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外歷史綱要(下) 第二單元 第11課 教學案班級 姓名 主備人: 審核人:歷史組 使用時間:第4周 編號:11課 題 第11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 課型 新授課課標 要求 通過了解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時代背景以及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探索與革命實踐,了解《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理解馬克思主義產生的世界意義。 重點 重點: 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內容、意義及巴黎公社的偉大創舉及其失敗原因 。學法指導 1、史料分析,觀點判斷,歸納比較。 2、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難點 難點:馬克主義誕生的偉大意義;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及經驗教訓 。學習過程 備 忘一、早期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想的萌發 1.早期工人運動 (1)背景: ①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建立和發展, 的各種弊病逐漸顯現。 ②歐洲各地普遍出現了 、 苦難深重的狀況。 ③為了改善勞動條件和生活狀況,維護自己的權益,工人階級進行了從 到爭取政治權利的多種形式的斗爭。 (2)表現:19世紀三四十年代爆發的法國 武裝起義、英國人爭取普選權的憲章運動和徳意志 紡織工人起義。 2.社會主義思想的萌發:以法國人圣西門、傅立葉和英國人 為代表的有識之上,無情地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種種弊端,他們反對自由放任的競爭,主張建立合作、平等、和諧的理想社會,他們的設想被稱為“ ”。 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 誕生的標志:《共產黨宣言》 (1)時間:1848年2月 (2)內容 ①肯定了 的歷史進步作用。 ②揭示了資本主義對工人階級的殘酷剝奪必將引起工人階級反抗的社會現實,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 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 ③肯定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 作為資本主義掘墓人和共產主義建設者的偉大使命,闡明了共產黨的性質、目的和策略原則。 (3)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 的基本原理,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2.發展 (1)1867年,馬克思撰寫的政治經濟學巨著《 》第 一卷出版。通過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深刻剖析,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家剝削的秘密。 (2)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了 。唯物史觀科學地揭示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 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辯證關系,鮮明地提出了 對歷史發展的巨大作用。 3.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影響 (1)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人民的、實踐的、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它創造性地揭示了 ,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 的思想體系,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始終站在時代前沿。 (2)19世紀中期起,馬克思主義成為西歐工人運動的指導思想;在東歐和東南歐,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日益擴大; 在亞洲和美洲,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運動與民族民主運動的重要 。 (3)在馬克思主義影響下, 在世界范圍內如雨后春筍般建立和發展起來,人民第一次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成為實現自身解放和全人類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三、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 1. 第一國際 (1)成立:1864年、倫敦 (2)影響:推動了 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階段。 2. 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法國在 中失敗,社會矛盾激化。 (2)建立: 年3月,巴黎爆發工人武裝起義,建立 。 (3)措施 革命措施政權建設方面 ⑴打破舊的國家機器,建立 與 合一的政權機關和司法機構 ⑵公職人員由 產生, 有權監督和罷免; ⑶所有 人員的工資不得超過熟練工人的工資 ⑷廢除舊軍隊和舊警察,代之以 和 社會經濟 方 面⑸由 管理工廠 ⑹實行 工作日(4)結果: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國資產階級和 聯合扼殺。 (5)影響:作為無產階級建設政權的第一次 被載入史冊,它的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學說,為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問題探究】 探究一: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條件。 探究二: 巴黎公社的特點。【限時訓練】(10分鐘) 1.馬克思指出:“工人要能分別機器與機器之資本主義的使用,從而不以物質生產資料自身而以物質生產資料之社會的剝削形態為攻擊目標,是還要有相當的時日和經驗的?!边@句話揭示了( ) A.科學理論指導斗爭的重要性 B.無產階級聯合的迫切性 C.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可能性 D.剩余價值學說的科學性 2.憲章運動的主力不是工廠的工人,而是“被消滅的工場里的工人”,“它站在前資本主義的立場上反資本主義,而不是企圖對資本主義做出超越”。這反映出英國當時( ) A.資本主義處于上升階段 B.工人運動缺乏社會基礎 C.馬克思主義影響力增強 D.封建勢力束縛經濟變革 3.下圖中的三幅圖,反映了一個共同的主題。下列最符合的是( ) A.社會主義運動走向國際聯合 B.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 C.