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6課 現代科技進步與人類社會發展 導學案(含答案)--2023-2024學年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6課 現代科技進步與人類社會發展 導學案(含答案)--2023-2024學年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

資源簡介

第6課 現代科技進步與人類社會發展
課 程 標 準 學 法 指 導
1.認識智能技術的出現對改變人們勞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義。 2.充分認識生產方式的變革對人類社會發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義。 1.通過了解現代科技革命的發展,特別是智能技術的應用和推廣,了解其對人類生活產生的影響。 2.深刻認識生產力的發展對生產關系的變革的推動作用,加深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科學論斷的理解,增強唯物史觀等學科核心素養。
必備知識·自主學習——新知全解一遍過
知識點一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
1.概況: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達國家在________與人工智能技術的引領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術迅速發展。
2.主要成就
(1)電子計算機與網絡
①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________”的出現,開啟了電子計算機時代。
②1969年美國國防部建立起軍用網絡,后演化為互聯網,并于20世紀90年代實現________。
(2)人工智能技術
概念 通過計算機模擬人的________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術
開端 20世紀50年代機器模擬智能被________科學家提上日程
發展 人工智能已涵蓋機器人制造、語音及圖像識別、________處理等領域
應用 計算機控制的機械手、________等自動化裝置,在生產中得到大量應用
典例 出現了“無人倉庫”“________”“無人車間”乃至“________”
影響 人工智能技術廣泛地應用到各個領域,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
(3)航天技術
開端 1957年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____________
突出 成就 航天技術服務于軍事部門與________;研發出多種類型的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大量航天器,建立地球測控網
影響 作為新興的尖端科技,航天技術對________與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4)海洋技術
開創 美國是世界上最先進行________的國家
成就 ①20世紀60年代,美國深潛器曾在水下數千米處發現了海洋________,并且首次潛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 ②1997年,中國深潛________成功潛入水下6 000米處,標志著中國海洋技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③2020年中國的“________”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創造了10 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5)新材料技術
地位 應用范圍廣泛,受到各國的普遍重視
應用 高分子材料、________材料、生態環境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廣泛應用到生產生活中
知識點二 現代科技進步的革命性意義
1.社會生產
(1)生產力:計算機與________技術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飛躍。
(2)勞作方式:由粗放型轉化為________。
(3)企業管理: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技術優勢、有效調動員工積極性的____________制度逐步發展起來。
2.文化生活:人類文化生活出現了新的模式。
(1)計算機網絡、________等技術迅猛發展,使人們可以輕松了解社會動態,與外界溝通更加方便。
(2)各種________的開發,促進了人們的通信交流,豐富了大眾的文化生活,推動了________的發展。
(3)________不斷發展,為人們認識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視角。
3.人類視野:產生新的變化
(1)交通和通信技術的進步使得地球成為“地球村”。
(2)網絡的普及促進了信息的交流,大大豐富了人類的知識,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4.負面影響:現代科技應用不當,也會帶來負面影響。
啟思助學?
1.【學習情境】 世界近現代科技成就
歷史上有三個著名的蘋果:一個誘惑了夏娃,一個砸醒了牛頓,一個被喬布斯咬了一口。
思考:從科學技術發展歷史來看,后兩個“蘋果”分別代表了什么?
試答:                                    
                                    
2.【思維拓展】 中國研發人工智能技術的主要優勢
(1)國家的大力支持:伴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各級政府掀起了研制人工智能的熱潮。
(2)充足的研發資金:中國在科研領域的投入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民間IT企業也發揮了巨大作用。
(3)大數據優勢:中國網民人數全球最多,數據積累快,從而提高了競爭力。
(4)人才優勢:中國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及論文數量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
3.【名師指津】 教材P32“學思之窗”:
結合材料,思考原子能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試答:                                    
                                    
4.【知識延伸】 航天技術發展的意義
(1)有助于人類探索宇宙的奧秘,擴大人類活動和生存的空間。
(2)廣泛應用于氣象、資源勘探、通信等許多領域,給生活帶來許多便利。
(3)促進高科技和相關技術的發展,促進太空探險和相關產業的發展。?
