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導學案(2023最新版)一、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 相信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定支持和擁護中國共產黨執政的信念。2.科學精神:懂得衡量一個政黨的先進性,就是看它在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優于其他政黨的特質,看它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不同階段所起的引領作用。3.公共參與:升華對黨的認識,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培養學生立足實踐,并積極投入實踐,激發學生愛國情懷。二、學習目標: 必備知識:黨的性質、根本立場和根本宗旨;黨的執政理念。關鍵能力:通過對課本的梳理,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分析和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執政理念教學難點:貫徹落實黨的執政理念的具體要求;中國共產黨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四、新知導學(請同學們課前結合教材,認真完成下列填空。)一、黨的性質和宗旨1.性質:2.根本立場: 根本宗旨:3.踐行黨的性質宗旨的要求:_______________決定了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_________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這是黨立于不敗之地的______________。在任何時候,黨都應把________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與人民同甘共苦等等。二、黨的執政理念1.內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立黨為公:就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都要代表中國先進___________的發展要求、中國__________的前進方向和中國最廣大人民的___________,都要體現國家和民族的___________,全體人民的____________。(2)執政為民:就是黨的全部工作必須以中國最廣大人民的__________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2.確立依據:(1)____________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2)人民是歷史的_________,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______地位,堅持以_______為中心。3.要求(1)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就是要堅持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根本宗旨,樹牢__________________,貫徹__________________,尊重人民__________________。(2) 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必須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__________,即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_______________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五、課前探究探究1:展示視頻:《浦江經驗20周年》(2024年1月新華社)展示材料:浦江經驗的主要內容是“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下訪,深入基層,聯系群眾,真下真訪民情,實心實意辦事”。通過下訪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疾苦,解決群眾困難,滿足群眾心愿,領導干部在急難險重等關鍵時刻,應該沖在最前列,面對群眾信訪問題,領導干部也應站在最前面,面對面地做好群眾工作。“零距離”傾聽民聲,面對面解決問題,真心實意幫助他們排憂解難,真正做到一切為了人民,始終相信和依靠群眾。領導干部下訪,要到矛盾多的地方去,往矛盾“窩”里鉆,這樣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解決一批階段性的信訪問題。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再小也不能含糊,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解決事關群眾利益的問題,必須真心實意而不是虛情假意,必須全心全意而不是三心二意,做到“確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結果”。問題:根據視頻和材料并結合教材15-16頁的知識分析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這么做?探究2:展示材料:2023年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黨的二十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離京考察的第一站是陜西延安市。在南溝村的蘋果園,看到鄉親們通過筑水壩、搞滴灌和精細化管理,用蘋果“金扁擔”挑起好日子,總書記對鄉親們說:“這就是農業現代化,你們找到了合適的產業發展方向。”“扶一把老百姓特別是農民”“讓農民挑上‘金扁擔’”。從梁家河一路走來,總書記心里始終惦念著農村、牽掛著農民,在實踐中不斷思考并擘畫著中國特色農業農村現代化之路。2020年全國兩會“下團組”時,總書記講了一個“金扁擔”的故事。當年,鄉親們談起在吃飽吃好之后更高的愿望時說,將來上山干活就挑著“金扁擔”。“‘金扁擔’,我把它理解為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業強國,利器在科技”“農業科技工作要突出應用導向,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要加快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時時放心不下”的牽掛里,既有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的悉心擘畫,也有“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殷殷期許,字里行間蘊含著“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的相互呼應。“金扁擔”挑起鄉親們的幸福生活。問題:根據材料并結合教材p17-18,理解什么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探究3:展示材料:寧夏賀蘭縣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里,看到昔日的稻田變成了產業園區,總書記叮囑:“發展鄉村產業,一定要突出農民主體地位,始終把保障農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剝奪或者削弱農民的發展能力。不能把農民土地拿走了,干得紅紅火火的,卻跟農民沒關系。要共同致富。”在內蒙古,田埂上細問土地的流轉承包是否惠農;在江蘇,大棚里關心草莓產量和農民收入如何……深入群眾,傾聽民聲;行程萬里,調查研究。堅實腳步,走出中國特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新路徑,開創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新局面。放眼全國,400多萬家家庭農場、222萬多家農民合作社,縣級以上龍頭企業引領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輻射帶動農戶1.2億多戶。“村‘兩委’+合作社+農戶”“企業+合作社+農戶”……聯農帶農,興農惠農,各類新型經營模式在廣袤田野扎根。“金扁擔”越挑越穩,成色越來越足,鄉村全面振興連著民族復興。問題:根據材料并結合教材p18,議一議怎樣踐行黨的執政理念?探究4:展示材料:“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讓農民腰包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美好,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傳遍希望的田野,回蕩在億萬農民的心間。問題:根據材料并結合教材19頁回答黨在新時代的宏偉藍圖?隨堂練習1.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讓人民群眾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的牽掛。他強調,要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住房的多樣化、多元化需求,確保外來人口進得來、留得下、住得安、能成業,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認真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由此可見,建設人民城市必須( )①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城市建設和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②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融人城市治理現代化過程中③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城市建設中的主體作用④堅持人民至上,滿足人民的一切訴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年11月,中央宣傳部授予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寶塔消防救援站“時代楷模”稱號。救援隊建隊50年來,在滅火救援、抗洪搶險等急難險重任務中沖鋒在前,黨支部動員廣大黨員積極參加“張思德消防服務隊”開展志愿服務,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上述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共產黨員要弘揚建黨精神,對黨忠誠、不負人民②基層黨組織要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勇擔時代責任③黨員要帶動身邊群眾,發揮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作用④基層黨組織要牢記初心使命,切實履行管理職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以人民利益為重、以人民期盼為念,才能真正把十四億多中國人的思想統一起來、力量凝聚起來。這說明( )①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②中國共產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③黨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始終發揮引領作用④黨自身的特殊利益和人民利益實現有機統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①4.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對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進行了系統全面的描述,從“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的強大決心,到“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赤子之心,再到“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念茲在茲……這些理念給黨員干部的啟示是( )A.要舍棄個人的利益來維護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B.應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C.堅持馬克思主義,為實現共產主義不懈奮斗D.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一切權益5.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同志就提出了我國發展富強的目標,指出“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下列關于共同富裕的理解與材料主旨一致的是( )①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②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的最高目標④努力實現全體人民的同步富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新知導學答案:新知導學答案見2023.8版本教材隨堂練習答案:AAAB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