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0課 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課程標準了解不同時代、不同類型商路的開辟;通過了解商品所體現(xiàn)的特色文化,理解貿易活動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重點難點重點:近代全球性貿易的形成對世界文化交流的影響。難點:世界貿易中商品的文化價值及其影響。一 全球貿易網的形成1.15世紀之前:主要局限于各洲內部和________之間。2.15世紀后至工業(yè)革命前的世界貿易(1)原因: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和西歐各國的________,各洲之間的貿易隨之擴展。(2)表現(xiàn)①國際流通中的商品________與數量大大增加。②貿易的擴大促進了________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3)影響:西歐列強在美洲、非洲、亞洲等地的殖民擴張,客觀上推動了洲與洲之間的貿易,以歐洲為中心的________初步形成。3.工業(yè)革命后的世界貿易(1)原因:大規(guī)模的工業(yè)化生產使歐美國家需要尋求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和商品市場。(2)表現(xiàn):類型豐富的工業(yè)產品,通過更快速的________輸送到世界各地。4.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前的世界貿易:世界貿易額增長了近____倍。5.20世紀上半期的世界貿易:兩次世界大戰(zhàn)影響了世界貿易的發(fā)展。6.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的世界貿易: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貿易受到極大影響,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簽署的《____________》以及各國圍繞貿易、關稅的談判,仍推動著世界貿易的發(fā)展。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發(fā)展、冷戰(zhàn)的結束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世界貿易突飛猛進。二 商品流動與文化交流國際化1.特點:國際貿易的過程伴隨著文化的傳播。2.茶(1)地位:飲茶風俗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蘊含了________的東方哲學和嫻靜淡雅的東方美學,是中國文化的符號之一。(2)傳播:最初,中國茶主要在中國周邊傳播。16世紀以后,中國茶廣泛傳播到________、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區(qū)。3.服裝(1)法國①中國服裝柔軟的面料、富有東方韻味的款式、線條流暢的________等,融入法國18世紀的服裝設計之中。②20世紀初,法國設計師設計的女裝,大膽采用東方女裝________的樣武,奠定了20世紀西方女裝流行的基調。(2)中山裝:民國早期設計的中山裝兼具________的特點,穿著方便,同時體現(xiàn)了一定的時代精神和民族特色。4.鐘表(1)誕生并傳入中國:誕生于歐洲,大約在16世紀中期經由________傳入中國內地。(2)概況①一些清朝高官將進口的________作為珍稀物品收藏。②在社會________中逐漸流行。③一些________也安裝有鐘表。④中國人制作的鐘表,其外觀多體現(xiàn)了中國自身的文化特色。5.文化交流(1)原因:全球貿易網的形成大大促進了文化的交流。(2)表現(xiàn):電影、音樂、電視節(jié)目、動漫、________等各國文化產品,也廣銷世界各地。達標檢測1.中國引種美洲作物大多發(fā)生在明清時期,總數接近30種,中國的一些農作物也傳入美洲。歐洲人飲用從中國和印度輸入的茶、來自阿拉伯的咖啡和品嘗用來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隨著熱飲的盛行,購置中國瓷制的飲具、炊具成為歐洲家庭的時尚。這表明( )A.新航路的開辟促進全球性聯(lián)系的建立,食物物種實現(xiàn)了世界的自由流動B.殖民擴張活動擴展了歐洲的勢力,加強了對美洲和亞洲的掠奪C.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世界食物物種的交流,豐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D.