5.【名師指津】 教材P33“思考點”:
現代科技進步給你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
試答:                                    
                                    
6.【知識延伸】 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是現代企業制度的一個重要內容,它是為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要求而建立的一套以有限責任制度、先進管理制度、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和財務會計制度為主要內容的企業管理制度。現代企業制度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企業法人制度為主體,以公司制度為核心,以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條件的新型企業制度。
7.【生活情境】 打車軟件的出現
從國外的Uber、Lyft到國內的滴滴、快的,移動互聯網催生了一批打車軟件,它們通過把移動互聯網和傳統的交通出行相結合,增加了車輛的使用率。
思考:這些打車軟件的出現說明了什么?
試答:                                    
                                    
關鍵能力·課堂探究——學科素養大提升
探究主題 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
[史料實證]——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
史料一 人工智能簡單地講就是用計算機實現人的頭腦功能,即通過計算機實現人的頭腦思維所產生的效果。人工智能算法所要處理的問題,以及處理后的結果具有不可預測性。……機器人在行走過程中,如果路上出現一個不可預知的障礙物,這時機器人肯定會被絆倒;然而,如果在機器人系統中搭載了人工智能的算法,機器人就可以依據自己的判斷,自主地繞過障礙物。——摘編自[日]顧澤蒼《人工智能技術深度剖析》
史料二 就人類科技發展的歷史看來,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再到“信息時代”,人們從自然中不斷獲得全新的動力,但是結果卻是相同的,使人們的工作變得“省勁”。……人工智能技術不僅可以在工作中大大減輕人類的體力勞動,還可以極大地降低人類腦力勞動的強度,并輔助人類進行數據分析或事務決策。
——摘編自杜森《人工智能對人類生活方式的影響及反思》
探究:
(1)根據史料一,歸納人工智能的特點。
(2)根據史料二,指出人工智能技術與之前科學技術對人類影響的主要不同之處。
[歷史解釋]——人工智能技術對經濟的影響
(1)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經濟增長。人工智能會帶來技術的變革和創新,技術的進步滲透到各行業,從而促進經濟發展。
(2)從長遠來看,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勢必要提高自動化水平,降低勞動力成本。
(3)使得企業組織結構更加扁平化,減少了溝通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4)引發新興產業,提升產業效率,推動結構升級。例如新型農業的升級、物流產業的效率提升等。
(5)消極影響:帶來持續性失業;加重收入不平等現象;引發國家安全風險等。
史料一前半部分講述了人工智能的重要特點是像人一樣思考,處理問題及處理結果具有不可預測性;最后一句則用實例說明人工智能可以像人一樣行動的特點。
史料二前半部分講述了人工智能之前的科技的主要作用是節省人的體力勞動;后半部分講述了人工智能技術的主要作用是兼顧節省人的體力和腦力勞動。
[家國情懷] 現代科學發展的特點及我國應對新科技的對策
(1)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主要特點
①科學技術在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科學技術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速度加快。
②科學和技術密切結合,相互促進。
③科學技術各個領域之間相互滲透。
(2)我國應對新科技革命的對策
①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②大力發展高科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③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
④鼓勵知識創新和科技發明,不斷增強綜合國力。
[必備術語]
1.現代科技的一系列成果,加快了人類社會邁向現代化的步伐。
2.尖端科技的發展,是衡量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3.大力發展智能制造以及人工智能新興產業,鼓勵各個領域的智能化創新,是當今科技發展的重要任務。
4.現代科技進步推動了生產力的躍進,改變了生產方式與社會生活。
