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湖北省黃岡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Word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湖北省黃岡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Word版含答案)

資源簡介

黃岡市 2023 年秋季七年級期末教學質量監測
道德與法治、歷史試卷
道德與法治試題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 2 分,共 24 分)
1. 習近平總書記在 2023 年新年賀詞中說: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只 要有愚公移 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積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為美 好現實。 ”這啟示青少年
①樹立遠大理想,做新時代的筑夢人 ②艱苦奮斗,用汗水書寫青春華章
③付諸實際行動,定能達成人生目標 ④投身實踐,擔當民族復興的大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2.右圖漫畫啟示我們
A.交友投分,切磨箴規
B.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3.初中生小言因為長了青春痘,同學說她很丑,她很難過。媽媽告訴她:“你不丑,你文明有禮、心
地善良,你很美呢! ” 這告訴我們
①既要追求外在美,也要體現內在美
②要用理性的心態面對他人的評價
③要積極面對和正確處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我們才能他康成長
④要學會接納自我,欣賞自我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4.“長相評價 ”“顏值打分 ”近來風靡各大社交平臺,不少年輕網友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的照片, 請求陌生網友在評論區為其長相進行“客觀 ”評分。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他人的評價都是正確的,要虛心接受 B.多把尺子量自己,活在別人的眼光里
C.正確認識自己,理性面對他人的評價 D.當局者迷,自我評價總是主觀片面的
5.為幫助同學們做更好的自己,小秦在班里做了調查研究,如表解決辦法不合適的是
選項 存在問題 產生原因(部分) 解決辦法
A 上課睡覺 晚上熬夜玩手機 個人嚴格自律,父母加強監管
B 作業拖拉 邊寫邊玩習慣差 加強體育鍛煉,保持樂觀心態
C 逃避值日 沒有擔當不盡責 完善值日制度,班委加強監督
D 頂撞老師 缺乏尊重少溝通 學會尊重老師,掌握溝通技巧
A. A B. B C.C D. D
6. “與君遠相知,不道云海深。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視頻演講 中引用的這 兩句古詩告訴我們
A.友誼不是一成不變的 B.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
C.美好的友誼是一種親密、單向的關系 D.友誼要以自我為中心
7.小林因病雙腿無法正常行走。10 年來,同學小陽一直充當著小林的“腿腳 ”,背著他 一起長大, 成績優異的小林在學習上也常常幫助小陽,兩人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他們的事跡讓我們明白
A.友誼是一成不變的 B.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
C.友誼不能沒有原則 D.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
8. 明朝思想家王陽明認為孝順有“三種境界 ”:一是養長輩的身,保障長輩吃穿不愁;二 是養長輩的 心,讓長輩心情愉悅;三是養長輩的志,讓長輩活得有意義。下列能體現這“三種境界”的行為是
①關愛父母健康,悉心照料,讓父母衣食無憂
②關切父母精神,常伴左右,讓父母心情順暢
③尊重父母選擇,全力支持,讓父母老有所樂
④安排父母生活,以我為主,讓自己生活愉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某老師在班級放置“煩惱盒 ”,讓學生傾訴情緒,并幫助學生解決煩惱。老師的做法 表明
①學生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指導 ②學生的煩惱只布'老師才可以解決
③學生的發展取決于老師的理念 ④學生的情緒可通過適當方式調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漫畫啟示我們,要處理好家庭關系,應該
A.享受家庭帶來的甜蜜溫暖
B.感恩家庭成員的默默付出
C.包容接納家庭成員的缺點
D.共同創建美滿幸福的家庭
11.時間就是生命,珍愛生命就要珍惜時間,拓展生命的內涵就要挖掘時間的意義。下列詩句中,能 時刻警醒我們珍愛生命和珍惜時間 的是
