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課題2 燃料的合理利用與開發第1課時我們人類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于什么?生活燃料的使用生活中常見的燃料有哪些?如何合理利用這些燃料呢?1.能說出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2.能概述煤和石油的組成與綜合利用。3.能說出甲烷的性質和用途。4.能說出燃料充分燃燒應考慮的兩個因素。一、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木柴燃燒鎂條燃燒是不是通過燃燒才能獲得能量?CaO+H2O=Ca(OH)2現象:放出大量熱量現象:產生大量氣體,放出熱量,鎂條逐漸變小(或消失)Mg+2HCl=MgCl2+H2↑化學反應在生成新物質的同時,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即有放熱或吸熱現象發生放熱反應吸熱反應1.燃燒2.金屬與酸的反應3.氧化鈣與水反應1.二氧化碳和碳的反應2.碳酸鈣分解燃料的應用發射火箭拆除樓房燒制陶瓷二、化石燃料的利用煤、石油、天然氣又稱為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氣1.煤煤的形成植物或植物枯萎后植物等被埋于土中,經長期復雜變化形成煤煤煤屬于混合物,成分主要是碳元素,還含有少量H、N、S、O煤隔絕空氣加強熱干餾固體:焦炭——冶金工業重要原料液體:煤焦油——化工原料粗氨水——化肥氣體:煤氣——燃料干餾是化學變化煤氣主要成分:氫氣、甲烷、一氧化碳、其他氣體煤的用途工業的糧食2.石油石油的形成石油石油也是混合物,主要含碳、氫元素(少量氮、硫元素);燃燒產物為CO2、NO2、SO2等。從油井中開采出來的石油也叫原油,是一種粘稠狀的液體。石油的分餾給石油加熱, 組成石油的各物質的沸點不同,它們就會被先后蒸餾出來而得到分離,是物理變化。液化石油氣主要成分: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丁烯(C4H8)等石油的用途工業的血液2.天然氣天然氣主要是由碳和氫組成的氣態碳氫化合物,主要成分為甲烷(CH4)氣體。(1)成分(2)甲烷的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難溶于水(3)甲烷的化學性質——可燃性(點燃前先驗純)實驗7-4實 驗 步 驟 實 驗 現 象 結 論1. 點燃甲烷2.將干冷的小燒杯罩在甲烷燃燒的火焰上3.向罩過甲烷燃燒火焰的小燒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CH4+2O2 == CO2+2H2O點燃產生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出現水珠甲烷具有可然性甲烷中含有氫元素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化 學 方 程 式澄清石灰水變渾濁(4)甲烷的存在甲烷存在于池沼的底部(常稱為沼氣)甲烷還存在于煤礦的坑道中。甲烷混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程度時,遇明火會發生爆炸(瓦斯爆炸)。(5)沼氣的制取與利用把秸稈、雜草、人畜糞便等廢棄物放在密閉的沼氣池中發酵,就可產生沼氣。三、合理利用與開發化石能源 人類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的形成需要經過數百萬年。資源是有限的,隨著人們對化石能源的使用量日益增長,化石能源正越來越難以滿足于人類的需求。煤20年 40年 60年 80年 100年 120年天然氣石油石油1.89億噸基礎儲量年產量天然氣煤28.33億噸32124 億 立方米我國2009年化石燃料儲量及年產量3261億噸30.5億噸851.7億立方米根據你估算的結果,談談你對化石燃料使用與開發的看法。討論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做飯時,有時燃氣灶或煤爐的火焰呈現黃色或橙色,鍋底出現黑色。此時就需要調節一下灶具或爐具的進風口,這是為什么呢?說明了什么道理?當燃氣灶或煤爐的火焰呈現黃色或橙色,鍋底出現黑色時,說明氧氣(或空氣)量不足,燃氣發生不完全燃燒,因此需要調節灶具或爐具的進風口,以增大氧氣(或空氣)的進氣量。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1燃燒與空氣充分接觸,2充足的空氣可燃冰在人們擔心化石能源將被耗盡時,科學家發現海底埋藏著大量可燃燒的“冰”—— “可燃冰”。可燃冰的學名為“天然氣水合物”,是天然氣在0℃和30個大氣壓的作用下結晶而成的“冰塊”?!氨鶋K”里甲烷占80%~99.9%,可直接點燃,燃燒后幾乎不產生任何殘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氣都要小得多。西方學者稱其為“21世紀能源”或“未來能源”。1.下列過程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煤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強熱 B.煤的形成C.從石油里分餾出汽油等 D.石油的形成C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是的( )A.煤、石油和天然氣是不可再生的能源B.從石油中能分離出汽油、柴油、酒精等燃料C.煤的燃燒會造成環境污染D.沼氣的應用可解決農村的燃料問題B1.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變化放熱吸熱①燃燒②金屬與酸的反應③氧化鈣與水反應①二氧化碳和碳的反應②碳酸鈣分解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變化人類生活和生產對化學反應的利用2.化石燃料的利用煤石油天然氣合理開發、綜合利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