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1章 原子結構 元素周期律課時1 元素周期律第2節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學習任務 元素周期律任務探究·深度學習自主學習舊知回顧一價氟氯溴碘 ,還有金屬 。二價 鋇鈣鎂鋅, 三 四都固定。 變價要注意,一二 汞一三金。二四 鉛二三鐵,二四六 三五 。 氫鉀鈉銀氧鋁硅氯氮銅碳硫磷1.原子序數(1)概念:元素在① 中的序號。(2)與其他量的關系原子序數=② =核電荷數=原子的③ 。新知梳理元素周期表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電子層數 最外層電子數 達到穩定結構時的最外層電子數1~2 1 1 2 23~10 2 1 8 ④ 11~18 3 1 8 ⑤ 結論: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呈現⑥ 變化 2.1~18號元素性質變化的規律性(1)最外層電子的排布規律2或88周期性(2)原子半徑的變化規律原子序數 原子半徑的變化3~9 0.152 nm 0.064 nm⑦ ⑧ (填“大”或“小”,下同)11~17 0.186 nm 0.099 nm⑨ ⑩ 結論: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原子半徑呈現 變化 大小大小周期性(3)化合價的變化規律原子序數 化合價的變化(常見)1~2 +1(H) 0(He)3~10 最高正價:+1 (O無最高正價、F無正價)最低負價: Ne:011~18 最高正價:+1 最低負價:-4 Ar:0結論: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化合價呈現 變化 +5-4-1+7-1周期性3.元素周期律(1)概念:元素的性質隨著元素 的遞增而呈周期性變化的規律。(2)實質:元素原子 的周期性變化導致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 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排布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元素原子半徑最小的是氫 ( )易錯辨析2.電子層數相同的原子的半徑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逐漸增大 ( )3.Na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Cl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鈉原子半徑小于氯原子半徑 ( )4.隨著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的遞增,元素的性質呈周期性變化 ( )√ 1.核外電子層數多的元素的原子半徑一定大于核外電子層數少的元素的原子半徑嗎 互動探究答案 不一定。例如,Cl的原子半徑小于Li的原子半徑。2.試比較Cl-、N3-和S2-半徑的大小。答案 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時,電子層數越多,半徑越大,故N3-半徑最小;電子層結構相同的不同粒子,核電荷數越大,半徑越小,故半徑:S2->Cl-。所以半徑:S2->Cl->N3-。3.電子層數相同的原子所形成的離子的半徑大小規律與原子的半徑大小規律一致嗎 答案 電子層數相同的原子形成離子后,陰離子將比陽離子多一個電子層,因此陰離子將比陽離子的半徑大,所以遞變規律不再一致。4.2020年5月15日是第27個全國“防治碘缺乏病日”。碘元素與氯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 (1)常見的含有碘元素的含氧酸鹽有高碘酸鹽、碘酸鹽及次碘酸鹽,在這些化合物中碘元素的化合價分別是多少 (2)根據碘元素的原子結構分析,碘元素的最高正價為多少 最低負價為多少 (3)根據(1)(2)判斷元素在其含氧酸或含氧酸鹽中是否一定呈現最高正價 (4)元素的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之間有什么關系 答案 (1)高碘酸鹽中碘元素的化合價為+7價,碘酸鹽中碘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次碘酸鹽中碘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2)最高正價為+7價,最低負價為-1價。(3)不一定。(4)一般情況下,兩者的絕對值之和等于8。1.化合價與最外層電子數的關系(1)最高價與最低價的計算①元素最高正化合價=最外層電子數(O、F除外);②最低負化合價=最外層電子數-8(H除外);③|最高正化合價|+|最低負化合價|=8(H除外)。提煉歸納(2)常見元素化合價的特點①H元素:+1、-1、0價,如H2O、NaH、H2。②F元素:-1、0價,如NaF、F2,氟元素無正價。③O元素:-2、-1、0價,如CaO、Na2O2、O2,氧元素無最高正價。④金屬元素一般為正價和0價。⑤非金屬元素既有正價又有負價(F和稀有氣體元素除外)。2.微粒半徑大小的比較(1)電子層數相同時,最外層電子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小。(2)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時,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3)同種元素的微粒半徑比較,核外電子數越多,微粒半徑越大。①陽離子半徑小于相應原子半徑,如r(Na+)②陰離子半徑大于相應原子半徑,如r(Cl-)>r(Cl)。③不同價態的陽離子,價態越高,離子半徑越小,如r(Fe2+)>r(Fe3+)。(4)電子層結構相同的不同粒子,核電荷數越大,半徑越小,如r(O2-)>r(F-)>r(Na+)>r(Mg2+)>r(Al3+)。1.