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6張PPT)專題十二 燃燒和滅火 燃料、能源和環境考情分析燃燒和滅火是中考的熱點,一般以選擇題和探究實驗題形式呈現,難度中等。’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是考試的熱點,逐一對比分析問題,最后得出結論。注意燃燒的條件全部滿足才能燃燒,而滅火時只要將燃燒的條件之一破壞即可滅火。燃料的合理利用與開發在中考中偶爾出現,一般為較開放的填空題和少量的選擇題,依據生活常識可快速作答。目 錄CONTENTS考法一燃燒和滅火01考法二燃料、能源和環境02考法一燃燒和滅火01燃燒和滅火1、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原理燃燒的條件 (1)可燃物(2)與氧氣(或空氣)接觸(3)溫度達到著火點 三者缺一不可滅火的原理 (1)清除或隔離可燃物 (2)隔絕氧氣(或空氣) (3)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滿足一個條件即可影響燃燒劇烈程度的因素 (1)可燃物的性質 (2)氧氣的濃度 (3)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燃燒和滅火易錯提示:①著火點是物質的固有屬性。降低溫度滅火,改變的是溫度,不是物質的著火點。②有些燃燒反應不一定需要氧氣參加,如金屬鎂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燒。因此金屬鎂燃燒時,不能用二氧化碳滅火器來滅火。③可燃性氣體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含量(濃度)———爆炸極限時,遇到火源才會發生爆炸,未達到爆炸極限時遇火源不會爆炸燃燒和滅火2、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1)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裝置 現象 分析 結論圖A 小木塊燃燒;小石頭不燃燒 小石頭不屬于可燃物,小木塊屬于可燃物 燃燒需要可燃物燃燒和滅火實驗裝置 現象 分析 結論圖B 乒乓球碎片先燃燒;濾紙碎片后燃燒 乒乓球碎片的著火點低于濾紙碎片,故先燃燒 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圖C 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 紅磷的著火點(240℃)高于白磷(40℃) 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 熱水中的白磷未與氧氣接觸 燃燒需要氧氣(或空氣)圖D 燒杯中的蠟燭熄滅,而燒杯外的蠟燭繼續燃燒 燒杯中的蠟燭因氧氣耗盡而熄滅,燒杯外的蠟燭與氧氣(或空氣)接觸而繼續燃燒 燃燒和滅火(2)實驗結論燃燒需要的條件(三者缺一不可)a.可燃物 b.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c.與氧氣(或空氣)接觸(3)課本中實驗的改進燃燒和滅火(4)實驗探究的方法技巧①對比實驗法:上圖中,薄銅片上的白磷、紅磷對比,白磷的著火點低可燃燒,紅磷的著火點高不能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薄銅片上的白磷和熱水中的白磷對比,說明燃燒需要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②控制變量法:把一塊白磷放入熱水中,液封隔絕空氣。其研究思路是:只提供可燃物和反應的溫度,不提供氧氣,檢驗其能否燃燒,像這種控制其他條件,檢驗一個條件的方法叫做控制變量法。燃燒和滅火3、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1)燃燒、化學爆炸、緩慢氧化的比較概念 發生條件 防范措施燃燒 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 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隔絕空氣或氧氣;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化學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發生急劇燃燒,短時間內聚積大量的熱,使氣體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 可燃物與氧氣充分接觸;可燃物的含量在爆炸極限范圍內;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嚴禁煙火緩慢氧化 反應進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覺的氧化反應 與空氣或氧氣接觸燃燒和滅火(2)燃燒、爆炸的安全知識①點燃可燃性氣體(CO、H2、CH4等)之前,一定要先檢驗氣體的純度,防止發生爆炸;②面粉廠、加油站等區域必須張貼嚴禁煙火和禁止吸煙的標志;③煤氣泄漏需要立即關閉閥門并打開窗戶通風(不能打電話或打開排氣扇);④燃氣熱水器應安裝在浴室外通風處,以防止CO中毒。燃燒和滅火(3)認識幾種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當心火災——易燃物質 當心爆炸——爆炸性物質 當心火災——氧化物禁止煙火 禁止帶火種 禁止放鞭炮 禁止放易燃物燃燒和滅火4、火災自救措施(1)迅速找到安全通道。(2)發生火災時,要匍匐前進。(3)房間內發生火災時不能隨便開門、開窗,開門、開窗會增加氧氣的量,使火勢更加兇猛。(4)發生火災時,產生的大量煙塵會使人窒息。因此最好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著墻壁跑離著火區。(5)若在山林中遇到火災,應逆風而跑,因為順著風更易被燒傷和發生危險。考法二燃料、能源和環境02燃料、能源和環境1、能源及其分類(1)三大化石燃料煤 石油 天然氣形成 古代植物遺體被埋于土中,經過一系列復雜變化而形成 古代動植物遺骸經過復雜變化而形成 元素組成 主要含C;含少量H、N、S、O等 主要含C、H;含少量N、S、O等 主要含C、H類別 混合物(由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 混合物(由多種有機物組成) 混合物(主要成分是CH4)燃料、能源和環境煤 石油 天然氣形態 黑色固體,有光澤,無固定的熔點、沸點,具有可燃性 黏稠液體,黑色或棕色,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無固定的熔點、沸點 無色無味氣味、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性質 煤 焦炭、煤焦油、焦爐煤氣等 石油 石油氣、汽油、煤油、柴油等 易燃燒,產生明亮的藍色火焰易錯提示: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煤礦的礦井里存在的有害氣體瓦斯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所以煤礦的礦井里必須采取通風、嚴禁煙火等安全措施。燃料、能源和環境(2)兩種常見的綠色能源綠色能源也稱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能源的生產及其消費過程中,對生態環境低污染或無污染的能源。