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第3課時第三章 鐵 金屬材料第一節 鐵及其化合物3. 1. 3 鐵鹽和亞鐵鹽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探究鐵的氫氧化物、鐵鹽和亞鐵鹽的化學性質,并能用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正確表示。體會實驗對認識和研究物質性質的重要作用,形成證據意識。2、通過學習鐵及其化合物,學會從物質類別和元素價態的視角認識具有變價元素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并建立認識模型,豐富研究物質的思路和方法。3、結合應用實例,將鐵及其化合物性質的知識運用于解決生產、生活中簡單的化學問題,強化性質決定用途的觀念。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食用富含鐵元素的食品,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鐵元素如何通過化學實驗的方法檢驗食品中的鐵元素呢?菠菜蛋黃瘦肉課堂引入硝酸鐵【Fe(NO3)3】Fe3+:棕黃色物理性質:課堂引入常見的鐵鹽硫酸鐵【Fe2(SO4)3】氯化鐵【FeCl3 6H2O】聚合硫酸鐵Fe2+:淺綠色物理性質:課堂引入常見的亞鐵鹽氯化亞鐵【FeCl2】硫酸亞鐵晶體(綠礬)【FeSO4 7H2O】1、鐵鹽和亞鐵鹽的性質與檢驗四、鐵鹽和亞鐵鹽FeCl3溶液① 直接觀察法對于濃度比較低的稀溶液,溶液的顏色區別不是很明顯時,怎么辦?FeCl2溶液FeCl3溶液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離子方程式實驗結論1、鐵鹽和亞鐵鹽的性質與檢驗四、鐵鹽和亞鐵鹽② 加堿,如NaOH溶液鑒別Fe3+ + 3OH- = Fe(OH)3↓Fe2+ + 2OH- = Fe(OH)2↓4Fe(OH)2 + O2 + 2H2O = 4Fe(OH)3有紅褐色沉淀生成白色絮狀 → 灰綠色 → 紅褐色沉淀【實驗3 - 2】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的FeCl3溶液和少量的FeCl2溶液,各滴入幾滴KSCN溶液。觀察并記錄現象。四、鐵鹽和亞鐵鹽1、鐵鹽和亞鐵鹽的性質與檢驗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離子方程式實驗結論四、鐵鹽和亞鐵鹽1、鐵鹽和亞鐵鹽的性質與檢驗KSCN溶液KSCN溶液FeCl2溶液溶液呈紅色無明顯現象Fe3+ + 3SCN- = Fe(SCN)3(配位化合物,難電離)FeCl3 + 3KSCN = Fe(SCN)3 + 3KClFe3+與SCN-反應生成顯紅色的物質,即利用KSCN(硫氰化鉀)溶液檢驗Fe3+的存在,離子濃度很低時都可鑒別四、鐵鹽和亞鐵鹽2、實驗探究Fe2+、Fe3+的轉化蘋果汁是人們喜愛的飲料,但是現榨的蘋果汁在空氣中會慢慢的由淺綠色變為黃色,為什么?(1)從化合價角度預測Fe2+和Fe3+的性質① Fe3+ 能降低到 價或 價,具有 性。②氧化+2002、實驗探究Fe2+、Fe3+的轉化還原氧化四、鐵鹽和亞鐵鹽【實驗3 - 3】在盛有2mL FeCl3溶液的試管中加入過量鐵粉,振蕩試管。充分反應后,滴入幾滴KSCN溶液,觀察并記錄現象。把上層清液倒入另一支試管中,再滴入幾滴氯水,又發生了什么變化 四、鐵鹽和亞鐵鹽2、實驗探究Fe2+、Fe3+的轉化四、鐵鹽和亞鐵鹽2、實驗探究Fe2+、Fe3+的轉化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離子方程式實驗結論 振蕩溶液由黃色變成淺綠色無明顯現象溶液呈紅色2Fe3+ + Fe = 3Fe2+2Fe2+ + Cl2 = 2Fe3+ + 2Cl-Fe3+ + 3SCN- = Fe(SCN)3氧化劑還原劑Fe2+ Fe3+如何證明一個未知溶液中含有Fe2+,而不含有Fe3+?思考未知溶液滴加KSCN溶液無明顯變化氯水溶液呈紅色滴加KSCN溶液氯水★ 藥品添加順序不能調換2Fe2+ + H2O2 + 2H+ = 2Fe3+ + 2H2O思考Fe2+ Fe3+Cl2、H2O2、HNO3、KMnO45Fe2+ + MnO4- + 8H+ = 5Fe3+ + Mn2+ + 4H2O3Fe2+ + NO3- + 4H+ = 3Fe3+ + NO↑ + 2H2O2Fe2+ + Cl2 = 2Fe3+ + 2Cl-Fe2+的檢驗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雜質除去鐵鹽溶液中的亞鐵鹽雜質思考Fe2+ Fe3+Fe粉、Cu、I-、S2-、SO32-2Fe3+ + Cu = 2Fe2+ + Cu2+2Fe3+ + 2I- = 2Fe2+ + I22Fe3+ + S2- = 2Fe2+ + S↓2Fe3+ + SO32- + H2O = 2Fe2+ + SO42- + 2H+2Fe3+ + Fe = 3Fe2+在保存配制好的FeCl2溶液時,向其中加入少量鐵粉來防止Fe2+被氧化用35%的FeCl3溶液作為“腐蝕液”覆銅印刷電路板可使KI - 淀粉試紙變藍 (檢驗Fe3+的一種方法)放置一段時間插入銅絲取出銅絲防止二價鐵被氧化防止二價鐵被氧化補Fe2+(1)實驗室中久置的硫酸亞鐵溶液會變黃的原因是 。(2)實驗室中配制硫酸亞鐵溶液時,會在溶液中加入鐵粉或鐵釘,為什么?。練習溶液中的Fe2+會被空氣中的O2氧化成Fe3+防止Fe2+被氧化亞鐵鹽溶液現配現用(3)請設計實驗檢驗在空氣中放置的硫酸亞鐵溶液已部分變質?