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2章微粒的模型與符號第3節原子結構的模型(第1課時)一、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原子結構模型的發展史1英國化學家道爾頓1803年,提出一切物質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構成的。原子模型:原子是堅實的、不可再分的實心球體。實心球模型英國物理學家湯姆生原子并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微粒——湯姆生發現了電子。原子模型:原子是一個球體,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球體內,電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鑲嵌其中。葡萄干面包模型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1911年盧瑟福用α粒子(一種帶正電的微粒)去轟擊金屬箔,發現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屬箔后仍按原來的方向繼續運動,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極少數α粒子會被反彈。思考你可以得到什么結論呢 ①原子不是一個實心球體,大部分空間是空心的。②原子的中心存在一種體積很小的帶正電的微粒。盧瑟福認為:α粒子可能被質量很大但體積很小的核碰撞回來,原子核帶正電荷,位于原子的中心。在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的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帶負電的電子在原子核外空間繞核做高速運動,就像行星環繞太陽運轉一樣。盧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丹麥科學家玻爾1913年,科學家玻爾改進了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他認為電子只能在原子內的一些特定的穩定軌道上運動。分層模型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核外電子構成。兩者所帶的電量大小相等,電性相反,因而原子呈電中性。原子核很小,但幾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質量,核外電子在核外空間高速運動。電子云模型電子云是電子在核外空間各處出現概率大小的形象化描述。道爾頓模型(1803年)湯姆生模型(1904年)盧瑟福模型(1911年)波爾模型(1913年)電子云模型(1926年)思考從原子模型的建立過程看,一個模型的建立需要經歷怎樣的過程?你有什么啟示?建立模型需要不斷地完善和修正,才能使它更加接近事物的本質??茖W在進步,原子結構還有待同學們將來進一步去探究、發現。原子的構成2(1)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繞核作高速運動的電子構成的。帶正電帶負電原子核核外電子原子原子呈電中性為什么原子是呈電中性的?原子核帶正電荷,核外電子帶負電荷。兩者所帶的電量大小相等,電性相反,因而原子呈電中性。思考(2)原子核和原子的質量大小以及空間大小關系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體積極小,核外電子在核外空間做高速運動。原子核的半徑大約是原子半徑的十萬分之一。原子核的體積雖然很小,但原子核幾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質量,電子的質量相對要微小得多。二、揭開原子核的秘密原子核的構成1(1)原子核很小,用什么方法來研究它的結構呢?用高能量的粒子去撞擊原子核,看看能不能得到更小的粒子。最終發現,原子核是由_______和_______構成的。質子中子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比如普通氫原子的原子核內只有質子,沒有中子。(2)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分別帶什么電荷呢?一個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 一個電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中子不帶電。經科學家們測定:(3)一個質子、中子和電子的質量分別是多少?質子:1.6726×10-27千克中子:1.6748×10-27千克電子:9.1176×10-31千克核電荷數:科學上把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稱為核電荷數。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分析下表,你能獲得哪些規律?思考原子種類 核電荷數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氫原子 1 1 0 1氦原子 2 2 2 2碳原子 6 6 8 6氮原子 7 7 7 7鋁原子 13 13 14 13硫原子 16 16 17 16氯原子 17 17 20 17鐵原子 26 26 30 26①在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②質子數與中子數不一定相等,如:鐵原子。③個別原子內可以沒有中子,如:氫原子。④原子的種類不同,質子數一定不同。(4)科學家們又對質子和中子的構成進行了研究,發現質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構成的。水分子原子原子核:質子和中子夸克有關夸克的結構和性質仍在探索和研究中,夸克還可以再分。1. 20世紀初,科學家先后提出了三種原子模型,依照提出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課堂測評D2.下列認識中錯誤的是( )A.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B.核外電子在離核遠近不同的區域中運動C.原子核的質量和電子的質量相差不大D.原子核的體積與整個原子的體積相比要小很多課堂測評C3. 如圖所示為小明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的小球為電子,內圈為原子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模型表示一種碳原子B.該原子的核電荷數為4C.該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2個電子上D.該原子核由2個質子和2個中子構成課堂測評D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