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練習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15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5,ABDCB;6-10,ACDBB;11-15,CABCD二、非選擇題:(16題6分,17題6分,18題8分,共20分)16.(1)親社會行為。(1分)(2)①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②有利于我們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③參與社會的過程,既是體驗是社會生活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我的過程;④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任意答出兩點即可得2分)(3)①要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②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③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④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答出三點即可得3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17.(1)①網絡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快捷:②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③沉迷于網絡,影響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每點1分,共3分)(2)①要提高媒介素養:②要學會“信息節食”:③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④格守道德、遵守法律(或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⑤積極傳播網絡正能量。等等(答出三點即可得3分)18.(1)①社會生活有秩序,維護秩序靠規則:②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③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④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⑤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⑥我們要自覺遵守規則,維護社會秩序。等等(任意答出三點即可得3分)(2)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②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③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④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⑤自由是相對的,必須受規則的約束。沒有規則的限制,就會失去了真正的自由。等等(任意答出三點即可得3分)(3)①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②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2分。如答出維護規則的內容,也可給1分).t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八年級道德與法治練習一、選擇通(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共16題,每小題2分,共30分)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社會信息化排續推進,社會生活空間極大延展,社會生活內容更加豐富,社會交往形式更加多樣。據此回答問題。1.我們要想了解更多的社會生活內容,以下途徑和方式你認為恰當的是①向網絡、媒體咨詢②參加假期研學之旅③去博物館工作④到網吧玩游戲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八年級學生小敏性格內向,平時基本不與同學和老師交往,就算見到街坊鄰居也會躲 躲閃閃,甚至還對媽媽說:“未來社會是人工智能社會,我不需要和社會打交道。”以 下觀點中有助于勸說小敏的是①我們都是社會中一名合格的成貝②每個人都要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③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④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同窗共讀情誼深,畢業卻要相高分。心中萬千舍不得,但愿天涯若比鄰。”由此看出, 他們之間社會關系的確立是基于A.血緣關系 B.網絡關系 C.地緣關系 D.業緣關系4.2023年9月30日是第十個烈士紀念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 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 家不能沒有先鋒。”對習總書記的話,你認為下列同學理解正確的是A.我們今天美好的社會生活都是英雄和先鋒人物創造的B.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學習英雄、爭當先鋒那是長大后的事C.學習英雄模范人物重在付諸行動,從小事做起,從小培養D.爭當英雄模范人物就必須做一些轟轟烈烈的大事5.我們是社區的公民,是商場的消費者,是祖國大家庭中的成員……這說明①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②不同的身份,具有不同的貴任③角色不同,人的身份也不同④在不同的社會美系中,每個人具有不同的身份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6.如果要對右邊漫畫中的人進行規勸,你認為最恰當的是①理性使用網絡,不可沉溺其中②爭分奪秒瀏覽,時間就是金錢⑧走路不看手機,保護人身安全④網絡信息豐富,獲取新知其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調節人們行為的規則有很多,其中最剛性的社會規則是A.道德 B.紀律 C法律 D.風俗8.在互聯網時代,我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交往空間。