①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②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③少壯輕年月,遲暮惜光輝 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某校初三學生以“珍愛生命、遠離溺水 ”為主題召開班會,反響熱烈,紛紛各抒己見, 以下同學
認識與班會主題相一致的是
①小明:“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們對生命要有一種敬畏的情懷。 ”
②小花: “生命是寶貴的,相對于金錢、權勢等外在的東西,生命的價位高于一切。 ”
③小芳:“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 ”
④小杰: “生命是短,4 的,我們要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 “感動中國人物 ”陸鴻幼時因病導致腦癱,面對困境,他沒有消沉,而是下決心自主 創業找出 路。后來,他又帶領殘疾人創業,將公司打造成殘疾人扶貧創業基地。他的事跡蘊含的精神品質是
①探問生命,改變自然規律 ②直面挫折,發掘生命力量
③拒絕冷漠,關切他人生命 ④立足平凡,創造社會價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精神風貌反映若我們的生命狀態,守護生命需要關注并養護我們的精神。下列行為屬于養護精神 的是
①誦讀經典,涵養內在品格 ②學習書法,品味藝術之美
③攀比消費,追求物質享受 ④參觀博物館,豐富文化體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15 題 10 分,16 題 10 分,17 題 12 分,共 32 分)
15.請你評析:(10 分)
小寧成績非常優異,是被大家所“敬仰 ”的“學霸 ”。她性格開朗,能歌善舞,帶領同學們取得 文藝比賽團體第一名,喜歡幫助成績較差的同學;平時經常參加公益活動,樂于助人,深受同學們喜 歡,她也以此為榮。但和有“小書法家 ”之稱的同桌相比,她字寫得不夠好且有不小的差距,小寧想 要讓自己的字變得好看,于是她報名參加了學校的書法興趣班,每天堅持寫一張毛筆字,且經常虛心 向同桌請教。半 年后,在她的堅持下,她的書法水平有了很大進步。
請你結合做更好的自己的相關知識,對小寧的事例進行簡要點評。
16.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 分)
材料一:盡管家境貧困,但父親總是告訴孩子要尊老愛幼、樂于助人。每次父親回家,何秀巡都會忙 著端茶倒水搬凳子,還給父親捶背與父親聊天。有一次父親告訴兒子:“爸爸不能給你什么,只能盡 力供你和姐姐讀書,將來把家里的房子留給你們。 ”何秀巡卻對父親說,“我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好 好學習,將來找個好工作,讓您和外婆過上好日子。 ”看到兒子如此懂事,父親眼中噙滿了淚水。
材料二:上了初中,小靜覺得自己和媽媽之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她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但媽媽還 是事事管,就連她穿衣服、寫作業,都要嘮叨半天, 自己一點隱私和自由都沒有。周末小靜想和朋友 一起外出游玩遭到了媽媽的反對,小靜和媽媽大吵了一架。為此,小靜感到非常苦惱。
(1)請從“孝親敬長 ”的角度解讀何秀巡給父親捶背、為家人美好生活奮斗的理由。 (4 分,答出
兩點即可)
(2)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談談我們應該如何傳承孝親敬長的傳統美德?(4 分, 答出兩個方面
即可)
(3)結合材料二,為解決和媽媽的沖突,請你為小靜出謀劃策。(2 分)
17.活動探究:(12 分)
當災害發生時,總會出現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救援隊。七年級(1)班的同 學們開展了以“學習救 援事跡感悟生命力量 ”為主題的探究學習。請你參與其中, 完成下列任務。
。走近救援隊伍
首先,同學們介紹了救援隊的相關事跡:“在災難面前竭盡所能地挽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 ”,
這是藍天救援隊的錚錚誓言,也是他們堅守的諾言。組建 3 年來,藍天救援隊先后參與各類救援任務 52 次,使 130 余名遇險者獲救,打撈溺水遇難者 22 名,被群眾親切地稱為“藍精靈 ”。
(1)你從藍天救援隊的事跡中感悟到關于生命的哪些力量? (6 分)
◎學習模范人物
以下是同學們分享的應急救援志愿者於若飛接受記者采訪時的片段:
“你有過害怕嗎?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你一直做下去? ”面對記者的提問,於若飛說: “說不害怕 是假的,尤其是剛參與救援的時候。但我覺得沒有什么比盡我所能去挽救生命更有價值,救人的信念 總是比恐懼更強烈。 ”
(2)志愿者於若飛的言行對我們有哪些啟示?(4 分,答出兩個方面即可)
①總結學習內容
經過本次學習,同學們了解到,我國還有許多像於若飛一樣的救援志愿者。危難來臨時,他們逆 流而上;當危險退去,他們又變成普通人,默默守護。同學們紛紛 用自己的話寫下了對他們的贊
頌。
(3)請你從生命的角度擬寫一句贊美詞,表達對救援志愿者們的敬意。(2 分)
歷史試題
一、選擇題。共 14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8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 目要求的。
