由面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可得,又,∴,由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故A正確;對于B,若,,則與位置關系不確定,可能與平行、相交或在內,故B錯誤;對于C,若,,則與相交或平行,故C錯誤;對于D,如圖平面,且,,,顯然與不垂直,故D錯誤.故選:A.【例2】如圖所示,在斜三棱柱中,,且,過作平面,垂足為,則點在( )A.直線上 B.直線上 C.直線上 D.內部【答案】B【分析】先通過線線垂直證明面,進而可得面面,由面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可得要過作平面,只需過作即可,則答案可求.【詳解】連接,,,且,面,又面ABC面面,面面,要過作平面,則只需過作即可,故點在直線上。故選:B.【例3】設,,為三個不同的平面,,是兩條不同的直線,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則B.若,,則C.若,,則D.若,,,,則【答案】B【分析】利用線面垂直、面面垂直的性質可判定選項A;根據面面的位置關系可判斷選項B;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科判斷選項C;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可判斷選項D,即可得正確選項.【詳解】對于選項A:若,,,可得,證明如下:如圖,過點作,與分別交于點,直線確定的平面與的交線交于點,連接,因為,,所以,因為,所以,即,同理可得,又因為,所以,即,所以四邊形是矩形,所以,所以,又因為,所以,故選項A正確;對于選項B:若,,則與相交或平行,故選項B不正確,對于選項C:若,,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故選項C正確;對于選項D:若,,,,由面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可得,故選項D正確,故選:B.【例4】已知梯形,,,為中點,將沿折起,使點移至點,若平面平面,則( )A. B. C. D.【答案】D先利用題中條件得到,, 為邊長均為1的全等的正三角形,再根據平面平面,得出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詳解】解:由,,可知:,, 為邊長均為1的全等的正三角形,如圖所示中點,連, ,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又平面,,即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選:D.【例5】在中,是斜邊的高線,現將沿折起,使平面平面,則折疊后的長度為( )A.2 B. C. D.3【答案】C【分析】由題意畫出平面圖及其翻折后的立體圖,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質可得面,由線面垂直的性質有,進而在直角三角形中應用勾股定理求.【詳解】由題設,可得如下平面圖及其翻折后的立體圖,,∴,,又面面,面面,,面,∴面,而面,故,∴在中,.故選:C.【例6】在三棱錐中,,,,平面平面,則三棱錐外接球的表面積為( )A. B. C. D.【答案】B【分析】找到底面的外接圓圓心,找其垂線,則球心一定在垂線上,再根據其到其他頂點的距離也是半徑,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詳解】如圖,設外接圓的圓心為,連接,,,連接.由題意可得,且,.因為平面平面,且,所以平面,且.設為三棱錐外接球的球心,連接,,,過作,垂足為,則外接球的半徑滿足,即,解得,從而,故三棱錐外接球的表面積為.故選:B.【例7】如圖,棱長為2的正方體,是四邊形內異于,的動點,平面平面.則點的軌跡的長度為______.【答案】【分析】根據已知條件,求得點的軌跡對應的曲線類型,再求其長度即可.【詳解】因為平面,面,故,又因為平面平面,故要滿足題意,只需即可.又點在平面內,故點的軌跡是平面內,以為直徑的半圓(不包含).又正方體棱長為2,故該半圓的半徑為1,故其軌跡長度為.故答案為:.【對點實戰】1.已知l,m是兩條不同的直線,是兩個不同的平面,且,則( )A.若,則 B.若,則C.若,則 D.若,則【答案】B【分析】由空間中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位置關系分析選項A,C,D,由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定選項D.【詳解】選項A. 由,,直線l,m可能相交、平行,異面,故不正確.選項B. 由,,則,故正確.選項C. 由,,直線l,m可能相交、平行,異面,故不正確.選項D. 由,,則可能相交,可能平行,故不正確.故選:B2.如圖,在斜三棱柱中中,,,點為上的一個動點,則點在底面ABC上的射影必在( )A.直線上 B.直線上 C.直線上 D.內部【答案】A【分析】由題意易得平面,再由平面,證得平面平面即可.【詳解】,;又,且,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在平面上的射影必在兩平面的交線上.