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課20世紀以來人類的經濟與生活學習目標簡述世界經濟的發展歷程簡述國際貿易與人類生活的發展簡述國際金融與人類生活的發展基礎知識世界經濟的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蘇聯:1922年,蘇聯成立并繼續實施新經濟政策,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斯大林逐漸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資本主義國家:一戰后經濟大危機爆發。美國通過羅斯福新政扭轉危機。德國、日本則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①通過經濟計劃、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政策及福利政策等,將政府宏觀調控與市場調節結合起來,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②現代科技進步促進了傳統產業升級與新興產業發展,提高了生產效率。③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依然存在,經濟危機時有發生。社會主義國家①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濟發展過程中,指令性計劃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改革陷入困境,最終促成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社會主義經濟面臨挑戰。②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探索,奠定了中國現代化工業的基礎。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實現了偉大的歷史轉折,通過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成功開辟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經濟飛速發展。發展中國家①國家獨立后,將經濟獨立作為首要目標,并通過發展國有經濟與制定經濟計劃加速自身的工業化進程。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些國家的經濟實現高速發展。②面臨挑戰:自身經濟結構存在問題,西方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際貿易與人類生活關貿總協定二戰后,在美國主導下,23個國家于1947年達成《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貿易形式的變化商品貿易與國家投資、技術貿易、勞務承包等結合在一起,實現了更多樣的經濟合作方式。電子商務興起后,人們利用互聯網技術和通信技術進行商品、技術和服務交換,突破了時空障礙,提高了商業效率,降低了相關成本,便利了人們的生活。國際金融與人類生活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時間:1944年,在美國主導下,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核心:將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使美國成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其他組織:194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成立。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時間:20世紀70年代,美元與黃金掛鉤的體制名存實亡,各國貨幣對美元固定匯率變為浮動匯率。影響①非銀行金融機構迅速發展,銀行、證券、保險三者的產品日益趨同并相互融合,大型金融集團和跨國金融企業不斷涌現。②金融風險增加,一旦失控,便導致大范圍金融波動,甚至全球性金融危機。③電子金融和網絡金融日益普及。達標檢測1.2022年3月21日,俄羅斯政黨公正俄羅斯黨議員向俄羅斯國家杜馬(俄聯邦會議下議院)提交了俄羅斯退出世界貿易組織的法律草案,關于世界貿易組織,表述相關的是( )A.其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保證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續增長B.其成員間關稅的下降和服務貿易市場的開放,刺激了有效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C.其主要業務活動是向會員國發放短期貸款,用于進行國際收支調整D.2003年中國加入,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構成(單位:%)。以下變化反映出( )(某一種貨幣列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的條件包括:該國或貨幣聯盟的貨物、服務出額排名全球前列,并在國際上廣泛交易、使用)①美元喪失國際金融領域的中心地位 ②國際貨幣多元化阻礙經濟全球化③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④世界經濟格局的多元化發展趨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統計數據表明,近年來,發展中國家當中的外資銀行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規模上都有著明顯的上升。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例如墨西哥、贊比亞,外資銀行的資本總量甚至能夠占到本國銀行部門資本總量80%以上。由此推知,當今( )A.金融開放制約了第三世界發展B.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風險加大C.經濟全球化導致國家利益失衡D.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加劇4.某個國際組織建立的目的為“提倡匯兌之穩定,在會員國間維持有秩序之匯兌方法,并避免競爭性之匯兌貶值。”該組織是( )A.世界銀行 B.國際貨幣基金組織C.世界貿易組織 D.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5.2015年,中國發起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2023年2月9日,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出席東道國交流研討會并致辭,與亞投行管理層和專家團隊就進一步深化中國與亞投行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中國在國際金融中的影響力逐步提升。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2015年,人民幣成為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之一B.進入21世紀,歐元、日元的影響力下降C.2015年,中國政府開始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D.“亞投行”為全球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6.羅斯福新政在救濟工作中確立了兩條原則:第一,直接的賑濟,凡是可能,都應輔之以有用的私有報酬的勞動;第二,凡在現在所處環境中,竭盡一切人力的可能,仍找不到完全自給和安居樂業機會的家庭,我們均將盡力在新的環境中給予重新開始的機會。為此聯邦政府( )A.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性指導 B.用行政手段調整農業政策C.擴大國營企業的經營自主權 D.積極創辦公共工程擴大就業7.如表所示是1929年、1931年美國部分經濟指標的統計情況(單位:美元)。由此可見,此時期美國( )國民生產總值 農業收入 國民收入 人均國民收入1929年 1031億 130億 878億 6811931年 876億 77億 586億 524A.喪失世界經濟霸主地位 B.羅斯福新政效果有限C.社會貧富差距逐漸拉大 D.經濟大危機不斷加深8.二戰后初期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建立國際經濟組織,加強經濟領域的國際協調,維護經濟秩序,包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電子商務是消費者與銷售者雙方的網絡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在線電子支付活動以及商務活動的一類更具創新性和綜合性特征的互聯網商業運營模式。1998年,電子商務開始在中國興起,并不斷發展,創造出諸如淘寶、京東等著名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電子商務的興起( )A.突破了商品交易的時空障礙 B.降低了商品服務的費用C.促進了經濟體制的急劇轉型 D.主導了經濟全球化進程10.閱讀下列材料。下列各項中對上表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年份 發達國家間貿易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 發展中國家間貿易1965 59. 0 32.5 3.81970 62. 1 30.6 3.31975 46.5 38.4 7.21980 44.8 39.0 9.01985 50.8 35.3 9.01990 55.3 33. 4 9.61995 47.0 37.7 14. 1資料來源:(英)戴維·赫爾德等,《全球大變革:全球化時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第241頁。注:百分比合計不到100是因為統計與經互會的貿易時,國家未被區分,故有誤差。A.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貿易穩步增長B.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增長迅速C.制成品和服務貿易長期主導世界貿易D.發達國家長期主導二戰后的世界貿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