乙醇 氫氣物理性質 俗稱酒精,化學式為C2H5OH,無色、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易揮發,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溶解多種有機物 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最小的氣體化學性質 易燃燒,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2H5OH+3O2 2CO2+3H2O 極易燃燒,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2H2O優缺點 可再生,節約石油資源, 減少污染 可由水分解得到,原料廣泛,燃燒熱值高,產物無污染,是最清潔的能源;因其制取成本高,存在貯存、運輸、安全等問題,目前還不能被廣泛應用燃料、能源和環境(3)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組成),還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氣體。具有能量高、燃燒熱值大等優點。(4)目前正在開發的新能源有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能、潮汐能、核能等,這些能源也被稱為“綠色能源”。燃料、能源和環境(5)能源的分類能源類型 定義 實例可再生能源 不隨其本身的轉化或被人類利用而減少的能源 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能等不可再生能源 隨其本身的轉化或被人類利用而減少,在短期內不能恢復的能源 化石燃料等燃料、能源和環境2、燃料充分燃燒的意義及條件(1)條件:①燃燒時要有足夠的空氣,如做飯時調大燃氣灶的進風口;②燃料與空氣要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如將煤制成蜂窩煤。(2)意義:提高燃料利用率,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燃料、能源和環境3、燃料燃燒對環境的影響(1)燃料燃燒不充分會產生一氧化碳。(2)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及炭粒、塵粒等排放到空氣中形成浮塵;煤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排放到空氣中會造成酸雨。(3)使用乙醇汽油作車用燃料的優點:節省石油資源;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典例剖析【例1】如圖所示的圖標表示解析:圖示標志表示禁止燃放鞭炮,故選:B。A.禁止吸煙B.禁止燃放鞭炮C.禁止帶火種D.禁止堆放易燃物B典例剖析【例2】堅持低碳生活、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列做法與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A.限制燃放煙花B.發展燃煤發電C.分類處理垃圾D.倡導公交出行B典例剖析解析:A、限制燃放煙花,可以減少有害氣體和煙塵的產生,符合低碳生活、綠色發展的理念;B、發展燃煤發電,會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時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和煙塵,不符合低碳生活、綠色發展的理念;C、分類處理垃圾,可以實現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還可以減少垃圾對環境的污染,不符合題意;D、倡導公交出行,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選B。典例剖析【例3】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A.推廣使用新能源B.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C.生活垃圾分類投放D.人走關燈、少開空調B典例剖析解析:A、推廣使用新能源,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符合這一主題;B、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益節約資源,不符合這一主題;C、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符合這一主題;D、人走關燈、少開空調,有利于節約電能,符合這一主題。典例剖析【例4】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理念的是A.堅持綠色出行B.野外焚燒垃圾C.教科書循環使用D.廢舊電池回收處理B典例剖析解析:A、堅持綠色出行,可以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保護環境,不符合題意;B、野外焚燒垃圾,會產生可吸入顆粒物等污染物,污染空氣,符合題意;C、教科書循環使用,可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不符合題意;D、廢舊電池回收處理,可以節約金屬資源,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保護環境,不符合題意。故選B。典例剖析【例5】一場大火往往由一個小小的煙頭引起。煙頭在火災中所起的作用是( )A.提供可燃物B.提供氧氣C.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D.使可燃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解析:煙頭可使可燃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著火點是一個定值,不能被降低。D典例剖析【例6】第24屆冬季奧運會將于2022年在北京舉辦,為落實“綠色冬奧”的理念,冬奧會使用的汽車燃料從環保的角度考慮,最理想的是A.氫氣B.天然氣C.酒精D.汽油A典例剖析解析:A、氫氣燃燒只生成水,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污染,從環保的角度看,氫氣是最理想的能源,選項符合題意;B、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較清潔的燃料,選項符合不題意;C、酒精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較清潔的燃料,選項符合不題意;D、汽車使用汽油作為燃料會產生一氧化碳、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氮的氧化物等,會隨汽車尾氣直接排放到空氣中,對空氣造成污染,選項符合不題意。故選A。典例剖析【例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煤、石油、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能源B.在化學反應中只有燃燒反應才能放出熱量C.燃料充分燃燒,能節約資源,減少污染D.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的利用,可以緩解面臨的化石能源危機B典例剖析解析:A、煤、石油、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能源,說法正確;B、在化學反應中不是只有燃燒反應才能放出熱量,緩慢氧化、酸堿中和反應等也會放出熱量,說法不正確;C、燃料充分燃燒,能節約資源,減少污染,說法正確;D、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的利用,可以緩解面臨的化石能源危機,說法正確。