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未教學質量監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卷第I卷選擇題(28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6分)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你選擇。1.金秋九月,我們告別小學,滿懷希望跨進中學校園,進入嶄新的中學時代。下圖是我們初中生活的剪影,由此我們能夠得出的結論是A.中學生活為發展提供了多種機會 B.中學生活能夠成就我們一切夢想C.中學生活中知識的學習可有可無 D.中學生活能塑造一個完美的“我”2. “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 學習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之所以如此強調學習,是因為A.學習沒有終點,是我們一生的唯一任務B.學習伴隨著我們的成長,終生都需要學習C.學習點亮我們的生命,只有學習才能生存生活D.學習讓我們擁有充實的生活,還能解決所有的問題3.學校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不再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要求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是班主任期末寫個評語就“一錘定音”,而是由老師、同學、家長共同來評價每位同學;重視期末考試成績,更重視平時的學習表現……上述評價改革有利于引導學生①完全按照他人的評價改變自己 ②用多把尺子量自己,在群體中認識自己③淡化知識學習,減輕課業負擔 ④形成對自己更為客觀、完整、清晰的認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中國賽艇選手鄒佳琪、邱秀萍奪得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項目的金牌。邱秀萍說:“我們作 為新手參加世界比賽,對手是參加過一屆兩屆奧運會的老將了,剛上來畢竟還是有一定的 差距,但是我們并不害怕,我們和她們沒有什么不一樣的,她們可以做到的我也可以做到, 我們是會一直努力去追趕、去超越。”這啟示我們,做更好的自己A.就要揚長避短B.需要主動改正缺點C.善于向他人學習D.要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5.現代詩人顧城在《毛蟲和域子》中寫道“毛蟲對蛾子說:你的翅膀真漂亮。蛾子微笑了, 是嗎?我的祖母是鳳凰。蛾子對毛蟲說:你的頭發閃金光。毛蟲挺自然,可能,我的兄弟是太陽。”這首詩啟示我們要學會A.欣賞他人,悅納自己 B.相互取悅,彼此接納C.彼此尊重,追求個性 D.相互追捧,自吹自擂6.小方進入初中后,離開了小學的好友,她感到十分孤獨。看到其他同學在一起,羨慕不已。周末見到老同學后,小方向他們請教交友之道,大家給了她很多建議。其中可以采納的有①小君:“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友誼需要真心呵護②小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跟完美的人做朋友③小婷:“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能結交物質條件好、家庭背景好的朋友④小琳:“交友投分,切磨箴規”,交友要意氣相投,要能學習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劉備到隆中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第一次和第二次諸葛亮都不在,直到第三次拜訪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見劉備誠心誠意,便答應與劉備共圖大業。三顧茅廬的故事啟發我們,建立友誼①要積極主動,不講原則 ②在行動前要有恰當的期待③要有持續的行動,做到真誠待人 ④一次嘗試不成功,就放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8.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23年8月28日發布的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顯示,我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79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1109萬人,互 聯網普及率達76.4%。網上交往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列對網上交往認識正確的是①網上交往具有虛擬、平等、自主的特點②網上交往可以滿足我們的一切心理需要③網上交友不用考慮對自己學習和生活的影響④網上交往超越了時空限制,開辟了人際交往的新通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 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這是因為A.成才的關鍵在于你一生中能否遇到良師B.老師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讓我們不犯錯誤C.