根據表中數據,推測磷元素的原子半徑可能是 ( )典題精練元素 N S O Si原子半徑/10-10 m 0.70 1.06 0.66 1.17A.0.80×10-10 m B.1.10×10-10 mC.1.20×10-10 m D.0.65×10-10 mB解析 電子層數相同時,最外層電子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小;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時,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故磷元素的原子半徑介于硅、硫原子半徑之間,B項正確。2.元素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下列敘述一定正確的是 ( )A.X、Y、Z原子的核內質子數依次增大B.X、Y、Z的最高正化合價依次升高C.X、Y、Z的原子半徑依次增大D.X、Y、Z單質的金屬活動性依次增強A解析 元素的原子序數等于原子核內的質子數,A正確;X、Y、Z若是同一周期的元素(稀有氣體元素除外),則原子序數依次增大,最外層電子數依次增多,最高正化合價依次升高(氧、氟除外),否則不一定符合最高正化合價依次升高的規律,B不正確;X、Y、Z若是同一周期的元素(稀有氣體元素除外),原子半徑隨核電荷數的增大而減小,C不正確;X、Y、Z若是同一周期的元素,其單質的金屬活動性隨核電荷數的增大而減弱,D不正確。3.下列微粒半徑大小的比較中,正確的是 ( )A.Na+Cl->Na+>Al3+C.NaB解析 B 四種離子核外電子數相同,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多,離子半徑依次減小,即微粒半徑:Al3+層,則S2-、Cl-半徑比Na+、Al3+大,再根據“序小徑大”的規則,知微粒半徑:S2->Cl->Na+>Al3+,B正確;Na、Mg、Al、S的原子半徑依次減小,C不正確;Na、K、Rb、Cs最外層電子數相同,電子層數依次增多,原子半徑依次增大,D不正確。4.綠礬的成分為七水合硫酸亞鐵,其組成元素中有S、O、H三種非金屬元素。 (1)寫出這三種非金屬元素的原子序數:S ,O ,H 。(2)O元素原子核外有 個電子層,最外層有 個電子。(3)S元素的最高正價為 ,最低負價為 。(4)S、O、H三種元素原子半徑大小關系為 。1681 2 6+6 -2r(S)>r(O)>r(H)解析 S、O、H三種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分別為 、 、 ;由此可以看出O元素的原子核外有8個電子,2個電子層,最外層有6個電子;S元素原子的最外層有6個電子,因此其最高正價為+6價,最低負價為-2價;三種原子的電子層數不同,半徑大小為r(S)>r(O)>r(H)。1.(2020山東威海高一月考)下列原子中半徑最大的是 ( )A.Na B.Cl C.Al D.F評價檢測·課堂達標A解析 一般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當原子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時,原子序數越小,原子半徑越大。由于F原子核外只有2個電子層,而Na、Cl、Al原子核外都有3個電子層,三者中Na的原子序數最小,所以原子半徑最大的是Na,故A正確。2.螢石的主要成分是氟化鈣,其陽離子比陰離子的半徑 ( ) A.大 B.小 C.相同 D.無法確定A解析 鈣離子比氟離子多一個電子層。3.X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H3XO4,則它對應的氣態氫化物為 ( )A.HX B.H2X C.XH4 D.XH3D解析 X元素的最高正價是+5價,則其最低負價為-3價,故X元素對應的氣態氫化物的化學式為XH3。4.結合元素周期律的知識分析下列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 )A.原子序數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價為+5B.隨著元素原子序數的遞增,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總是從1到8重復出現C.隨著元素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最高化合價總是從+1到+7,最低化合價總是從-7到-1重復出現D.B、C、N、O、F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依次增大A解析 原子序數為15的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5,所以其最高化合價是+5;1、2號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從1到2的變化;金屬元素一般無負價,O無最高正價、F無正價。5.已知砷為33號元素,下列有關砷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結構示意圖: B.砷是金屬元素C.根據砷原子的結構可以推斷砷元素的最高正價和硫元素的一樣D.砷元素的氫化物為H2AsA解析 砷元素原子最外層有5個電子,得到3個電子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因此其最高正價為+5價,最低負價為-3價,氫化物為H3As。砷元素為非金屬元素。6.現有A、B兩種元素,其原子序數分別為9和15。(1)寫出元素符號:A ,B 。(2)A元素原子核外有 個電子層,最外層有 個電子。(3)B元素最高正價為 ,最低負價為 。(4)A、B元素原子半徑大小關系為r(A) r(B)。F P2 7+5 -3<解析 A元素為氟,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B元素為磷,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由于氮原子電子層數與氟原子電子層數相同,原子序數:N(N)>r(F);又由于氮原子與磷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磷原子比氮原子多一個電子層,故有r(N)r(N)>r(F)。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