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05 一次、二次方程與方程組考點解讀 在中考中,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常以選擇題、填空題和計算題考查為主;一次方程的實際應用常在解答題中與不等式、一次函數(shù)的實際應用結合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主要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包括配方法)以選擇題、填空題和計算題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常以選擇題、填空題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應用常在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的第一間考查.考向01 等式的性質考向0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考向03 解一元一次方程考向04 一元一次方程的實際應用考向05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考向06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實際應用考向07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考向08 解一元二次方程考向09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考向10 一元二次方程的實際應用【母題1】根據等式的性質,下列各式變形正確的是 A.若,則 B.若,則C.若,則 D.若,則【母題2】在物理學中,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導體的電阻之間有以下關系:,去分母得,那么其變形的依據是 A.等式的性質1 B.等式的性質2C.分式的基本性質 D.不等式的性質2【母題3】設,,為互不相等的實數(shù),且,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 B. C. D.方法技巧 1.性質1中“同一個”是指等式兩邊所加(或減)的數(shù)(或式子)必須相同. 2.等式的性質包括加、減、乘和除,其中加、減或乘的數(shù)往往是任意的,只有除法中的除數(shù)不能為0.【母題1】關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為,則的值為 A.3 B. C.7 D.【母題2】若,則關于的方程解的取值范圍為 A. B. C. D.【母題3】方程的解是 A. B. C. D.方法技巧 (1)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shù)的值,這個值就是方程的解. (2)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shù)的值可以不止一個,即方程的解可以有多個. (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是求得的結果,解方程是求解的過程,要區(qū)別開.【母題1】小明解方程的步驟如下:解:方程兩邊同乘6,得①去括號,得②移項,得③合并同類項,得④以上解題步驟中,開始出錯的一步是 A.① B.② C.③ D.④【母題2】小紅在解方程時,第一步出現(xiàn)了錯誤:解:,(1)請在相應的方框內用橫線劃出小紅的錯誤處.(2)寫出你的解答過程.【母題3】解方程:.方法技巧 1.合并同類項的實質是系數(shù)的合并,字母及指數(shù)都不變; 2.系數(shù)合并時要連同前面的“±”號,如–3x+2x=5應變成(–3+2)x=5,即–x=5; 3.系數(shù)合并的實質是有理數(shù)的加法運算; 4.移項時,所移的項一定要變號,而且必須是從方程的一邊移到方程的另一邊. 5.去括號:把方程中含有的括號去掉的過程叫做去括號. (1)去括號的依據:分配律. (2)去括號的法則:將括號外的因數(shù)連同它前面的符號看成一個整體,按照分配律與括號內各項相乘.括號外的因數(shù)是正數(shù),去括號后各項符號與原括號內相應的各項符號相同;括號外的因數(shù)是負數(shù),去括號后各項符號與原括號內相應的各項符號相反. (3)對于多重括號的,可以先去小括號,再去中括號,若有大括號,最后去大括號,或由外向內去括號,有時也可用去分母的方法去括號.【母題1】元朝朱世杰所著的《算學啟蒙》中,記載了這樣一道題:良馬日行二百四十里,駑馬日行一百五十里,駑馬先行一十二日,問良馬幾何日追及之?其大意是:快馬每天行240里,慢馬每天行150里,慢馬先行12天,快馬幾天可追上慢馬?若設快馬天可追上慢馬,由題意得 A. B.C. D.【母題2】某校組織七年級學生到江姐故里研學旅行,租用同型號客車4輛,還剩30人沒有座位;租用5輛,還空10個座位.求該客車的載客量.【母題3】某磁性飛鏢游戲的靶盤如圖.珍珍玩了兩局,每局投10次飛鏢,若投到邊界則不計入次數(shù),需重新投.計分規(guī)則如下:投中位置 區(qū) 區(qū) 脫靶一次計分(分 3 1在第一局中,珍珍投中區(qū)4次,區(qū)2次.脫靶4次.(1)求珍珍第一局的得分;(2)第二局,珍珍投中區(qū)次,區(qū)3次,其余全部脫靶.若本局得分比第一局提高了13分,求的值.方法技巧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1)審:理解題意.弄清問題中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問題給出和涉及的相等關系是什么.