老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肩負著教書育人的職責D.老師幫助我們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生活、工作技能10.下圖反映出師生交往的良好狀態應該是①彼此尊重、相互關心②加強溝通、攜手共進③稱兄道弟、打成一片④亦師亦友、相互競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春節是我國一年中非常重要的節日。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一年中最讓人看重的年夜飯,也出現了飯店訂餐、外出旅行聚餐等多種新形式。年夜飯透出的不僅是食物的香氣, 更是幸福團圓的味道,凝聚著濃濃的親情之愛。人們對年夜飯的關注說明①家是人們心靈的港灣,家中有親人、家中有親情②人們只有存在血緣關系才可能產生最為美好的親情③年夜飯寄托著每個人內心深處對家人割舍不斷的情感④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相處是家庭美滿幸福的唯一條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一個人的精神風貌反映著一個人的生命狀態。下列選項體 現充盈精神世界的是A.放學路上遇到雷雨天氣,立即躲到大樹下避雨B.家里煤氣泄漏,應在廚房里及時撥打電話求救C.參加學校的應急逃生演練,掌握自護自救技能D.在學校的組織下一起收看“天宮課堂”第四課13.對下列名言詩句所蘊涵的道理,理解正確的是A.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生命是短暫的B.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生命是不可逆的C.人生天地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生命是獨特的D.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絕不能復返——生命是頑強的14.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指出,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練, 不經風雨、不見世面是難以成大器的。下列漫畫寓意符合該要求的是15.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火,還會長時間保存火種,用火燒烤食物、御寒、照明、驅獸。以下選 項最能支持這一結論的是A.《史記》中關于遠古時代的記述 B.考古發掘遺址中發現的灰燼和燒骨C.歷史研究學者的推測和論述文章 D.《山海經》中遠古時代的神話傳說16.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距今約6000年至4000年,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長江中游地區面積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那里發現了陶器、石器、稻谷等大量史前遺存。這些遺存可以表明當時的居民A.實行了禪讓制度 B.結成了部落聯盟組織C.掌握了紡織技術 D.開始了原始農耕生活17.海內外華人以炎黃子孫自稱。每年,滿懷虔誠與崇敬的中華兒女會以多種形式祭祀炎帝和 黃帝。其原因是A.他們創造了使用至今的漢字 B.他們帶領人們根治了水患C.他們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D.建立了我國的第一個王朝18.武王克商以后周王朝進行了相當規模的封邦建國活動。荀子說,周公(武王之弟)當政時 曾封71國,其中與周王同姓(姬)者就有53國。可見分封制的實行重視A.論功行賞 B.擴充疆域 C.血緣關系 D.君主集權19.夏桀用武力傷害百姓,商紂施用酷刑,周幽王朝政腐敗。這說明夏、商、西周滅亡的共同 原因是A.少數民族頻繁入侵 B.爆發了平民大起義C.社會經濟遭到破壞 D.統治者的昏庸殘暴20精美的歷史文物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下列文物共同體現的是A.商周時期的文明成就 B.炎黃時期的創造發明C.春秋時期的經濟發展 D.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21.它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 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材料評價的是A.儒家學說的社會地位 B.秦朝加強統一的措施C.商鞅變法的巨大作用 D.百家爭鳴的深刻影響22.工程浩大的都江堰,不僅奠定了兩千年的防洪基礎,而且使灌溉面積逐步擴大到約七十萬 公頃,成都平原自此成為良田萬頃的“天府之國”。這表明都江堰的修建A.為秦朝完成統一奠定基礎 B.促進區域內社會經濟發展C.成功解決黃河流域的水患 D.代表當時科技的最高成就23.1975年,在湖北省云夢縣出土了大量秦代的簡牘,簡文主要記載了秦代施行的20多個單行法規,共計法條多達600條,并且多數為殘酷的死刑、肉刑等。由此可以看出秦代A.法律細密,社會秩序穩定 B.寬嚴相濟,律法深入人心C.刑罰眾多,隱含統治危機 D.儒法并用,統治基礎牢固24.西漢初年,統治者下令“兵皆罷歸家”,并將那些因戰亂、饑荒而成為奴婢的人釋放為平民,鼓勵人民致力農業生產,同時減輕農業賦稅,減免徭役和兵役。這反映了當時A.摒棄秦朝政治制度 B.實行休養生息政策C.王國問題得到解決 D.儒學居于主導地位25.