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4課 人民解放戰爭【學習目標】1.通過梳理解放戰爭從戰略防御到戰略反攻再到戰略決戰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史實,形成解放戰爭的基本發展線索(時空觀念)(歷史解釋)2、通過學習中國共產黨人參加重慶談判,努力爭取和平與民主,體會先進的中國共產黨人為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努力奮斗的精神(史料實證)(家國情懷)【教學重點】重慶談判、解放戰爭主要進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意義【教學難點】國民黨反動統治覆滅的原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原因【自主學習】一、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1.背景(1)抗戰勝利后,____________是人民的愿望。(2)國共兩種不同的建國方針。共產黨 以和平、民主、團結為號召,主張成立聯合政府,力爭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國民黨 打著“和平建國”的旗號,堅持獨裁和內戰的方針 2.過程(1)重慶談判:1945年10月10日,國共簽署《_________》,規定: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2)重慶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1月10日,通過了和平建國綱領案等五項協議。3.影響: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和平民主建國的主張,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治區的影響,使國民黨發動內戰政治上陷入被動。二、全面內戰的爆發1.內戰爆發:1946年6月,國民黨圍攻中原解放區。2.1946年7~10月,粉碎了全面進攻。3.1947年3月~6月,粉碎了重點進攻(1)粉碎對陜北解放區的進攻:青化砭、沙家店等戰役。(2)粉碎對山東解放區的進攻:孟良崮戰役。三、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危機1.經濟上:濫發紙幣,通貨膨脹;官僚資本巧取豪奪;民族資本主義工業陷入絕境。2.政治上(1)國民黨包辦“國民大會”,堅持一黨專制、獨裁和內戰。(2)第二條戰線的形成:國統區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愛國民主運動配合了人民解放軍作戰。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土地改革(1)實施:1947年夏, 制定了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制度的《中國土地法大綱》。(2)意義:使農民在政治上、經濟上獲得了解放。2.戰略反攻:1947年6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_________。國民黨開始走向滅亡。3.戰略決戰(1)過程遼沈戰役 1948年9月發動,解放東北全境,人民解放軍在數量上取得對國民黨軍隊的優勢淮海戰役 1948年11月初發起,長江中下游以北地區解放平津戰役 1948年11月下旬發動,基本解放華北全境(2)意義:基本摧毀了國民黨的主要軍事力量。4.中共七屆二中全會(1)1949 年春,西柏坡。(2)內容①取得全國勝利的基本方針。②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________轉移到__________。③革命勝利后黨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④黨風建設。(3)意義:為新中國的成立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奠定了基礎。5.北平談判:1949年4月,國共雙方和談,國民黨拒絕在《____________》上簽字,談判破裂。6.渡江戰役(1)1949年4月21日, 西起湖口、東至江陰發起渡江戰役。(2)1949年4月23日, 占領南京,國民黨蔣介石集團在大陸的統治覆滅,中華民國時期結束。7.勝利原因:國民黨失去了民眾的支持,共產黨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8.勝利意義: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勝利,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達標檢測1.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出現了兩種不同的建國方針,為此,中國共產黨( )A.進行了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B.召開政治協商會議C.作了《論聯合政府》的報告 D.開展土地改革運動2.1947年5月,國民政府緊急頒布《裁亂期間維持社會秩序臨時辦法》,禁止10人以上的請愿、罷課、罷工和示威游行,并授權各地政府可采取"必要措施"和"緊急處置"辦法。這些措施折射出( )A.戰略反攻對國統區的沖擊 B.國民黨政權統治危機加深C.通貨膨脹激化了社會矛盾 D.蔣介石對戰場指揮的失控3.1947年年中,國統區物價已漲至戰前的6萬倍,出現了買東西要用麻袋裝錢的奇觀。工人、農民、政府公教人員等都深受通貨膨脹之害,生活入不敷出。工農業生產也因為通貨膨脹和內戰而無法正常進行。這反映出( )A.日本侵華影響深遠 B.民族工商業快速發展C.戰后恢復困難重重 D.國民黨面臨統治危機4.“實行無后方作戰和圍魏救趙戰法,直搗國民黨軍戰略縱深大別山地區,調動和吸引了大量國民黨軍于自己的周圍,配合陜北、山東戰場粉碎了國民黨軍的重點進攻”。材料中的事件A.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 B.粉碎了國民黨全面進攻C.保證了淮海戰役的勝利 D.改變了國共兵力的差距5.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從西柏坡起程前往北平時,毛澤東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不睡覺也高興呀。今天是進京‘趕考’嘛?!覀兘^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泵珴蓶|這番話的背景是( )A.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 B.三大戰役基本消滅國民黨的主力C.百萬雄師橫渡長江 D.粉碎國民黨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6.以下有關渡江戰役戰役說法正確的是( )A.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B.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C.國民黨蔣介石集團在大陸的統治覆滅D.打出國威和軍威,提高新中國的國際地位7.學者認為“國民黨本是革命政黨,和共產黨并非不能在政策上取得某種程度的一致,但美國顧問的干涉限制了蔣的自由,終致國共合作再度破裂,發展之全面內戰”。其意在說明( )A.國民黨和共產黨本質上是一樣的B.國共再次內戰主要是由美國全球戰略引起的C.蔣介石始終代表著美國在華利益D.蔣介石的內戰獨裁政策導致了解放戰爭爆發8.下列中國共產黨建立的人民政權,依據創建時序排列正確的是( )A.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陜甘寧邊區政府—東北人民政府B.陜甘寧邊區政府—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東北人民政府C.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東北人民政府—陜甘寧邊區政府D.陜甘寧邊區政府—東北人民政府—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9.在人民解放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以小米加步槍的武器裝備竟然打敗了美國援助的國民黨軍隊,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其勝利的根本在于中國共產黨( )A.進行土改 B.作戰勇敢 C.順應民心 D.方針正確10.下圖是1946年廖冰兄創作的漫畫《教授之餐》,以教授家庭吃書來表現國統區人民的饑餓狀態,夸張的筆調讓讀者感到寒心。這反映了當時A.國民黨尚未接收日本在華企業 B.國民黨發動內戰造成經濟混亂C.國民政府濫發紙幣使物價飛漲 D.國統區知識分子社會地位低下11.1948年春,中共中央編審了一套包括《政治經濟學》《列寧斯大林論社會主義建設》在內的干部必讀書,由毛澤東審批后提交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作為廣大干部的必備書。選取這兩本書旨在( )A.提高干部的政治素養 B.適應工作重心的轉移C.推動根據地經濟建設 D.保持共產黨優良作風12.南京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見證了中國近代的恥辱和記錄了中國人民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足跡。下列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簽訂《南京條約》 ②渡江戰役 ③南京大屠殺④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 ⑤太平天國定都A.①③④⑤② B.①⑤④③② C.①④③⑤② D.①②③④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