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課題3 水的組成我們學習了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空氣,自然界中還有什么物質與人類活動、生產密切相關呢?水是我們最熟悉、地球上分布最廣的物質之一,那么,水究竟是由什么組成的呢?水1.能說出氫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2.能從宏觀和微觀角度概述水的構成。3.能從組成上區分單質、化合物、氧化物。資料卡片易燃空氣空氣點燃水普利斯特里易燃空氣氧氣點燃水卡文迪許易燃空氣灼熱槍管水拉瓦錫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水曾經被看作是一種“元素”,直到18世紀末,人們通過對水的生成和分解實驗的研究,才最終認識了水的組成。研究氫氣的燃燒實驗是認識水組成的開始一、氫氣1.物理性質無色、無臭、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下排空氣法2.化學性質可燃性氫氣的驗純1.用拇指堵住集滿氫氣的試管口2.靠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尖銳爆鳴聲 不純聲音很小 較純氫氣點燃前一定要驗純氫氣的燃燒觀看氫氣燃燒的視頻,討論下列問題:①上述實驗中有無新物質生成?發生了什么變化?②上述實驗中是否有水滴生成?視頻現象燒杯內壁有水霧生成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文字表達式氫氣+氧氣 水點燃結論燃燒生成了水,發生化學變化,證明水含有氫元素、氧元素二、水的組成1.電解水實驗觀看水的分解實驗視頻,觀察并記錄兩個電極附近和玻璃管內發生的現象。視頻兩電極 正極端的玻璃管 負極端的玻璃管現象比較兩玻璃管中現象差異通電之后均有無色氣泡產生無色氣泡較少無色氣泡較多氣泡正極較少,負極較多,體積比約為1︰2正極端玻璃管 負極端玻璃管現象解釋斷電之后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正極生成氧氣產生的氣體可燃燒,火焰為淡藍色負極生成氫氣V(H2 ): V(O2) = 2 : 1水通電氫氣 + 氧氣H2O2H2O【結論】水是由——————和——————組成的氫元素氧元素電解水是在直流電的作用下,發生了化學反應。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氫原子和氧原子,2個氫原子結合成1個氫分子,很多氫分子聚集成氫氣;2個氧原子結合成1個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氣。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因而水的化學式是H2O。OHHOHHOHHOHH水分子氫分子氧分子OHHOHHOHHOHH水分子分解(微觀示意圖)三、單質、化合物、氧化物1.單質和化合物A.氧氣(O2)、氫氣(H2)、硫(S)、鐵(Fe)B.水(H2O)、二氧化碳(CO2)、過氧化氫(H2O2)高錳酸鉀(KMnO4)A組中的物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B組中的物質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上述A組中的物質均屬于單質,B組中的物質均屬于化合物,仔細觀察,想一想它們有什么特點。物質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的根據:純凈物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的根據:組成物質的種類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概念組成元素的種類2.氧化物仔細觀察下列幾種化合物,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水(H2O)、二氧化碳(CO2)、過氧化氫(H2O2)、二氧化錳(MnO2)、氧化銅(CuO)、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鎂(MgO)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①屬于化合物 ②都有氧元素 ③兩種元素不是只是含氧化合物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交流討論請問:高錳酸鉀(KMnO4)、氯酸鉀(KClO3)是氧化物嗎?AB1.右圖是通電分解水的實驗裝置圖,試回答下列問題:(1)電解水時常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或硫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圖可知:A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是_______,B試管內收集到氣體是_______。(3)檢驗A試管內的氣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檢驗B試管內的氣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通過電解水的實驗,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增強水的導電性氫氣氧氣燃著的火焰接近氣體,用若氣體能燃燒火焰且呈淡藍色,說明是氫氣。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氣體,若木條復燃,說明是氧氣水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2.水的電解實驗中,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正極產生氫氣B.與電源正極相連的試管內收集的氣體體積大C.正、負兩極產生的氣體質量比為1∶8D.與電源正、負兩極相連的試管內匯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l∶2D3.下列物質中屬于單質的是( ) A.水 B. 空氣 C.氧氣 D. 二氧化碳C4.水屬于: ( )①混合物 ②純凈物 ③化合物 ④單質 ⑤氧化物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④D.②④⑤B一、氫氣的性質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2.化學性質:氫氣+氧氣 水二、水的電解1.實驗現象:電源正極產生的氣體與負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為1∶22.實驗結論: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點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