5.網絡的普及促進了信息的交流,豐富了人類的知識,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隨堂檢測·強化落實——基礎素能練到位
1.[2022·四川省南充市高二期末]1931年,愛因斯坦在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發表演講,忠告青年學者:“關心人本身及其命運,應當始終成為一切技術上奮斗的目標。關心組織勞動和產品分配這個重大的尚未解決的問題,才能保證我們智慧的產物促進人類幸福,而不至于成為禍害。”他意在強調(  )
A.科學家應研究產品分配的問題
B.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
C.科研應以人類福利為奮斗目標
D.科學家應保持嚴謹研究態度
2.[2022·四川省南充市高二期末]貝爾公司和威斯坦·尤尼奧公司對電話機的專利權進行了激烈的爭奪,最終以貝爾公司獲勝告終。1878年愛迪生研制成功新型電話機,貝爾公司立即買下愛迪生的送話器專利,生產性能更優良的電話機,迅速占領市場……競爭失利的威斯坦·尤尼奧公司則只能經營電報機的生產。這說明(  )
A.科學技術的發明困難重重
B.知識產權有助于提高科技投資效益
C.科研工作者追求經濟利益
D.商業競爭不利于科技的發明與創造
3.[2022·浙江省溫州市高二期末]1997年5月11日,紐約發生了一件可以被載入史冊的事:電腦“深藍”擊敗了當時最出色的國際象棋大師加里·卡斯帕羅夫。此次對弈前,《新聞周刊》在封面上寫道:“人腦背水一戰”。這反映了(  )
A.“深藍”的出現,開啟了電子計算機時代
B.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于生活各個領域
C.電腦已經可以取代人的思維解決實際問題
D.人工智能技術展示出巨大的發展前景
4.[2022·廣東省惠州市高二期末]機器人(英文名:Robot)是一種具有高度靈活性的自動化機器,可以輔助甚至替代人類完成危險、繁重、復雜的工作。1962年以來,機器人的發展經歷了三代,即操縱型機器人、自動型機器人和智能型機器人。機器人的使用(  )
A.大大緩解了人口壓力
B.體現了科學技術的綜合運用
C.促進了經濟持續繁榮
D.使經濟全球化進程明顯加快
5.(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當18世紀來臨的時候……英國正孕育人類歷史上一種嶄新的生產方式……在生產中大規模使用機器,極大地提高了手工工場的效率,并最終促成了現代工廠的誕生。——選自《大國崛起》解說詞
材料二 下列是現代科技進步的部分成就
時間 科學成就
1945年 美國爆炸第一顆原子彈
1946年 電子計算機誕生于美國
1954年 蘇聯建立第一座核電站
1957年 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
1969年 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
1969年 美國建立軍用網絡
1972年 美國重組DNA生物基因工程
1981年 美國第一架航天飛機升空
1997年 英國克隆羊成功
1997年 中國無纜水下機器人實驗成功
(1)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18世紀英國經濟領域發生了哪些變化?(4分)
(2)結合所學,歸納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信息,并分析現代科技進步的影響。(10分)
讀史思辨·視野拓展——深化認知全通關
視野一 人工智能技術的定義
[史學新論] 定義一:AI就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計算機程序。
定義二:AI就是與人類思考方式相似的計算機程序。
定義三:AI就是與人類行為相似的計算機程序。
定義四:AI就是會學習的計算機程序。
定義五:AI就是根據對環境的感知,做出合理的行動,并獲得最大收益的計算機程序。——李開復《人工智能》
激活思維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作為新科技革命的標志,經歷了從最初的神經網絡、模糊邏輯,到現在的深度學習、圖像搜索等過程。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智能搜索、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生活預測、人機交互等領域,從智能手機到智慧城市,從智能建筑到自動駕駛,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思辨訓練1] “阿爾法圍棋”(AlphaGo)是一款圍棋人工智能程序。2016年3月,該程序與韓國圍棋世界冠軍、職業九段棋手李世石進行“人機大戰”,并以4∶1的總比分獲勝。下列科技進步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奠定技術基礎的是(  )
A.蒸汽機的發明與運用
B.電氣技術的發明與應用
C.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
D.原子能與航天技術應用
[思辨訓練2] 人工智能(AI)是計算機信息科學的一個分支,利用計算機模擬人類的智力活動。人工智能的應用,讓機器代替人類進行單純重復的工作或危險和勞動條件惡劣的工作,既能減輕人類的勞動強度,又能避免工傷事故。這表明信息技術(  )
A.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環境