歐洲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 D.馬克思主義從理論到實踐 4.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與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構成了一個彼此互動、相得益彰的歷史進程,按時間順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確的是( ) ①改組正義者同盟 ②發表《共產黨宣言》 ③組建國際工人協會 ④成立巴黎公社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5.馬克思說:“公社的存在本身就意味著那至少在歐洲是階級統治的真正贅瘤和不可活著的外衣的君主制已不復存在”。同時他認為,原本是大地主、農奴主以及貴族聚集的燈紅酒綠的巴黎不見了,巴黎街道沒有警察也沒有殺人事件和搶劫盜竊了。這反映出巴黎公社( ) A.采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新措施 B.找到了實現理想社會的正確有效途徑 C.探索國家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想到現實的飛躍 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史料一 1776年,法國學者馬布里在《論法制或法律的原則》一文中,指出必須建立共和國,在這個共和國里,“人人都是富人,人人都是窮人,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是兄弟,這個共和國的第一條法律就是禁止財產私有”。 史料二 1844年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文中強調:“歷史什么事情也沒有做,……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群眾給歷史規定了它的‘任務’和它的‘業務’?!?史料三 現代西方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通過論證《共產黨宣言》中所包含的思想內容指出:“我們可以把《宣言》稱作馬克思后來全部著作——不包括1848年以前出版的任何其他著作的序曲。它不僅預示了要發揮的課題和遵循的路線,而且預示了它必將遇到許多困難。” 材料二 1870年,墨西哥的馬克思主義者創立了第一國際墨西哥支部。1871年以后,許多法國革命者到拉丁美洲尋求政治避難,他們來到拉美后就與拉美的工人結合起來,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古巴的巴利尼奧等人于1900年建立了古巴第一個勞動者的政黨——人民黨,1905年改名為社會主義工人黨,公開接受馬克思主義學說。流亡阿根廷的法國人多馬士于1872年首先建立第一國際法國支部,后來相繼建立了意大利和西班牙支部,并得到馬克思的親自關懷和通訊指導。1919年,巴西爆發了6萬工人參加的反對帝國主義干涉蘇俄的罷工。烏拉圭的社會黨于1920年決定改名為共產黨,同時加入共產國際。在20世紀20年代,古巴、尼加拉瓜、厄瓜多爾、洪都拉斯、秘魯、薩爾瓦多、巴拿馬和哥倫比亞等國家先后成立了共產黨。 ——摘編自程洪《試論俄國十月革命與拉丁美洲》 (1)結合所學知識,合理分析材料一的三則史料,并指出其作用。 (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圍繞馬克思主義發展史提煉一個觀點并加以闡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 參考答案【問題探究】探究一:(1)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顯現。(2)19世紀歐洲三大工人運動標志著無產階級作為獨立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3)空想社會主義的產生。(4)馬克思、恩格斯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總結工人運動經驗。探究二:1、爆發的偶然性:巴黎公社并非因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的發展而爆發,而是在普法戰爭失敗后,民族矛盾激化引發尖銳的階級矛盾的形勢下爆發的。2、失敗的必然性:當時法國的資本主義還處于上升階段,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時機尚未成熟。3、意義的深遠性:它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4、教訓的深刻性:缺乏一個以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革命政黨的正確領導。【限時訓練】1.A2.A3.B4.A5.C6.(1)分析:史料一概述了18世紀的法國學者馬布里有關共和國的思想,他主張建立一個人人平等、和諧的社會,廢除私有制,勾畫了未來的理想社會藍圖,對當時資本主義的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反思,屬于空想社會主義;史料二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歷史”和“群眾”關系的論述,蘊含了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唯物史觀思想,表明《共產黨宣言》發表前,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理論已初步形成;史料三是西方經濟學家對《共產黨宣言》的評價,其指出《共產黨宣言》是1848年后馬克思諸多著作的思想發端。這一評價有待商榷,根據史料二可知,實際上《神圣家族》就蘊含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了。作用:三則史料都是文獻史料,有助于我們理解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時代的需要,其彰顯了人民性,構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2)示例觀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拉美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與歐洲歷史進程緊密相連。闡述: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初正值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先進生產方式從歐美地區擴展到拉丁美洲,拉美工業化獲得了一定發展,拉美工人階級的隊伍不斷壯大。在拉美誕生了一批與工人階級聯系密切的進步知識分子;第一國際成立后,國際工人運動蓬勃發展,拉美也成立了國際支部,這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傳播;1871年法國巴黎公社起義失敗,由于法國本土遠離拉美,又是拉美移民的來源地,一批革命者進入拉美,領導工人運動,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密切結合。這一時期,獨立后的拉美各國仿照歐洲建立了資產階級的政權,政黨政治的理念也傳入拉美,20世紀20年代,拉美多國工人階級成立共產黨參與政治斗爭,馬克思主義成為他們斗爭的武器。總之,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在拉美的發展與歐洲歷進程緊密相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