18.距今 70-20 萬年的北京人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類型的工具,如尖 狀器、刮削器、石
錘和石砧等,這說明當時的北京人
A.制作石器的技術比較成熟 B. 已經進入新石器時代
C.石器制作技術領先于世界 D. 已經具有審美的觀念
19.考古文物是我們了解歷史的一種重要途徑。下面的出土文物從器物造型和圖案設計上可以佐證我 國先民
A.開始使用甲骨文 B.善于制作瓷器 C.具有早期審美觀 D.精通狩獵技巧
20.下列有關甲骨文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具備了我國漢字的所有結構 B. 中國古代體系最完整的文字
C. 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古文字 D. 甲骨文記載的內容十分豐富
21.春秋時期,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鐵制農具和牛耕出現,促進了農業上的深 耕細作。由此可知,春秋時期
A.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 B.冶鐵業技術高度發達
C.冶鐵經營權收歸國有 D. 山林開發致水土流失
22.《史記 商君列傳》記載,“(商鞅變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悅,……民勇于公戰(勇 于為國家 作戰),怯于私斗(不再熱衷于私下斗毆)。 ”這一現象主要是得益于商鞅變法中的
A.獎勵耕織 B.獎勵生產 C.獎勵軍功 D.獎勵經商
23.《華陽國志 蜀志》記載,都江堰建成后,“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 謂之‘天
府 ’也 ”。這表明,都江坦
A.為農業豐收提供了有利條件 B.可以掌控四川氣候的變化
C.促使整個秦國變為天府之國 D.徹底解決了蜀地水旱災害
24.下表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學派的思想主張以及新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比較,表明了社會 主義核心價值觀
A.照搬諸子百家的思想主張 B.是外來思想的中國化價值觀
C.源于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 D.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體現
25. “文景之治 ”“光武中興 ”分別是西漢文帝和景帝時期、東漢光武帝時期出現的治世局面。導致 “文景之治 ” “光武中興 ”局面出現的共同因素是
A.整頓吏治,嚴懲外戚宦官 B.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 .
C.獎勵軍功,有軍功者授爵 D.允許內遷,緩和民族矛盾
26.秦始皇注重確立中央集權制度,直接控制官員的任免;漢武帝實行“推恩令 ”和 鹽鐵專賣,把儒家 學說立為正統思想。古代帝王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為了
A.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 B.肅清官員的貪污腐敗
C.強化皇權,平抑窮富 D.健全和完善法律體系
27.西晉《古今注 音樂篇》記載: “橫吹,胡樂也。張博望(張騫)入西城,傳其法于 西京(長 安),惟得摩訶兜勒(馬其頓)一曲。 ”據此可知
A. 中國與馬其頓的交流始于西晉 B.漢朝以武力加強對西域的控制
C.張騫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貢獻 D.文明互鑒促進了西域經濟發展
28.魏晉以來,內遷的各族人民與當地漢人錯居雜處,開始過著定居的生活。十六國北朝政權的統治
者,與漢族士人合作,沿襲中原地區原有的統治方式。從總體上看,這一時期
A. 民族隔閡完全消解 B. “胡 ”“漢 ”觀念加強
C.經濟文化交流銳減 D. 民族關系趨于和緩
29.官渡之戰后,曹操鏟除了袁紹勢力。回師途中賦詩明志,寫下“老驥伏櫪,志在 千里。烈士暮 年,壯心不已 ”的詩句。曹操的“壯心 ”最有可能是
A.屯田籌糧 B.統一全國 C.三國鼎立 D.篡權立國
30《齊民要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該書記述了黃河流域下游地區 的勞動人民農牧 業生產經驗以及治荒的方法,被譽為“ 中國古代農業百科全書 ”。《齊民要術》充分說明了我國北方
A.少數民族發展迅速 B.胡漢交融促進發展
C.遵循重農抑商政策 D.農業生產技術成熟
31.北魏早期,大同云岡石窟中的飛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審美特色;北魏遷 都洛陽 后開鑿的龍門石窟中的飛天服飾、道具都有中原漢風。飛天形象的變化 反映了
A.書畫藝術成熟 B.江南經濟開發 C.北方民族交融 D.南北政權對峙
二、非選擇題。共 3 小題,第 32 題 10 分,第 33 題 10 分,第 34 題 12 分,共 32 分。
32.【先秦時期的政治與經濟】(10 分)
材料一侯馬盟書出現在春秋時期,盟書亦稱載書,是參盟者彼此取信的文獻。侯 馬盟書的主盟人是 春秋末晉國的執政者趙鞅。當時,晉國“六卿(國王及諸侯所 分封的臣屬)強,公室(諸侯的家
