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課 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課標要求】認識隋唐時期的民族交融、區域開發。【學習目標】1.概括隋朝統一的條件,分析隋朝在歷史上的貢獻,認識隋朝滅亡的原因。2.了解唐朝的建立及概括唐朝前期鼎盛局面出現的原因和表現。3.歸納唐朝后期衰落的因素和表現。4.梳理五代十國的政局,認識其影響【重點難點】1.學習重點:隋朝統一;“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民族交融。 2.學習難點:隋朝滅亡的原因;藩鎮割據。【要點梳理】知識點一、隋朝興亡1、建立:581 年,北周外戚楊堅代周稱帝,改國號隋,定都長安。2、統一:589 年,隋滅陳,結束了南北長期分裂的局面3、建設成就(1)興建倉庫:在長安、洛陽兩都和地方廣設的倉庫,既包括供應朝廷糧食和物資的倉庫,又包括備水旱賑濟的義倉。(2)興建洛陽城:宏偉壯麗,聞名于世。(3)開通大運河:對鞏固統一、促進南北經濟交流以及運河沿岸城市發展,起了重要作用。4、滅亡(1)原因: ①隋煬帝自恃強盛,大興土木,窮奢極欲,又三次大舉征伐高麗。②生產遭到嚴重破壞,民不聊生,最終引發大規模起義。③隋煬帝遇弒標志著隋朝滅亡。(2)概況:618 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知識點二、唐朝的繁榮與民族交融1、建立: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2、唐朝的繁榮事件 皇帝 表現貞觀之治 唐太宗 經濟:輕徭薄賦,勸課農桑,戒奢從簡 政治:知人善任,虛懷納諫,革新政治 文化:尊崇儒學,大興科舉,大辦學校 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訓,輕徭薄賦,勸課農桑,戒奢從簡,知人 善任,虛懷納諫。在他統治時期,國家出現了少有的開明政治局面武周政權 武則天 武則天廢唐稱帝,改國號為周。在她當權期間,社會經濟持續發展開元盛世 唐玄宗 政治:選賢任能、整頓吏治裁減冗官,精簡機構嚴格選拔官吏 經濟:發展生產抑制國內土地兼并,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文化:大興文治 軍事:改革兵制、 唐玄宗李隆基選賢任能,改革吏治,發展生產,大興文治,改革兵制, 將唐朝推向全盛時期。這一時期,經濟有很大發展,社會空前繁榮2.民族關系民族 唐朝中央政府與各族的關系突厥 ①唐太宗時期, 擊敗東突厥,草原各族尊奉唐太宗為“天可汗”; 唐高宗聯合回紇滅西突厥 ②貞觀初年,擊敗并俘獲東突厥可汗,東突厥汗國滅亡; ③唐高宗聯合回紇滅西突厥;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統轄天山南北 ④682 年,東突厥部眾反叛唐朝,一度建立了后突厥汗國政權。744 年,唐朝與漠北回紇、 葛邏祿等聯手平定了后突厥汗國回紇 唐高宗時期,回紇出兵助唐吐蕃 ①7 世紀前期,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促進了漢藏的友好關系和經濟文化交流。 ②9 世紀前期,吐蕃與唐會盟。此后,唐蕃間基本上停止了紛爭靺鞨 唐玄宗冊封粟末部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知識點三、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和五代十國1、安史之亂原因:①唐玄宗沉湎享樂,怠于政事,任人唯親,朝政腐敗。②唐玄宗在邊境增設軍鎮,隨著長官節度使兵力擴大,出現外重內輕局面。概括:唐朝藩鎮節度使權力極大,不僅掌握龐大的軍隊,而且兼管轄區的行政和財政。影響:①經濟: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②政治:嚴重削弱唐朝的中央集權。安史舊將和內地節度使權勢加大,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2、藩鎮割據(1)形成原因:藩鎮獨立性很強,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2)影響:嚴重削弱了唐朝的統治力量。3.