我們可以利用網絡①聊微信,刷抖音,關注好友動態②逛網店,在網上購買日常用品③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④關注國內外大事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 2023年9月中旬,值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來臨之際,某校開展了 “利用網絡新平臺, 傳播網絡正能量”的活動,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響應。你認為下列活動不能體現傳播網絡正能量的是A.小強通過網絡報名參加了 “遵規守紀,文明出行”義務宜傳志愿者活動B.小潔通過網絡轉發了她看到的一條募捐信息C.小宇通過網絡對開設誠信考場倡議積極響應D.小凱通過網絡傳播了一些抵制網絡謠言、防范網絡詐騙的方法10.觀察右面漫畫,你從中得到的啟示有①實施網絡安全法就能消除網絡語言②消費者應及時舉報各種網絡謠言③消費者應培養媒介批評能力④作為公民我們應該嚴懲網絡謠言的制造者和傳播者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④11.互聯網上“網絡問政” “網上投訴” “市長信箱”等鏈接的出現,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以下不能體現這一進步的是()A.網絡豐富了民主形式 B.網絡拓寬了民主渠道C.網絡擴大了民主權利 D.網絡推動了社會進步12. 2022年10月22日,黨的二十大審議并通過十九屆中央委員會提出的《中國共產黨章 程(修正案)》,決定自通過之日起生效。修正案把黨的二十大報告確立的重大理論觀 點和重大戰略思想寫入黨章。這說明A.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要積極改進規則B.此次黨章修改的目的是讓新理論取代舊理論C.-些原有的規則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廢除D.規則也要與時俱進,每個人都要積極參與規則的制定13.有的同學說:“我有說話的自由!為什么不能在課堂上隨便說話? “你想告訴他A.上課的時候就應該什么也不能說 B.說話自由在上課時要受到課堂紀律的約束C.上課時隨便說話聲音可以小一點 D.社會規則就是用來限制個人自由的14.針對下列行為,評議正確的是序號 行為 評議① 在旅游景點的文物上刻上”到此一游” 要說服教育,不必進行法律處罰② 疫情期間進入商場,配合查驗健康碼 樹立規則意識,自覺遵守規則③ 故意損壞路燈 擾亂社會管理秩序,應受相應處罰④ 在網絡上發布虛假、不良信息 破壞公共場所秩序,應批評教育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5.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人們制定規則的目的是A.限制自由 B.監督、提醒每個人必須遵守C.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D.保證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運行二、非選擇題:(16題6分,17題6分,18題8分,共20分)【榜樣引領我成長】16. 2023年9月23日,第19屆亞運會在美麗的西子湖畔杭州舉行。截止10月3日,中國代表團發揮出色,,金牌數已達到159枚,總獎牌數293枚,高居金牌數和總獎牌數第一。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臺前奮勇拼搏為國爭光的運動員,也離不開幕后一大批默 默付出的志愿者。(1)【析事明理】從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上看,他們的表現屬于一種什么行為?(1分)(2)【追根溯源】請你站在青少年的角度,談談他們這樣做的意義。(2分)(3)【學以致用】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你打算怎樣培養上述行為?(3分)【凈化網絡我參與】17.材料一:2023年6月27日,“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消息,為進一步強化未成年人 網絡保護,營造健康安全網絡環境,中央網信辦自即日起,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 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以下簡稱“清朗行動”)材料二:以下是同學們利用中秋,國慶小長假利用網絡收集到的相關信息,請你仔細 閱讀思考并參與其中。(1)【舉一反三】參照材料二表格中的示例回答,以上信息分別體現了網絡的哪些作用?(3分)(2)【身體力行】“清朗行動”,從我做起。結合兩則材料,我們應該怎樣合理利用網絡,【遵規守序我先行】18.材料一:見下列兩幅漫畫。材料二:碧波蕩漾自由流淌的河水,哺育著兩岸的生物,可它必須在大堤之間流淌;一旦沖擊河床,定然泛濫成災,自己也只能干涸。地球是人類之母,可它必須在一定軌道上運行;離開了軌道,只能成為宇宙中的一顆流星。不獨河水、地球如此,社會生活領域皆是如此。(1)【深度解析】從維護秩序的角度,說一說材料一給我們傳遞了哪些信息?(3分)(2)【深刻領會】火車說,自由就是在鐵軌來回奔跑;魚兒說,自由就是在河水里歡快地遨游;風箏說,自由就是系著一條長線在風里飛翔……結合材料二,談談你對自由的理解。(3分)(3)【深入貫徹】兩則材料啟示我們應該怎樣自覺遵守規則?(2分)八年級歷史練習(時間:70分鐘總分:7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感2分,共40分。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謂在答題卡上填入你認為正確的選項。1.1821 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現重大變化:由校勘古籍轉向研究本朝掌故,尋求經世之道;隨著邊 患加劇,著意邊疆地理研究;伴隨西方殖民者東來,重視研究外國史地,譯介西方書刊。這種變化主要 反映了人們A.關注社會現實及世界形勢 B.改變了傳統治史方法C.轉向對本朝邊疆史地研究 D.掙脫了文字獄的枷鎖2.在禁煙運動中,林則徐主張對外商“正常貿易者,加以優待,倘有帶煙發覺,立正刑誅。”材料表明林則徐①支持正常貿易②反對鴉片走私③反對開放口岸④維護民族利益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3.英法從廣州向北推進至北京,俄國從北方邊界向南推進,它們除強調經濟特權外,也強調取得領土。南 北兩股勢力像一把鉗子,緊緊掐住清王朝。這描述的是()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4.1843年中英簽訂的《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附件,英國獲取的權益包括()①領事裁判權②片面最惠國待遇③賠款2100萬銀元④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力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5.