東漢王朝就是在外戚與宦官的打來斗去,皇帝像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的過程中走向滅亡。材料反映了東漢政治的特點是A.皇帝仍能掌握實權 B.東漢社會朝政穩定C.地方政權割據混戰 D.外戚宦官交替專權26.絲綢之路的形成,其意義的重要不在于絲綢的轉運,而在于有了這條通達的道路之后,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可以隨著時代的演進而絡繹往返。可見絲綢之路A.溝通了中外文明 B.穩定了社會局勢C.將世界連為了整體 D.加強了對官吏監督27.魏、蜀、吳三國鼎立期間,雖然兼并戰爭仍舊繼續進行,但這種局部統一和之前東漢末年 眾多軍閥割據混戰的狀況相比,仍是又前進了一步。“又前進了一步”是指A.促進三國疆土的繼續擴展 B.避免出現軍閥混戰的狀況C.為以后全國統一奠定基礎 D.南北社會經濟的同步發展28.5世紀末,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規定官員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以漢服代替鮮卑服;改鮮卑為漢姓。這些舉措A.促進民族之間的交融 B.促進了南北地區統一C.推動經濟重心的南移 D.促進江南地區的開發第II卷非選擇題(7個小題,共64分)29.【親情之愛】(10分)材料一 “送媽媽一件粉紅色毛衣” “關手機,陪爸媽好好吃頓飯” “給爸媽打個電話” “走慢一點等爸媽”“幫媽媽梳頭”……這組被稱為“現代二十四孝圖組”在朋友圈 “刷屏”。該圖組透露出一股濃濃的人間煙火味,喚醒了人們內心深處的共鳴。材料二升入初中后,小麗開始對媽媽時常提醒自己“快起床” “早些體息” “快畫畫”之類的話心生厭煩。而爸爸經常早出晚歸,很少關心自己,小而漸漸地也不愿意理爸爸了。小麗很羨慕其他同學家和睦的畫面,很希望自己家也能像其他同學家一樣溫馨和諧。(1)請你談談“現代二十四孝圖”能夠“刷屏” “引發共鳴”的原因。(4分)(2)和諧家庭我出力,請你為小麗提幾條合理化建議。(6分)30.【生命的思考】(10分)材料一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閃現著一幅幅感人的畫面:有的人主動站在路口護送老人和孩子過馬路;素不相識的人為挽救他人生命爭相獻血;面對災難 不顧個人安危,奮力救援的逆行身影……這些感人畫面詮釋了生命至上和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材料二雷鋒給人的印象永遠是熱愛學習、從不吝惜于幫助別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將“釘子”精神的“擠勁”和“鉆勁”發揮到了極致: 用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掌握了拖拉機駕駛技術;用最短的時間掌握了推土機的操作;用最快的速度掌握汽車駕駛技術……入伍后,他積極參與抗洪搶險,教戰友讀書識字,留下了“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的故事。他參加上寺水庫搶險救災,帶病連續奮戰7天7夜,屢次立功無私奉獻,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結合材料一,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我們要對生命有敬畏之情的理由。(4分)(2)學習雷鋒精神,活出精彩人生,你打算如何讓自己的生命更精彩。(6分)31【學習榜樣實現夢想】(12分)2023年10月8日第19屆亞運會在中國杭州完美落幕。利川市某校七年級(1)班以 “學習榜樣實現夢想”為主題,搜集了我國健兒的故事,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任務。【攜手同行】全紅嬋和陳芋汐配合拿到跳水雙人10米臺冠軍后,又各自站在個人10米跳臺決賽上,最終全紅嬋最后一跳反超隊友陳芋汐奪冠。賽后兩人緊緊相擁,互相祝賀好成績。她們是最好的對手更是最好的朋友。陳芋汐曾表示“我們倆是良性競爭,互相督促,才能使得自己的水平提高,如果只有我或者她一個人很有可能原地踏步甚至退步。”(1)依據陳芋汐的話,談談你對“她們是最好的對手更是最好的朋友”的理解。(2分) 【少年可期】13歲的中學生崔宸曦獲得滑板女子街式項目金牌,成為中國最年輕的亞運冠 軍。談及訓練之苦,她說“會感覺到辛苦,但是你練完以后比賽的成就感,就讓你覺得一點也不辛苦了”,“我選擇滑板就是因為一見鐘情,堅持到現在,也一直很喜歡。”對待學習,她謙虛認真,在學校課間別人玩要時,她總會合理分配時間,靜靜地完成作業;晚上訓練結束后,還會再將一天學習的內容鞏固復習,成績名列前茅。(2)向同齡人學習,結合崔宸曦的成長經歷分析她訓練和學業取得成功的秘訣。(4分)【勇往直前】泳壇“蝶后”張雨霏完成了賽前心愿——“至少獲得6枚金牌,并獲得MVP (最有價值運動員)”。為了這個目標,她帶著39℃的高燒堅持比賽,最終獲得了 6枚金 牌。發燒為什么不退賽 她說:“只要能夠堅持,我就一定會繼續作戰!”張雨霏的目標并不限于亞運會金牌或者MVP,而是巴黎奧運會。“今年以來的比賽,我都是對標巴黎奧運會來準備的。明年巴黎奧運會上如果出現某種情況,我才知道怎樣更好地應對。”(3 )張雨霏的故事對青少年確立和實現夢想有何啟示。(6分)32.【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變革】(8分)材料一生產力的發展,使一家一戶的個體小農生產成為可能,“千耦其耘”(大規模集體耕作)的勞動場面不再存在。一些奴隸主貴族改變剝削方式,把土地分成小塊,交給奴隸耕種,從中收取地租,這樣,新興地主階級成長起來。