歐洲國家的殖民活動加強了世界的聯(lián)系,成為溝通美洲和亞洲的紐帶2.下表為1912~1922年部分年份中國陶瓷進出口情況。據此可知,當時中國( )年次 1912 1913 1915 1917 1922輸出值(兩) 2738286 2928288 3775840 3517705 4861446輸入值(兩) 3523839 5341803 3743026 6355623 11923412入超額(兩) 785553 2423515 -32814 2837918 7061966A.對外貿易深受國內政局影響 B.陶瓷業(yè)的生產規(guī)模趨向擴大C.商品經濟逐漸取代自然經濟 D.與世界市場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3.張騫通西域、鄭和下西洋推動了文化的傳播與交流,雖然跨越國界,卻無法實現(xiàn)全球效應而21世紀的戛納電影節(jié)上的一件時裝轉瞬間即可動全球影迷的追掉熱潮。這說明A.大眾文化審美的古今差異 B.明星效應遠大于歷史名人C.非物質文化遺產函待傳承 D.技術進步推動文化全球化4.16世紀起,英國國王將大量特許狀授予從事海外貿易的商人團體,成立特許公司。與此同時,歐洲許多國家掀起創(chuàng)辦海外貿易特許公司的熱潮。至18世紀末,特許公司數量已達數百個。這反映出該時期A.資本輸出成為海外擴張的主要形式 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C.劃分勢力范圍成為列強爭霸的焦點 D.殖民擴張呈現(xiàn)競爭格局5.上海自清末開埠以來,許多西方舶來品在這里匯聚,飲食文化從此變得更加多元復雜。德大色拉是西式色拉融入上海本地特色后改良而成的一道海派西菜,舶來西式炸豬排搭配上海特制的辣醬油也深受上海食客的喜愛。這表明A.近代上海的餐飲業(yè)成就已領先全國B.商品流通中伴隨著文化的傳播借鑒C.菜品改良改變了中國民眾生活方式D.傳統(tǒng)菜系受到沖擊并逐漸走向沒落6.《格致新報》由上海人朱開甲于1808年3月在上海創(chuàng)辦。該報設有回答讀者提問的專欄,至該報終刊時,共有答問242條,其分類如下,對如表分析不準確的是序號 類別 數字 比例(%) 序號 類別 數字 比例(%)1 日常生活現(xiàn)象 45 18.6 8 地理 3.32 應用科學 33 13.6 9 趣味問題 8 3.33 時務 24 9.9 10 生理 7 2.94 物理 20 8.3 11 化學 6 2.55 天文 18 7.4 12 軍事 5 2.16 生物 15 6.2 13 其他 43 17.87 醫(yī)學 10 4.1 14 總計 242 100A.19世紀末中國社會對時務的關注度較高B.甲午戰(zhàn)敗后應用科學引起了國人的高度關注C.一定程度反映了中國近代思想解放潮流D.西學東漸直接引發(fā)中國實業(yè)救國思潮的興起7.工業(yè)革命使英國的實力大大增強,為適應工業(yè)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英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①建立職業(yè)警察制度②建立社會福利制度③進行三次議會制度改革④推行貨幣主義政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意大利是歐洲資本主義萌芽和文藝復興的早期發(fā)源地,但從1498年達·伽馬在印度加爾各答港口的登陸,使意大利遭受了沉重地經濟打擊,便逐漸結束了意大利人享有的、作為西歐和東方貿易中間人的有利可圖的壟斷地位,由此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A.統(tǒng)治集團內部斗爭削弱自身實力 B.法國入侵使意大利半島遭受嚴重破壞C.新航路開辟失去了世界貿易中心地位 D.工商業(yè)經濟衰退失去競爭力9.查爾斯·屈維廉爵士在英國國會上院作證時曾講到,在今天孟加拉國的紡織業(yè)中心達卡,“叢林和瘧疾正在迅速地蔓延……印度的曼徹斯特失去了往日的繁榮,變成了一個非常貧窮而狹小的城鎮(zhèn)”。其人口從1750年的大約12萬-15萬人,下降到1850年的4萬-6萬人。據此,達卡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達卡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 B.英國對殖民地打壓C.英國本土工業(yè)革命 D.殖民地人民的反抗10.下圖是美洲流入西歐的貴金屬數量變化圖。據此能得出的結論是A.歐洲掠奪美洲日趨加強 B.工業(yè)革命促進國際貿易發(fā)展C.英國圈地運動不斷深入 D.西班牙葡萄牙主導海外商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