中國的成語形象生動,寓意深刻。“欲蓋彌彰” “趁火打劫”“咎由自取”這些成語如果與具體的事件聯系到一起,就有了特定的含義。請回答與“欲蓋彌彰”有關的歷史事件是A.英國割占香港島 B.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C.沙俄割占中國領土 D.太平軍抗擊洋槍隊6.以下是近代兩次侵華戰爭后開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圖,其變化反映了A.中國開放的通商口岸不斷減少B.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列強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D.清政府從“天朝王國”淪為“洋人的朝廷”7. “我之廉價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豐富原料,彼亦得而購買,就地制造,就地賣出,運費既省,關 稅無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現象可能出現在哪一條約簽訂后A.《南京條約》 B.《諼渾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8. “借來上帝結聯盟,豎起軍旗反滿清。金殿難堪遙圣殿,北京苦惱對南京”這些詩句描寫的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B.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C.義和團運動 D.太平天國運動9.歷史敘述有史實陳述、歷史評價等方式。歷史評價是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達。 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評價的是A.林則徐派人明察暗訪,緝拿煙犯,開展禁煙活動B.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是中國近代史耐開端C.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與英、法、美簽訂了《通商章程善后條約》D.甲午中日戰爭中,日軍制造了旅順大屠殺10.李鴻章認為“西洋方圓千里,歲入財賦動以萬計,無非取資于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丁口等洋稅。”洋務運動中清政府仿效西方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A.創辦軍事工業 B.發展民用工業 C.籌建新式陸海軍D.派遣留學生11. “萬里出征,抬棺死戰,驅外虜于西域,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稱贊左宗棠為“民族功臣”的依據是A.痛擊阿古柏,收復新疆 B.出使俄國,收回伊犁C.查繳鴉片,虎門銷煙 D.黃海大戰,壯烈犧牲12.洋務運動中,“新型的工業和企業造就了新型的職業人士如工程師、經理和實業家,那些出洋留學的人 士歸國后,也成為陸軍、海軍、學堂和外交機構中的領頭人”。材料說明洋務運動A.培養了近代化人才 B.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發展C.鞏固了清政府統治 D.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入侵13.包天笑在《釧影樓回憶錄》里記錄到“……從割去臺灣之后,還要求各口通商,蘇州也開了日本租界。 這時候,潛藏在中國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發動起來。”與這段回憶相關的條約是A.《南京條約》 B.《虎門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14.李鴻章創辦的官辦企業輪船招商局,使“內江外海之利,不致為洋人盡占”。三年后,在華外國輪船公 司就損失了白銀1300萬兩。這表明洋務運動A.增強了清朝的軍事實力 B. 一定程度抵御了列強經濟侵略C.推動中國走上富強之路 D.極大提高工商業者的社會地位15.以下可以作為研究戊戌變法的一手(直接)史料是A.學者所著《戊戌變法史事考》 B.歷史教科書中的相關內容C.影視作品中“戊戌政變”的片段 D.維新派創辦的《時務報》16.1898年1月的一天,有一位清朝官員曾用這樣一番話教訓康有為:“你老是變法呀,變法呀,可你知道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變的!”從這番話你判斷這位官員應是哪一個派別的代表A.頑固派 B.維新派 C.革命派 D.激進民主派17.《辛丑條約》規定:“將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按照諸國酌定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從該規定可以 看出,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名稱及地位發生變化的原因是A.帝國主義列強的決定 B.清朝政府的自身需要C.中國對外貿易的要求 D. “六部”已經無足輕重18.比較法是學習歷史的一種好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理清同類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系和區別。從百日維新和 洋務運動的措施看,其相似之處在于A.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B.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員C.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 D.興辦新式學堂19.下列有關20世紀初的四位中國公民工作、生活情況的表述,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是A.李彪在蘇州外國人的工廠上班 B.汪雨目睹外國軍隊駐扎山海關C.蔣越居住在北京東交民巷 D.趙誠在天津的一座教堂工作20. “長逾150年的中國近代史,也是一部社會發展的轉型史。從中古東方型的社會轉入現代西方型的社會, 其工程之艱巨,可想而知,但是那時的光緒爺要把這百年難變之,型、而變之于指顧之間,結果可想而 知。”以上材料旨在A.肯定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化的貢獻 B.贊揚維新派變法圖強的精神C.分析維新變法運動最終失敗的原因 D.肯定光緒皇帝推動變法的決心二、非選擇題:共4題,第21題7分,第22題8分,第23題7分,第24題8分,共30分。請把答案寫在答題卡 對應位置上。21.(本題共7分)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屈辱史,隨著外國的侵略,中國社會發生質的變化。