待測液KSCN溶液變紅色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含Fe3+紫紅色褪去含Fe2+部分變質練習★ 鐵元素不同價態之間的轉化需要通過氧化還原反應來實現,氧化劑、還原劑的強弱不同,轉化產物也不同五、Fe、Fe2+、Fe3+的轉化關系及應用1、Fe、Fe2+、Fe3+的轉化關系Fe2+Fe3+Fe只有還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只有氧化性Cl2、Br2、O2、H2O2(H+)、HNO3、H2SO4(濃)、KMnO4(H+)、KClO3Cu及Cu以前的金屬(除活潑金屬外)、I-、SO32-、S2-、Vc等Cl2、HNO3、H2SO4(濃)等(強氧化劑)Al 、CO等I2、S、Fe3+、H+、Cu2+、Ag+等(較弱氧化劑)Zn、Al等(強氧化劑)鐵三角五、Fe、Fe2+、Fe3+的轉化關系及應用2、轉化關系的應用(1)含Fe2+、Fe3+的分離、除雜方法【思考2】如何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Fe2+?加過量鐵粉再過濾2Fe3+ + Fe = 3Fe2+【思考1】如何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3+,寫出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實驗室應該怎樣保存亞鐵鹽溶液?滴加足量氯水2Fe2+ + Cl2 = 2Fe3+ + 2Cl-滴加足量酸性H2O2溶液2Fe2+ + H2O2 + 2H+ = 2Fe3+ + 2H2O五、Fe、Fe2+、Fe3+的轉化關系及應用(2)利用覆銅板制作圖案2、轉化關系的應用使用后的“腐蝕液”中含有哪些物質?如何處理腐蝕液回收得到Cu和FeCl3 思考提示:使用后的腐蝕液中含有FeCl2、CuCl2、FeCl3,可經如下流程回收得到Cu和FeCl32FeCl3 + Cu = 2FeCl2 + CuCl2FeCl2CuCl2FeCl3過量Fe粉過濾Cu、Fe足量鹽酸過濾CuFeCl2FeCl2足量Cl2FeCl3五、Fe、Fe2+、Fe3+的轉化關系及應用(3)與Fe2+、Fe3+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總結Fe2+、Fe3+與OH-在溶液中因發生反應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Fe3+與S2-、I-、HS-、SO32-、HSO3-、Cu;Fe2+與ClO-、MnO4-(H+)、H2O2(H+)、HNO3在溶液中因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Fe3+與SCN-在溶液中因發生反應生成難電離的Fe(SCN)3(配位化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2、轉化關系的應用混合溶液中Fe2+、Fe3+的檢驗1、Fe2+和Fe3+的混合溶液中檢驗Fe2+的方法① 通常向溶液中滴加適量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紅色褪去,說明溶液中含有Fe2+(注意:Cl-等還原性離子對Fe2+的檢驗有干擾)② 向溶液中加入K3[Fe(CN)6]溶液,產生藍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含有Fe2+,反應原理為3Fe2+ + 2[Fe(CN)6]3- = Fe3[Fe(CN)6]2↓2、Fe2+和Fe3+的混合溶液中檢驗Fe3+的方法,可用KSCN試劑,現象為溶液呈紅色1、下列除去雜質(括號中的物質為雜質)的方法正確的是( )A. Fe(OH)3 [Fe(OH)2]:灼燒B. FeCl2溶液 (FeCl3):通入適量Cl2C. FeCl3溶液 (CuCl2):加入足量的Fe粉,過濾D. Cl2氣體 (HCl):通過飽和食鹽水洗氣后干燥D練習2、除雜問題(括號內為雜質)① FeCl3溶液(FeCl2): ,② FeCl2溶液(FeCl3): ,③ FeSO4溶液(CuSO4): ,④ Fe2(SO4)3溶液(FeSO4): 。練習加足量氯水或H2O2或通入足量Cl2加足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加足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加H2O23、印刷電路時常用氯化鐵溶液作為“腐蝕液”,發生的反應為2FeCl3 + Cu = 2FeCl2 + CuCl2。向盛有氯化鐵溶液的燒杯中同時加入鐵粉和銅粉,反應結束后,下列結果不可能出現的是( )A. 燒杯中有銅無鐵B. 燒杯中有鐵無銅C. 燒杯中銅、鐵都有D. 燒杯中鐵、銅都無練習B4、將適量鐵粉放入FeCl3溶液中,完全反應后,溶液中的Fe3+和Fe2+濃度相等,則已反應的Fe3+和未反應的Fe3+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A. 2 : 3 B. 3 : 2 C. 1 : 2 D. 1 : 1A練習5、在由Fe、FeO和Fe2O3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 2mol/L的鹽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448mL氣體(標準狀況),此時溶液中無Fe3+存在。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混合物中三種物質反應所消耗的鹽酸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 : 1 : 3B. 混合物里Fe2O3的物質的量無法確定,但Fe比FeO的物質的量多C. 混合物里,FeO的物質的量無法確定,但Fe比Fe2O3的物質的量多D. 反應后所得溶液中的Fe2+與Cl-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 : 3C練習鐵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