族)卑(卑微,弱的意思) ”,趙氏是六卿之一。為對抗其他宗族,趙鞅多次召集同宗和投靠他的異 姓舉行盟誓,聯絡各種力量為己所用。侯馬盟書即是盟誓的產物。它補充了傳世文獻中春秋盟誓的記 載空白,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古人毛筆手書字跡。
——摘編自降大任《侯馬盟書的研究及價值意義》
材料二公元前 5000 年起,隨著農業及手工業的進步,中國出現了 一些城市的雛形。東周時期,由于 技術發展,鐵器出現,城市發展進入新階段。 目前考古發現的西周城址有 56 個,而東周城址有 192 個,其中齊國都城臨淄最有代表性。西周時期,臨淄的建設以宮城為中心,主要體現行政與軍事防御 功能。東周時期, 臨淄還管這了廓(外城),進行文化、娛樂等活動,城市的工商業功能凸顯。
——摘編自薛鳳旋《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說明侯馬盟書所反映的時代特征并指出侯馬盟書的研究價值。(4
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分析西周東周時期,推動城市產生發展的共同原因,(2 分)概括西
周到東周時期城市發展的表現。(4 分)
33.【古代江南的開發與發展】(10 分)
材料一江南之為國盛矣 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荊城(荊州)跨南楚之富, 揚郡(揚州)有全吳之沃,魚鹽杞梓之利,充仞八方,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
——《宋書》
材料二《晉書.食貨志》記載東晉后期南方的情形是:“至于末年,天下無事,時和年豐,百姓樂
業,谷帛殷阜,幾乎家給人足矣”
(1)根據材料一,概括江南地區社會經濟情況。(4 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簡要分析當時南方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因。(6 分)
34.【文明的交流與互鑒】(12 分)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
中華文明經歷了 5000 多年的歷史變遷,但始終一脈相承,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
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中華文明是在中 國大地上產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而形成的文明。
公元前 100 多年,中國就開始開辟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西漢時期,中國的船隊就到達了印度和 斯里蘭卡,用中國的絲綢換取了琉璃、珍珠等物品。
——摘自習近平主席 2014 年 3 月 27 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
請以“文明交流與互鑒 ”為主題,任選角度, 自擬標題,運用所學知識加以論 述。(要求:觀點明
確,史論結合,表述成文。)
七年級參考答案與評分說明:
一、選擇題:
1.B 2.C 3.D 4.C 5.B 6.B 7.B 8.A 9.B 10.B 11.A 12.A 13.D 14.B
二、非選擇題:
15.小寧的行為值得我們學習。(1 分,“值得點贊”等意思相近均可給分)
①小寧帶領同學們取得文藝比賽團體第一名,喜歡幫助成績較差的同學,說明 她善于利用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最大限度地展現自己的才華;(3 分,觀點 2 分, 聯系材料進行說明 1 分)
②小寧在生活和學習中積極幫助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社會奉獻自 己的力量,在為他人、為社會帶來福祉的過程中做更好的自己:(3 分,觀點 2 分,聯系材料進行說明 1 分)
③在意識到自己的字寫得不夠好時,能夠及時、主動改正缺點,不斷自我完 善、 自我發展,成為更好的自己。(3 分,觀點 2 分,聯系材料進行說明 1 分)
16.(1)①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 孝”是重要的精神內涵:②孝親敬長是中華民 族的傳統美德,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4 分,每點 2 分)
(2)①尊敬。尊敬雙親長輩,聽取他們的意見和教導:②傾聽。與雙親長輩保 持親近、融治的關系,傾聽他們的心聲:③感恩。用行動表達感恩之情,認真 學習,不辜負父母的期望,了解雙親長輩的喜好,
體諒他們的辛勞,平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家人一起建設家庭。 (4 分,每點 2 分,答出兩個方面即可,如課從上述三個方面作答,答出了三個關鍵詞 可給 3 分)
(3)①試著去接納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為中蘊含的愛;②選擇不傷害父母 感情和不影響親子關系的做法,用父母能接受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愛;③通過良 好的互動溝通來解決。(2 分,每點 1 分,答出兩個方面即可)
