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1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 學案一、學習目標⑴唯物史觀:聯系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發展的狀況,從經濟基礎、階級基礎、思想基礎、實踐基礎等角度認識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時代背景,理解一定時期的政治和經濟狀況決定一定時期的思想文化這一唯物主義的原理。⑵時空觀念:從時間順序和空間要素兩個維度,學習空想社會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對中國的深遠影響等知識,幫助學生構建邏輯清晰的知識體系。⑶史料實證:創設情境材料,引導學生從中提煉有效信息,學習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意義,等等,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能力。⑷歷史解釋:創設情境材料,引導學生根據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分析和判斷馬克思主義的內容、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歷史意義、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的深遠影響。⑸家國情懷:設計合作探究問題,通過對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人生規劃的學習,引導學生立志為中華民族努力學習、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畢生精力的高尚情操;通過聯系近現代中國的發展,理解選擇馬克思主義對中華民族和中國帶來的重大意義,從而涵養學生濃厚的家國情懷。二、教材梳理及重難點問題探究(一)教材分析本課包括三個子目:“早期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想的萌發”“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三個子目之間的邏輯關系是:遵循歷史思維,圍繞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主要內容和世界意義展開論述,介紹必要的歷史知識,并加以分析。第一子目介紹了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工人運動的發展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空想社會主義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但沒找到實現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本目內容初中歷史教科書大多講過,可以略講,重點是要學生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出現是歷史的必然。第二子目比較全面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這是本課的重點,初中歷史教科書也有較多的介紹,這里還要作進一步介紹和分析,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識。第三子目介紹了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通過歐洲工人運動的發展和巴黎公社的建立,說明了馬克思主義產生的世界意義。(二)教材知識梳理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時代背景—早期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想的萌發1.經濟基礎與社會條件: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建立和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暴露。貧富分化嚴重,工人階級苦難深重。2.階級基礎:工人階級為維護自己的權益,展開了多種形式的斗爭,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迫切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特點:具有自發性,無明確的斗爭目標;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趨勢:由自發到自覺,由經濟到政治。3.思想基礎:廣泛吸收人類優秀思想成果(1)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學說①主要代表:法國人圣西門、傅立葉,英國人歐文。②內容: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種種弊端,反對自由放任的競爭,主張建立合作、平等、和諧的理想社會。 (2)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3)德國的古典哲學。4.實踐基礎:(1)理論研究:馬克思、恩格斯深入探討工業革命后的社會變化,總結工人運動的經驗。(2)積極投身于工人運動:建立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和德意志工人協會:加入了德意志流亡工人的組織“正義者同盟”,并幫助該同盟改組為“共產主義者同盟”。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探索與革命實踐1.馬克思主義的誕生⑴標志: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①主要內容: 【深入理解】科學社會主義的內容 【誤區警示】 馬克思主義誕生并不意味著資本主義已經開始走向滅亡。馬克思主義宣布資本主義滅亡的必然性,這是從歷史總的發展趨勢而言的,當時,資本主義尚處于上升時期,資本主義走向滅亡尚有漫長的路程。⑵歷史意義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2.馬克思主義的發展(1)1848年的歐洲革命:馬、恩投入革命斗爭,創辦報紙宣傳革命,組織工人參加武裝起義。(2)《資本論》的發表:《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3) 創立唯物史觀:科學地揭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提出人民群眾的巨大作用。3.評價: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人民的、實踐的、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它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始終站在時代前沿。【溫馨提示】馬克思主義得到發展的主要體現:馬克思撰寫《資本論》,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創立唯物史觀。【誤區警示】 空想社會主義盡管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對未來社會提出了許多天才的設想,但其并沒有找到改造社會的正確途徑??茖W社會主義之所以科學,在于它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馬克思主義誕生的世界意義—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1.國際工人運動從分散走向聯合◎第一國際的成立 2.在革命實踐中得到了驗證與完善,并推動世界工人運動的發展。◎巴黎公社(1)成立:1871年3月,法國巴黎爆發工人武裝起義,起義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2)措施政權 建設 政權和機構 建立立法和行政合一的政權機關和司法機構軍事措施 廢除舊軍隊和舊警察,代之以國民自衛軍和治安委員會公職人員 人民有權監督和罷免由選舉產生的公職人員;所有公職人員的工資不得超過熟練工人的工資社會 經濟 工廠歸屬 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廠工作時長 實行八小時工作日【溫馨提示】根據巴黎公社革命措施判斷其政權的性質:第一個無產階級性質的政權(3)結果: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國資產階級和普魯士聯合扼殺。(4)意義:①實踐意義: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②理論意義: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為國際工人運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溫馨提示】馬克思主義不是巴黎公社的指導思想【合作探究】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 史料 列寧在分析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時指出:“勝利的革命至少要有兩個條件:生產力高度發展和無產階級準備成熟。但是在1871年這兩個條件都不具備?!?br/>思考:依據史料分析,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根本原因是法國的資本主義還處于上升時期,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經濟基礎還不具備;主觀原因是缺乏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全面認識巴黎公社(1)爆發的偶然性:巴黎公社革命并非因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的發展而爆發,而是在普法戰爭失敗后,民族矛盾激化引發階級矛盾尖銳的形勢下爆發的,具有突發性、偶然性。(2)失敗的必然性:當時法國的資本主義還處于上升階段,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經濟基礎還不具備,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時機尚未成熟,這就決定了其失敗的必然性。(3)意義的深遠性: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它的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4)教訓的深刻性:巴黎公社革命由于缺乏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革命政黨的正確領導,以致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嚴重錯誤,如公社沒有接管法蘭西銀行,沒有與外省革命者取得聯系,沒有爭取到廣大農民的支持。【知識拓展】巴黎公社的失敗給我們提供的經驗教訓(1)兩大經驗:堅持暴力斗爭;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實現無產階級專政。(2)兩大教訓:必須由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政黨領導革命;必須建立鞏固的工農聯盟,爭取廣大農民的支持。3、其它深遠影響: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三)教材問題解答思考點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 答案提示:揭示了資本主義在積累財富和資本的同時對工人階級的殘酷剝奪必將引起工人階級反抗的社會現實,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學思之窗 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理解。答案提示:這段話說明了巴黎公社政權的性質和意義。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在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方面提供了有益經驗。問題探究 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觀點,并談談你對這個觀點的理解。答案提示: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包括三部分:唯物史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基本觀點包括: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要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歷史唯物主義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和歷史觀的統一,這是區別于舊哲學的重要標志,也使馬克思主義哲學成為無產階級的理論武器,指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成功。學習拓展 德國古典哲學是馬克思主義的來源之一。查找資料,進一步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德國古典哲學的繼承和超越。答案提示: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和英國的空想社會主義。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對這三大思想理論來源批判繼承的基礎上,根據理論研究和自身的革命實踐,創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思維導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