(2)設:設元(未知數(shù)):用含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相關的量.①直接未知數(shù);②間接未知數(shù)(往往二者兼用).(3)列:尋找相等關系(有的由題目給出,有的由該問題所涉及的等量關系給出),列方程. (4)解:解所列出的方程,求出未知數(shù)的值. (5)驗:檢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問題的實際意義.(6)答:寫出答案.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找相等關系. 3.設未知數(shù)的幾種方法: (1)直接設未知數(shù):題目求什么就設什么為未知數(shù). (2)間接設未知數(shù):間接地設一個或幾個與所求的量有關系的量作為未知數(shù),列出方程求出未知數(shù)的值,進而得到所求的量. (3)設輔助未知數(shù):設某個量為輔助未知數(shù)作為題目中量與量之間的橋梁.一般情況下,解方程時不需要求出這個量.【母題1】已知關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滿足,則的值為 A.0 B.1 C.2 D.3【母題2】已知是方程的解,則代數(shù)式的值為 ?。?br/>【母題3】已知關于,的方程組的解滿足,則的值為 ?。?br/>方法技巧 檢驗一對數(shù)值是否是某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常用的方法是將這對數(shù)值分別代入方程組中的每個方程.只有當這對數(shù)值同時滿足所有方程時,才能說這對數(shù)值是此方程組的解;如果這對數(shù)值不滿足其中的某個方程,那么它就不是此方程組的解.【母題1】《孫子算經》中有一道題,原文是:今有木,不知長短.引繩度之,余繩四尺五寸;屈繩量之,不足一尺.木長幾何?意思是:用一根繩子去量一根長木,繩子還剩余4.5尺;將繩子對折再量長木,長木還剩余1尺.問木長多少尺?設木長尺,繩長尺,根據題意列方程組得 A. B. C. D.【母題2】2022年12月28日查干湖冬捕活動后,某商家銷售,兩種查干湖野生魚,如果購買1箱種魚和2箱種魚需花費1300元:如果購買2箱種魚和3箱種魚需花費2300元.分別求每箱種魚和每箱種魚的價格.【母題3】根據經營情況,公司對某商品在甲、乙兩地的銷售單價進行了如下調整:甲地上漲,乙地降價5元.已知銷售單價調整前甲地比乙地少10元,調整后甲地比乙地少1元,求調整前甲、乙兩地該商品的銷售單價.方法技巧 一、行程問題 1.相遇問題: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兩地距離. 2.追及問題:同地不同時出發(fā):前者走的路程=追者走的路程; 同時不同地出發(fā):前者走的路程+兩地距離=追者走的路程. 二、配套問題 產品配套問題是指某件產品是由幾個部件配套加工而成的,而部件的數(shù)量并不完全相同,在生產過程中,為了使每個部件生產的數(shù)量恰好符合組裝所需,而不產生積壓.各部件的數(shù)量不一定相等,但存在一定數(shù)量關系: 三、幾何圖形問題 對于圖形問題的求解,要會通過對圖形的觀察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隱含在圖形中的數(shù)量關系,這是解決有關圖形問題的關鍵.圖形中隱含的數(shù)量關系有邊長之間的關系、面積之間的關系,等等. 四、方案問題 優(yōu)化方案問題先要列舉出所有可能的方案,再按題目要求分別求出每種方案的具體結果,進行比較,從中選擇最優(yōu).【母題1】若是關于的方程的解,則的值為 .【母題2】若是關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個根,則 ?。?br/>【母題3】若是方程的根,則 .方法技巧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shù)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義是解方程過程中驗根的依據.將此數(shù)代入這個一元二次方程的左右兩邊,看是否相等,若相等,就是這個方程的根;若不相等,就不是這個方程的根.【母題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后得到的方程是 A. B. C. D.【母題2】(2022 東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 A., B.,C., D.,【母題3】解方程:.方法技巧 1.直接開平方法 (1)依據平方根的意義,將形如的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轉化為兩個一元一次方程. (2)步驟: ①將方程轉化為(或)的形式; ②分三種情況降次求解:(?。┊敃r,,;(ⅱ)當時,;(ⅲ)當時,方程無實數(shù)根. 2.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驟: (1)把常數(shù)項移到等號的右邊,使方程左邊為二次項和一次項,右邊為常數(shù)項; (2)方程兩邊同時除以二次項系數(shù),使二次項的系數(shù)化為1; (3)等式兩邊同時加上一次項系數(shù)一半的平方,把原方程化為(x±m(xù))2=n的形式; (4)用直接開平方解變形后的方程. 解題時要注意解題步驟的準確應用.選擇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時,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項的系數(shù)為1,一次項的系數(shù)是2的倍數(shù). 3.