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課與世界共發展4.1中國的機遇與挑戰第一部分 知識梳理一、新的發展契機1.★中國面臨哪些新的發展契機(機遇):P41-42①內部條件:a.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為之,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和條件。b.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在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經驗、基礎設施等領域具備良好的積累,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②外部條件: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強勁,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在經濟合作、全球治理等多個領域發揮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大。許多國家為謀求經濟的穩定與增長,需要與中國開展深入合作,這使中國在國際合作各個領域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更加有所作為。2.★面對的機遇,我們應有的態度:P43“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機遇稍縱即逝。抓住機遇,勇于創新,發展就能再上新臺階;坐等觀望,猶豫懈怠,往往錯失良機,陷于被動。二、新風險新挑戰1.★中國發展面對哪些挑戰(風險)?P43-45①中國的發展,是一個不斷迎接挑戰、步步向前的過程。過去,我們經歷并戰勝了諸多重大挑戰,獲得發展;未來,我們仍然會面臨各種風險與挑戰的考驗。②近年來,受全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不少困難,幾十年高速發展所積累的一些矛盾與風險也逐漸暴露出來,急需得到穩妥處理與解決。③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和勞動力素質的提高,人們的收入不斷增長,這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使企業勞動力成本上升。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傳統制造企業將工廠遷往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轉型升級。④國際上局部地區持續動蕩,恐怖主義持續蔓延,一些國家因政府更迭而導致政策法規發生變化。這些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給中國“走出去”發展戰略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挑戰。2.★應對挑戰的態度和要求:P45①態度:挑戰與機遇并存,困難與希望同在。縱觀國際國內形式,我國的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②要求:我們要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認識和把握發展規律,發揚斗爭精神,樹立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奮勇前進!第二部分 同步訓練一、選擇題1.【2023·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十年來,我國成為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上述材料體現了( )A. 中國與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共享發展成果B. 中國發展面臨的困難與挑戰已經得到妥善處理與解決C. 中國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開放,一舉化解全球經濟危機D. 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2.【2023·貴州省銅仁市】(2分)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只有立足自身,把國內大循環暢通起來,努力煉就百毒不侵、金剛不壞之身,才能任由國際風云變幻,始終充滿朝氣生存和發展下去,沒有任何人能打倒我們、卡死我們!”由此可見( )①要胸懷天下,攜手共進 ②要抓住機遇,勇于創新③要順應趨勢,擴大開放 ④要直面挑戰,自力更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3·湖北省恩施州】中華文化中,一些名言警句、詩詞、俗語寓意深刻。以下名言警句、詩詞、俗語與啟迪對應正確的是( )A.“法安天下,德潤人心”——養成親社會行為B.“國雖大,好戰必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C.“神女應無恙,當今世界殊”——每個人所做的事情可能對世界產生影響D.“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機遇稍縱即逝,必須抓住4.【2023·湖南省岳陽市】某社團舉行“機遇與挑戰: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中國選擇”辯論賽,正方認為“當前我國發展的機遇仍然大于挑戰”,反方認為“當前我國發展的挑戰大于機遇”。下列選項中,適合作為正方辯詞的是( )①我國在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經驗、基礎設施等領域具備了良好的積累②世界許多國家需要與我國開展深入合作,我國在國際合作領域更加有所作為③中國智慧既能解決世界各國面臨的所有問題,又能開拓我國外交的嶄新局面④雖然和平與發展不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但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強勁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5.【2023·遼寧省鞍山市】截至2022年9月,中國已同149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這說明( )①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②中國一直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③中國的發展決定世界的安寧和美好④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寶貴的合作契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23·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2022年11月5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此次進博會( )①是我國著眼高水平對外開放、與世界各國共同書寫合作共贏的“故事會”②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只為發展中國家創造機會③表明中國是推動世界發展的決定性力量④是我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務實行動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7.【2023·西藏】近年來,我國在科技領域的創新和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此,美國不斷高筑技術壁壘,全力阻斷中國對關鍵技術、核心設備材料的獲取。這說明我國在發展過程中( )A.既有機遇也有挑戰 B.只有機遇沒有挑戰C.只有挑戰沒有機遇 D.要加強合作避免競爭8.【2023·四川省宜賓市】 2013年至2022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從1.04萬億美元擴大到2.07萬億美元,年均增長8%;中國企業在沿線國家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571.3億美元;中國與“一帶一路”合作伙伴形成的3000多個合作項目,為沿線國家創造了42萬個工作崗位,使將近4000萬人擺脫了貧困。材料表明( )①中國積極主動地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②中國致力于主宰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③中國積極行動,提升在國際上的領導力 ④中國與世界分享發展機遇,共享發展成果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9.【2023·四川省南充市】2 2023年4月10日至15日,以展為“媒”、以展示“美”、以展促“產”——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口成功舉辦。消博會作為連接國內外市場“買全球”“賣全球”的公共服務平臺,將助力消費恢復和升級,為各國企業共享中國市場提供機遇。這表明中國( )①以更加開放的態度積極參與全球規則制定 ②已成為世界舞臺的中心,引領世界的發展③與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共享發展成果 ④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合作共贏理念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2023·四川省達州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出口主導產業已由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轉型升級,并且不斷擴大先進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和優質消費品的進口。這反映出( )A. 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B. 我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C. 我國要積極參與全球規則的制定 D. 我國要積極主導世界經濟的發展二、非選擇題11. 【2023·湖南省邵陽市】“一帶一路”共繁榮材料一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十年來,“一帶一路”務實合作持續深化拓展。(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展望未來,說說“一帶一路”將繼續給中國發展帶來哪些機遇。12.【2023·山東省菏澤市】中國式現代化 推進復興偉業[西安組:從“一帶一路”看中國式現代化]我們小組來到了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了解了正在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論壇,下面是論壇上的重要觀點。中國式現代化不僅實現了對西方現代化道路的超越,還拓展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為占世界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徑選擇。 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國際實踐樣本,“一帶一路”對世界作出巨大貢獻。10年來,我國已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余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投資規模近1萬億美元。中國企業為沿線國家創造了42.1萬個就業崗位。 (2)結合材料,談談中國式現代化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未來的發展可能會提供哪些機遇或借鑒。參考答案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D A B C A B D A二、非選擇題11.(1)有利于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為對外貿易增長提供了廣闊市場;中外合作領域日益密切;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等等。12.(2)①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強勁,這為中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②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在經濟合作、全球治理等多個領域發揮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大。③許多國家為謀求經濟的穩定與增長,需要與中國開展深入合作,這使中國在國際合作各個領域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更加有所作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