黃巢起義(1)原因:唐朝后期,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加劇。(2)概況:875 年,起義爆發,橫掃大半個中國,一度攻占長安。朱溫降唐,被封為節度使,與其他藩鎮聯合鎮(3)影響:沉重地打擊了唐朝的統治。4.五代十國(1)五代:黃河流域先后經歷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短命王朝,稱為“五代”。五代除后唐定都洛陽外,其余都定都開封。(2)十國:南方各地先后出現吳越、南唐等九個割據政權,連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漢,稱為“十國”。(3)趨勢:到五代十國后期,后周實力逐漸增強,為后來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礎。【思考與探究】◆學思之窗(P34)萬艘龍舸綠絲間, 載到揚州盡不還。應是天教開汴水, 一千余里地無山。盡道隋亡為此河, 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 共禹論功不較多。——皮日休《汴河懷古二首》結合皮日休的詩, 說說你是如何看待隋煬帝的。答案:積極方面:隋煬帝下令開鑿大運河,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設立了進士科,推動了科舉制的形成;幾次派遣使者去流求和西域,加強了中原與其他地區間的關系。局限性:倚仗國力富強,驕奢淫逸,好大喜功。年年征發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使農民背井離鄉,造成大量田地荒蕪,社會生產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多次遠出巡游,大造行宮,嚴重騷擾了地方百姓的正常生活。三次遠征高麗,窮兵默武,終于激起了全國范圍的農民大起義。◆問題探究(P34)隋朝國力雄厚,財政充裕。杜佑《通典·食貨典》記載說:隋氏西京太倉,東京含嘉倉、洛口倉,華州永豐倉,陜州太原倉,儲米粟多者千萬石,少者不減數百萬石。天下義倉,又皆充滿。京都及并州庫,布帛各數千萬。而賜賚勛庸并出豐厚,亦魏晉以降之未有!609 年至610年, 隋煬帝為夸耀國家富強,在洛陽舉行盛大的表演大會。《資治通鑒》卷181 記載:帝以諸蕃酋長畢集洛陽……于端門街盛陳百戲,戲場周圍五千步,執絲竹者萬八千人, 聲聞數十里,自昏達旦,燈火光燭天地。終月而罷, 所費巨萬……整飾店肆,檐宇如一,盛設帷帳,珍貨充積,人物華盛,賣菜者亦藉以龍須席,胡客或過酒食店,悉令邀延就坐醉飽而散不取其直紿(dài)之曰“中國豐饒酒食例不賣菜者亦藉以龍須席。胡客或過酒食店,悉令邀延就坐, 醉飽而散,不取其直,紿(dài)之曰:“中國豐饒,酒食例不取直!”胡客皆驚嘆。其黠者頗覺之,見以繒(zēng)帛纏樹,曰:“中國亦有貧者,衣不蓋形,何如以此物與之,纏樹何為?”市人慚不能答。閱讀上述材料, 結合所學知識, 分析隋朝滅亡的原因與其他朝代有何不同。答案:一般朝代多是亡于王朝末期資源調配能力(財政能力)的枯竭, 隋朝國庫充盈,但是隋煬帝窮奢極欲、大土土木、濫用民力 、窮兵默武超過了社會承受力上限,引發大起義,導致了隋王朝的滅亡。【課后練習】1.在中國歷史上,秦漢與隋唐是兩個極為相似的歷史階段,而秦始皇與隋文帝又是兩個經歷極為相似的開國帝王。這主要反映在兩人都( )BA.被外戚奪取帝位 B.完成了國家統一C.促進了民族融合 D.廢除了分封制度2.古代中國交通落后,高山大河形成天然屏障,不同程度地阻隔著人們的溝通和交往,南北經濟文化相對疏離。這種狀況得到極大改善得益于( )DA.天禹治水的成功 B.鄭國渠的成功開鑿C.都江堰原利開通 D.大運河的成功通航3.唐太宗深受境內各民族擁載,被尊為“天至尊”"天可汗”“華夷父母”。這是由于唐太宗( )AA.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B.沖破了“華夷”觀念C.加強了邊疆地區管理 D.延續了“和親”政策4.公元907-979年,南方各地出現南唐等多個割據政權,這些政權雖轄區不大、持續時間不長,但在發行貨幣方面卻花竹百出,中國貨幣史進入多樣化時期。這反映了( )DA.東晉十六國貨幣雜亂 B.南朝貨幣鑄造的混亂C.唐朝藩鎮割據的影響 D.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