故選B。典例剖析【例8】下列滅火方法正確的是( )A.圖書館圖書著火——用二氧化碳滅火器噴滅B.酒精燈失火——用嘴吹滅C.電器著火——用水澆滅D.油鍋著火——___________用鍋蓋蓋滅A典例剖析解析:A、圖書館圖書著火用二氧化碳滅火器來滅火,這樣既可以滅火,還不會損壞圖書、資料檔案,方法正確;B、實驗時,熄滅酒精燈要用燈帽滅火,不可用嘴吹滅,以防發生火災,方法錯誤;C、電器著火時不可用水澆滅,以免造成觸電,方法錯誤;D、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可用鍋蓋蓋滅,利用的是隔絕氧氣的方法。故填:A;用鍋蓋蓋滅。典例剖析【例9】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由湖南科技大學牽頭,我國自主研發的“海牛Ⅱ號”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中,鉆機成功下鉆231米,刷新了世界紀錄。為我國海底“可燃冰”的勘探提供了裝備技術支撐。可燃冰外觀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一體積可燃冰可儲載100~200倍體積的甲烷(CH4)氣體,具有熱值高等優點。甲烷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如果在開采中甲烷氣體大量泄漏于大氣中,將會造成嚴重的溫室效應。目前,可燃冰的開發尚處于試驗性開采階段。甲烷由_______兩種元素組成(填元素名稱),甲烷的物理性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除甲烷外,能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還有___________(寫一種即可)。二氧化碳碳、氫無色無味的氣體(或密度比空氣小或難溶于水)典例剖析解析:由甲烷化學式CH4可知,甲烷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物理性質是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體現出來的性質,例如色態味、熔沸點、密度、溶解性、揮發性等;由題干可知,甲烷的物理性質有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除甲烷外,能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還有二氧化碳氣體。典例剖析【例10】化學與我們的生產、生活、能源、環境息息相關。(1)將下列物質和對應的用途連線。物質 用途碳酸鈣 用于超導領域C60 補鈣劑食鹽 調味劑解析:(1)碳酸鈣含有鈣元素可以用于補鈣;食鹽氯化鈉是一種常用的調味劑;碳60可以用于超導領域;故連線如圖。典例剖析(2)習近平同志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時,再次指出我國在2030年前“碳達峰”,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下圖是我國近15年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示意圖(圖甲)和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圖乙)。①依據圖甲數據可知,2005年~2020年底,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_______。48.4%典例剖析②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天然氣,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能源,其燃燒產物是造成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2015年~2020年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上升了5.8%,這與可再生能源的大力發展密切相關。列舉一種可再生能源___________。③實現“碳中和”,從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填標號)。A.積極參與植樹造林B.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C.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D.為增加節日氣氛大量燃放煙花爆竹石油太陽能D典例剖析解析:(2)①依據圖甲數據可知,2005年~2020年底,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48.4%。②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氣;太陽能、風能都屬于可再生能源。③A、積極參與植樹造林,可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正確;B、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正確;C、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可以節約資源,正確;D、為增加節日氣氛大量燃放煙花爆竹,會生成二氧化碳等氣體,不利于碳中和,錯誤。故選D。典例剖析【例11】2021年5月10日,成都市某小區電梯內發生一起電瓶車自燃事故。(1)電瓶車自燃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是由于電源短路,形成大電流并產生大量的熱。這一過程中,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電能再轉化為______能。內解析:電瓶車電源短路時,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形成大電流。大電流導致電源線路產生大量的熱,電能再轉化為內能。典例剖析(2)針對上述電梯內電瓶車自燃隱患,寧波市未雨綢繆,早就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其中“阻車感應系統”已在多個小區推行。如圖所示是某阻車感應系統在電梯轎廂內的信息傳遞示意圖,一旦電瓶車進入電梯,就會被攝像頭檢測到,語音告警器將進行語音提示,同時電梯門不會關閉。這一信息傳遞過程與反射弧類似,圖中的______(填序號)類似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3)電動汽車一般由電池包供電。若電池包意外進水,可能引發電動汽車自燃,其機理如圖:這里的可燃性氣體是_____________。氫氣(H2)①典例剖析解析:(2)阻車感應系統中的信息傳遞過程與反射弧類似,系統中電瓶車識別預警攝像頭的作用是檢測是否有電瓶車進入電梯,相當于反射弧中接受信息的感受器。故填:①。(3)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具有可燃性,故引發電動汽車自燃的可燃性氣體是氫氣(H2)。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