公式法 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時,首先將方程化為一般形式,找出二次項系數(shù),一次項系數(shù)及常數(shù)項,計算出根的判別式,當根的判別式大于等于0時,將a,b及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即可求出原方程的解. 4.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就是先把方程的右邊化為0,再把左邊通過因式分解化為兩個一次因式的積的形式,那么這兩個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為0,這就能得到兩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這樣也就把原方程進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轉化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問題了(數(shù)學轉化思想).【母題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兩個實數(shù)根為,,若,則實數(shù) .【母題2】已知關于的一元二次方程.(1)求證:無論取何值時,方程都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根;(2)設該方程的兩個實數(shù)根為,,若,求的值.【母題3】已知關于的一元二次方程.(1)求證:無論為何值,方程總有實數(shù)根;(2)若,是方程的兩個實數(shù)根,且,求的值.方法技巧 涉及兩根的代數(shù)式的重要變形: (1); (2); (3); (4).【母題1】近年來,由于新能源汽車的崛起,燃油汽車的銷量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經銷商紛紛開展降價促銷活動.某款燃油汽車今年3月份售價為23萬元,5月份售價為16萬元.設該款汽車這兩月售價的月均下降率是,則所列方程正確的是 A. B.C. D.【母題2】如圖,老李想用長為的柵欄,再借助房屋的外墻(外墻足夠長)圍成一個矩形羊圈,并在邊上留一個寬的門(建在處,另用其他材料).(1)當羊圈的長和寬分別為多少米時,能圍成一個面積為的羊圈?(2)羊圈的面積能達到嗎?如果能,請你給出設計方案;如果不能,請說明理由.【母題3】為了便于勞動課程的開展,學校打算建一個矩形生態(tài)園(如圖),生態(tài)園一面靠墻(墻足夠長),另外三面用的籬笆圍成.生態(tài)園的面積能否為?如果能,請求出的長;如果不能,請說明理由.方法技巧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1.審:讀懂題目,弄清題意,明確已知量、未知量,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2.設:設出未知數(shù). 3.列:找出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4.解:解方程,求出未知數(shù)的值. 5.驗:檢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實際意義. 6.答:寫出答案.一、選擇題1.《九章算術》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數(shù)學問題:今有甲發(fā)長安,五日至齊;乙發(fā)齊,七日至長安.今乙發(fā)已先二日,甲仍發(fā)長安.問幾何日相逢?譯文:甲從長安出發(fā),5日到齊國;乙從齊國出發(fā),7日到長安.現(xiàn)乙先出發(fā)2日,甲才從長安出發(fā).問多久后甲乙相逢?設乙出發(fā)日,甲乙相逢,則可列方程 A. B. C. D.2.若關于的方程無解,只有一個解,有兩個解,則,,的大小關系是 A. B. C. D.3.關于的方程與方程的解相同,則常數(shù)是 A. B.3 C.2 D.4.在一次設計環(huán)保標志的活動中,初三(1)班的同學們積極投稿,班主任王老師準備了若干盒巧克力獎勵給本班投稿的同學,若每2位同學獎勵一盒巧克力,則少2盒;若每3位同學獎勵一盒巧克力,則又多了3盒,設該班投稿的同學有人,巧克力有盒,根據題意得方程組 A. B. C. D.5.若關于、的方程的解滿足,則的值為 A. B. C.0 D.不能確定6.關于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則的值是 A. B.3 C.1 D.1或7.若關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根,則的取值范圍是 A. B. C.,且 D.,且8.已知方程有兩個實數(shù)根,則的取值范圍是 A. B. C.且 D.且二、填空題9.方程有三個實數(shù)根,則 ?。?br/>10.小明在解方程時,發(fā)現(xiàn)用配方法和公式法計算量都比較大,因此他又想到了另外一種方法,快速解出了答案:方法如下:第①步第②步第③步第④步老師看到后,夸小明很聰明,方法很好,但是有一步做錯了,請問小明出錯的步驟為 ?。ㄌ钚蛱枺?br/>三、解答題11.解方程組.12.已知關于的一元二次方程.(1)試證明:無論取何值此方程總有兩個實數(shù)根;(2)若原方程的兩根,滿足,求的值.13.某草莓采摘園收費信息如下表:成人票 兒童票 帶出草莓價格不超過10人 超過10人 20元人 30元斤30元人 每增加1人,人均票價下降1元,但不低于兒童票價(1)某社團共32人去該采摘園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購買了10張兒童票,其余均為成人票,總費用不超過1240元,求本次活動他們最多共帶出草莓多少斤?(2)某公司員工(均為成人)在該草莓采摘園組織團建活動,共支付票價391元,求這次參加團建的共多少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