17.(1)①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人為的災難、意外的事故等,讓 我們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艱難的;②藍天救援隊挽救生命,,,的行動,讓 我們體味到生命是堅強的、有力量的,是崇高的、神圣的;③藍天救援隊用行 動告訴我們,生命至上,對生命要有一種敬畏的情懷。(6 分,每點 2 分,觀點 1 分,聯系材料進行說明 1 分)
(2)①敬畏生命,要承認別人的生命同樣重要,從對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對他人 生命的關懷:②不漠視他人的生命,謹慎地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尊 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③對生命的敬畏是內心的自愿選擇, 要與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4 分,每點 2 分,答出兩個方面即可)
(3)例:你們用行動守護他人生命,彰顯生命高于一切。你們是道德的標桿,是 生命的燈塔,是我們學習的榜樣!(2 分,突出”生命” 意義、語句優美 1 分, 表達出由衷的敬意和贊美之情 1 分)
黃岡市 2023 年秋季七年級期末教學質量監測
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細則
18.A 19.C 20.D 21.A 22.C 23.A 24.C 25.B
26.A 27.C 28.D 29.B 30.D 31.C
32.(1)時代特征: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諸侯爭霸。(2 分,答出任意一點即可)
研究價值:補充了傳世文獻中春秋盟誓的記載空白;有利于了解春秋時期的歷史;提
供了對毛筆書法研究的史料。(2 分,答出任意一點即可)
(2)原因:生產力發展(或生產技術的發展、農業手工業的進步)(2 分)
表現:城市數量增加;城市的功能多樣(既有行政與軍事防御功能,又有工商業功 能) ;城市布局更加復雜(城市結構更加完善) 。(4 分。答出任意兩點即
可)
33. (1) 江南物產豐富 ;糧食產量高;手工業發達(4 分。每點 2 分,答出任意兩點即
可)。
(2)北方人民的南遷帶來勞動力和技術;江南地區比較安定;統治者重視發展經濟; 江南有優越的自然條件;人民的辛勤勞作。(6 分。每點 2 分,答出任意 3 點即
可)。
34. 【參考答案】評分標準
等級 論題 0-4 分 材料運用與論述 0-8 分
4 明確,有新意或有 思想深度(4 分) 緊扣自己的觀點加以論述,運用材料中兩個以上的 史實,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8 分)
3 明確(3) 能夠圍繞觀點論述,運用了材料中的史實,但不夠 充分或不夠典型,條理基本清楚(6 分)
2 不夠明確(2) 有論述或說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論結合不充分 (4 分)
1 沒有凝練出觀點(1 分) 觀點、論述與材料無關,或僅僅重復材料中的史實 (2 分)
說明 無論題(0 分) 空白卷(0 分)
答案示例
論題:
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鑒不斷豐富中華文明
論述: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中華文明是多姿多彩的,在交流互鑒中不斷發 展。中華文明吸收了不少外來文化,在與外來文化的交流中不斷發展升華。中華 5000 多年
的文明是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而形成,在中外交流中,中華文明不斷豐富。
西漢時期,張騫于公元前 138 年和 119 年兩次出使西域,向西域傳播了中華文化,也引 進了西域文化成果。 自從張騫開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日趨頻繁,絲 綢之路應運而生。通過絲綢之路,漢朝的絲綢、漆器等物品,以及開渠、鑿井、鑄鐵等技術 傳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 良種馬、香料、玻璃、寶石等,以及多種樂器 和歌舞傳入 中原,豐富了中原的物質文化生活和中華文明。漢朝還開辟了“ 海上絲綢之 路 ”,中國的船隊就到達了印度和斯里蘭卡,用中國的絲綢換取了琉璃、珍珠等物品。西漢 時期發明了造紙術,那時候,世界各國的造紙術大多是從中國輾轉流傳過去的。造紙術的發
明和傳播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
綜上,文明是多元的,只有在廣泛接觸、交流互鑒中才成促進文明的整體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源县| 卫辉市| 开江县| 五莲县| 孟州市| 格尔木市| 剑河县| 浮山县| 台州市| 三台县| 光泽县| 隆德县| 渭南市| 武义县| 自贡市| 仙居县| 海南省| 固安县| 望都县| 静海县| 抚顺县| 奈曼旗| 宁夏| 洛阳市| 双峰县| 德格县| 偃师市| 盐城市| 连南| 黄冈市| 桦川县| 抚宁县| 定南县| 瓮安县| 邯郸县| 肃宁县| 南木林县| 治多县| 兴文县| 漳平市| 柏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