又,所以點在底面ABC上的射影必在兩平面的交線上.故選:A.3.如圖,在四棱錐P ABCD中,底面ABCD為矩形,平面PAD⊥平面ABCD,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平面PAB⊥平面PADB.平面PAD⊥平面PDCC.AB⊥PDD.平面PAD⊥平面PBC【答案】D【分析】根據平面PAD⊥平面ABCD,四邊形ABCD為矩形,易得AB⊥平面PAD.然后逐項判斷.【詳解】∵平面PAD⊥平面ABCD,四邊形ABCD為矩形,∴AD⊥AB,∴AB⊥平面PAD.∴AB⊥PD.又AB 平面PAB,∴平面PAB⊥平面PAD.故A,C正確.同理可證平面PAD⊥平面PDC.故B正確.D顯然不正確.故選:D4.三棱錐中,為邊長為3的等邊三角形,,,且面面,則三棱錐的外接球的體積為___________.【答案】【分析】根據面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得出DC⊥平面ABC,進而找到三角形ABC的外心O1與三角形BCD的外心O2,然后過O1作平面ABC的垂線,過O2作平面BCD的垂線,兩條垂線的交點即為外接球心,最后解出答案.【詳解】如圖,因為平面ACD⊥平面ABC,且交于BC,而DC⊥BC,所以DC⊥平面ABC,取正三角形ABC的外心(也為重心)O1,過O1引平面ABC的垂線,取直角三角形BCD的外心O1,則O1為BD中點,過O2引平面BCD的垂線,設兩條垂線交于O,則O為三棱錐的A-BCD的外接球心.取BC中點D,連接AO1,OO2,O2D,O1D,因為分別為的中點,所以∥DC,且,所以平面ABC,因為平面ABC,所以∥.易知三點共線,且AD⊥BC,又因為平面ACD⊥平面ABC,且交于BC,所以AD⊥平面BCD,而OO2⊥平面BCD,所以O1D∥OO2,于是四邊形是矩形,且.連接,在正三角形ABC中,其邊長為3,所以,由勾股定理:外接球半徑,所以外接球體積.故答案為:.5.如圖,在三棱錐P ABC中,平面PAC⊥平面ABC,∠PCA=90°,△ABC是邊長為4的正三角形,PC=3,M是AB邊上的一動點,則PM的最小值為___________.【答案】【分析】根據面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得出PC⊥平面ABC,進而得到PC⊥CM,然后運用勾股定理得到答案.【詳解】∵平面PAC⊥平面ABC且交于AC,又PC⊥AC,∴PC⊥平面ABC,而CM平面ABC,∴PC⊥CM,∴,∴當CM最小時,PM最小.如圖,∵△ABC是邊長為4的正三角形,∴當CM⊥AB時CM最小,此時M為AB中點,易得.∴PM的最小值為.故答案為:.九、聯賽、聯考與自主招生題選【例1】如圖,將矩形紙片折起一角落得到,記二面角的大小為,直線,與平面所成角分別為,,則( ).A. B.C. D.【答案】A【分析】如圖,過作平面,垂足為,過作,垂足為,可證,利用三角變換公式可證,從而可得正確的選項.【詳解】如圖,過作平面,垂足為,過作,垂足為,設,因為平面,平面,故,而,故平面,而平面,所以,故,又,.在直角三角形中,,同理,故,同理,故,故,整理得到,故,整理得到即,若,由 可得即,但,故,即,矛盾,故.故A正確,B錯誤.由可得,而均為銳角,故,,故CD錯誤.故選:A.【例2】如圖,等腰直角中,,點為平面外一動點,滿足,,給出下列四個結論:①存在點,使得平面平面;②存在點,使得平面平面;③設的面積為,則的取值范圍是;④設二面角的大小為,則的取值范圍是.其中正確結論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①當時,結合條件,利用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斷;②取AP的中點M,根據,得到,利用反證法判斷;③由AP=4,AC=2,得到,由點P在平面上的極限位置判斷;④根據,由點在平面內時 ,當點運動時,設點A到平面的距離為h,根據,由判斷.【詳解】如圖所示:①當時,又,所以平面ABC,所以,又,所以平面PBC,又平面PAC,所以平面平面,故正確;②取AP的中點M,連接BM,CM,因為,所以,假設平面平面,則平面PAC,則,而BM=BC=2,,不成立,故錯誤;③因為AP=4,AC=2,所以,當點P在平面上,且C,P在A,B的異側 ,當C,P在A,B的同側時,A,C,P共線, ,因為點為平面外,則的取值范圍是,故錯誤;④因為,當點在平面內時 ,當點運動時,設點A到平面的距離為h,因為,則,所以,所以的取值范圍是,故正確.故選:B【例3】已知正三棱柱的各棱長都是4,點是棱的中點,動點在側棱上,且不與點重合,設二面角的大小為,則的最小值為_________.【答案】【分析】過作于,利用直棱柱性質知⊥側面, 連接,過作于,連接,根據三垂線定理得,且,設,在直角中,求出;在直角中,求出,進而可得的最小值.【詳解】(Ⅰ)過作于,連接,由直棱柱的性質可知,底面⊥側面,∴⊥側面連接,過作于,連接,根據三垂線定理得∴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即設,則,在直角中,,在直角中,故,又,∴故當時,達到最小值,此時與重合故答案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