——摘編自何茲全《中國古代社會》材料二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摘編自司馬遷《史記,周本紀》材料三(秦孝公)三年,衛鞅說孝公變法修刑, 內務耕稼,外勸戰死之賞罰,孝公善之。…… 并諸小鄉聚,集為大縣,縣一令,四十一縣。 為田開阡陌。——摘編自司馬遷《史記》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 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期年以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 諸侯畏懼。——摘編自《戰國策》(1)根據材料一簡述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發展的表現,并概括生產力發展帶來的影響。(4分)(2 )材料二反映了春秋時期什么樣的社會狀況?( 2分)(3)材料三反映出商鞅變法的哪些內容? (2分) 33.【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8分)材料一如圖所示材料二嬴政建立統一國家后,把戰國時期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中央集權制度加以 系統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國。這一制度主要由三個環節構成:一是建立皇帝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機構即三公九卿制;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實行開創了此后兩千 多年歷代王朝統治的基本模式。——摘編自袁行霈等《中華文明史》材料三為加強朝廷對社會經濟的控制,漢武帝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這些措施,使國家的財政狀況有了很大改善,為漢武帝許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經濟基礎。——摘編自部編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1)比較秦朝與西漢的形勢圖,指出二者的最大不同,并說明原因。(2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指出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三個主要環節及其歷史影響。(4分)(3)根據材料三,請說出秦始皇和漢武帝為鞏固大一統在經濟領域分別有何舉措?(2分)34.【項目化探究任務】(8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呈現出紛繁復雜的歷史特征。某校七年級(1)班同學以“分立 交融 開發”為主題進行項目化學習研究,請你參與。項目一【圖示時代特征】(1)請你寫出示意圖中①的朝代名稱,并概括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時代特征。(2分)——摘編自《中國歷史教材解讀》項目二【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摘編自部編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2)上面三幅圖畫摹繪自敦煌莫高窟。這些原是北方少數民族的坐具,魏晉南北朝時期引入內地。根據圖畫說一說,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對漢族的發展有什么影響。(2分)項目三【江南經濟的開發】江南地區,地廣人稀,以稻米為飯,以魚類為菜,刀耕火種,水耨、除草……沒有積蓄,多為貧窮人家。所以,江淮以南既無挨餓受凍之人,也無千金富戶。——《史記 貨殖列傳》 江南這里做為國家真是太繁榮昌盛了,土地廣茂,田野肥沃,……一年的豐收,能夠讓很多郡縣都不愁吃喝。漁業、鹽業和礦業都很發達,能夠供應各地需求,絲綢布匹棉花的富饒,能夠讓天下老百姓都穿上衣服。——《宋書》(3)對比一下,《史記》與《宋書》中對江南地區的描述有什么不同?(4分)35.【領略燦爛的中華文化】【文化一統】(1)根據材料,寫出圖1中的文字的名稱。圖2中頒行全國的通用文字是什么?(2分)【哲思一脈】孔子說:“用道德的力量去治理國家,自己就會像北極星那樣,安然處在自己的住置上,別的星辰都環繞著它。”——《論語》(2)孔子是哪家學派的創始人 材料一體現了他怎樣的思想主張?( 2分)【光耀世界】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以為紙。……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后漢書 蔡倫傳》(3)從材料中可以看出,蔡倫造的紙有何突出特點?(2分)科技著作 朝代 成書過程《①》 漢朝 張仲景廣泛收集民間藥方,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提出在診斷上要辯證分析病情,然后對癥治療,提出“治未病”理論,是中醫臨床理論體系的開創者。《齊民要術》 北朝 賈思勰曾任郡太守,非常重視農業生產。他整理古書中記載的 農業知識,采集民間歌謠諺語,汲取農民的生產經驗,自己還在生產實踐中證明和豐富了這些經驗。【造福人民】(4)材料中“①”處應填寫的著作名稱是什么?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齊民要術》 的歷史地位。(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