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三幅漫畫(1)第一幅漫畫反映的是哪場戰爭的后果?(1分)這場戰爭后中國革命的主要任務是什么?(1分)(2)漫畫二的海戰中英勇犧牲的致遠號愛國將領是誰?(1分)漫畫三涉及的條約中哪一條款內容最能體現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1分)材料二: 廣州府新安縣有“九龍司”,統轄九龍半。清咸豐十年英國強占九龍半島南端“岬角至尖沙咀”一帶。——《清史稿 地理志》(3)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清咸豐十年是公元哪一年?(1分)哪一條約的簽訂導致“九龍司”一帶被英國割占?(1分)材料三: 條約規定:“制讓遼東半島、臺灣、海湖列島及附屬島嶼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 增開蘇州、杭州、沙市、重慶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4)《南京條約》后,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以商品輸出為主,材料三反映出列強侵華方式有何新變化? (1分)22.(本題共8分)在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中,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無數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尋中華崛起之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英法聯軍攻破北京、火燒圓明園,同時也燒掉了清朝上層中保守派的堡壘。改革與積極進取的呼聲開始占據高層決策的主導意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成立,是標志著官方主動應對外部侵略與自我救亡的重大舉措。——卜憲群《中國通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洋務運動的背景。(2分)材料二: 今日和議既成,中外貿易有無交通,購買外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購成之后,訪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維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 ——曾國藩《復陳購買洋船炮折》(2)材料中“可以剿發捻”表明曾國藩建議造火輪船的真實意圖是什么?(1分)材料三:李鴻章辦了多年洋務之后,在給曾國藩的信中寫道:“惟中國政體,官與民、內與外均難合……抑實不如日本。”后來,曾為洋務運動旗幟的江南制造總局,被日軍侵占,更名為“三菱重工株式會社江南造船所”。——《外國人評點李鴻章》(3)根據材料三分析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向富強的原因。(2分)材料四: 從1861年曾國藩創建“安慶內軍械所”仿制洋槍洋炮開始,到1890年創辦湖北槍炮廠為止,洋務派先后創辦了 19個兵工廠……這些軍事工業是中國最早由現的近代機器工業,它是中國現代工業的起步。其所訓練的人才均為日后中國工業發展的生力軍。——章開沅、朱英《中國近現代史》(4)材料四體現了洋務運動的什么口號?(1分)根據材料四概括洋務運動的作用。(2分)23.(本題共7分)或爭是一面鏡子,留給后世更多思考.請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山縣有朋公開宣稱:朝鮮和中國東北都是日本的“利益線”,日本必須對這些地區進行“保護”。 ——摘自1980年山縣有朋在第一屆國會會議上的施政演說(1)材料一反映日本政府有著急樣的野心?(1分)材料二: 說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轉折點,不僅是因為它第一次把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推上了政治舞臺。而且,它還促成了中國近代社會思潮的轉化。進行改革、奮起救亡的主張,喚起了民眾的愛國熱情。因此,就嚴格意義來說,甲午戰令才是中國近代史的真正起點。——摘編自戚其章《甲午戰爭與中國近代社會思潮的發展》(2)依據材料二概括甲午戰爭作為“中國近代史的真正起點”的依據。(2分)材料三: 某近代中國人曾指出:“日本一小島國夷耳,能變舊法,乃能滅我琉球,侵我大國,前車之轍,可以為鑒。”“伏維皇上破除舊習,更新大政。”(3)根據材料概括此人提出的主張(1分)并指出這一時期他們主張學習西方哪一方面?(1分)材料四:作為一場政治運動,百日維新短命而敗,但作為一場更廣闊意義上的社會文化運動,自有其成功之處。(4)結合所學指出揭開維新變法序幕的事件是?(1分)材料中“成功之處”主要是指這場運動產生了什 么作用?(1分)24(本題共8分)面對近代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愛國者力圖喚起中華民族覺醒,挽救民族危亡,閱 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英國在19世紀中葉開始實行自由貿易政策……也要求外國實行這個政策,以利于英國的商品暢銷世界。而強迫外國實行自由貿易政策是與其炮艦政策分不開的。——吳于廑 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級》(1)材料一反映了英國實行自由貿易政策的真實目的是什么? (1分)材料二:1895年2月7日英國《泰晤士報》通訊:“列強在適當時候最終干涉……列強要等中國承認戰敗,并老老實實地進行議和談判之日,向中國要求開放港口。同時向日本指出,歐洲不許其吞并中國大陸的一寸領土,但不涉及軍艦、武器和其他戰利品,也不涉及戰爭賠款。歐洲不反對日本保留一定的占領地作為賭款的擔保,但不允許對列強不利的通商條款。” ——《中國近代史資料》(2)材料二反映了列強對日本侵華持什么態度?(1分)材料三: 圖1: 圖2:(3)《時局圖》(如上圖1)是近代愛國者謝纘泰所作,《時局圖》反映了當時中國面臨怎樣的局面?(1分) 也反映出這一時期帝國主義列強采取了哪些侵華手段?(1分)圖中的鷹代表哪個國家?(1分)材料四 社交媒體上,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現場和2021年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會議場景對比圖刷屏傳播。(上圖2) --人民日報手機客戶端(4)結合所學寫出《辛丑條約》簽訂給中國帶來的影響(1分)(5) 1901和2021,都是辛丑年,今昔對比,請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感受。(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試題.docx 道德與法治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