B.避免了工傷事故的發生
C.給從事單純重復勞動的人帶來失業風險
D.提升了人類的智力水平
視野二 科學技術的重大作用
[史學新論] 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習近平《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2016年5月30日)
激活思維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對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綜合國力的提升起到決定性作用。
[思辨訓練3]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獨立進行載人航天試驗的國家,同時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術和嘗試是開創性的。這是中國“大國雄心”的展示,因為“一個普通的發展中國家,是不會試圖飛到月球的”。這說明(  )
A.中國已經是世界超級大國
B.中國科技在世界上已經處于優勢地位
C.航天技術決定了一個國家的興衰
D.當代科技發展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展示
[思辨訓練4] “如果一個國家控制了信息流,就如同在另外一個時代控制了海洋一樣。”有學者將這種新型的帝國主義稱作數字帝國主義。此材料說明(  )
A.科技革命影響國際政治體系
B.信息技術推動全球化
C.數字跨國公司沖擊國家主權
D.網絡削弱了霸權主義
第6課 現代科技進步與人類社會發展
必備知識·自主學習
啟思助學
1.提示:砸醒了牛頓的蘋果指代的是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屬于理論創新;被喬布斯咬了一口的蘋果指代的是信息時代的高科技品牌,屬于產品的創新。
3.提示:(1)原子能可以服務于人類的和平事業,應用于生產生活。原子能可以為新的交通工具提供動力;可以服務于很多生產領域,為它們提供新能源;可以應用于醫學研究與診斷治療,造福人類健康。
(2)原子能的濫用給人類帶來危害甚至災難。核武器擴散、核泄漏對人類造成巨大威脅。
5.提示:現代科技進步使交通便利,人與人的交流暢通,帶來一系列新的娛樂方式和休閑方式,使服務更加便捷,等等。
7.提示: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走進教材
知識點一
1.計算機
2.(1)埃尼阿克 商業化 (2)思維 美國 自然語言 機器人 無人碼頭 無人工廠 (3)人造地球衛星 國民經濟 現代國防 (4)深海研究 生物群落 機器人 奮斗者號 (5)納米
知識點二
1.(1)人工智能 (2)集約型 (3)現代企業管理
2.(1)移動通信 (2)應用程序 電子商務 (3)全媒體
關鍵能力·課堂探究
探究主題
(1)提示:特點:像人一樣思考;處理問題及結果具有不可預測性;像人一樣行動等。
(2)提示:不同:之前的科技動力主要從自然中獲取,主要結果是節省人的體力勞動;而人工智能技術的動力來自于計算機算法,主要結果是大大降低人的體力和腦力勞動。
隨堂檢測·強化落實
1.解析:由材料“關心人本身及其命運,應當始終成為一切技術上奮斗的目標。關心組織勞動和產品分配這個重大的尚未解決的問題,才能保證我們智慧的產物促進人類幸福,而不至于成為禍害”可知愛因斯坦主張科學研究要從人類本身的命運出發,即科學是為人類社會服務的,以人類福利為奮斗目標,故選C項;科學家要專心研究科技而非探討產品的分配問題,排除A項;材料中愛因斯坦對科技與經濟之間的關系并未提出觀點,排除B項;材料強調科學研究的目的而非科學研究的態度,排除D項。
答案:C
2.解析:由材料“貝爾公司和威斯坦·尤尼奧公司對電話機的專利權進行了激烈的爭奪”“貝爾公司立即買下愛迪生的送話器專利,生產性能更優良的電話機,迅速占領市場”可知貝爾公司注重對電話機專利權的保護,從而保障了貝爾公司的市場競爭力,說明知識產權有利于提高科技投資的效益,故選B項;材料強調的是科技發明與市場之間的關聯,并未涉及科學技術的發明歷程,排除A項;“科研工作者追求經濟利益”表述不符合科學研究的史實,排除C項;商業競爭對科技的發明與創造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排除D項。
答案:B
3.解析:“深藍”計算機擊敗了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這是計算機第一次戰勝人類的象棋冠軍,反映了人工智能技術展示出巨大的發展前景,故選D項;1946年,為滿足彈道計算的需求,美國軍方研制的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問世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它的出現,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排除A項;材料強調人工智能技術展示出巨大的發展前景,沒有涉及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領域,排除B項;現實世界中,電腦在很多方面無法取代人的思維解決實際問題,排除C項。
答案:D
4.解析:根據材料“可以輔助甚至替代人類完成危險、繁重、復雜的工作”“機器人的發展經歷了三代,即操縱型機器人、自動型機器人和智能型機器人”可知,各種高科技機器人的出現使人類的社會生產更加便捷,體現了科學技術在社會生產中的運用,故選B項;緩解人口壓力需要從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等方面著手解決,排除A項;機器人投入社會生產的范圍和方式是有限的,而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具有周期性的特點,排除C項;全球化進程主要體現在世界各地之間的緊密聯系程度,而機器人主要運用于社會生產領域,兩者并無必然聯系,排除D項。
答案:B
5.解析:第(1)問,根據材料一“一種嶄新的生產方式……使用機器……手工工場……最終促成了現代工廠的誕生”概括。第(2)問,第一小問,從表中第一列可知時間,從第二列取得成就的國家、成就等三方面進行概括。第二小問,根據第一小問中成就逐條分析影響,注意客觀公正。
答案:(1)變化:生產方式從手工勞動發展到機器化生產;生產組織由手工工場發展到工廠。(4分)
(2)信息:現代科技進步發生于20世紀40年代以后;現代科技不再局限于簡單機械,主要成就集中在原子能、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網絡、人工智能、生物工程、遺傳工程、海洋探測等具有高度科技含量的領域;這些發明主要集中在美蘇兩國。(6分)
影響:以互聯網為主要標志的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幾乎把地球上的每個人都聯系了起來,推進了全球化進程,也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工業生產和生活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機器人,解放了勞動力成本,也更加高效和精準;航天技術的高速發展使人類不再局限于放眼所及的地球,而是更廣闊的太空;生物工程和遺傳工程為人類戰勝疾病提供條件;但原子能、互聯網等用于軍事對人類安全構成威脅。(4分,任答兩點即可)
讀史思辨·視野拓展
[思辨訓練1] 解析: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為人工智能技術奠定基礎,故C項正確;蒸汽機的發明與應用是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上半葉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主要成就,與題干時間不符,A項錯誤;電氣技術的發明與應用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至20世紀前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就,與題干時間不符,B項錯誤;在原子能和航天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是核彈、核電站及人造地球衛星、宇宙飛船、航天飛機等成就,D項錯誤。
答案:C
[思辨訓練2] 解析:依據“讓機器代替人類進行單純重復的工作或危險和勞動條件惡劣的工作,既能減輕人類的勞動強度,又能避免工傷事故”,可見信息技術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環境,故選A項;B項“避免了”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人工智能技術能輔助人類勞動,但不能提高人類的智力水平,D項錯誤。
答案:A
[思辨訓練3] 解析:依據題干“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獨立進行載人航天試驗的國家,同時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術和嘗試是開創性的”“一個普通的發展中國家,是不會試圖飛到月球的”可知,反映的是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科技領域取得巨大成就,即當代科技發展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展示,故D項正確;A、B兩項不符合史實,應排除;C項錯在“決定”,應排除。
答案:D
[思辨訓練4] 解析:“如果一個國家控制了信息流,就如同在另外一個時代控制了海洋一樣”可得科技革命對一個國家國際地位的影響,故選A項;“如果一個國家控制了信息流,就如同在另外一個時代控制了海洋一樣”強調政治地位,無法體現全球化,排除B項;“如果一個國家控制了信息流,就如同在另外一個時代控制了海洋一樣”強調在國際地位上的強勢,不能直接說明對主權國家的沖擊,排除C項;“有學者將這種新型的帝國主義稱作數字帝國主義”可見掌握這種技術的國家也將確立新的霸權主義,排除D項。
答案: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来县| 大新县| 河津市| 隆昌县| 沽源县| 崇礼县| 平罗县| 水城县| 南漳县| 马鞍山市| 长顺县| 林口县| 苗栗县| 合水县| 长兴县| 南雄市| 琼结县| 郯城县| 邵阳县| 五华县| 汉阴县| 桐梓县| 祁阳县| 定安县| 邓州市| 民丰县| 莱州市| 密云县| 蓬溪县| 获嘉县| 武邑县| 仁化县| 丰宁| 郸城县| 射洪县| 都江堰市| 武功县| 八宿县| 四会市| 龙南县| 泽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